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BB第一份工作不能做新媒體運營的,我現在要分享6點親身感悟…
要參加一個面試,對方讓我交幾篇曾經的作品。
我挺無奈的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原創里,找出來5篇。裡面有2篇也發在知乎過,分別是:
如果你想轉行做新媒體運營,先想清楚這10個問題 - 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 - 知乎其中,自己最喜歡的就是今天發得這篇老文——『入行10個月的工作感悟』,不算實操乾貨,也沒有煽情文字,但是它代表著自己珍貴的一段工作狀態——學習、進步、踏踏實實做事。
2個小時前,也就是凌晨1點多,我約了前老闆見面,就在大馬路上。
我說自己困惑了。說當下的工作沒有成就感,終於不再懼怕創業卻想不到幹啥,隨後遇到了幾個創業的朋友要拉著我當合伙人,還有,就是近在眼前的成熟型知名公司面試。
他直接懟了句:你已經沒有判斷力了。另外你之前積累的那點東西已經耗盡了。(我基本上浪費了本應該繼續紮根新媒體的半年時光,儘管當時理由很多,但是現在是真的慚愧、遺憾)
還沒完。他說,以前重用我是因為看到我努力了,做了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吃了一些別人不願意吃得苦……
意思很明確了。我矯情了,不愛吃苦了。那貼出來的這篇文章,就是用來提醒自己:不問結果去付出,不隨大流玩自欺。
------------------ 寫於2016年5月6日,共勉。版權?插坐學院 --------------
一、我就一發圖文的,為什麼要了解產品和業務?
很簡單,因為我做的是企業新媒體,而且我認為這是這個職業能力需求中應該排第一位的。
從字面來理解企業新媒體,「企業」是排在「新媒體」前面的,就是你做新媒體的出發點要立足在企業身上。我見過一些做企業號的人,拿著工資來按照自己喜好或者領導要求來發東西。這種號要麼成了公司領導發言稿聚集地,要麼成了雜文收集站。
我是插坐學院的新媒體運營,公司現在的業務方向就是新媒體培訓,產品就是課程。而我所做的工作內容是通過各種渠道來持續提供優質學習資料,人群定位是有運營、排版、策劃、文案、編輯等知識需求的人,內容要求標準就是九個字: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我很明確公司業務的核心是課程,所以儘管我的根據地是公眾號,但也不會天天盯著著圖文和閱讀量。我會花時間與課程組的同事溝通,特別是在課程簡章以及講師選擇上。經過一年的實操乾貨+高質課程的配合,我們做的事兒也在新媒體培訓領域積累了不錯的口碑。
如果你對公司的產品和業務了解透徹,能對你實際工作有什麼幫助呢?
① 內容方向不會偏頗。你的領導不會再質問你「發這些有什麼用?」
② 擺清楚自己的位置。區別開自己的本職工作和額外付出,明確自己的進步空間。
③ 提高和其他部門的配合。互動多了,摩擦少了。
④ 持續穩定輸出的不僅是內容,更是你公司形象。
總結:你發的東西對公司沒用的時候,你在這個崗位上自然也沒用。
二、每天轉載的意義何在?
新手最開始上手操作的肯定是轉載的文章,不會上來就讓你寫原創,沒經驗沒積累的時候,能輸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早期很多人都是直接轉載的原文樣式,這根本不是出於對作者原作品的尊重,而是懶,是對自己工作的不認同,也沒有發現其中的價值。
從一開始,我編輯排版所用的時間裡,80%精力都會用在讀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意圖、寫作手法、內容框架。等自己能夠吃透文章之後,會採用兩種方式處理文章:
① 從作者角度出發,用加粗變色或特殊格式,將其寫作邏輯梳理出來,形成小標題,使得文章框架更清晰,觀點更突出。
② 從用戶角度出發,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讀者」這個身份,作為一個知識的需求者,文章里哪些話是實用有啟發的,哪些話是不接地氣裝逼的,你都會有清晰判斷。你要做的就是,將有用的內容強調出來,降低用戶選擇壓力。
上面那些做法,完全可以建立在不改動原文基礎之上。但是假如你要對文章有較大改動務必和作者溝通確定並註明文章有刪節。
相比在內容的加工處理,你對文字編輯的能力會更直觀的體現在標題上。起標題是個技術活,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出過不少起標題的文章。在這推薦一篇《我們為什麼修改這50個標題》,可以先花5秒鐘點進去收藏一下。
我也曾質疑懷疑過自己轉載的意義,也會被人理解為只會Ctrl C + Ctrl V,但是身為當事人,我清楚自己的工作核心是——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哪怕僅僅是為一篇文章寫一個真實可用的摘要、導讀。
這種只是將已有的信息進行濃縮、提煉,再反饋給用戶都是工作價值,其實更多從事「內容搬運」的新媒體運營的朋友們,你要認可自己的價值,要知道你做的事兒,從本質上講,和羅輯思維早上60秒的語音沒啥區別。
剛看到這個圖時,就像被暗戀的姑娘翻牌兒了
三、既然干新媒體很累,為啥不換行?
做企業新媒體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篇吐槽公號狗壓力大、老闆不懂行還瞎逼逼之類的文章被大家爭相傳閱。這種吐槽太正常了,因為很多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但是捫心自問,出來打工的、創業的哪個不都是頂著壓力出來掙未來?
與大家共勉一句被用爛的話: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那我的動力又是一句沒信息量的話:讓自己更優秀
分享下我所遇到的三個壓力及感受 :
1、老闆太專業
很多同行苦惱,當遇上一個不懂行的老闆時,什麼都做不好。我苦惱的是,遇上一個太懂行的老闆,也是什麼都做不好。
小到你的推薦語的措辭,再到你的文章選題,他都能給你挑出毛病並給出新的角度,更不用說每次動輒數十次的修改標題了(現在已經銳減到十次了,耶)
收穫:相比同行,你也會更專業
2、工作強度大
去年某一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6點,手動拉了700多名報名微課的同學進微信群,3個客服號切換使。
從頭到尾完成一名陌生好友入群需經過:同意好友申請—查看朋友圈—設置標籤—找到群組—邀請進群,這5個步驟反映在當時的安卓手機上,最少需要點擊11次,最快也要20秒。
上面那些工作,都設置了固定時間段來做。比如每隔2小時處理一次入群申請。其餘的時間還要找當天的選題,申請授權,排版編輯,審核推送。晚上還盯著7點半到9點的微信群分享當客服,11點半的時候完成當天的5篇推送。
收穫:強壓工作下,對時間的合理劃分意識。
3、帶團隊配合
曾經內容組兵馬最強壯的時候,有4個人,我負責小組統籌。那時候是原創高產期,幾乎每天3-4篇原創,當我從只需掌控自己時間,變成了協調4個人的工作安排後,考慮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了。
你會發現不管怎麼限定時間,提清楚需求,4個人的步調總是不一樣。交付作品的時間把控不好時,會特別沒有安全感,同時還要身兼其他人的排版,你會發現自己比原來還要累很多。過程中摩擦很多,實際上這不是個成功的經歷,但對我個人影響還是蠻大的。
收穫:永遠不要小瞧那些帶團隊的人,即便他們看起來沒有流汗。
四、管理領導?不是個扯淡的事兒
這個詞是在陳春花教授的文章《陳春花:我為什麼點贊順豐總裁?》里提到的一句:向上管理,向下負責。
第一聽這個詞覺得真扯淡,其實是自己不懂「管理」的意義,在這我這能簡單說下自己的工作體會:
1、搞清楚老闆讓你去做什麼
第一次和老闆同事聚餐的時候,他說,你去問下啤酒怎麼還沒上。我快速出去問了服務員,然後回來反饋給他——服務員說馬上。
接下來我第一次感受到職場上的壓力:
我讓你去問啤酒的原因是大家現在需要啤酒。你剛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出去後拿著啤酒回來,服務員忙不過來的時候,你甚至應該自己去抱一箱酒回來。這才是執行力。
收穫:快速去做沒有錯,但前提是明白去做什麼。
2、老闆對你的預期是什麼
比如他讓我整理一篇《新媒體編輯自學教程》,預期就是將對新媒體編輯有用的乾貨整理出100篇來,要求就是實用。(沒看過的趕緊點進去收藏)
我知道他不是讓我做10W+,所以沒必要搞得花里胡哨,也沒必要蹭熱點,踏踏實實將教程邏輯框架列出來,每個分類裡面添加篩選過的優質內容,附上超鏈接方便閱讀就夠了。
最後的結果是做了180多篇,且模仿工具書的形式,從入門到高級的進程來編排,這些都是超預期的。
收穫:預期內的努力去做,預期外的自我提高
3、有效的溝通是怎樣的
明確目的,儘可能將需要溝通的事情數據化。比如,上午10點半報第一次選題,11點報第二次選題。
再舉個實際的例子:
每天上午都要彙報昨天的公眾號數據,當數據特別差的時候你就會想著法兒地拖延,因為覺得數據難看會被罵。
但實際上呢?數據差不差已成既定事實擺在那,這是不會變的,如果再有意隱瞞,這個不就自欺欺人,還心懷愧疚么。
引用一句老闆原話:按時彙報>結果不好>不彙報
收穫:話說到點上,需求落在數上,別自欺欺人
五、這裡有很多讓你自慚形穢的同齡人
每個公眾號都是運營者的一面鏡子。凡是那些還「堅挺活著」的公眾號,他們的運營者身上最起碼有著最可貴的品質——勤奮。
比如,「胡辛束」的@胡辛束 辣辣:
每晚22:22的準時推送,足夠秒殺99%的運營者。我們自己設想一下,平時的推送中有沒有遇到網差、信號不好、排隊延遲,再不濟頭痛腦熱腸胃不適什麼的,何況她還比男同胞多了一個規律性的傷病…她一個92年的姑娘,太拼了。
比如,「富蘭克林讀書部」的@富書 (不知道有沒有艾特對)陳師明:
以前他獨自一人做公號,一天3-8篇,有排版,有授權,選題也切中人心,頭條閱讀經常10W+。後來又聽說他還有另外兩三個號時,我真的很吃驚,一個人的精力足夠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做這麼多?戰鬥力可比4人小團隊,這種人得多勤奮。
再比如,@V先生 鄭仁:
年初的時候,問他最近有沒有看過什麼好文章?他給我發了一個excel表格,裡面收錄2015年他收藏的文章,7394篇文章,添加對應文章鏈接,高亮1324篇經典文章,提取6869個標題關鍵詞,篩出3598個公眾號,添加對應的公眾號ID、功能介紹和搜狗微信鏈接……
我從不羨慕他們的成就,因為我能體會到他們付出,更何況我只能看到他們一點點兒的努力,多少辛苦,不與外人說。除了那些行業大佬,這些同樣20多歲的同齡人年輕人才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總結:年輕的時候,如果連體力都懶得拼,哪兒還有什麼未來?
六、思維與生活習慣的3個變化
你的時間花在哪兒,你的改變就在哪兒。但我天天就是找文章,編輯排版,回復留言,那我的變化難道只是找文章更快,編輯排版更漂亮,回復留言更詳細嗎?
事實上,是這樣的。
但是工作中的每個步驟,都在潛移默化著你的行為習慣,我回顧後簡單列出這3個改變。
1、平均看200個標題,點進去看50篇文章,才能選定1篇好內容
從這件事能延伸出來兩個思考:
① 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值得被篩選
做人也是一樣,當你覺得自己是塊金子,那就別怕被人拿來比較,因為那是別人的事兒。如果沒選上,那就繼續打磨自己,然後發光,人最好左右的是自己。
② 同一個事件的分析,五花八門的解釋
你會很直觀的感受到各種價值觀的碰撞(可嘗試搜索百度、莆田系、魏則西),如果你能把控住自己,用一個觀摩學習者的心態,去看待不同視角下的解讀。你會感謝自己的平和,會發現每個東西都有其意義,只不過我們都會在特定時期選擇了一個最合適的來代表自己。
2、一篇圖文推送後,看5分鐘、10分鐘的閱讀量,就能預測傳播48小時後的效果
這對自己平台熟悉的新媒體運營者沒有很大的難度,看起來是覺得自己感知力很強,實際上,這是數據敏感度高的體現。
反觀到生活中,我也愈加相信數據。
比如在外面吃飯,我會搜一下餐廳的星級和評價以及顧客的建議,來選擇適合自己。坐地鐵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分不同時間段、不同車廂來觀察乘車人數,然後檢測出乘客最少的時間段和車廂。
3、忍不住卧槽的文章會打賞
之前我對微信圖文的印象還停留在「發紅包,求轉發分享」,感覺就是別人給我錢,讓我去看,還不一定看。
現在呢,自己主動去訂閱人家的文章,看完後還要給錢讚賞。甚至有時候一次讚賞都是一本書的錢。而且我發現,這是個趨勢,不單單是我這種從事相關工作的人。
我真的是為別人的文字買單嗎?當然不是,真正讓我願意支付的是閱讀中的快感,是獲取知識的滿足。
當你意識里接受自己,隨時隨地為自己的時間、效率、成長、快感買單之後,自然會選擇在高鐵上排版兩篇文章,而不是在嘈雜的普快上玩手機消磨時間。
最後一句話:年輕人最好的狀態不就是頂著壓力,玩命成長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