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本的秘密01究竟什麼是進步本

前一段時間我在《學到欲罷不能:我的史詩般的高考逆襲路》這篇文章里提到了自強學習法和進步本這種學習技術的具體內容和由來。

原文鏈接:核聚: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一個普遍出現,但極為重要的現象是:一些同學實施了,有效果,甚至極為明顯。另外一些同學實施了,效果不明顯,甚至產生許多困惑。

從已有的反饋來看,20%的人有效,80%的人無效。有效是指,成績有明顯進步。無效包括實施前的各種疑問、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疑問。

從比例來看,符合社會學的二八定律。

但是。為什麼同樣的方法,有些人實施有效,另外一些人實施無效?這個問題本身包含著眾多的學習秘密。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領域,一旦產生了一個方法,都會面臨上述情況。即有些人實施有效,另外一些人實施效果不佳,甚至無效。

例如,閱讀改變命運。閱讀是重要學習方法,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但是,在效果上,卻是千差萬別。有些人憑藉閱讀成為領域精英,甚至為一代領袖,有些人只能把閱讀當作消磨時間的工具。

造成相同的方法,效果不同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其本質上,涉及到思維的精細過程,尤其是思維和情緒的交互作用,涉及到認知的核心環節,涉及到人們對學習過程的感知、認知和判斷。也涉及到種種個體化的差異。

最明顯得原因是閱讀理解!許多同學遇到的問題首先出現在對我的文章的閱讀過程中。

《進步本的秘密》系列文章,重申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讀者們忽略或誤讀了的基本概念。並對我收到的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進行解讀。

1. 進步本的精簡版

我再重複一下進步本的做法,概括為三句話。

第一步,記錄階段,盡量記錄下當天你認為你學到了、弄懂了的東西,這些是你的潛在進步。

第二步,複習階段,及時的周期性的複習記錄在進步本上的內容,通過不斷的重做、復現、標註,直到記住,直到不忘,直到理解,你會感受到踏實的進步。

第三步,應用和檢驗階段,在自測、考試、討論、教別人,或者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記錄本上所學內容,你的進步有了客觀的檢驗和標誌。

許多同學實施之後不見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閱讀文章之中忽略了關鍵信息。他們以為知道什麼是進步本了,以為正在或進行進步本的操作,而實際上卻忽略了重要信息,甚至忽略了極為關鍵的信息。最常見的錯誤是只做了記錄,而沒有複習。

更深刻的錯誤在於,他們只關注了進步本的技術,而忽略了自強學習法,這一方法。

方法和技術是有明顯區別的。

技術是指可以直接操作的思維和身體行為。以進步本為例。整個進步本都圍繞著如何在筆記本上記錄,如何利用記錄了知識內容的本子實現進步。

方法下面包含許多種操作技術。方法是更高級的層面。法是法則的意思,法則產生於原理。

例如自強進步法的原理在於,人只有超越此前的自我才能實現進步。在學習上具體超越的方式就是,從未知到已知,從錯誤到修正,從不夠理解到增進理解,從誤解到糾正,從不夠熟練到更加熟練,從不夠清晰到更加清晰,從模糊到精確,等等。

進步本只是自強學習其中的一個具體操作。而踏踏實實的實施這個操作,會對自強學習法有具體和豐富的認知。從而產生更多的技術操作,以及對學習本質的具體深入的認知。

本文重申進步本的具體操作。

2. 進步本的具體操作

(1)把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

內容包括知識點,包括做錯的題目改正過來,包括不會做的題目弄懂的,包括自己製作的框圖、概念圖、思維導圖等等。

總之,是你當時、當天新學到的東西。是你此前不知道,或者此前知道但模糊,以為自己知道卻犯錯的東西。

在記錄內容上,進步本與改錯本、錯題集、訂正本不同。如上所述,進步本的內容包括、並多於改錯本、錯題集和訂正本。但後者不包含前者。

更大的不同在本質。學習的本質是進步。進步包含改錯、包括訂正,還包括掌握新學到得到東西。

因為進步本的本質在進步,所以,記錄僅僅是第一步。如果沒有及時複習鞏固,那麼記錄的時間就浪費了。

如果沒有及時複習鞏固,在邁向進步的過程中的努力,不但前功盡棄,而且浪費的時間。其中一部分的時間浪費來源於困惑。即,明明已經很認真的做了詳細記錄,卻為什麼沒有進步。首要原因就是沒有複習鞏固。

這是90%以上的人都會犯的錯誤。

所以,記錄之後必須及時複習。把記錄的時候形成的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我再重申一遍,啰啰嗦嗦的重複一遍。

記錄的目的是為了讓大腦清晰,讓回顧以往所學內容的時候產生清晰的認知:我在過去這一段時間(幾小時、1天,幾天,等等)究竟產生了哪些潛在的進步,進步在哪裡。

注意,這裡用了「潛在」二字。把記錄下來的「潛在」進步,變成實實在在的有效進步,需要把這一學習過程深入下去,也就是,通過及時的、有規律的複習變成長期記憶。

(2)及時的、有規律的複習鞏固。

如何複習?

第一,必須周期性複習。

待印象消退之後,重新建立記憶,會再次消耗精力。

當天複習是必須的。以後的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再次複習。這並沒有固定的節奏。

複習節奏,跟你所學的內容,和你的理解水平,已有的知識和思維基礎,精力狀態有關。但標準是固定的:完整、清晰的記住、並熟練化。

第二,必須動手複習。

看一遍、看幾遍以為自己會了,更多的時候是自欺欺人。因為,重做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做不出來。這又是很多人會犯的錯誤。

動手複習包括,如果是題目,必須重做。如果對題目有新的理解,在進步本上做出標註。如果是新單詞,就默寫一遍。如果正在背文章,也要默寫一遍。把默寫的內容和記錄下來的正確內容進行對照、糾錯。總之知識性的內容要通過默寫來複習。

你常常會發現以為自己記住了的東西,實際上並沒記住。

你常常會發現以為自己會做的題目,實際上又忘記了。

你常常會發現以為自己已經理解的內容,實際上還有許多模糊之處。

這是學習的常態。只有在這種校對過程中,才能越來越鞏固,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熟練。

(3)理解和應用。

當你的大腦中有足夠清晰的概念,足夠清晰的命題,足夠清晰的圖像,足夠清晰的成功案例,足夠清晰的失敗案例的時候,你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新的豐富的理解。

這些理解以各種可以表達的經驗出現。例如,演算步驟決不能省略。因為你會發現,省略演算步驟會造成思維混亂,一旦發現結果錯誤,沒有辦法在演算紙上及時找到原因。例如,讀題一定要一字一字的讀。因為你會發現,你時不時的因為錯過題目中的一個字,或者看錯題目中的一個字,解決造成對題意的誤判,由此產生一系列的錯誤。等等。

這些理解也會表現為以各種暫時難以表達的有效經驗。例如對知識的直覺,對題目的直覺。看到一道題目立即有了思路,但卻暫時無法說出這個產生思路的具體過程。等等。

3. 進步本的本質

是實現學習的進步,實現學習的有效積累。

什麼是實現了進步?

第一,當問自己一天到底有哪些進步,有多少進步的時候。翻開進步本一目了然。記了多少內容就有多少潛在進步。記了哪些內容就有哪些具體的進步。如果回答不了有哪些進步、有多少進步的問題,說明自己再糊裡糊塗的學習。反之,則比較清晰。

第二,錯題、不會做的題目,重做的時候,能做出來。新學的知識,能夠在大腦中,進一步在紙面上能夠復現出來。這些動作完成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的底線是:學到的東西真正記住,做錯過的題目重做能做出來,不會做後來弄懂了的題目重做能做出來。學習的第一大弊病在於,許多人的學習遠未達到這一學習的底線。而實踐告訴我們,在達成這一學習底線的過程中,其心理和成績的進步是令人震驚的。

第三,繼續後續學習內容時,感覺思維更清晰。做同樣類型的題目,思路來的更快,能做出來。甚至不同類型的題目,有思路。

第四,反應在成績上。

無論是自我測試,還是運用各類考卷,還是正式考試。進步本的完整操作會帶來成績上的提升。

第五,認知的精細化。

體現在對事物認知更加精細化。以往注意不到的細節,能夠注意到。例如許多錯誤發生在讀題的過程中。因為漏掉一個詞,或者誤讀了一個詞,而產生的理解題意的錯誤,造成全盤錯誤。例如對具體知識的細微認知,等等。

第六,情緒心態上的改善。

從消極到積極,從悲觀到樂觀,從浮躁到沉靜,從自卑到自信,從勝過他人到自強不息。等等。

第七,對事物認知的改進。

心同此心,理同此理。做好一件事的法則是通用的。

進步本的本質是什麼?

進步本,本於進步。

這裡的本,不只是筆記本的意思。有同學在評論去問我,「哪裡可以買到進步本」。我真不知如何回答。幸好另外一位網友回答他,「自己寫。」對於初學者而言,把所學內容如實記錄在筆記本上,然後根據記錄的內容進行周期性的複習鞏固,是提升學習效率效果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但對於這一套進步流程很熟練的人來說,不拘泥於有形的筆記本。而實質上,他們深知達成學習下限的基本操作,把所學內容如實記錄在大腦中,然後反覆確認是否準確,是否能夠復現,是否能夠應用。

例如,有些讀的很熟的書,我可以確認每一部分內容在哪一頁,甚至在哪一頁的哪個位置。把我進步本搬到了大腦里,在大腦里翻閱。熟練至此的原因在於,我進行了多次的反覆校正、復現和具體應用。

例如巴菲特可以引用《證券分析》的任何一段話。《證券分析》是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和當時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主任多德合著的一本專著,當時運用於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的研究生課程。注意如下,巴菲特所說的原話:

「事實就是,我比多德更了解教材。我可以引述書里的任何一段內容。當時,這本書差不多有七八百頁,我知道裡面的每一個例子,我已經把內容全都吸收了」(艾麗斯.施羅德《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上)》,中信出版社,p147)。

這段話表明,巴菲特已經把他的進步本搬到自己的大腦里了。

進步本的「本」,是根本的意思。

即,學習的根本,本於進步。

學習目的的根本在於進步。聽起來是廢話。太平淡。或者,學習的根本目的怎麼就不可能是別的呢?為什偏偏是進步呢,或者一定是進步呢。這樣的廢話只有反過來想,才知道它的奧秘所在。

例如,如果學習如果不產生進步,別的還有什麼意義?一切都是枉然。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寫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只有5000個字,講到「為學」,也就是如何學習,只有這四個字,「為學日益」。

意思是說,學習應該每天有進步。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人把這句話當成了廢話,至少不是什麼高明的話。

老子早就預料到了,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但是,如果反過來看,你就發現它的奧秘。

你的學習真的每天都有進步嗎?到底有哪些進步,有多少進步,你能說得清嗎?更嚴重的是,人們在想著進步的時候,往往都在想著新學的東西,但忽略了忘記的東西。所以,新學的東西和遺忘的東西算在一起,如果一個人的思維足夠精確的話,就會發現,大部分人的學習效果是原地踏步的,甚至倒退的。

或者說,許多人在很多時期的學習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

所以,「為學日益」,聽起來是學習的下限,每天都要有進步。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確是難以做到的。正因為如此,做到為學日益的人反而成為了傑出者。

為什麼許多人做不到為學日益?因為想法太多,慾望太多,糾結太多,分心的事兒太多。總之與為學日益不相干的想法和行動太多。多的千奇百怪,以至於無法詳細的列舉清楚。而解決之道,就是四個字,「為道日損」。

即便是從事學習之道,也就是按照學習的道理做,其方法就是減少那些與進步無關的想法和行為。就這樣減少啊,又減少啊,以至於好像沒什麼作為,沒什麼小聰明,沒什麼花樣了。回到了基本的原理,基本的道理,方法看起來很簡單,很笨,卻又是無所不能。

比如說,學過了就忘,那就複習啊。如要不忘就要複習。這就是基本原理,複習就是方法。不複雜。

但,你會想: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兩條並不難,怎麼就會導向無不為這樣奇蹟的效果呢?「為學日益」,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能產生奇蹟了?這與我們的直覺似乎不符合。

例如,每天記1個單詞,保證通過複習不忘記,每天在大腦里能做到切實增加1個單詞。這也是為學日益,每天都進步,可是,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10年也只能學3650個單詞。

這是理解有誤,錯誤在於以偏概全。為學日益,有不同的層次。剛才那種是最低層次。基本是這種最低層次也是許多人做不到的,例如大多數學了10年英語的人都不能熟練掌握3650個單詞。如果不信,拼寫一下十二個月份的英文單詞。

上述理解,僅僅把增加理解為量的增加,在速度上,是勻速的。如果考慮的是「速度」的增加,就會不一樣。也就是讓學習的速度增加,讓學習有加速度。例如,第一天背1個單詞,第二天背2個,第三天背3個,第四天背4個。這樣100天就可以背5500個單詞了。

對數學了解一些就會發現,一旦進步是加速的,那麼一定是指數增長。指數增長就是所謂的複利法則。哪怕加速度是微小的,例如每天進步1%,累積起來都會產生驚人的效果。如果你有一萬塊,每天能讓它增加此前一天的百分之一,那麼365天之後,你會有接近38萬塊。

好多人會說,這麼做很不現實,不可能做到。是的,對於許多人來說,確實做不到。原因是,想法太多了。

嚴格來說,許多人的特點是與「為學日益」不相干的想法和行為太多了。每一種論證這樣做不可能的想法,都屬於這種不相干的想法。這種不相干的想法,首先已經阻止了自己的行動,其次,在行動中消耗了精力分散了注意力。

這二者之間,是天淵之別。

而為學日益,則把用在不相干的想法和行為上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如何實現為學日益上面。結果就是不但學習有進步,而且是加速進步。不但加速進步,而且能讓加速度變大。例如,起初只能做到每天進步0.1%,經過一段時間的行動和琢磨,每天能進步0.2%,又過了一段時間可以進步0.5%,等等。當進步的加速度(或者符合增長率)達到每天1%的時候,你知道,奇蹟必然會發生。

這是其中的兩個案例。我在後續文章中會解讀,他們為什麼會有效。你也可以把這兩張圖作為思考題,憑藉你的理解,做出分析和判斷。

原文鏈接:核聚: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推薦閱讀:

你不可不知的JTBD(Jobs-to-be-Done)理論

TAG:高效学习 | 高效工作 | 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