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士銀行到倫敦房產,超級富豪的藏金變遷路

國際財富數據公司Wealth-X近期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相比把錢存在瑞士銀行,越來越多的富豪們熱衷於購買倫敦、紐約等國際大都市的豪宅,把錢存在「房產銀行」里

這意味著世界超級富豪們藏金方式已經發生很大變化,早已從瑞士這個頂級避稅天堂的銀行保險箱轉變為各國豪宅

Wealth-X把凈資產在100萬至3000萬美元的人群定義為富豪(HNWI),凈資產高於3000萬美元的人群定義為超級富豪(UHNWI),這次的主要調查對象為超級富豪。

調查顯示,目前全球超級富豪只有逾21萬人(佔總人口比例0.0028%),卻佔有世界12%的財富

瑞士銀行作為超級富豪們的最愛,過去一直被視為最安全的地方。

但這個情況在近幾年發生了一些變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一些財政拮据的西方大國紛紛向瑞士施加壓力,美國指控UBS(瑞銀集團)幫助美國客戶逃稅,並向其索要本國匿名存款人資料,要求代為扣繳過去多年以及未來的應納稅款。經過艱苦談判後,雙方達成協議,UBS支付7.8億美元了結訴訟,並將向美國提供逾4000個涉嫌逃稅的賬戶信息。

2011年2月1日,瑞士銀行新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允許瑞士政府「自如」凍結外國人存在瑞士銀行的非法財產。受此影響,埃及示威爆發不久,穆巴拉克及其親屬在瑞士銀行的資產就被迅速凍結。

2011年,瑞士與英國達成協議,由瑞士代扣英國客戶的存款稅。緊接著,俄羅斯也與瑞士達成了公開俄羅斯人賬戶信息的相關協議。

2014年5月6日,包括瑞士、新加坡、美國、中國在內的47個國家在法國簽署新的《全球自動信息交換標準》這47個簽約國家有責任將本國銀行的外國儲戶資料與相關國家交換。雖然這種交換隻限於政府部門,並未賦予公眾「知情權」,但這一協議意味著瑞士銀行不再是天衣無縫

瑞士銀行吸引超級富豪的法寶本來就是保密程度極高。但從2008年開始,瑞士這隻財富保險箱被撬開一條裂縫之後,瑞士銀行及其客戶們都知道保險箱完全打開是遲早的事情,於是許多客戶開始戰略撤退。

受此影響,世界上其他信譽、資歷遠不如瑞士銀行的幾十處避稅天堂生意突然興旺起來。比如去年某文件曝光後,流出來的基本都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註冊的資料,就足以證明這種戰略撤退的存在。

上圖來自2016年4月6日新華社旗下的《參考消息》

但這些避稅天堂在信譽上畢竟沒辦法和瑞士銀行相比,因此大部分超級富豪只是在這些避稅天堂開戶,然後通過設立的離岸公司購買房地產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通過離岸公司購買地產的行為並不構成犯罪或不道德行為。這種行為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它能夠隱藏房產實際擁有者的身份,僅僅對外顯示註冊的公司名稱。

圖為由離岸公司持有的倫敦房產地圖,紫色亮點代表由離岸公司持有的倫敦房產,可以看到大部分房產集中在倫敦市中心。

Welath-X最新發布的調查也顯示,作為當仁不讓的資金避風港,倫敦對超級富豪最有購房吸引力,其次是紐約、東京、悉尼和巴黎

圖為世界各城市購房吸引力完整排名,香港排名第11,上海北京分別排名第29、30,深圳廣州排在46、49位。

以排名第一的倫敦為例,由於英國對海外投資客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甚至還有鼓勵(比如在2015年4月前海外投資客甚至不需要繳納房產升值帶來的資本利得稅,而英國本地賣家卻需要在出售房產時為升值部分繳納28%的稅金),再加上英國法律對私人財產的嚴格保護倫敦市中心(Prime London)的房產成了超級富豪最完美的避風港。每當其它地方出現危機或者將要出現危機的時候,總有那麼些富人用離岸公司的方式將錢轉向倫敦市中心房產,這一行為也在過去幾十年持續推高了倫敦市中心的房價。

英國前殖民地版圖

雖然世界正在走向「逆全球化」,但富豪們的錢永遠只會流向最安全的地方。比如像英國這樣前殖民地眾多的國家,就有「養子」們一直不斷為倫敦房產注資,包括卡達、科威特、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人均GDP排名前列的發達國家,也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另外雖然英國在非洲的前殖民地國家經濟一般,但壟斷著資源的富豪酋長們出於資金安全考慮也是一直把錢投在倫敦。

倫敦房產也因此正在逐漸成為21世紀的瑞士銀行。

(歡迎搜索關注英倫投資客微信公眾號:BuyLondon,更新的會比知乎勤一些,博主常駐倫敦供職於英國地產投資機構,個人微信:LondonKe)


推薦閱讀:

第十一回:在英國買公寓和國內有何不同
第二回:英國的「以租養房」投資
35.7億!中國金主買下KPMG總部大樓,再收倫敦金絲雀地標
是誰一直在買英國地產?揭秘倫敦地標背後低調的國際金主
復星8.45億轉賣倫敦資產,是賺是虧?

TAG:伦敦GreaterLondon | 瑞士银行业 | 英国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