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我讀 內篇精要

本文摘自《莊子註疏》(郭象注,成玄英疏),略作翻譯,將大致與修行相關的文字片段摘錄下來,以做整理。

一.逍遙遊

1.在造化的熔爐里,死生聚散,陰陽二氣代表的規律使得遊魂遷徙,鳥化魚,魚化鳥,各自有各自的規律,情志兩不相通。北魚化南鳥,舍滯求進,千變萬化,未嘗不是我自己。

2.鯤與鵬雖為世間罕見之大物,也非任意而為,皆有所待。如果沒有海水之積,鯤無處藏身,如果沒有風之厚,大鵬也無法展翼高飛。

3.萬物雖然形性不同,資質各異,但都稟自造化,不可強自讓他們效仿對方。都有各自的極限所在,並不是刻意而為之的。

4.大小雖然有區別,但是如果把他們各自放置於事宜他們的位置上,那麼就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各自安守本分,靜於所遇,都達到了逍遙的狀態,哪裡有區別呢?就像鯤之大,必生於大處,是自然賦予的,不是刻意而來的。

5.自然無為就是逍遙的大意。物有所極,任則氣順。祛除了以小羨大的心理,才能身心性命安然。順萬物之性,游變化之塗,而能與物無對,無所不成,方進逍遙之妙致。

6.旁礴萬物以為一:死生同觀的人,方能無死無生,無有終極。同理,無大無小,才能無窮。如果逍遙有所牽掛,那麼既是放任而去,也是有窮的,不能無所待。

7.各以得性為至,自盡為極。《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8.定乎內外(主與賓、實與名)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內外雙遣,物我兩忘,所以定而不二。混窮通於榮辱,故能返照自心,如鏡之觀物。不曾運智推求,足於身,而閑於世。

9.為道之要,在忘心,去智慮。役心為道,棲身物外。

10.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順萬物之性也;御六氣之辯者,即是游變化之塗也。吳昕玄應,唯感之從,泛乎如不系之舟,東西之非己也。

11.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順物而不自彰,不自以為是。

二.齊物論

1.天籟:風是一體的,雖然吹萬竅產生不同的聲音,都是順其自然、率性而動的,沒有刻意動用心智去作為。

2.智慧寬宏的人,率性恬淡,無是無非;小智狹隘的人,性靈偏促,有取有舍。

3.世間萬法虛妄不真,推求生死,即體皆寂。故老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4.【至道無始無終】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兩個方面彼此都不能沒有其對立的一面,這就是大道的樞紐。抓住了大道的樞紐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從而順應事物無窮無盡的變化,這就是道的本始,絕待獨化的關鍵所在。才能彼我兩忘,是非雙遣,息智均平,虛懷不執,成就環中真空之道。

5.【至理無言,言則語類】萬事萬物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區別,但是不曾有過是非的不同,當其出現是非,就有虧損與缺陷,偏私的觀念也就由此產生。

6.天下雖大,一指可以蔽之;萬物雖多,一馬可以理盡:以小見大,觸類旁通。

7.萬物無自性,故無常:成毀不定,是非無主,通而一之。

8.玄道妙一,常湛凝然,非由心智謀度而後不二。

9.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齊其明。所以晦跡同凡,韜光養晦,不顯耀自己,亂惑蒼生。不矜己以率人,處各域而行事限於分內。忘懷大順於萬物,為是寄於群才。不舍己逐物,後而任之,各宜其所能。

10.重玄:既遣是非,又遣其遣,遣之又遣之,至於無遣,然後無遣無不遣,而是非自去矣。

11.【自性本足】兩儀雖大,各足之性乃均;萬物雖多,自得之義唯一。前明不終不始、非有非無,此明非小非大、無夭無壽。

12.道無處不在,所在皆無,蕩然無際,沒有邊界。

13.聖人把事物都囊括於胸,容藏於己,而一般人則爭辯不休,還向別人誇耀自己。所以說,大凡爭辯,總有自己看不見的一面。

14.【自性如海】言不言之言,道不道之道,如果有誰能夠知道,這就是所說的自然生成的府庫。無論注入多少東西,它都不會滿盈,無論取出多少東西,它都不會枯竭。

15.【葆光】萬機頓起而不擾其神,千難殊對而不杵其慮,故能囊括群有,府藏含靈。如懸鏡高堂,物來斯照。能照之智,不知其所由來,可謂即照而忘、忘而能照。以其清凈無滯故,方能如實映照萬象。

16.聖人不從事瑣細的事物,不追逐私利,不迴避災害,不喜好貪求,不因循成規,沒說什麼又好像說了什麼,說了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有說,因而遨遊於世俗之外。

17.【純一】參萬歲而一成純:唯大聖無執,故純然直往而變化為一,一變化而游於獨者也。故參揉萬載,千殊萬異,道行之而成,則古今一成也。無物不然,無時不成,斯可謂純也。

18.聖人與二儀合其德,以死生為晝夜,萬物同其體,用自然的分際來調和它,用無盡的變化來順應它,方能與世相宜。和之以自然之分(無是無非),任其無極之化(不滯不著,處順安時)。這樣做將下去,則是非之境自泯,而性命之致自窮也。(正如禪宗三祖《信心銘》所言: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至理暢於無極,故寄之者不得有窮也。

19.凡夫憂慮在懷,而聖人照達真原,郎然獨覺,忘言神解。

20.三界悉空,四生非有。蛻然無系,玄同生死。彼我言說,皆在夢中。

21.【返自性】造物者無主,而物自造。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既復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將使萬物各反所宗於體中,而不待乎外。

三.養生主

1.【知止而後有定】所不至者,皆性分之外也,而分別之智,無有邊界,故止於所知之內而至也。知止守分,不盪於外者,非求過分,蓋全理盡年而已矣,此養生之妙也。

2.善惡兩忘,刑名雙遣,故能順一中之道,處真常之德,虛夷任物,與世推遷。

3.【庖丁解牛】學道之人,運至忘之妙智,游虛空之物境,是以安排造適,閑暇有餘,境智相冥,不一不異。至於境智交涉,必須戒慎艱難,不得輕染根塵、動傷於寂者也。生死窮通之際,用心觀照,令其解脫。

4.【帝之縣解】天然的解脫: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把死生看成平等的,死生就不能約束住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

5.【薪盡火傳】前後相繼,故火不滅也。善於養生的人,隨變任化,與物俱遷。故吾新吾,曾無繫戀,未始非我,故續而不絕者也。新新不住,念念遷流,昨日之我,於今日已盡,今日之我,更生於後耶!

四.人間世

1.【道不欲雜】推行大道是不宜摻雜的,雜亂了就會事情繁多,之後心生擾憂,以至於自身難保。

2.【身存方可接物】先使自己日趨成熟方去扶助他人。夫唯虛心應務,忘智養真,寄當於群才,歸功於萬物者,方可處渉人間、逗機行化也。

3.【和光同塵】神人者,無心而順物也。順理則異類生愛,逆節則至親交兵。人皆行此,我獨不為耶?至人神矣,陰陽所以不測,混跡人間,和光所以不耀。故能根深蒂固,長生久視。

4.【心齋】摒除雜念,專一心思,不用耳去聽而用心去領悟,反聽無聲用凝寂虛無的意境去感應。耳的功用只在於聆聽,心的功用僅只在於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虛無的心境才是虛弱柔順而能待宇宙萬物的。根竅內通,不緣於物境,精神安靜,外於心知者,斯則外遣於形,內忘於智,則虛懷任物,鬼神附而舍止。

5.【唯道集虛】只有大道才能彙集於凝寂虛無的心境,虛無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齋。

6.【乘物游心】獨化之士,混跡人間,乘有物以遨遊,運虛心以順世。

7.【養中和心】寄必然之事,養中和之心,斯真理之造極,應物之至妙。

8.【不材無用】必獲全生。眾謂無用,乃是濟物之妙用。神人無用於物而物各得自用,歸功名於群才,與物冥而無跡,大智若愚,成功不居,為而不恃,故免人間之害。

五.德充符

1.【忘形:齊一死生、退己虛忘】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守其宗也。」靈心安審,妙體真元,既與道相應,故不為物所遷變。以化為命,而無乖忤。達於分命,冥於外物。唯命唯物,與化俱行,動不乖寂,故恆住其宗本。以死生為寤寐,以形骸為逆旅,去生如脫履,斷足如遺土。

2.【忘形:物我俱化、遣智忘形】雖所美不同,而同有所美。各美其所美,則萬物一美也;各是其所是,則天下一是也。夫因其所異而異之,則天下莫不異。既而混同萬物,不知耳目之宜,故能游道德之鄉,放任乎至道之境。道與形貌,生理已足,但當任之,無勞措意。

3.【忘情:混同寵辱、貴賤、好惡、是非】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玄德之人,窮理極妙,忘言絕學,率性生知。莊子所謂無情者,非木石其懷,止言不以好惡緣慮分外,遂成性而內理其身者也。何則?蘊虛照之智,無情之情也

4.【才全】孔子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能與不肖、詆毀與稱譽,飢、渴、寒、暑,這些都是事物的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運行;日夜更替於我們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卻不能窺見它們的起始。因此它們都不足以攪亂本性的諧和,也不足以侵擾人們的心靈。要使心靈平和安適,通暢而不失怡悅,要使心境日夜不間斷地跟隨萬物融會在春天般的生氣里,這樣便會接觸外物而萌生順應四時的感情。這就叫做才智完備。」才全之人,接濟群品,生長萬物,應赴順時,無心之心,逗機而照者也,隨變任化,無往而不逍遙,

5.【德不形】孔子說:「均平是水留止時的最佳狀態。它可以作為取而效法的準繩,內心裡充滿蘊含而外表毫無所動。所謂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順和的最高修養。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離開他了。」無情至平,故天下取正焉。內保其明,外無情偽,玄鑒洞照,與物無私,故能全其平而行其法。

六.大宗師

1.【「真人」能做到「無人」、「無我」】

古時候的「真人」,不倚眾凌寡,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圖謀瑣事。像這樣的人,錯過了時機不後悔,趕上了機遇不得意。象這樣的人,登上高處不顫慄,下到水裡不會沾濕,進入火中不覺灼熱。這隻有智慧能通達大道境界的人方才能像這樣。他睡覺時不做夢,他醒來時不憂愁,他吃東西時不求甘美,他呼吸時氣息深沉。「真人」呼吸憑藉的是著地的腳根,而一般人呼吸則靠的只是喉嚨。古時候的「真人」,不懂得喜悅生存,也不懂得厭惡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辭;無拘無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來了罷了。不忘記自己從哪兒來,也不尋求自己往哪兒去,承受什麼際遇都歡歡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損害大道,也不用人為的因素去幫助自然。這就叫「真人」。像這樣的人,他的內心忘掉了周圍的一切,他的容顏淡漠安閑,他的面額質樸端嚴;冷肅得像秋天,溫暖得像春天,高興或憤怒跟四時更替一樣自然無飾,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稱而沒有誰能探測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諦。

2.「道」是真實而又確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無為和無形而又永存的;「道」可以感知卻不可以口授,可以領悟卻不可以面見;「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還未出現天地的遠古時代「道」就已經存在;它引出鬼帝,產生天地;它在太極之上卻並不算高,它在六極之下不算深,它先於天地存在還不算久,它長於上古還不算老。

3.【攖寧】我還是持守著並告訴他,三天之後便能遺忘天下,既已遺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後能遺忘萬物;既已遺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後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存在的生命,而後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能夠心境如朝陽般清新明徹,而後就能夠感受那絕無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後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既已能夠超越古今的時限,而後便進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作為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這就叫做『攖寧』。

4.【安時而處順】至於生命的獲得,是因為適時,生命的喪失,是因為順應;安於適時而處之順應,悲哀和歡樂都不會侵入心房。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解脫了倒懸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脫的原因,則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縛。況且事物的變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經很久很久,我又怎麼能厭惡自己現在的變化呢?

5.【相忘以生,無所終窮】。憑藉於各各不同的物類,但最終寄託於同一的整體;忘掉了體內的肝膽,也忘掉了體外的耳目;無盡地反覆著終結和開始,但從不知道它們的頭緒;茫茫然彷徨於人世之外,逍遙自在地生活在無所作為的環境中。

6.【離形去知】是進入「道」的境界的方法。安於自然的推移而且忘卻死亡的變化,於是就進入到寂寥虛空的自然而渾然成為一體。與萬物同一就沒有偏好,順應變化就不執滯常理。

7.【坐忘】毀廢了強健的肢體,退除了靈敏的聽覺和清晰的視力,脫離了身軀並拋棄了智慧,從而與大道渾同相通為一體。這就叫靜坐心空物我兩忘的『坐忘』。真人遺知而知,不為而為,自然而生,坐忘而得。

七.應帝王

1.應處於保持本性、無所修飾的心境,交合形氣於清靜無為的方域,順應事物的自然而沒有半點兒個人的偏私,天下也就得到治理。

2.【明王之治:使物自喜、化貸萬物】聖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績普蓋天下卻又像什麼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萬物而百姓卻不覺得有所依賴;功德無量沒有什麼辦法稱述讚美,使萬事萬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足於高深莫測的神妙之境,而生活在什麼也不存在的世界裡。

3.頹者放任,靡者順從。上德無心,有感斯應,放任不務,順從萬物,而揚波塵俗,隨流世間,因任前機,曾無執滯。

4.修養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鏡子,對於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鑒物而無情。物有生滅而鏡無顯隱,應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隱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

5.運四肢以滯境,鑿七竅以染塵,乖混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
推薦閱讀:

如果辱母殺人案於歡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會怎麼做??
如何在適合自己的基礎上發願,但又不是小願?
1111111111111111657?
抄經有用么?他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TAG:庄子人物 | 道家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