來自端午節的流言蜚語
端午節到了。
朋友圈和自媒體們也比往日熱鬧了幾分。
一篇篇長文趁著時節又開始一輪又一輪的科普、闢謠「端午的起源」了。
其中,
我們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日。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這是比較實在的,直接抄《現代漢語詞典》的俗說。
端午「龍節」說。見聞一多《端午考》、《端午節的歷史教育》
端午「惡日」說。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端午節非因屈原考--《齊魯學刊》1982年01期
端午「夏至」說。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劉德謙:端午話題之一 粘貼《「端午」始源又一說》小引
也有使用以上某說去闢謠的。
學術界諸說並立,各持一端,本是常事。
拿著其中一說去別人那裡闢謠,就未免顯得可笑了。
以上,或多或少有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借口)。
以下,就是形形色色的「妄斷」了。
比如說吧,
嚴謹的說法是,五月初五作為一個節日,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
再來,
據中國最早的曆書《夏小正》記載,五月此日「蓄蘭,為沐浴也」。
能從夏小正中讀出端午「蓄蘭沐浴」說的都是神仙。
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
瞎掰出新高度,文獻換三個名字,就當三份論據。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進筒粽,一名角黍。(《初學記》卷四引晉周處《風土記》。)不僅提到了端午,還提到了粽子。當然,這裡只是單純地把時令日期記下,而並非今天的「端午節」。
「魏晉無端午」 說。
可見,古人認為端午節是鬼節,端午節為對付「百鬼」和「萬病」而生。
端午「鬼節」說。
魏邯鄲淳《曹娥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
編,繼續編。
《孝女曹娥碑》原文: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胄荒流,爰茲適居。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漢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娥時年十四歲,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以漢安迄於元嘉元年青龍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誄之,辭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儀。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陽。大禮未施,嗟傷慈父。彼蒼伊何?無父孰怙!訴神告哀,赴江永號,視死如歸。是以眇然輕絕,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載沉載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趨湍瀨,或逐波濤。千夫失聲,悼痛萬餘。觀者填道,雲集路衢。泣淚掩涕,驚動國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鏡,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樹而燒。 於戲孝女,德茂此儔。何者大國,防禮自修。豈況庶賤,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過宋,比之有殊。哀此貞厲,千載不渝。嗚呼哀哉!銘曰:名勒金石,質之乾坤。歲數歷祀,立廟起墳。光於後土,顯照天人。生賤死貴,利之義門。何悵華落,飄零早分。葩艷窈窕,永世配神。若堯二女,為湘夫人。時效彷彿,以昭後昆。
這些「科普、闢謠」羅列如上,令人嘆為觀止。
拉回來吧。
聞一多的「龍節」說,早得不用講;「惡日」說和「夏至」說也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
再加上諸說基本是以傳世文獻推測而成,對錯難斷,相持不下,也為常理。
所以,還得看出土文獻的新成果。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程少軒老師去年在文匯報發表的《肩水金關漢簡中的端午節》基於出土文獻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釋。全文引用如下:
肩水金關漢簡中的端午節-中國社會科學網上世紀七十年代,甘肅居延肩水金關遺址出土了數千枚簡牘。其中一枚日曆簡上,第五欄出現了「重節……」的「歷注」。「重午」並以「節」稱之,這應該是迄今關於端午節的最早文字記載。
端午節,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圍繞端午屬於誰、誰有資格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話題,人們還熱鬧地吵過一陣。之所以爭論不休,是因為端午這個節日本身有許多待解之謎。
首先,端午起源於何時,目前仍不清楚。傳世文獻中最早的「端午」見於西晉周處《風土記》。這是公元3世紀的文獻,原書已經亡佚,幸而這段記錄保存在唐人徐堅編纂的《初學記》中:「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角黍就是粽子。《初學記》還引到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端午源於祭屈原的傳說。這個說法在民間影響甚大,但《續齊諧記》是志怪書,寫的都是七夕牛郎織女會、重陽費長房登高之類的故事,可愛而不可信。不少學者認為,端午節起源沒有早至先秦,但也不會晚至西晉,畢竟文獻中能見到東漢時針對五月五日的祭祀與禮儀。《後漢書·列女傳》提到烈女曹娥的巫師父親在五月五日這天「於縣江溯濤迎婆娑神溺死」。同書《禮儀志》說「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但這些算不算過節?書里沒有明言。其次,「端午」是什麼意思,也有爭議。《初學記》等訓端為始,將「端午」解釋為「第一個午日(或五日)」的。也有人反對此說,認為「端」是「正」的意思,並以端午又名天中節、正陽節為證。或又引《後漢書·郎顗傳》「陽遂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說東漢時以五月丙午日為「正午」。再者,端午與夏至的關係,也是一團亂麻。各種古書記載的端午、夏至習俗多有重合,例如《荊楚歲時記》說夏至吃粽子,《玉燭寶典》說夏至競渡。今天各地民俗也有糾葛,比如有的地方端午吃雞蛋,有的地方則是夏至吃蛋。端午為什麼和夏至有許多類似的風俗?學界並無定論。以上這些討論,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文獻不足征,誰也說服不了誰。
若想推進端午節的相關研究,還得靠新資料。上世紀70年代,甘肅居延肩水金關遺址出土了數千枚簡牘。歷經四十年的整理,這批資料終於由上海中西書局陸續出版。其中有一枚編號73EJT24:305+497+498A的木簡,看似普通,卻有著重要意義。
這是一枚典型的日曆簡,下半截殘損,中段被削去一塊,上端完整,原應編於一冊漢代年曆中。這種格式的年曆由31支簡組成,第一支簡自上而下書寫一月至十二月,其後30支簡,每簡最上端書寫日期序數,其下分欄書寫與第一簡中各月對應的日期干支。例如圖中這支簡是第十八日,它下面第一行的「丙申」是指該年第一個月的第十八日為丙申日,第二行「乙丑」則是第二個月的十八日,余可類推。
這種年曆除列舉日期干支外,還會對一些特定的日期添加註釋,稱為「歷注」。現代日曆在日期旁標出節假日,正源於此。這支簡出現了兩個歷注,即第六欄的「八鬼節」和第五欄的「重節……」。「八鬼節」即「八魁」,是個古代曆書常見節日,學者多有討論,此不贅述。這裡要隆重介紹的是第五欄的「重節……」。從照片上看,「重節」兩個字寫得偏右,其左或許還有兩字。雖然木簡此處被破壞,但這個節日的干支日期可以通過前後月的日期推算出來——是甲午,該月的第二個午日。當時曆法以寅月為一月,一寅二卯三辰四巳五午,月份也對應午。午月的甲午日被稱為「重節……」,「重」的只能是地支「午」,這和重陽節日月重複陽數九的命名方式一致。「重午」並以「節」稱之,這應該是迄今關於端午節的最早文字記載。
可惜「重節」後面連字帶簡都被削去了——不知道會不會是「重節端午」呢?為何會留下這個遺憾,我們稍後再講,先來說說這則材料的意義。肩水金關的這支木簡為端午節的起源提供了新知。經日期推算可知,這份年曆的年代為孺子嬰居攝三年(公元8年),所以至少在王莽攝政的西漢晚期,西北民間已經有了端午節的雛形。考古發掘的西北日曆簡數量很多,但此節日僅一見,說明尚不普及。兩漢是中國傳統節日的「孕育期」,即便當時已十分流行的節日,如伏日、臘日等,日期尚且游移不定,這個原生態的端午節當然更是遠未定型了。
這個原始的端午節,用的不是五月五日,而是午月午日,而且是第二個午日。前面將「端午」解釋為「第一個五日」或「第一個午日」的說法不攻自破。一個月有29至30天,地支是十二個,所以一個月會有兩個或三個午日,其中第二個午日一定在五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之間,是正中的午日。「午月的第二個午日」符合「正午」的觀念,所以將「端午」解釋為「正午」是正確的。
這個日子在漢代宇宙觀中有特定意義。之所以選用午月的第二個午日,本質上是在當時的干支紀日曆法體系中,以儘可能簡便的方式選取一個數術內涵和曆法關係都儘可能接近夏至的日期。夏至是天文曆法意義上的極陽之日,而地支午則在陰陽五行理論中屬極陽,午月的第二個午日是理論模型中的極陽日。以這個日子作為夏至日的替代者,既能做到理論上接近極陽的夏至概念,又能兼顧到曆日推算的簡便,無疑是一種較合理的設定。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後世端午與夏至多有糾葛——它們本來就同出一源。
當然,此時端午節遠未定型,不排除還有別的擇日形式,比如選五月的丙午日或初五日。從現有文獻看,端午節逐漸定型為五月五日,大概是在東漢時。從午月午日到五月五日的變化,與曆法的變化息息相關。兩漢魏晉時期,紀日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干支紀日逐漸被淘汰,數字紀日開始興起,這必然帶來選擇節日的變化。比如上巳節,本來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變為三月初三。又如臘日,本來是冬至後的某個戌日,後來固定為臘月初八。端午也經歷了同樣的變化,由取地支午轉為取數字五。
為什麼會選用五月五日呢?午和五同音是原因之一,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緣由。中國傳統曆法為陰陽合曆,紀月紀日用月亮周期,節氣則是太陽周期。二十四節氣中,序數奇者為「節」,偶者為「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驚蟄為二月節,芒種為五月節,等等。由於陰陽步躔不一,節氣在各月之序數日期中漂移不定。部分地區大概在由干支紀日向序數紀日的轉換過程中對節的選取作了簡化——一個朔望月取29.5日,一個太陽月取30.5日,兩者相差恰好一日,若正月初一日為正月節立春,則二月節恰為二月二,三月節恰為三月三,依次類推,直到九月節為九月九。後面的三個月大概誤差太大,就很少有人算了。這樣方便好記,也成就了中國的「重節」傳統——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七月七乞巧,九月九重陽——五月初五五月節也在這一體系內。從曆法意義上說,這個日子本質上對應的是芒種而非夏至。這種節的設置,帶有明顯的陰陽曆相互遷就的色彩,體現了中國傳統曆法中陰陽調和的思想。奇數的節用重節推算方便,偶數的氣卻不方便,因此也有其他簡化方式——例如中秋取秋分所在之八月的中間日十五日。節、氣這些概念,老百姓搞不明白,最後乾脆都叫節日。
很多文明都有於四季各設一個大節的習俗。現已定型的中國傳統大節,春節正月初一、秋節八月十五、冬節冬至——夏節原本應用五月氣夏至,但中間經歷了複雜的取捨過程,最後定型為五月節初五。不過民間還是保留了節日轉變過程中的一些痕迹。比如今天仍有部分地區稱端午為重午,說明這個節日曾用午月午日。另外還有一些地區將五月十五稱為大端午,以十五日對應中氣夏至,這和以八月十五對應秋分類似。
這支日曆簡為何被削去一塊?又為何孤零零出現在肩水金關遺址的探方中?最後,讓我們來還原一下這枚木簡的經歷,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居攝二年年末的一天,肩水金關的烽火台下。驛馬帶來一塊木牘,交到一位戍卒手中。這是一份官方頒布的「歷朔」文件,內容是第二年各月初一日的干支。該做年曆了!戍卒取出31支劃好格子的木簡,先在第一支簡上寫下月份,再在隨後每支簡端寫上日期,然後依照各月朔日干支,依次推算,寫下各月各日對應干支。寫好日期,接下來寫歷注。比如正月以寅日為「建日」,就在正月每個帶寅的干支日下寫個「建」字。再比如夏季甲子為「八魁」,就在四、五、六三個月中找到干支日甲子,在其下寫上「八鬼節」。寫到「重節」了,從上至下數五欄,五月午月,再數第二個午日,甲午……寫好了。戍卒拿出繩子,打算把年曆編起來。突然,他意識到了一個錯誤——居攝三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閏正月,所以後面的月份順延了——第五欄不是五月午月,而是四月巳月,節日應在下面一欄,並且不是十八日甲午,而是二十四日庚午。日曆已經抄了那麼多,全部扔掉太可惜。不過還好,只需替換十八日這一支簡。於是他抽出這支錯簡,將抄錯處用削刀毀壞,掰斷,隨手丟在了烽火台旁的垃圾堆中……公元1973年,一個晴朗的日子,一群考古隊員來到烽火台的廢墟下。重重堆積的沙土被揭開,這枚木簡靜靜躺在這裡。一位隊員小心翼翼地撿起了它。在它沉睡的日子裡,人間已經度過了一千九百六十六個端午。
推薦閱讀:
※有些專家說的「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應該互祝安康」是為什麼?
※端午節只有中國才有嗎?
※端午節不應該說端午節快樂嗎?
※端午節怎麼過,才能體現出「端午」?
※你怎麼看有人呼籲將端午節定為同性戀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