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只屬於烽火的仙俠和江湖 | 評《雪中悍刀行》

烽火戲諸侯,也就是我們愛稱為總管的那個作者,總算在16年破天荒地實現了他的第一次完本,就是去年的口碑神作《雪中悍刀行》。

本書是仙俠作品,自從那年仙俠三大奇書《塵緣》《亂世銅爐》《幽冥仙途》之後,多少年沒有出過人氣這麼高的仙俠了。(《將夜》這種,很迷,不知道算不算仙俠。)

這些年都是玄幻作品喧囂塵上,雖然玄幻修仙和仙俠用的是相似的文化元素,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畢竟不是一碼事。《雪中》的橫空出世,給這個近些年略顯頹勢的類型樹立了一面大旗,足以讓我們這些老派的仙俠擁躉心頭快慰。

平心而論,《雪中》這本書在娛樂小說中已經有中上水平,維持了烽火的一貫水準。在網文里,本書是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可稱是網文的面子、網文的旗幟、網文作為娛樂小說的脊樑。

一、略顯臃腫、節奏明快的劇情

雪中悍刀行吧友手繪地圖by羊力大仙發大寶

有頭有尾,成功收束

全書有廟堂國戰和江湖仙俠兩條主脈,第一卷、第二卷分別是游北涼和游北莽,以江湖為主,主要寫徐鳳年的武道進展,同時交代主角面臨的王位之爭;收在截殺趙楷、驅逐陳芝豹,最終徐鳳年世襲北涼王位上。之後廟堂國戰這一脈正式開始推進,寫兩次涼莽大戰,輔以離陽三次動蕩(王位更替太安政局動蕩,西楚南疆兩次叛亂),同時武林線引入天人之爭,轉向反對仙人干涉人間,最終一起收在十八宗師對抗北莽大軍這個情節上,打完收工,全書告終。

讀完之後反思整本書的劇情,第一印象是散碎缺乏組織,後期甚至有點煎熬。但是再回憶一下,發現還是能拎出一條主線的:徐鳳年從一開始的北涼爭位,到最後抗擊北莽。

然而結尾略有強行之嫌,而且收官收了150多萬字也顯得尾大不掉,但是好歹算是把兩條線都收束成功了,算是完成有頭有尾的任務。比起以前的烽火而言已經是進步頗大,沒什麼可責備的。

這個劇本是怎麼寫到400萬字?全靠各種小故事和無用支線湊字數。用專業一點的話說,就是非必要情節太多,主線推得太慢,小說太水了。

瑣碎臃腫,推進緩慢

我們都知道,無用情節太多,小說就會變水,變得臃腫不堪。那麼如何能明確地在有用和無用之間畫一條線呢?答案是不能,也不必要。

對於主線來說,各個情節段落之間,只有必要性高低的差別。除去絕對必要的節點情節之外,相同必要性的情節之間做出取捨是很不容易的。

全部刪去支線也是不應當的,畢竟只有骨架的話,故事就太緊了,還是需要一些非必要段落來舒緩情緒,豐富表現力。宕開寫一筆閑筆,也是好看的。

如何在支線之間取捨,讓情節脈絡不蔓不枝的情況下,既充盈又不太水,保持這個度是很可貴的能力。而烽火......顯然缺乏這種情節的掌控力。

他不願意放棄幾乎所有的支線和人物小故事,把他們都塞到正文里,缺乏編排和整理,自然中後期顯得臃腫無趣。我的朋友說烽火掌控不住多線,寫得雜亂無章,這還是有道理的。

不過烽火也說了,自己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在布局安排上基本沒有用心,在這種情況下,做到劇情有頭有尾的完本了,這已經是讀者的大幸,哪裡還顧得上苛責總管呢。

而且當前網路連載制度,本身就鼓勵水字數的寫法,畢竟絕大多數付費讀者每天只是需要一定的字數滿足需要,對於質量要求不算太高。而能覺出來水的,既然入了賊坑,而且小支線寫的也還可以,一般也會接著追更。

當然了,雪中的一大魅力就在於小故事。一個一個單獨拿出來,大部分小故事和非必要支線,都能做到有佳句是佳章。至於放到正文里是不是冗餘,這種更高的要求也不算剛需。但是我還是覺得,把這些小故事分揀出來當做番外篇,正文估計會幹凈明朗很多。

(另外,「你是我的禪,秀色可餐」這種有佳句的感情段落,可以整理成《阿彌陀佛么么噠》這類小書,肯定好賣,能和大冰張嘉佳正面競爭一下,搶佔狗血愛情暢銷書的市場。)

節奏明快,簡單有力

《雪中》本質上是純粹的武俠,它一直維持了一個簡單的節奏,那就是隔一段打一架,通過打戲來釋放情緒,通過打戲中間夾雜點有的沒的來舒緩情緒。

整本書都是這樣簡明的打戲-支線節奏。這降低了推進字數的難度,該寫打戲了,就隨便拉一個人出來打,該放鬆一下了,就隨便寫兩筆支線,再交代下下一個要打誰。

然而到中後期,為了維持「打戲-支線」的節奏,設計了很多「強行打一波」的情節。刻意給徐鳳年找敵人,尤以離陽老太監、下凡仙人趙長陵和儒家張聖人為甚,都是吹出來專門為了打的盒飯角色,賊惡劣。

而且這種結構也不很適合前後一體的大長篇,前後連起來就會缺乏變化,顯得拖沓。中期企圖玩複雜多線,本來就顯得雜亂,再加上打鬥也沒有前面好看,閱讀體驗糟糕了很多。還是第一卷第二卷的鬆散遊記體最適合了,走一段打一段,沒毛病。

不過烽火有一點好,他小布局,小場景,單線情節還可以,這種簡單的街拍可以把他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單獨接下來每個小段,都是好看的,配上烽火靈性的人設,小故事大多也不難看。

更好的是,烽火的打戲寫得漂亮,尤其是第一卷和第二卷,花樣迭出種類豐富,畫面感很強。大雪坪劍來、蘆葦盪刺殺、打拓跋春隼、雨夜刺殺陶稚潛,都是質量可圈可點的打戲。第二卷更有野牛陣練習游魚式、乘地龍捲直上九重天等仙氣十足的段落。

雖然後面王仙芝送頭之後,打戲設計上便趨於無聊,不過演出效果一直不錯。打戲好看,讀者情緒能釋放出去,這種打戲-支線的節奏就還算是舒服。

合理性……堪憂

這是一個籠統的感覺,覺得劇情邏輯和人物邏輯總是模模糊糊的,很難把握到事件發生和人物行為的必然性。

舉幾個例子好了。

最後十八宗師對抗北莽的情節,發生得就很離奇。雖然前面鋪墊了西域捕殺摸頭和武當山論武的情節,解釋了中原高手為什麼入北涼,然而這並不必然導向這18個人在城外一字排開迎接北莽大軍。北涼軍隊就在城頭吃瓜看戲,等武林人打完了,再出來收個尾,就很迷。這種合理性上的欠缺嚴重影響了煽情的效率,犧牲太強行,死亡自然無意義。

強行開打戲,這在上一節有說到。中期的打戲從打完韓生宣之後,就跟沒了方向一樣,只能補充無用人物強行開團。後來總算捋明白了,設定打了個氣數的補丁,這才好一點。後期這個問題則是愈演愈烈,盒飯人物送頭簡直不要太多,看著就很難受、很離奇。

還有一點,一旦你沒法和烽火的愛情觀共鳴,你就永遠不能理解雪中一堆人物的行為動機。一見鍾情是沒問題的,暗戀成疾也是沒問題的,但是用得太頻繁太單薄,甚至有點矯情,這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集大成者,就是被我們愛稱為「綠帽仙人」的軒轅敬城,這個人物邏輯極為神秘,看過的都懂。

總之,劇情的合理性還是有點問題,烽火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到某段情節有感染力,所以他想寫這個情節。但是鋪設因果鏈,細緻地說明這情節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這是他有些缺乏的能力。

、人設和人塑的二分法

人設優秀,記憶點高

烽火的人物寫得好,尤其是各種配角寫得好,這是對於《雪中》的常見讚美。但是後來越讀覺得越不對,需要肯定的是,烽火確實在寫人上有優勢,但是還是要更明確地說,烽火的人設做的很抓眼,記憶點很足。

烽火的人設能力就很強,可以用寥寥幾句就寫出一個內蘊極大戲劇衝突的人物,而且傳奇感十足,特色鮮明。比如呵呵姑娘:三無蘿莉,手刀刺客,手舉向日葵,旁邊蹲著大熊貓,這個人設畫面感就很強,很抓人。

而全書的人物之所以給人以「人人有故事」的感覺,就源於烽火優秀的人設。

文臣裡面有縱橫家典範黃三甲,一人挑動春秋亂局;有權相能臣張巨鹿,為後世寒士大開龍門;有毒士李義山,體弱多病常年居於聽潮亭,暗中謀劃北涼政事;有女子般傲慢書生納蘭右慈,有一手捧碗抓蛟龍的謝觀應。

武將有儲祿山,體胖如山、歹毒陰險,卻忠心耿耿、文武雙全;有陳芝豹白衣勝雪、用兵如神;有董卓野心勃勃、精於練兵......

而武人和三教中人也很出彩,李淳罡豪氣開天門,王仙芝天下無敵坐鎮武帝城,袁青山一氣化三清,龍樹和尚的金剛不壞等等。

這種頗有記憶點的人物,我還能再列出一堆,足以證明烽火人設能力之強,配角繁多而各有其抓人的特點,在營造傳奇色彩上很到位。單看人物設定頗有人人如龍的感覺,令人血脈賁張,對於那種傳奇范兒心嚮往之。

簡而言之,就是裝逼裝得人一愣一愣的。雖然烽火在人設上不是沒有不足,比如土氣(不土無以成高手),還有感情戲(不狗血無以成風流),但是單論人設力,烽火足以獨步當前娛樂文學。

有人設無人塑,利用率奇低

所謂人塑,就是利用小說的敘事來塑造人物的外在能力和內在性格。可以理解為,人塑是人設在小說里的具體展現。

人設和人塑是兩回事,人設做得好,不代表人塑也能做好。

人設做的好,可以給抽卡遊戲設計新英雄,可以去寫《搜神榜》這種傳奇集錦,但是那可不代表就能硬橋硬馬用敘事刻畫人物了,這是兩碼事。

烽火不是沒有塑造飽滿的人物,李淳罡就是明證。這個人物就是烽火人塑的巔峰了。10分制評分的槍城的有句玩笑話,稱雪中能拿250分,其中李淳罡的劍來獨得242.8分,足見我們對這個人物的推崇。

想到李淳罡的時候,首先想到他的人設形象,邋遢老頭,劍術高強,性格豪爽,熱衷提攜後輩。但是這個人物沒有止步於空泛的人設,而是能夠過程性地用一系列事件來塑造,人設在這個過程中被充實了,人物形象才立起來。

這些具體事件現在還能依次回想起來:一劍仙人跪回應質疑,船上教授劍術劍道,大雪坪劍來重回陸地神仙,武帝城一劍開天門,廣陵一劍破甲兩千六,最後萬里借劍鄧太阿。

第一卷到第二卷這一系列事件,共同過程性地組成了一個具體可感,立體飽滿的劍神形象,這才是站起來的形象,而不像其他大部分的角色一樣,空有一個抓人的人設卻談不上什麼具體的塑造。

後者的典型就是黃三甲,一張嘴說動春秋大亂,好厲害啊,那他在劇情中有什麼具體的情節呢?收了個呵呵姑娘作乾女兒,養了個沒什麼卵用的假裴南葦和李白獅,教了個絲毫不能推動劇情的木劍溫華。最重要的出場其實是徐鳳年打王仙芝時,給柿子送了個儒聖的外掛。所以,說好的謀士縱橫家呢?吹得這麼天花亂墜,實際上除了送外掛沒有任何作用,別說他押注趙鑄當皇帝了,缺乏正面敘述的嘴炮情節,這可算不上什麼人塑。

像什麼陳芝豹啊,董卓啊,白狐臉啊,就不多說了,這種有皮無肉的形象,簡直是比比皆是。

而另一個類似的問題是,醬油人物太多了。除了綠帽儒聖、「你是我的禪」和劍來的三個梗之外,還有一個刀甲齊練華的梗在我們這引為笑談:春秋十三甲中赫赫有名的書甲刀甲兩絕,還是主角徐鳳年的姥爺,就問你吊不弔重要不重要,然後……

他,一章出場一章死,兩章走完人生路。

只有兩章,人物退場。

坑爹啊!!!

每當提到這個人物,群里就充滿了快活的空氣,讚歎於《雪中》發盒飯的效率。是的,《雪中》的人物利用率太低了,無用人物太多了,烽火捨不得任何一個人物,都要給他們寫一段小支線,這也是劇情造成拖沓冗長的一個原因。

另:可憐我青鳥,中期就被忘了。

三、玄學和論武

政治玄學和仙俠玄學

《雪中》世界的核心設定是「氣數說」。在武林,氣機是一個武者力量的源泉,而在政治上,氣運是一個國家國運的象徵。

《雪中》的前期,隨著武功逐漸上升到神仙級別,武林和國戰之間割裂感明顯,「氣數說」就是用來結合兩者的系統,武人的氣機和國家的氣運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儘管這種關聯沒有具體闡明,但畢竟能說到一起去了,兩條脈絡才能一起推進。

這使得結尾能合理地收在十八宗師對抗北莽這個情節上。垂釣人間氣運的天界既能影響國運,又能影響武人的境界,還有降臨轉世等一攬子政策操控下界,讓其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北莽合流,一起對抗。這樣兩條線就能結合起來,而且也能做到合理填坑,因此「氣數說」這個設定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這套理論中後期才形成,也只不過是嘴炮式地把政治爭霸強解為天人垂釣氣運的結果,但是好歹給了故事收官的可能性。體現這個設定的典型情節是曹官子兵解太安城,把自身宗師氣機一分為二,一部分給其他武人,大部分匯入廣陵道一地,逼迫離陽王朝善待廣陵百姓,算是實現得比較完滿的。

雖然這套理論的雛形,在一開始吹黃三甲把春秋國運匯入武林時就有了端倪,但是從具體的全文來看,這套中心設定並沒有得到具體清晰地闡明,永遠是模模糊糊的,天界意圖什麼的統統虛筆來寫,可以說表達設定上還是出了一點問題的。

更關鍵的是,從春秋到南詔叛亂的歷史,主要吹文臣武將的「有為」、吹他們的傳奇能力,對於這段背景歷史,氣數說沒法將其信服地玄學化,只能用國運轉世之類的詞語打馬虎眼。

總得來說,氣數說把國家命運和武人境界捏在一起,還能勉強說通,這是本書能成功完本的關鍵。

一品四境,論武論招

前面說了,《雪中》本質上一本重在打戲的仙俠,所以需要專門點評一下其關於武打的設定。

武打作為一種特殊情節,有其獨特的寫法。在這裡主要討論設定設計和演出效果兩個方面,分別歸於設定和文筆兩個門類下。而怎麼把打戲塞到情節里,讓其打得合情合理,還能解決劇情矛盾,充當高潮釋放情緒,這是打戲之外的劇情編排能力,姑且不提。

打戲寫得好看,這就要求背後有一套成體系的設定解釋怎麼打(政斗和戰爭亦然)。《雪中》關於武打的設定,是「氣機-招式」這個體系,即使用氣機來出招。而在這之下,還有一品四境的說法來限制戰鬥力,保證雙方能在一個水平上,能打得起來。

因此,這就必須不斷地推出新招,才能保證讀者看得有新意。第一卷到第三卷開頭的打戲之所以有看頭,就在於層出不窮表現各異的武功招式。隨便列一下,諸如一劍仙人跪,劍開天門,兩袖青蛇,胡笳十八拍,劍氣滾龍壁,雷矛等等,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形式。

中期神仙打架開始不好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新招了,不停地用以前的老招充數,了無新意。打個爐石還幾個月更新一波呢,你中期就更新乏力了,徐鳳年還次次開掛低費出神卡,當然打起來很無聊了。

下面說說一品四境。前期給的設定是逐級向上的金剛、指玄、天象、陸地神仙四個層次,下面是二品小宗師。後來又補充了偽境的設定用來爆種開掛,以及三教中人直入一品的補丁。

在中期後期陸地神仙滿天飛的狀況下,又補充了天人的設定,算是有意識地壓住了浮誇的風氣。雖然末期各種醬油天人,但是演出效果還算可以,設定上打了補丁也能勉強說通,即使不好看,也能湊湊合合看下去。

爭霸背景,略有厚度

《雪中》的故事背景,突出一個「博採眾長」,從春秋那裡拿來國戰,從魏晉拿來門閥制,從明末拿來黨爭,從清朝拿來民族政策。歷史裡看著有意思的東西,烽火就直接拿過來塞到《雪中》里,做一個類似於《印象·古代中國》的集錦,這大概就是烽火的拿來主義了吧。

而這些碎片的東西,組織性其實是不足的,因為歷史現象背後一定有成體系的歷史背景作為支撐,強行把不相干甚至相排斥的歷史現象堆在一起違和感還是很重的。

比如,剛剛吞併六國的離陽王朝,本該朝氣進取,怎麼會面臨那麼多王朝末期陳暮窘迫的問題……顯然作者是沒有認真考慮過,看著有趣就直接改個名字抄上去了。

不過,反正雪中的重點也不在這個。政治歷史背景什麼的,對於仙俠小說的意義,和戲台的背景沒什麼區別,只要夠漂亮就行。

更何況,雪中的歷史背景也並非毫無實感,從春秋國戰到趙鑄叛亂這一段,糅合了戰國和三國,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這段歷史對於主線劇情影響巨大,也能被核心的氣數說解釋(然而只是勉強),從而能夠成為實實在在的前史。這種歷史厚重感和爭霸的感覺,《雪中》還是實現出來了的。

但是大秦大奉這種,只是為了給主角開掛準備的歷史背景,就很蒼白無力,沒什麼實感,看著怪尷尬的。

、文筆的大處和小處

烽火的文筆一直是廣為大家所稱讚的,關於這個有個小故事講,是我一個讀中文系的朋友跟我說的。

就說他們專業開了一門網路文學鑒賞課,講各種還算是有點審美價值的網路小說。講到文筆的時候,老師就是用的烽火舉的例子,也是用的《雪中悍刀行》這本書,足見本書文筆之優秀,世所共見。

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大家都在談論文筆,可是文筆這個概念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文筆就是對文字的運用能力」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仍然過於空泛了。我的朋友大少甚至激進地認為應當要避免使用這個含混的詞語,轉而去用「細節」這個詞……

不過我倒覺得這個詞在使用過程中,已經有了一些大家公認,只是沒有得到闡明的實指。雖然關於文筆有各種細碎的標準,但是大體可以歸納為大處和小處兩個方面。

行文激情,清麗有古意

首先是大處,我認為能夠統攝文筆的詞語是「風格化」,一旦一個寫作者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般用文筆好來形容他大抵是不會錯的。

而烽火在《雪中》當中,就有這樣一套個人的寫作風格,概括起來,就是「行文激情,清麗有古意」,這也是其可以稱為文青的重要原因。

他的語言抒情性很強,在完成基本敘事的前提下,還具有強烈的煽情效果,這可要比冰臨神下那種克製得有些枯燥的文字要吃香太多了。

而在風格化上,烽火的風格意識體現得很強,在《雪中》當中,有意識地向有古風靠攏。遣詞造句上有古意,這對於仙俠題材來說,是很重要的事。開頭有這種文字風格,即使劇情上不是那麼吸引人,也會對老饕有特殊的吸引力。

這種大處的語言風格主要靠有意識地閱讀和模仿形成的。據說狄更斯在每次寫作之前,都會讀一段羅馬法來保持語感,此理亦然。不過這種閱讀必然要是有意識的,你要寫那個題材的小說,就要去讀哪個題材的相關資料,一方面是積累某些專屬於這個題材的詞語短語,另一方面則是訓練其專屬的說話方式。

這恐怕就是遣詞造句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了,相比起來,我們所經常談論的氛圍塑造感,環境代入感都不過是衍生詞罷了。

打戲效果,仙氣縱橫

從大處著眼是關注題材和風格之間的關係,相應的,小處則是關注某類情節中,情節和演出效果之間的關係。

「演出效果」借用了日漫的概念,意指某一段表現效果的好壞,比如某段打戲炫不炫之類。如果說視聽藝術是在用畫面來表現的話,小說就是在用文字來表現,「鏡頭語言」這個詞就很能說明兩種藝術類別間,這種結構上的相似性。

打戲是敘述戰鬥的情節段落,在仙俠和武俠乃至幾乎所有通俗小說門類中,都是常見的,有些時候還會作為小說的主體。如果打戲好看,故事生硬一點其實都沒有問題,畢竟閱讀這類小說很大程度上就是來看打架的......

《雪中》的打戲是好看的,在設定篇的第二節中,我們已經了解了打戲背後的結構性要素——設定。而在這裡,我們將會在文筆這個框架下討論具體的實現。一種重要的路徑就是畫面感,要求把動作場景用描寫和敘述明白地投影在讀者的大腦中,不僅是讓讀者看得明白,更要進一步讓讀者看得開心。

以《雪中》第一卷蘆葦盪迎戰靖安王刺殺為例。這是一段團戰,分別有王明寅對白馬義從,五行符甲對三位扈從死士,還有李淳罡對吳六鼎,從類型上來看是很豐富的,而在敘述上也是有條不紊切換推進。

描寫上則是各有特色。王明寅那邊的一個武林高手對一群軍人,突出一個悲壯,即使衝上去就是送死也要一批一批往上沖,只是為了拖延王明寅的腳步。五行符甲那邊是突出奇招,三位扈從和魏爺爺各自的招式表現各有不同。而吳六鼎和李淳罡則是打法相似的對碰,主要寫其威力和破壞力,重在大場面。

三場的畫面感和動作設計都可圈可點,在全書中達到了中上游的水平。更加漂亮的是第二卷北莽的大部分打戲,暴雨刺殺陶稚潛的場景氣氛,打薛宋官的招式設計和演出效果,都帥到驚人。

作為打戲頻繁的仙俠小說,雪中的打戲演出效果都不錯,雖然中後期設計上偷懶嚴重,導致趨於乏味無聊,但是單論演出描寫也有出彩之處。總之烽火在打戲上的運筆很見功力,在這個小點上文筆還是突出的。

五、仙氣縹緲的思想

仙氣還是土氣,傳奇風抑或是人情味

按照烽火自己的看法,他是想寫出「神魔皆有人情味,精魅亦通世故」,不過我只能說他實現了一半,實現的是仙氣那一半,而且實現效果挺驚人的。

《雪中》總讓我想起唐傳奇,那些在人世間一閃而過,只留下些許傳說的仙人;和高來高去,貫徹著一股清氣的俠客。烽火的人設就很傳奇向,文臣、武將、俠客各有各的傳奇,頗有人人如龍的感覺。

《雪中》傳奇的群像人設,雖然在人物設定一節已列出,但信手仍能舉例。太平令畫灰向北莽女帝建言獻策,直登帝師之位。那裡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文臣夢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得真是血脈賁張。

武將和俠客(三教中人)也是這樣,把古代屬於這幾類人的傳奇一網打盡,讀這種傳奇當真酣暢爽快。屬於謀臣和武將的傳奇一起構成了一個春秋國戰史,如同塑造了一個理想中的時代一樣,就很帥。

那……人情味呢?這裡就要說到烽火謎一般的時髦觀了。他通過反差的形式來展示他所謂的人情味。但遺憾的是,他把土氣當做一種異質的景觀來欣賞和塑造,因而他寫他以為的人情總給人一種刻意矯飾的感覺,遠遠沒有寫傳奇那麼自然。用一個詞來表述,那就是刻奇。

土氣被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表現出來,成為一種異質於傳奇的景觀,一種矯揉造作的表演,一種對自己惡趣味的討好和諂媚。朋友緋萌萌說,在總管的時髦觀里,越接地氣就越酷炫,烽火寫了這麼多年書,就是那種土得一批的人,最吊。

我就不能明白了,每次都要寫李劍神撓褲襠,還要強調聞一聞,這怕不是烽火理解的高手風範。還有姜泥的人塑,大概總管覺得,這樣土逼的女人,長得又漂亮,才是真·絕代佳人。緋萌萌說的真對,你不理解烽火這個時髦觀,你就理解不了他的作品。

在仙氣傳奇風上,烽火能吊打幾乎所有的網文選手,除了罪城後期之前的煙男,我還真沒見到過比他寫得還騷氣的作者了,但是在人情味上……不行,太矯情了。

反宿命論和王爺守國門

這個主題是從主線中提煉出來的,仙俠那邊是反對天界干涉人間,國戰那邊是抵抗少數民族南下,在最後兩個情節合二為一,一起處理。雖然思想有點俗套,不過總的來說實現得不錯,主線劇情-核心設定-中心思想這個三角結構還是穩的。

思想嘛,哪有沒寫過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主要還是看怎麼表現。總得來看主題思想表達效率不錯,也有大處小處統一在一起的意識,對於長篇來說,這是已經能作為一個優勢來吹了,算是個加分項吧。

、有的沒的

又到了聊點有的沒的。聊聊烽火的文青和文青病吧,《雪中》的感情戲還有戰爭就不黑了,寬容一點,對吧,寬容一點。

用典還是裝逼?用學還是炫學?

烽火素有文青之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文青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是多用某方面知識(多為文史知識)進行點綴,這大概是公認的文青癥狀。

從這個角度說,烽火還是當之無愧的文青,在本書的各個方面都充斥著用典,尤其在人設和背景上體現得最為明確。

有不少人設是直接對歷史人物進行的拼貼,張巨鹿,都懂吧,張居正和李鴻章;儲祿山,都懂吧,鄧艾、安祿山和溫庭筠。背景設定則是之前調侃過的「印象·古代中國」,各種拿來主義,還有綠蟻酒這種植入的小彩蛋。

這些碎片式用典確實證明烽火積累很厚,很能唬住小白。我一個朋友就跟我反映,說一開始看到橫渠四句把他鎮住了,覺得烽火厲害的,能寫出這麼霸氣磅礴、氣度不凡的宣言。小王子也說,他覺得眼界還沒有完全開闊,但是已經遙遙瞥見美景的人會喜歡他。

但是,以上這些也反映出烽火文青病的一面,那就是用典比較生硬,淪為裝逼。

他的用典很少達到化用的水平,都是剪貼板,有點赤裸裸甩在你臉上,跟你顯擺他知道這個的意思。還有綠蟻酒本來是指浮渣都沒撇的濁酒,度數肯定很低,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這酒烈得不行,辣嗓子,我看是辣眼睛吧,這種瞎用讓人非常尷尬。

我承認,某種意義上說,《雪中》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找裡面的文史彩蛋,找到一個,心領神會,有一種「啊,這個我也知道」的感覺,進而對烽火也有好感。這種閱讀方式是正確的,而且烽火確實在這面下了功夫,還是顯得很博學的。但是我們也要同時看到烽火炫學不夠自然的一面,寬容不代表要忽視。

希望每一個喜歡烽火的人,能把他作為引路人,去探索中國古典文化中更多更深的美景,然後把這些帶到娛樂文學中吧。給娛樂文學帶來一點嚴肅的力量。

另外,《觀瀑生氣歌》這種抄詩——啊,不,是化用——就用的很不錯,找個不出名的清代詩人抄一抄,這可比某些直接抄課本名篇的作者高明太多啦!!!

打榜短評

《雪中》的缺點突出,但是優點更突出。

劇情拖沓,合理性欠佳;人物塑造缺乏深度,利用率奇低無比;背景設定散碎凌亂,整合比較勉強。

然而文筆強到嚇人,演出效果爆炸好評;在仙氣風格的指導下,人設和短線小故事多有閃光點;春秋國戰的歷史厚度出來了,效果很贊;劇情-設定-思想的大局結構出來了,完本萬歲。

值得單獨拿出來誇一下的是第一卷第二卷,遊記體還是適合烽火發揮的,還有李淳罡這種仙氣逼人的角色。尤其是第二卷的打戲,值得摘錄下來認真分析寫法。

總體上來說,烽火是那種務虛不務實的作者。讀他的作品,總有空中樓閣的感覺,漂亮歸漂亮,但是有點根基不穩,搖搖欲墜。不過,帥就好了!

參考得分:7.2

打分者:玄玖爺

複核者:辰昕之塵(我的幼崽),小天后,緋萌萌,小王子

參考閱讀:

江湖 殘雪 人情 漫談《雪中悍刀行》

mp.weixin.qq.com/s?

—————————————

槍城公眾號開通書評全文檢索了!

需要檢索往期書評,或者通過關鍵字找書的親可以關注公眾號:lqhbqyule。

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搜索數據了解大家的喜好,調整推送內容。


推薦閱讀:

《尋妖記·應帝王》:府院之爭(五)
希望知友們啊,可以指點一下我的文筆缺陷,該看什麼書,怎樣提高?
你印象最深的功法和法寶是什麼?

TAG:网络小说 | 烽火戏诸侯作家陈政华 | 雪中悍刀行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