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一直在吵架的端午節,是他們人生的初夏

一個以前的答案,端午節應景

《紅樓夢》里寫了各種節日,大部分都是一家子其樂融融吃飯過節或者裝作其樂融融吃飯過節,但有一年的端午節,過得似乎特別不和諧。

事情要從元春的端午節禮說起。

端午節前,元妃娘娘從宮裡賞下節禮,黛玉與眾姐妹相同,寶釵得的卻是與寶玉一模一樣。寶玉想把自己得的東西給黛玉挑,被一番搶白。

寶玉看寶釵臂上的紅麝串看得入了神,黛玉看到後,「不小心」用手帕打了寶玉的眼睛。

賈母去清虛觀打醮,張道士送來的禮物裡面有一枚金麒麟。寶釵說這個和湘雲戴的很像,黛玉諷刺她總在別人戴的東西上留心,然後就看到寶玉悄悄收起了金麒麟。

張道士給寶玉提親,寶玉不快。黛玉回來提起此事,寶玉與她大吵一架,鬧著要摔玉,黛玉剪了自己做的通靈寶玉的穗子。

寶黛兩人慪氣中,忽然聽到賈母說了句「不是冤家不聚頭」,各自若有所悟。

寶玉拿寶釵比楊妃,惹得寶釵發了火。小丫鬟靛兒找扇子,跟寶釵開玩笑,寶釵藉此事敲打了寶黛一番。

寶玉在王夫人處與金釧開玩笑。王夫人怒逐金釧,寶玉逃走。

寶玉遇到齡官畫薔,突然下起雨來,冒雨跑回怡紅園,叫了半天門沒開。襲人來開門,被寶玉踢了一腳。

晴雯跌折了扇子被寶玉教訓,晴雯與寶玉大吵。襲人來勸架,又被晴雯捎帶上一通吵。

湘雲來怡紅院,說仕途經濟被寶玉下「逐客令」。寶玉對黛玉訴肺腑,後一半話被襲人聽了去。

金釧自盡,賈環告狀,賈政怒笞寶玉。

故事進行到這個階段,每個人都像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吵了一架又一架:和氣的寶姐姐第一次那麼不和氣,對女孩一向極盡溫柔的寶玉頭一回打人,晴雯搶白襲人,黛玉搶白寶玉,寶玉搶白湘雲……甚至王夫人和賈政都做出了他們平時沒有過的最激烈的舉動。

為什麼?

因為天熱。

不是開玩笑,五月節的天氣確實熱,看這一段的環境描寫,到處一副暑熱連天的樣子。但這不斷升溫的天氣,不僅僅是故事展現的實際季節那麼簡單。

《紅樓夢》里講了很多年的故事,但其實全書的內容可以分成春夏秋冬四個階段。端午節這一段,放在整本書的敘事結構中也應該是夏天,是賈寶玉和眾姐妹人生中的初夏。

之前的故事主要是人物一一亮相,關係初步展開,情感,意識,以及衝突,都在兩小無猜的懵懂中悄悄萌芽,慢慢生長,生命的花朵漸次開放……

春天的頂點,是黛玉葬花。

一曲《葬花詞》,不只是林妹妹自嘆身世,更標誌著大觀園裡眾人生命意識的覺醒,這些少男少女們,開始對命運、死亡,自身的處境和與他人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成長開始加速,但成長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剛剛受到文學、哲學的點撥而覺醒的意識,在面對現實的關係時,還要經歷一個磨合的過程。當每個人對自己、對他人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從前那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的關係就被打破了。每個人心中都生出了巨大的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他們急於確認自己在與他人關係中的地位,更急於看清自己的內心。

於是矛盾不斷激化。

林妹妹不斷在寶玉面前提起金玉良緣,寶玉則一提金玉便火氣上升;襲人在認真計劃著自己的未來,晴雯則不斷對襲人流露的野心報以諷刺……

那個端午節,炎熱的不只是天氣,更是青春的躁動。此起彼伏的矛盾,不過是成長中需要面對的陣痛而已。

寶玉是衝突的核心。事實上,書中這一連串的情節主要是為了他的成長。

這可能是寶玉人生中最迷惘的一個階段。

他還是那個會被一切美的事物吸引的寶玉,會撕扇子哄晴雯,會和金釧調笑,會欣賞蔣玉菡的溫柔美麗,會喜歡襲人的體貼嬌俏,會對著寶釵戴了紅麝串的胳膊心生遐想,甚至偶遇一個陌生女子淋雨都會憐惜一番……他還仍然沉浸在女孩子們眾星捧月的世界裡,卻已開始意識到了「愛博而心勞」的煩惱。

他也開始意識到,那些他很喜歡的女孩子,不是每一個都能和他那麼情投意合,他似乎不能如願得到所有女孩的眼淚。

這個階段,情感與慾望迅速積聚,卻還沒有找到最後的出路。世界觀與愛情觀都在打碎重建,內心的衝突表現在外,便是情緒的變化無常。無論是與黛玉那場大吵,還是後來踢襲人罵晴雯,無不如是。

不過快了。一場疾風暴雨馬上就要來臨。當這些矛盾積累到頂點時,寶玉就將面對他在進入成人世界前的最嚴峻的試煉——蔣玉菡的逃亡,金釧的死,政老爺那次幾乎要了寶玉半條命的家法……

在這一切過後,水清石見,寶玉會看明白自己在堅持的究竟是什麼,會懂得只有黛玉才是他的精神歸屬,當然同時他也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他是無能為力的,他願意為那些他喜歡的人而死,卻沒有能力真正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這就是成長,歡樂與痛苦並存。

孩子們真正長大了,大觀園也將迎來它最熱鬧的盛夏。然後,轉向秋涼,轉向那個白茫茫大地的冬天。其實這一切,都已在這個端午節埋下了伏筆:比如那份讓所有人多了份心事的節禮,比如那枚忽而出現的金麒麟,比如清虛觀里拈得的那幾齣戲……


推薦閱讀:

TAG:红楼梦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中国古代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