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2人吃毒香腸、吞防腐劑,吃出了個FDA,拯救了美國的食品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爭芳鬥豔。
美食是中國人離不開的生活調劑品,因而在中國,食品問題是絕不能含糊的。
但吃是人們的剛性需求,其中的利潤之大足以讓商人鋌而走險。
我們因此經歷了蘇丹紅、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鎘大米。
圖:地溝油
我們譴責無良商人昧著良心賺錢的同時,也更是嚮往外國的食品監督之有力。
就如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即權威又嚴格,許多食品藥品都以「通過FDA檢驗」作為賣點。
只是這一切的背後,更多是一代人的努力和鬥爭,曾經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力其實差的令人髮指。
我們仍可以從偉大的新聞記者辛克萊「豐滿」的描寫中窺見當年種種。
那時的車間接收各種變質過期的食品,然後回爐再造。
從歐洲退回的火腿,已經長滿了白色的黴菌,但只需要切碎後再填入新的火腿中又可以賣出不錯的價格。
倉庫里被遺忘的牛油,發現時已經變味,但也可以重新融化,加點硼砂、甘油便不會再有怪味。
香腸車間里貪吃的老鼠被毒麵包誘餌毒死,隨後工人將它們混著生肉一切鏟進絞肉機里。
晚上下班用來洗手的水不僅可以讓滿是油污的雙手變乾淨,也能成為第二天調配配料必不可少的水源。
生肉被鋪在地板上,工人們在上面來回走動,他們可以在吐痰,即使是一名結核病人也沒有關係。
那天一個工人不慎滑進正沸騰的煉豬油的大鍋里,所幸大家沒有發現,煉出的豬油依然可以大膽的送外客人的餐桌上。
至於鍋底的這幅骨架,誰還會記得是誰的呢?
這紀實描述或許讓你感覺噁心,其實這不過是美國食品行業黑歷史裡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FDA將美國大眾從如此不堪的食品安全觀念中拯救出來,偉大之處自不必講。
FDA能從無數盲目逐利的商人的壓迫中生存下來,背後所隱藏的是一段血和淚的故事。
那是橫跨大半個世紀的抗爭歷史,這之中有你想看的一切,有賄賂、黑幕、商人惡行,還會有官場鬥爭、民眾勇士,還有各種反轉。
圖:19世紀末,可卡因止痛藥水的廣告
這不是晚八點狗血劇場,只是與利益有關的無數相似的歷史中的一個。
故事開始在美國所謂的鍍金時代,社會財富急劇增長,但卻假貨橫行。
言論自由的保護之下,那一代的記者成為了後世所說的「耙糞者」。
他們挖掘急劇進步的社會表像背後的陰暗,將黑幕揭露,以此博取看客眼球。
圖:「耙糞者」漫畫
即使那時許多媒體人可笑的良心,同樣掩埋在關注量和閱讀量的虛假盛況之下。
但無數或真或假的新聞消息還是如同當頭棒喝,打醒了哈維·W·威利。
威利從新成立的普渡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了化學教授,此時的威利被各式新聞消息所震撼。
他決定要用自己的化學知識,揭露食品行業的不堪,這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圖:哈維·W·威利
隨即他去了當時化學研究界的「麥加聖城」——德國,在那他掌握了分析食品成分的新技術。
這次朝聖之旅之後,他回到國內,投入到不斷揭露食品行業黑幕的工作中,同時也以此成名。
1883年,競選大學校長失敗的威利迎來了人生第一次轉機,他擔任了美國農業部化學物質司的司長。
他有了政府官員的背景之後,許多工作開展都更加輕鬆,但這必須他不涉及一些商會的利益。
圖:德國化學家
威利在農業部內成立了實驗室,調查各種食品問題,他從胡椒里發現木炭,從咖啡里發現其他植物的種子。
即使他很憤怒這些「對上帝公開侮辱」的騙局,但他也並不是什麼都查。
威利有著自己的私心,他一直對新興的化學防腐劑的安全性漠不關心,因為這些硼酸、苯甲酸、水楊酸和福爾馬林不少都是他在德國時的化學老師的研究成果。
他建議在產品標籤中將化學防腐劑表明成分,由消費者決定要不要吃。
圖:威利在實驗室
事實上威利這片「私心」也是他自身無法擺脫的壞習慣,他有點太袒護和自己親近的「偽真理」了。
雖然他拒絕調查化學防腐劑,但橫空出世的「防腐劑牛肉」依然吸引了所有記者的眼球。
在誇大的言論下,「防腐劑牛肉」讓人們對防腐劑心生恐懼,人們要求聯邦政府好歹做點事。
全國婦聯和全國消費者協會都參與進了這場維權之中,此時的威利機敏的做出了一個「符合身份」的決定。
圖:防腐劑
他說服國會撥款5000美元給他,他將以此建立一個試毒小隊。
這個想法要是放在今天絕對是千夫所指,但在當時,這卻是一個足以引起公眾的特殊感情共鳴的行為。
當時醫學和化學並不如現在發達,許多醫學家為了尋找疾病的根源,以身試毒並不罕見,因此犧牲的人都成了令人尊重的殉道者。
威利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徵集參與實驗的人,但他沒有隱瞞實驗風險。
圖:試毒天團的合照
他坦承,雖然好吃好喝招待,但你吃的麵包可能有木屑或明礬,番茄醬可能防腐劑超標,牛油可能有硼砂,總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膽你就來吧!
哪知道依然有著數十人報名,其中有人甚至患有嚴重的胃病、腎炎,他們自薦信簡直是說:獨孤求敗,但求一死。
威利拿著政府的5000美元(對,這在當時挺多的),僱傭了專業的廚師,並招募了12位試毒小組成員。
而吃飯的場地自然就在他就職的化學物質司的食堂了。
自薦信:我有一個可以承受任何物質、足以讓您驚奇的胃。醫生在15年前就診斷我的胃患有7種疾病,最多只能活8個月,而這15年來我從來沒有去看過醫生。您覺得怎麼樣?我有一個無敵的胃。
十二人試毒天團每天就聚在一起吃飯,然後將自己的排泄物交給負責檢驗的人,同時血壓、體重、心跳等數據也記錄跟蹤。
如此持續許多年,他們基本是用生命在戰鬥,每天不停吃下各種化學物,一開始吃的還是直接買來的食物,後來乾脆直接吃添加劑。
秉承著「勇者方得食」的想法,他們吃下了氫氰酸、亞硝酸鹽、亞硫酸鹽、嗎啡做的美食,喝下苯酚、甲醇混合出的美酒。
值得稱道的是,他們毫無犧牲地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試毒天團的英勇事迹被《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報道了出來,人們因而得以知道這群人的存在。
但沒有任何消息表明,這十二人的名字被泄露,僅有一人在實驗之後的因胃病去世,他的家人向法院控訴了威利的「惡行」時,名字方才被了解。
威利收集了足夠多的數據證明防腐劑和添加劑對人體的傷害,並寫出了《純食品及藥品法案》的草案。
但威利與食品行業的各位大佬鬥爭也不是一天兩天,與其對抗的不僅僅是行業的利益,同時也摻雜了國家利益。
圖:華盛頓郵報
憑他和他的化學物質司,根本不足以改變什麼,從他與邪惡鬥爭的25年里曾經歷190次失敗便可稍稍了解。
幸運的是,威利得到了眾多食品加工商業協會中的一個的支持,該協會認為由威利這樣的專家來監管,定能幫他們從自相矛盾的州法律和城市法律中找到平衡點。
這件事促成了罐頭大亨亨利的思想轉變,亨利轉而支持威利的法案更多是因為,這法案所限制的更多是利用化學品加工降低生產成本的小型加工商。
但不得不說,威利離不開亨利的幫助,在亨利的幫助下,威利得到了整個罐頭行業的幫助,從而獲得更多的說話權。
他開始頻繁的曝光各種加工商的惡行,這些種種都加劇了民眾對食品的不信任,同時推動了法案立法。
但這其中也有著好笑的貓膩,威利對番茄醬添加劑始終「網開一面」,因為這是亨利的搖錢樹。
在促使國會通過法案的過程中,老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羅斯福算得上當時社會資產積累的一個「絆腳石」,他提出政府管控市場,這讓華爾街都為之震驚。
圖: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叔叔,一門雙總統)
但不得不說老羅斯福在政治上的大刀闊斧,讓美國的發展不至於走了歪路。
而讓老羅斯福真正能理解食品安全重要性一事,除了他本身異於常人的政治觀點,還因為食品問題確實讓他吃過大虧。
那是他領兵去古巴參加美西戰爭時,他的士兵就因為吃了有質量問題的罐裝食品導致數千人失去戰鬥力,甚至有上百人因此死亡。
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改變這一切的,還是1906年,圖書市場最火爆的《叢林》一書。
圖:《叢林》厄普頓·辛克萊著
《叢林》由「耙糞者」辛克萊所著,其中所寫正是本文開頭描寫的景象。
《叢林》的內容震驚了世界各地,甚至讓美國的肉品出口大幅下降,許多人將《叢林》寄往白宮,希望得到老羅斯福的關注。
而日理萬機的老羅斯福選擇了一個早餐時間抽空看看這本火爆的圖書。
而當他看到了那副骨架被撈起來的時候,他徹底崩潰了,他將正在吃的火腿腸連同餐盤一起丟出屋外。
圖:厄普頓·辛克萊
隨後他召見了辛克萊,在和辛克萊的討論中,他決定調查肉類加工業。
最終收到勞動部部長的調查報告的老羅斯福非常憤怒,他毅然選擇將其公之於世。
這一切最終促成了《純食品和藥品法》法案的通過,1906年6月30日這天也被載入史冊。
為了紀念為此辛苦25年終成正果的威利,這法案也被成為「威利法案」(音譯不同,或稱「維萊法案」)。
圖:美國《純食品及藥品法案》
法案與次年的1月1日正式啟用,但其實法案的作用並不明顯。
因為法案對違規的企業罰款也不過是500美元,這和企業數百萬的收入相比,實在是毛毛雨。
巨大的利潤面前,各種企業根本不會有什麼改變。
這種明明已經成功卻依然是失敗的感覺,讓威利發覺自己半輩子的努力付諸東流。
他的好夥伴亨利所代表的罐頭行業也多次要求重組農業部,提高威利的權利,但始終不予通過。
而因為威利在仲裁各式企業時,有意維護傳統的防腐方法並給予亨利輿論上的幫助,他的行為最終傷害到了一些行業巨頭。
他在一次老羅斯福牽頭的會議上,與多位行業巨頭對峙時錯誤的將糖精說成最毒的毒物,這致命的錯誤讓老羅斯福懷疑他的觀點的準確性。
老羅斯福安排了另一組「試毒小組」再次試毒多種被威利認定為「有毒物質」的化學品。
最終結果將威利的錯誤徹底曝光,也因此,威利覺得自己的大勢已去,他在政府工作已不能幫助他將民眾從危險添加劑手中救回。
他從化學物質司辭職,又轉入《好管家》雜誌工作,在此期間,他依然和他的夥伴們努力改變著社會現狀。
直至1927年化學物質司重組,這個曾經威利奮鬥過的地方才稍微變得有價值起來。
而正好威利去世的那一年,重組後的化學物質司正式改名FDA。
圖:紀念威利的50周年郵票
威利的去世沒有讓無良企業們的生活變好,反而有更多的人因為威利的精神投入到了食品安全的工作當中去。
他們與固執的國會爭執5年,最終因為美國馬森基爾製藥公司生產的萬能磺胺造成107人死亡,洶湧的民意逼迫國會提高了FDA的監管實權。
這時的FDA已經初具如今的威勢,但真正讓FDA變得說一不二的卻是「反應停事件」(點擊回顧)。
反應停是一種能夠緩解妊娠嘔吐的新葯,贏得了世界各地的孕婦喜愛。
圖:反應停
但FDA的一個工作人員始終懷疑反應停的副作用,因此遲遲沒有批准其在美國的正式上市。
而隨後發生的事證明了FDA的正確性,全球因為服用反應停而生出了數萬海豹兒。
所謂海豹兒是指新生兒上肢、下肢特別短小,甚至沒有臂部和腿部,手腳直接連在身體上,其形狀酷似「海豹」。
而在FDA的管制下美國依然有17個孕婦產下了海豹兒,這讓國會意識到了FDA管制許可權提高的必要性。
1962年,國會正式通過了《Kefauver-Harris藥品修正案》,該法案賦予了FDA極大的權利。
在反覆的民意與少數人利益的鬥爭之下,民意最終獲得了最大勝利。
而始終不得志的威利的努力最終沒有被荒廢。
那些改變了社會遊戲規則的偉人,他們也許只是理想主義者,他們也許是在你眼中螳臂當車的那個傻子。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傻子,他們對抗大環境,想要證明人間正道尚存。
在華夏數千年歷史裡,神農氏、李時珍都曾嘗百草,方能寫下《本草經》、《本草綱目》。
如今醫學已無需以身犯險,我們卻始終被困在食品安全的恐懼之中。
推薦閱讀: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進入互毒模式?
※鋁箔進行食品包裝,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嗎?
※如何評價惠宜這個品牌的商品價格和品質?
※聽說荔枝由於很難保鮮,水果商販會將荔枝泡到藥水里保鮮。請問荔枝保鮮的藥水是什麼?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嗎?
※聖牧牛奶真的通過了歐盟的有機認證嗎,此認證含金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