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哪個方面未來更可能成才?看哈佛招生,就有數了

奶爸我經常聽朋友們討論要培養孩子具備某個優點,或者在某個方面要突出。有些比較虛,比如誠實、勇敢、有愛心;有些比較實在,比如籃球、鋼琴、愛乾淨。

每一個優點聽上去都挺有道理,都是人生必需。但是仔細想想,卻發現其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孩子的特點也各異,所以實際操作中,很難真的培養孩子擁有那麼多的優點!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方面,孩子未來才更有可能成才呢?

哈佛大學是世界頂級學府,相信大家都知道。哈佛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我倒不是說要培養兒子以後上哈佛,但我想哈佛對學生的選拔標準代表了頂級人才的發展方向。我們作父母的,參考借鑒一下,用於培養下一代,是極好的。

哈佛校報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對新生進行調查,覆蓋了超過70%的新生,他們推出的調查報告從爺爺奶奶的收入水平到幾歲第一次啪啪啪,可謂包羅萬象!

奶爸我從其中選出一些我特別感興趣的,也是對孩子培養方向比較有關係的,與大家分享!

話不多說,正文開始!

1 學習必須好

儘管美國的大學,尤其私立學校,招生並不唯成績論,但沒有好成績是萬萬不行的。

上圖橫坐標是GPA,相當於平時成績,縱坐標是SAT,相當於高考成績。可以看到,越往右上角,人數越多。也就是平時成績好,高考成績也高的孩子更多。

另外,我注意到GPA高但SAT低的人數遠遠多於GPA低但SAT高的人數,說明哈佛更看重平時成績一些。也就是長期成績好的孩子,更受歡迎!

上圖是各種族的SAT成績,第一名毫無疑問被Asian佔據,Asian在美國基本上就是指中日韓後裔。但其實各種族之間在考試分數上的差距並不是那麼的大,說明對任何人來說,成績好都是被看重的。

美國的中學生如果學有餘力,可以在高中階段先修大學課程,稱為AP課程。上圖顯示,大約30%的新生在高中修了AB微積分,大約40%的新生在高中修了BC微積分,其中BC微積分的難度更大一些。還有其他如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也很多孩子提前修了。

我看了一下兩門微積分的目錄,BC微積分的學習範圍與我上大學時更強調數學的系(比如電子工程系)的高等數學相當,AB微積分的學習範圍與我上大學時對數學要求低一點的系(比如機械工程系)的高等數學相當。

換句話說,我們大一學一整年的高等數學,哈佛新生中大約70%在高中就學完了。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兩件事——

  1. 傳言美國孩子數學比中國孩子差,至少在學霸層面不成立;

  2. 數學學不好真的是在哪兒都沒法混啊!

特別的,哈佛每年會招了10%~13%的體育特產生。這麼多的體育特長生,他們的成績會不會很差呢?

看上圖,體育特長生的SAT平均分僅僅比其他人低139分,如果換算成百分制則是低5.7分。可見在哈佛,體育特長生的學習成績也不差!

2 學習好怎麼來的?

既然能上哈佛的孩子學習成績那麼好,他們是怎麼獲得好成績的呢?是不是頭懸樑錐刺股呢?

上圖為哈佛新生們在高中的每周學習時間。竟然學習時間越少的孩子,佔比越高!每周學習少於29小時的孩子加起來,佔據了大約78%。有26.9%的孩子每周學習甚至小於等於10小時!這都是真正的學霸啊!

新生們對自己在哈佛的學習時間也有一個預判。相比較而言,他們預期大學的學習時間比高中要長一些。

注意,82%的新生,學習壓力來源於自我期望!也就是說,他們是自己要學,而非旁人施壓!

進入大學後,85.3%的孩子把學業排在了第一優先順序,這也說明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大學要做什麼!

很有趣的一個統計是他們對社交媒體的使用:

以Facebook為例,可見大多數孩子每天的使用時間很短,不超過半小時的達到54.3%。我認為這是孩子們很明白自己的目標,並能夠合理分配時間的表現。也是孩子們擁有強大的自我驅動力的表現。

3 學習之外幹什麼?

前文提到,美國大學招生並不唯成績論,而且這些學霸孩子們也沒有花特別多的時間在學習上。那他們是玩進名牌大學的么?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忙著參加各種其他活動呢!上圖中排前6名的依次是:

  1. 社區服務 70.8%

  2. 競技運動 59.5%

  3. 學生會 38.3%

  4. 音樂社團,組樂隊 36%

  5. 科技社團和競賽 34.6%

  6. 數學社團和競賽 33.5%

顯然,全面發展的孩子更受歡迎!體育更好的孩子更受歡迎!更樂於奉獻的孩子更受歡迎!

上圖顯示,36.2%的新生在他們參加的社團中,保持了3個或更多的主席級的領導頭銜。

你看,他們真的太忙了!忙於組織各種活動,忙於在同齡人中成為領導。只有擁有極高情商和組織能力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4 家庭影響

不可否認,學校影響再大,恐怕也比不上一個孩子的家庭對他的影響。

上圖是孩子在家排行第幾的統計。很明顯,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佔據了絕大多數。

我看過的一本育兒書提到,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往往會獲得父母最多的精力投入。最大的孩子還會表現出最高的責任感。

而27%的孩子家裡有親人就讀過哈佛大學。

上圖為新生們的家庭收入。給大家一個對照,2016年美國居民收入及貧困狀況報告顯示,美國已婚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數為8.4萬美元。

顯然,能上哈佛的孩子大部分的家庭比較富裕,超過了平均水平

在美國,申請大學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可能需要家庭聘請升學顧問提供支持。從上圖可以看出,高收入家庭在聘請升學顧問方面的投入大幅領先。

5 總結

看過以上數據,我本人對於未來擁有哪些優點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有以下幾點認識,排名按我個人認為的重要性從高到低:

  1. 家庭更優秀。父母受過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經濟條件,在孩子身上投入了更多的教育精力,那麼孩子自然更容易茁壯成長。

  2. 自我驅動很關鍵。學霸固然要看天賦,但之所以成為學霸,最重要的是自己能自發地向前走。只有孩子真的喜歡某件事情,他才會合理計劃自己的時間,持續地投入精力去不斷做這件事情。

  3. 全面發展很重要。從統計來看,能進哈佛的孩子,都在課餘時間搞了很多和我們傳統認為的學習不相干的事情。我想特彆強調競技體育和社團活動,前者是和平年代培養堅毅的最好方法,後者是培養一個孩子情商的絕佳機會。

  4. 學習成績必須好。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沒有好成績是絕對行不通的。我們常常聽到傳言說我國的基礎教育勝過美國,美國人不會心算乘法之類的。美國的普通孩子確實很多不會心算乘法,但美國精英的孩子高中就會算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之類的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盲目自大。

以上4條,我認為應該對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當然,不是要教三歲孩子算微積分,而是要教孩子感受學習的樂趣、感受運動的樂趣、學會交朋友、學會規劃自己的時間……

還有最重要的——父母應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優秀一點。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推薦閱讀:

TAG:育儿 | 教育 | 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