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回憶中的城隍廟,如今成了什麼樣?
如果你第一次來上海,那麼,一定會有旅遊攻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要去老城隍廟嘗嘗「上海小吃」。
如果你就住在上海,接待來旅遊的外地朋友時,類似對話也會反覆上演:「明天去哪?」「去城隍廟吃南翔小籠包!」
經過上海人孜孜不倦的吐槽,「城隍廟小吃不好吃」這件事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旅遊勝地的響亮名號卻沒被動搖分毫。這麼多年來,它始終屹立在上海的黃金地段,靜待一波又一波的遊客自動送上門來——有時還帶著他們怨聲載道的上海小夥伴。他們以令人吃驚的熱情消耗掉大量小籠、湯糰和灌湯包,背上各色五香豆和梨膏糖,心滿意足地留下兜里的錢,然後離開城隍廟。
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當然啦,很多城市都有這樣似曾相識的「小吃一條街」,比如北京的南鑼鼓巷、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錦里……
但為什麼在上海,偏偏是城隍廟?而關於城隍廟小吃的各種批評、讚頌、謠言與傳說,又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營銷號的大肆鼓吹,哪些是吸引眼球的誇張吐槽?
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企鵝君,終於擋不住好奇心引誘,踏上這片傳奇土地,只為一探城隍廟的真實面貌。
目 錄
1 | 為什麼是城隍廟?
從前,這裡真的是小吃天堂
2 | 城隍廟今昔
它是怎麼變成旅遊景點的?
3 | 吃在城隍廟
南翔饅頭店、五香豆和梨膏糖
4 | 如果你一定要在城隍廟吃飯
試試綠波廊和上海老飯店
1 | 為什麼是城隍廟?
你也許很難想像,從前的城隍廟,真是上海人心中的美食天堂。
許多城市都有城隍廟,但上海這裡,供奉的神靈不太一樣。它由金山神廟改建而來,保留了原先的捍海之神霍光,後殿則供奉著上海城隍神秦裕伯。1937年,民眾又將清代民族英雄陳化成入祀,形成「一廟三城隍」的格局,再加上閻王、觀音、財神、月老等各路神靈,一年到頭,宗教節目層出不窮。元旦的「燒頭香」,正月十五的燈會,二月二十一日的城隍誕辰,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出巡等等,全是沸反盈天的熱鬧活動。
趕廟會的人一多,自然有不少商人聚集於此,叫賣各種香燭經書、日常用品。吳淞、川沙、三林塘等地的廚師聞風而來,開起茶樓酒肆、餐廳麵館。小攤小販更是繁榮興旺,沿街叫賣,煎炒烹炸,硬是把一座神仙廟宇,熏成了煙火氣十足的小吃盛地。
這裡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中心。老人喜歡在湖心亭茶館喝茶、聽評彈,精打細算的主婦會來採購日用品。而對小孩而言,有零食的地方就是天堂——據民國名醫陳存仁回憶,一個銅元的百草梨膏糖、兩個銅元的酒釀圓子、四個銅元的麵條配上「又大又厚」的肉,是當時小孩對於老城隍廟最深刻的記憶。
在那段娛樂活動貧乏的年代,城隍廟就像一個本土的夢幻遊樂場,供應著廉價的熱量,浮華的享樂,和最世俗的城廂風情。
2 | 城隍廟今昔
這樣熱鬧繁華的城隍廟,自然被外地人目為上海市井風貌的典型。哪怕在交通沒那麼發達的民國時期,這裡也少不了外地人——甚至外國人——的身影。1933年,樓適夷《城隍廟禮讚》中如是說:
四五十部黃包車,接連地由小東門長驅西進,車上坐的都是高鼻子,藍眼睛的西洋人,據說是外國來的什麼觀光團,往城隍廟去觀光的。外國人畢竟聰明些,他知道沿外灘一帶的高大的白石房子,霞飛路的綠燈紅樓,都只是上海的皮毛,要真正地認識上海的心臟,就得上城隍廟去。
八十多年後的今日,依然有許多洋人專程驅車前往城隍廟觀光。可惜時過境遷,如今的城隍廟,已成為一個將炸雞排、大蝦球和生煎包並肩售賣的景點,招牌一摘就能冒充任何地方的夜市。
天南海北的方言充斥耳畔,而僅存的上海口音,大多來自於不耐煩的服務員大媽。那麼,曾讓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小吃,又變成什麼樣了呢?
3 | 吃在城隍廟
南翔饅頭店
提起城隍廟小吃,永遠繞不開這家店。上海人將有餡沒餡的統稱饅頭,而南翔饅頭店,賣的就是小籠饅頭,亦可簡稱「小籠」。
南翔饅頭店是一個階級社會的完美縮影,一棟三層樓,分為五個等級,門檻是赤裸裸的金錢。一樓的蟹粉小籠22元12個,灌湯包15元,僅供外帶,遊客排著長隊買到小籠,只能站在窗口旁囫圇吃下——這對他們來說或許更好,畢竟乾癟咸腥的小籠和味精滿滿的灌湯包,實在經不起細嚼慢咽的品嘗。同時,巨型招牌和音色洪亮的喇叭,都在苦口婆心勸告遊客:樓上有堂食,樓上更好吃!二樓
二樓的確有座位,只是人多時照樣要排到天荒地老,且只供應25元8個的蟹肉小籠。多花錢的結果是,皮子薄一些,並可以在肉餡里品嘗到少許湯汁和幾片碎蟹殼。
三樓的「小籠包品嘗指南」
上到三樓,規矩更加複雜。
長興廳
右邊長興廳的最低消費是人均50,排隊比二樓短得多。你也不太需要擔心點不夠人均,一籠6隻的蟹黃小籠是55元,蟹黃灌湯包35元一隻。小籠雖然咸了些,但終於有了現蒸的熱度,和名實相符的「蟹黃」味道——並不驚艷,但還算及格。
左邊的鼎鑫廳人均低消80元,再往裡走,是人均低消150元的瑞鑫廳。後者裝修更精緻,服務更周到,甚至還有包房,但兩個廳的菜單是共享的。
味道呢?我們也去吃了瑞鑫廳,服務員親口告訴我:「跟人均80的沒區別!」服務員誠不欺我也。
瑞鑫廳
60元6隻的蟹黃鮮肉小籠包,皮的厚度和湯的鹹度控制得好些,鮮味也更自然。灌湯包湯汁清鮮,為了湊人均點的蟹黃豆腐,蟹黃分量也頗有誠意。
它依然不是上海最好的小籠包,但如果你執著於「在城隍廟吃南翔小籠」的儀式感,又不想虧待味蕾,那麼人均80元的鼎鑫廳算是較優選擇——至於味道無差別的瑞鑫廳,就留給土豪享用好了。
五香豆&梨膏糖
外地人第一次吃「奶油五香豆」,大多有上當受騙之感——
怎麼是鹹的,說好的奶油呢?!怎麼是韌的,一定是受潮了!
其實奶油五香豆叫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用了奶油。城隍廟的五香豆,是用蠶豆加鹽和各種香料燒煮而成,出鍋冷卻後,表面會泛起薄薄鹽霜,似是冰糖奶油,是以名之「冰糖奶油五香豆」,後來才簡稱「奶油五香豆」。可想而知,它以鹹味為主,而且由於是煮熟而非炒熟的,原本就是硬韌口感,適合磨牙。
但就算以這種標準來衡量,如今的五香豆也難稱美味。蠶豆老而僵,調料除了鹽,就是糖精和香精,入口是尖銳的甜鹹味道。企鵝君連一包都沒吃完,同時非常好奇那些被遊客批量買去的五香豆,最後究竟淪落何方。
梨膏糖的狀況與五香豆相似,包裝精緻,口味繁多,入口卻只有兩個字:硬,甜。
其實梨膏糖的誕生,本來就不是為了好吃,而是為了代替止咳藥。將梨汁、草藥汁和白砂糖一起熬成糖塊,慢慢含化潤喉,據說有一定止咳功效。
在零食不多的年代,這樣一點甜食就能讓小孩回味不已,可如今,各種高級糖果都在絞盡腦汁迎合你的味蕾,梨膏糖還是如當年一般硬如板磚。而為外地遊客定製的「品嘗型」梨膏糖,藥味無限弱化,更是甜得直白坦率,唯一的賣點,大概也只剩下情懷。
其它
在城隍廟,隨便走進一家店,十有八九是老字號。但和五香豆、梨膏糖一樣,並不是所有老字號都能與美味劃等號。
春風松月樓
專做素齋的春風松月樓勉強可以一吃。雖然二樓的炒菜做得油汪汪肥膩膩,但一樓的香菇麵筋面,趁熱吃來還不算太差。
老松盛
旁邊的老松盛也是近百年的老店,小籠和雙檔湯曾是招牌,如今卻跌穿地心:小籠皮子厚如輪胎,湯里一股抹布味,嘗了一口就再無人敢動筷。
寧波湯糰
寧波湯糰館名聲在外,但味道不過爾爾。湯圓里的黑洋酥不夠細,又甜得有些過分。蟹粉鮮肉湯圓個頭碩大,量是足了,但也難免有些油膩。
松運樓
松運樓的排骨年糕,排骨裹了厚漿,咬下去一口麵粉。桂花拉糕的花香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計,只有麵條還能入口。
湖濱美食樓
緊鄰南翔饅頭店的湖濱美食樓,小吃品種倒還齊全,環境也過得去,可惜味道平庸得無話可說。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難道如今的城隍廟,一家過得去的老字號都沒有了嗎?
4 | 如果你一定要在城隍廟吃飯
上海好吃的本幫菜館那麼多,其實真不必執著於城隍廟。但企鵝君也明白,雖然很多遊客都知道城隍廟早已不如往昔,但沖著它的名氣,還是不能免俗地想去試試看。
所以,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城隍廟吃飯,這兩家大概是比較好的選擇。
綠波廊
別怪遊客都一窩蜂地湧向城隍廟,畢竟連各國元首拜訪上海,也總要來綠波廊吃個點心簽個到。相傳當年柯林頓來吃桂花拉糕,被粘住了三雙筷子,從此桂花拉糕又有了「柯林頓拉糕」的外號。自從第一夫人在這裡宴請各國元首夫人後,菜單上也出現了精巧玲瓏的「夫人套餐」——反正,處處都透著國宴餐廳的名門風範。
當然,我們吃到的菜不能跟國宴比,但廚房基本水準不會太差,點心又比炒菜好些。桂花拉糕符合「粘盤粘筷不粘牙」的標準,細膩軟糯,甜得剛好。葫蘆酥是「夫人套餐」里的頭牌,長相討喜,果仁餡甜咸平衡,酥皮層次分明,可惜略微偏厚。眉毛酥的酥皮就油膩一點,再加上濃鮮的蟹黃餡,有些吃不消。
八寶鴨是請客必點的硬菜,火候夠了,但調味不香,「八寶」不多,鴨肉還有些許腥氣,比上海老飯店差了一截。還不如點個草頭圈子,草頭柔嫩輕靈,圈子肥厚入味,家常味道最美。
上海老飯店
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由來自川沙的張氏夫婦經營。從最早的兩張半檯子起家,不斷研發改良菜式,逐漸擴張成如今金碧輝煌的格局,揚名上海,在本幫菜江湖中獨領風騷。
它離城隍廟中心地帶有一小段距離,但絕對值得你前去覓食。許多本幫傳統大菜費時又費力,只有像老飯店這樣的大館子才做得出那種懷舊味道。
儘管已經吃了一整天,企鵝君還是被這道八寶鴨征服了。肥美鴨子蒸得酥透,肚裡糯米吃足油水,再有了火腿、乾貝、瑤柱、板栗、白果等各式美味輔佐,香得讓人把持不住。
扣三絲也是招牌,吃的是刀工,清湯十足鮮美。鴿蛋圓子如今在上海不多見了,一般食客覺得它平平無奇,只是小糯米糰子包著薄荷糖水,卻不知道做起來多費功夫。先熬薄荷糖漿,等它自然冷卻凝固,用糯米包好,沸水煮熟,再過涼水冷卻,才能保證外皮光滑軟糯,糖汁清涼爆漿,夏天吃起來尤其舒爽。
但企鵝君不幸遇上了廚房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單才開始製作,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這麼一小碟圓子。平時可以點來嘗嘗鮮,但如果需要等太久,倒也不必執著於它。
從老飯店出來,正是華燈初上之時。城隍廟裡各家老字號照舊人頭攢動,小籠、大排面、灌湯包等等流水一般送上桌,編織成遊客心中的上海味道。
可他們嘗到的,又和真正的上海味道相差多遠呢?其實連遊客自己都未必會在意,畢竟這只是他們匆匆旅途中的一站而已。
大概也只有我們這些旁觀者,想起城隍廟的昔日光輝,才會浪費那麼幾分鐘,聊贈一絲感慨唏噓。
文 | 丁小穗,劉早上好
圖 | Mi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