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白求恩」的傳奇:紮根中國15年,回國還是覺得中國好

在雲南偏遠的小山村,少數民族聚集地——鶴洲,生活著一位普通的村民,他上午出門工作,下午回家,平時喂餵雞放放羊與隔壁鄰居聊聊天,唯一不一樣的是,他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他的名字叫做Eckehard Scharfschwerdt,還有個好記的名字,夏愛克。2001年,曾在柏林、哥廷根、利物浦等國家學醫的他從德國來到雲南,然後在這兒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夏愛克是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一起來的,剛下飛機的時候什麼都好奇,為了能更好的和當地村民交流,來之前他還在新加坡學了一年漢語。

結果剛到村裡就懵逼了,本身中文就是個半吊子,結果還因為當地都是少數民族,說的不是少數民族自己的語言就是方言,「當時就覺得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了。」夏愛克想起來都覺得後怕.......

不過語言的問題沒有阻礙夏愛克,他先是在當地的醫院培訓醫生和護士,向護士們提供成人和新生兒急救和接生培訓,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語言越來越好了。

然後幫助縣醫院建起了麻醉科,急診室,給周邊的鄉村醫生上課

但是光讓夏愛克呆在醫院裡他有點閑不住了,他想去山裡看看那些出行不便的老人,有些村子下了車還得走三四個小時,而且不光是路遠,當地人生活還很困難,於是他不光當起了醫生,還開始發愁怎麼幫人致富了

他先是出了「借羊還羊」的個主意,村裡買幾隻公山羊和140隻母羊,每家可以借5隻母山羊,三年後再還5隻,其間出生的小山羊可以自己留下。

事後有人問夏愛克,有沒有人不還,他笑得超開心:「沒有啊,都還了!」

然後又想幫村民建青貯,不過他的中文學的還是不夠好,所以就乾脆畫.....

不得不說,他畫的還挺形象

就這樣,憑著畫圖,他幫助村民建了56個沼氣池還有48個水窖,他說他覺得和村民們一起生活特別好,幫他們做些事情也很開心啊。

村民們都超熱情,到後來誰家有什麼好吃的都願意給他帶一份,「我兒子,回到德國就不幹了,天天吵著吃米線,不愛吃麵包。」夏愛克覺得也很無奈。

說起夏愛克的兒子和女兒他也很驕傲,剛開始的四五年兩個小朋友一直陪在他身邊,等他們回到德國的時候,不僅學會了中文,連數學成績都是一直班裡第一

夏愛克除了當醫生以外另一項工作,就是在小學裡當英語老師,他一個人簡直承包了三個人的工作,然後一干就是15年

在這15年中,夏愛克也沒有固定薪水,全都依賴於慈善機構的捐款,不過他始終留在這裡,他說雲南是他第二個家,這一切都是緣分。

「離開德國,我捨棄了親人和朋友,飲食與愛好,但我在中國收穫了更多的友誼,我把我的中年留在了德國。」

如今,夏愛克已經回到了德國,不過受他的影響,他的兒子夏凱誠,那個不吃麵包吵著要吃米線的小男孩如今已經20歲了,準備去武漢實習,女兒夏凱樂,也準備來中國的孤兒院做志願者

在中國的童年記憶讓他們一直想回來看看,夏愛克也說,現在在診所里每天寫寫病假條,開開處方,還是在中國更有意思

回到德國的夏愛克穿著雲南少數民族的服裝,把他的故事分享給了更多的人,愛不分國界,也不分地域,就像他的中文名字一樣,愛能克服各種困難


推薦閱讀:

德國漢諾威 被IS-女孩割喉的警察
和德國人一起住WG需要注意什麼?
我的歐洲PhD申請經歷
這座限定慕尼黑老城高度的聖母教堂,竟然可能是魔鬼出資修建的?
裸泳性解放全都有——東德人民的幸福生活

TAG:救助 | 医生 |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