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錯誤與成長的唯一紐帶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據一項調查顯示,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過偷竊的行為,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發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常常會出現種種問題,而這些問題中,最令父母畏懼且頭疼的,可能就是偷竊。
那麼,孩子們都是出於什麼原因選擇偷竊的呢?
岩井俊二深度刻畫問題少年的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有一個情節:14歲的少年雄一非常喜歡歌手莉莉周,但他的零花錢又被不良少年搶走。面對莉莉周的新專輯,他最終選擇了偷竊。大部分孩子偷竊的直接原因都是需要得不到滿足。
但也有一些偷竊行為的動機就不像上述例子那樣一目了然。有個朋友曾對我講述了她的親身經歷:在她四五年級時,爸爸媽媽給的零花錢她基本都花不完,但她卻突然開始偷父母放在冰箱上的零錢,每次就拿兩三塊左右,拿了也不花,就是放在儲蓄罐里。
她的父母發現此事後,首先採取的對策是增加女兒的零花錢。可她還是忍不住想拿,而且拿的更隱蔽了。爸爸再次發現後嚴厲地責罵了她一頓,她很自責,傷心,但同時深深地感覺到內心有一種匱乏感,這股衝動驅使著她在消停了一周又故態復萌。終於有一天,她的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選擇和女兒好好談這件事。
她們坐在床邊的地上,她一直在哭,媽媽卻沒教訓她,而是態度溫和地與她溝通,耐心地詢問她內心的想法與感受,一層一層地向下挖掘原因。在和媽媽的談話中,她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這一行為可能與自尊心太強有關係。她自小學習從來都是年級第一,什麼都不輸別人,就算哪方面不行,也要加倍趕上去。這漸漸地成了她的行為理念。可那時,她班裡有個女孩的爸爸是市長,家裡的條件非常優越。而且女孩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出色,是僅次於她的第二名。
於是,這個女孩在她面前並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敬佩羨慕,甚至常常有一些顯擺的舉動,這就強烈地激起了她的好勝心。她覺得自己學習比那個女生好,零花錢也要比她多,這樣才能完完全全地贏過她。正是這種「想贏」的潛意識促使著她一直偷竊,將儲蓄罐塞得滿滿的來獲得內心的篤定感,讓她相信自己一定會比那個女生強。
這個女孩內心的想法在成人眼中可能會顯得十分幼稚可笑,但對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孩子的心智是需要逐步成長的,僅僅懂得道理沒有用,每一個道理都需要結合事實與情緒進行充分的體驗之後,才能成功內化進孩子的價值觀中。由於這一內化的過程通常需要有經驗的成人對孩子進行幫助才能順利進行,所以此時,父母、老師的行為就變得尤為重要,甚至會深深地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那個女孩的媽媽的做法就頗可圈可點。她面對女兒的哭訴,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說:「人的家世是無法選擇的,也許那個同學家有錢,但你怎麼知道她爸爸媽媽是不是像你的爸爸媽媽一樣相愛呢?成功和幸福包含著很多內容,絕不是單一的成績好、有錢就能衡量的。這世界上有些東西不值得攀比,因為還有很多很多比它們更有價值的事物,值得我們花精力去追求。」
這位媽媽雖然不是心理專家,卻在那時給了她女兒最好的心理輔導。她的溫言軟語讓女兒充分體會到了母親的理解和愛,也因此能夠發自內心地相信與認同母親傳遞出的價值觀與理念。這個女孩動情地告訴我,從那以後她就特別崇拜媽媽,覺得媽媽是一個特別溫暖的人,她也被影響得覺得做人就應該對誰都好。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充分看出,她的女兒從母親那裡獲得了巨大的內心能量,也成了一個真正內心強大溫暖的人。
這就是好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溫暖貼心的一席話,勝過無數句刻板的教育。但有些家長自身內心缺乏足夠的能量,往往會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恨鐵不成鋼,將內心激起的負面情緒用批評甚至責打的方式發泄到孩子身上,這往往會對孩子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在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接下來的情節里,學校老師請來了雄一的母親談及此事時,母親不顧老師一再的勸阻求情,當面劈頭蓋臉地痛打雄一,並反反覆復地念叨:「哪怕是一張CD,偷了就是偷了!」她甚至在離開學校後自行搭車離開,丟下雄一獨自騎自行車回家。母親希望用自己的憤怒、痛心和冷遇來使雄一認清自己的錯誤並做出改正,卻根本沒有想過要好好與兒子溝通,當然也就無從知道兒子已經被不良少年欺負得生不如死,身體和心靈都已經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打擊。她的行為使兒子越發孤立無援,最終在失去了一切希望和憧憬後舉刀殺人。
每一顆孩子的心起初都是純真無暇的,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都會犯錯誤。教育的目的不是懲罰與杜絕錯誤,而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得到心智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完善。而錯誤和成長之間唯一的紐帶,是愛。
-end-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haoxq)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推薦閱讀:
※沒想到,這招居然治好了孩子的電視癮!
※一個智障的孩子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是怎樣的?
※孩子是否需要早教?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