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式教育,到底「打」掉了孩子的什麼?

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赫而巴特

  01

  小澈是好友的兒子,在他六七歲的時候,有次兩家人一起在外面餐廳吃飯,他正在玩著有唐詩的小卡片,女兒因為從小喜歡認字,就從他手裡拿兩張讀了一下上面的唐詩。

  小澈很驚喜的說:

  「妹妹好厲害啊,居然能全部讀出來呢!」

  這時候小澈的媽媽說了一句話:

  「你看妹妹才兩歲多就會看字讀唐詩,你都上了一年級了,這麼幾首唐詩要背一個星期,太差勁了。」

  話剛開頭我就想打斷,但已經來不及了,小澈眼裡的光芒暗淡了,他怏怏不樂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過一會又過來搶走了女兒手裡的卡片,把她弄得大哭起來。

  於是斥責聲又響了起來:

  「這麼不懂事,給妹妹玩一下怎麼了!一點禮貌都沒有!」

  小澈眼裡閃爍著委屈和憤怒的淚光,倔強地喊:

  「卡片是我的!」

  我知道,他不是在乎這兩張小卡片,是因為媽媽的話讓他受傷了,但又沒辦法說出具體的感覺,不知道如何發泄情緒,只好做出攻擊妹妹的行為,緩解自己的難堪和委屈。

  我把他帶到門外問他:

  「媽媽這樣說讓你很不高興是嗎?」

  他不說話,點點頭。

  「媽媽這樣說不對,小澈在阿姨心中是很棒的,你也會很厲害的本領呀,對不對?」

  可三言兩語只能勉強安撫一下他的情緒,作用並不大,自此之後也許因為心裡的隱隱抗拒,小澈都沒有再來過我們家玩了。

  02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能夠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孩子的心頭。

  微博有一網友講述:

  初中時媽媽在KTV當眾嘲笑打擊她,讓她感到無比羞辱,導致她至今都不願開口唱歌。

  然而這件在她心中留下很深刻印象的事,媽媽一開始卻是否認,接著說不過是開個玩笑,當女兒表示讓自己很受傷的時候,媽媽卻指責她玻璃心。

  孩子因為過往想聲討一番父母,不過是重回到那個委屈的時刻,替自己辯解一回,卻發現還要再一次受傷——是你自己不夠堅強,埋怨父母幹什麼。

  孩子可能只是想得到一句「對不起,爸爸媽媽當時做得不夠好,讓你受傷」的類似句式,得以釋懷,放下過去的委屈憤怒。然而左衝右突的情緒不但沒有得以釋放,又再次被填充,堵塞,迴流。

  這種感覺,光想想就讓人難受得慌。

  這條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並留下了一個個幼時或者直到現在依然被父母諷刺、嘲笑、打擊、辱罵的故事,這一個個控訴後面,藏著多少人年少時暗暗流下的淚?

  03

  經常會看到一些新聞,很多孩子因為成年人眼裡的「小事」就選擇離家出走,吃安眠藥,跳樓等,總是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過於嬌生慣養,心理脆弱不過是因為經受的打擊和挫折不夠。

  也經常有人說,原生家庭成為很多人逃避改變的借口,作為一個成年人,完全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分辨事情的對錯,重新選擇自己的路,不能再這麼玻璃心。

  在這裡首先得強調,「玻璃心」一詞是不適於應用到親子關係上面去的。

  親子關係是本體,而其他關係都是客體。客體關係不過都是親子關係模式的各種延伸,父母就像滋養輸送養分的樹榦一樣,其他東西不過只是枝葉,所以來自父母的打擊,與他人給孩子傷害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式的打擊教育謬誤,需要我們的父母們意識到幾個重要的問題。

  ●打擊教育,是父母對自身的不滿的焦慮投射

  親子關係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父母自身問題的自我投射。

  父母把對於自己現狀的不滿和憤怒,焦慮和失敗,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希望通過孩子扭轉自己的命運——學歷事業無成,就希望孩子讀書好,貧困就會催生孩子多賺錢的寄望,社會關係受挫,就會希望孩子當公務員。

  焦慮和挫敗典型的投射,就是 「別人家孩子」,很多孩子會努力去達到這個標準,希望扭轉父母對自己的種種否定,但一輩子都很難達成。

  因為父母本身沒得到改進,對外的投射就不會停止。

  ●孩子內心的堅強和力量來自真正的愛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童年常常是得到充足愛意的孩子,真正的愛,是把孩子當成了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來尊重,並且給予正確的保護和必要的限制。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伸、附屬品,通常就會產生家庭暴力、溺愛、否定。

  有些父母打擊否定孩子的時候,還要說:「我是為你好」。當傷害戴著愛的面具出場,就會讓孩子們長大後,認為親密關係應該是互相挑刺的交流模式,不會正確表達感情和需求,再使用這種錯誤的方式去「愛」別人。

  很多勵志故事的主角也許在物質上吃盡苦頭,但他們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背後通常有深愛他們的父母或是引導者,他們堅強和內心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挫折和苦頭。

  孩子的內心堅強和自信,是明白父母是無條件愛著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

  是明白在外跌到多少次,背後都有穩定的能量支援。而不是在外受傷,還要受到來自父母的雙重夾擊。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擊與否定

  打擊否定孩子,並不是許多父母口頭上「讓你成長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鼓勵和建議,幫助孩子跨越困難,而不是人為地設置挖苦嘲笑。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 ·德威克指出,一個人面對困難挫折時會有兩種心態:

  一種認為自己的能力和天賦是固定的,一切的困難和挑戰都是「對自己的測驗」,如果通不過這個測試就說明自己的能力有問題,稱為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

  另一種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不斷提高加強的,他們喜歡失敗,因為失敗可以帶給自己許多經驗和教訓,讓自己得到成長。稱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打擊教育會讓孩子成長為固定心態,擁有不了成長心態,同時還會分裂成為兩個自我——孩子會感覺父母愛的只是那個優秀的自己,而那個不好的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長大後,一旦做不到某些設定的標準,就會開始厭棄自己。

  深度輸送愛的鏈接,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堅強,請你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愛孩子,這份愛和這份接納會成為他人生路上最大的作戰盾牌。

—END—

  ※作者:蔡尖尖,初心客廳專欄作者,多家公號專欄作者,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

  本內容版權歸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V: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xinlishudaozixun)

  本內容版權歸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V: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xinlishudaozixun)


推薦閱讀: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pgone的粉絲怎麼辦?
有個條件很好的家庭,能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環境,你會把自己的孩子給別人嗎?
一個將近無法管教的兒童該如何教育?

TAG: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