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和易到,ofo和mobike,產品終究抵不過資本?
有些商業故事我很不喜歡,但它卻在真實發生。
有2個話題一直持續交錯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中:一個是周航,一個是ofo與mobike
一、
周航的名字首先是樂視危機爆發後,易到高層集體辭職信的事情,才開始走入我的時間線的。
而後朋友介紹我看看湖畔大學時,又看到新聞說周航近期出現在湖畔大學,反覆講著自己創業失敗的故事。
而後,周航在一場分享會上便再次分享了他的創業心得,失敗的心得。
最新的一次,是昨天飛北京,飛機上翻看了第一財經。
《周航與樂視500天步步驚心》
周航並不希望將易到拖入補貼大戰的泥潭中,在2015年他曾公開批評「燒錢擴張是看起來長期不合理」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周涵對專車市場競爭的判斷是只要把產品做得足夠好就行,靠補貼去獲取用戶留存度是不高的。
在聯合創始人楊芸看來,周涵是易到的大產品經理,遇到的選車功能用戶喜好功能都是由他親自設計的,在效率和用戶體驗上他會覺得後者更加重要。
13年年底,單滴滴和快遞分別拿到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投資,後一條在c輪融資時拒絕了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多家投資公司,這也讓原本可以一次性拿到7億美元融資的易到最後只拿到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投資的1億多美元。
我不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本能上我不希望專註做產品的人輸。
但就像李明遠說的:當風口來臨,產品便變得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資本的運作。
包括之後的滴滴收購Uber,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這是一個典型的資本打敗產品的例子。
這一點上,我覺得滴滴做了一個很壞的示範,它告訴資本市場:行業壟斷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通過巨額補貼燒出來的。
二、
隨後,這種打法便被應用到了ofo與Mobike身上。
還好,這次兩家都先找到了資本靠山:ofo找到了支付寶,mobike找到了微信。
但打法上,ofo還是帶著明顯資本的打法,如同滴滴一樣。依靠不計成本的損耗成本(補貼投入),迅速佔領市場份額。
ofo初期的做法很有效。
即便我不希望Mobike輸掉,但我一開始還是會優先選擇ofo,
因為好騎。
所以照著這種態勢下去,我當時覺得mobike可能要輸。
然後在某一個時間截點上發生了一個變化:
我開始優先選擇mobike了,因為ofo的損壞率太高了,往往耗費了大量時間找車。
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三、
安迪·格魯夫在《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裡面提到如何觀察微小變化帶來的影響:
10倍加速法(10Xchange)
我們來極端設想下如果ofo現在已經是市場第一了,ofo佔比80%,mobike只有20%。
你會因為ofo看著平時數量多就不多下載一個mobike嗎?
不會的,因為用戶是就近原則,看到什麼騎什麼。更何況,現在用戶不用下載,因為支付寶、微信已經內置了。
所以,這個市場用戶沒有忠誠度,也不存在門檻與壁壘。
與滴滴不同,滴滴是需要聯結供應方與用戶,所以供應方的數量與用戶的數量是彼此關聯相互約束的,這一點是可以構成壁壘的,後進者無法一下子提供很多的供應方,使得其產品體驗很難改進。(用滴滴的司機多了,用戶叫車相應快,所以更喜歡用滴滴,導致司機多從滴滴接單,導致用滴滴的司機變多。)
但共享單車不是,共享單車是租賃形式,只要加大供給,那麼用戶就會使用。
最簡單類比,打車市場目前可能只有滴滴,但是租車市場不是。
所以,mobike可以不緊不慢地進行推廣。
因為mobike可以不緊不慢推廣,所以等到ofo損壞率突破某個比率的時候,mobike便會超過,且把ofo遠遠甩開。
當然,還有一個結果,ofo最後也重現上線損壞率低的車型,最後與mobike平分秋色。
四、
今晚吃飯的時候,鄰座有個印度作家在介紹他的新書《Non-obvious》,他做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每年記錄下自己的預測,來年再來一一核對哪些預測正確,哪些預測錯誤,這個idea已經出了7本書了。
所以,希望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記錄一下自己目前的判斷,我們到2017年12月30日的時候再一起看結果。
可以關注公眾號:最近商業洞察,看到完整圖文排版。
Lonely Planet.
2017年5月16日
推薦閱讀:
※ofo內部員工爆料,從高層到基層存在大範圍貪腐!(簡直把投資人當孫子騙啊)
※紅黃單車的未來變數——NB-IoT究竟是誰的菜
※別罵ofo了,燒錢是它的唯一活路。
※摩拜充值100送110?! 充值之後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