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究竟為什麼總是跟敘利亞過不去?

隨著美軍對敘利亞轟炸,這個深陷內亂的中東國家,再一次進入國人的視野。那麼,美國到底與敘利亞有什麼血海深仇?為什麼一直不肯放過敘利亞呢?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解碼伊斯蘭》系列中,雲石君曾經分析過:伊斯蘭文明近代以來日趨衰落,要想重塑昔日輝煌,至少中東這塊核心區,必須在政治上實現大一統。而此舉會威脅到美國對中東秩序的主導,所以伊美之間,存在結構性的戰略衝突。

而在這種結構性衝突的影響下,過去的幾十年中,中東反美勢力層出不窮,除了眾所周知的基地、IS等恐怖組織,在官方政府層面,埃及、伊朗、伊拉克等等都曾經——甚至有些到現在,依然跟美國正面對抗。而在此過程中,也陸續產生了諸如納賽爾、薩達姆、霍梅尼、內賈德等一系列的著名反美政治家,為世界所熟知。

但可能出乎絕大多數人所料的是,在這林林總總的伊斯蘭反美勢力中,立場最堅決、與美國對抗時間最久的,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埃及、兩伊,而是現在正陷入滔天戰火的敘利亞。

差不多自敘利亞獨立起,美敘之間就一直不睦。到上世紀60年代阿薩德掌權,敘美關係更是急劇惡化,直至1968年正式斷交。從那時候開始,敘利亞就成為美國黑名單中的一員,直到現在,它依然是美國極力剷除的對象,當下熱火朝天的敘利亞內戰,也與美國暗中煽風點火大有關聯。

這似乎有些奇怪,因為就敘美地緣關係看,兩國並無太大聯繫;經濟上,敘利亞也不怎麼產石油,不至於招美國覬覦;政治上,敘利亞雖然反美,但以它的國力,在中東最多也就是二流。既然如此,敘利亞為何就成了美國眼中釘?或者說,它為什麼非要跟美國為敵?

這首先要從美國的視角來分析。

美國雖是中東秩序主導者,但它本土卻遠在萬里之外的北美,是個標準的區域外勢力。這種地緣關係的極端疏離,決定了美國在中東的優勢是相對的,並無壓制中東的絕對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東的治理思路是分而治之,維持中東群雄割據,四分五裂的狀態。只要中東伊斯蘭世界不能統一,不出現強勢大一統政權,那就不可能對美國的中東霸權構成威脅。

而這必然與有志於一統中東,中興伊斯蘭的土著勢力發生衝突——而這裡面就包括阿拉伯世界。

長期以來,阿拉伯世界就有統一的呼聲,希望以阿拉伯族係為標準,在西亞北非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阿拉伯人國家,然後再以這個阿拉伯軸心為主導,一統伊斯蘭。甚至,為了踐行這一戰略,還成立了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聯盟這個國際政治組織,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協調機構。

阿拉伯國家佔據了西亞北非伊斯蘭世界中的絕大多數,。一旦這個族系內部完成政治統一,整合出來的阿拉伯民族國家,其實力將非同小可。到那時,這個嶄新的阿拉伯大國會有足夠的實力,將美國勢力逼出中東。

對此,美國當然不能容忍。因此必須想盡辦法破壞。這樣一來,任何有志於阿拉伯統一運動的國家,都難免會被美國「特殊關照」。

而這些被「特殊關照」的國家中,敘利亞又是對美國最為反感的一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美國對阿拉伯統一進程的破壞,對敘利亞的國家生存和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從而反過來導致敘利亞反美態度最為堅決。

這是由敘利亞的地緣格局和地緣區位決定的。

經過近幾十年石油美元的洗禮,世人一說到中東的富裕地區,首先想到的,就是波斯灣西岸以沙特為代表的海合會國家。

但實際上,沙特們所處的阿拉伯半島中南部,絕大部分土地都是荒漠戈壁,可開發價值極低,不足以支持成規模的工農業生產,所以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東最貧瘠、最落後的板塊。只不過進入工業時代後,這個地方走了狗屎運,在這一片草都不長的沙漠下,居然挖出了大量石油,這才讓這裡的人鹹魚翻身。

不過,石油雖然好,但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終會在可預見的將來消耗殆盡,所以阿拉伯沙漠,並非可以安生立命的根本。只有那些地勢平坦、淡水資源豐富的低地平原,可以在它們的基礎上,構建可供人類持續發展的工農業體系,這才是真正的優質地緣板塊。

在沙漠戈壁占巨大多數地區的中東阿拉伯世界,這樣適宜工農業生產的優質地緣板塊只有一個——「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的範圍從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向東北沿著地中海海岸線延伸至迦南地區(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黎巴嫩),然後再折而向東,囊括敘利亞、伊拉克兩河流域,因其形如新月,且區域內肥沃土地眾多(相對於中東其他板塊而言)所以被歷史地理學家命名為「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是中東最主要,也是最富庶的地緣板塊,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在它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尼羅河流域、迦南地區、兩河流域,分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基督教、猶太文明和巴比倫文明。

而且新月沃地還是亞非兩州傳統的陸上地緣通道。是西亞、北非兩大板塊的交通中轉帶。

而在新月沃地這個帶狀地緣板塊中,迦南位於中間,這個狹長的走廊板塊,承擔著串聯兩河流域與尼羅河流域的紐帶作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這個對阿拉伯世界至關重要的迦南,對敘利亞也有著非凡的意義

首先,雖然放之於中東,敘利亞的國土面積不算小(18萬平方公里),但由於大部分為沙漠荒地,剩下的能供人類生產生活的地區,質量也不怎麼高,也正因為如此,敘利亞地緣實力一直不算強大。也是新月沃地中地緣實力相對孱弱的一部分。

敘利亞如果想彌補這一缺陷,提升自己的地緣實力,那麼拿下迦南,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能將這一板塊收入囊中,敘利亞就總算有了一塊可供工農業開發的相對優質板塊,地緣實力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

而迦南對敘利亞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在海洋時代,一個國家的海岸線長度,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力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敘利亞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缺陷:雖然它不是一個完全的內陸國。但海岸線卻只有區區180公里——這對敘利亞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即便是這僅有的180公裏海岸線,還都位於領土的西北方向,而敘利亞的本部核心區——大馬士革卻位於國土的最南端,很難接受北方出海口的庇蔭。這種出海通道的匱乏,對敘利亞對外經貿交流構成了嚴重的阻礙。

這當然讓敘利亞很鬱悶。而更鬱悶的是,其實敘利亞離東地中海並不遙遠,只是迦南這個南北向的狹窄板塊正好擋在它與海洋之間,這才生生把它憋成了個半內陸國。

如果想拓寬自己的對外交流通道,敘利亞有必要將迦南地區,特別是北部的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地納入自己控制之下。只要控制了北迦南,整個敘利亞西部就可以十分便捷的融入地中海經濟圈,這對敘利亞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

最後,對迦南地區的控制,會極大的提升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自古以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緣核心。它之所以有這種地位,是因為它地處東西向的尼羅河——兩河流域地緣通道,與南北向的小亞細亞半島——阿拉伯半島地緣通道的交匯處,從這裡出發,能夠最便捷的抵達西亞乃至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各個角落。

身處地緣中樞,敘利亞當然能從中獲取極大好處。但這種好處的獲得有個前提,就是這些地緣通道必須暢通無阻。只有地緣通道能夠發揮經濟文化交流的功能,作為中樞的大馬士革才能從中受益。

但問題是,現代以來,西亞——北非地緣通道一直處於關閉狀態。之所以關閉,是因為地處阿拉伯世界中央的迦南地區,生生出現了一個猶太人的以色列。

以色列的存在,阻礙了敘利亞掌控迦南,阻礙了敘利亞通向地中海,也使尼羅河——兩河流域的傳統地緣通道處於半封閉狀態,嚴重削弱了大馬士革作為地緣中樞的價值。這樣一個眼中釘肉中刺,敘利亞自然是恨的咬牙切齒。

而以色列之所以能在阿拉伯人的夾縫中存活,美國的支持尤為關鍵。沒有美國做後台,就憑几百萬猶太人,就算它們再怎麼橫,也早晚得被阿拉伯人齊心打趴下。所以,敘利亞反美是很自然的事。

而且敘利亞人的反美態度,又遠比其他阿拉伯國家更為堅決。

雖說迦南被以色列盤踞,影響到了阿拉伯世界的整體利益。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失去迦南,頂多是阿拉伯統一大業受阻。但就自己國家而言,日子該咋過照咋過。但對敘利亞來說,沒有迦南,就沒有優質地緣板塊,沒有出海口、大馬士革地緣中樞的價值也無法發揮,整個國家的發展空間受到嚴重遏制。

而就美國人而言,壓制敘利亞,也是其阻止阿拉伯大一統,維護自身中東主導權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會這樣?

之前雲石君已經說了,新月沃地是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緣板塊。它不僅最富庶,而且處於阿拉伯世界的地緣中心。阿拉伯世界要實現大一統,新月沃地必然是它的本部核心區。依託新月沃地的強大地緣實力,向四周施加影響,這樣才能將新政府的影響力,輻射到阿拉伯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但問題是,要想一統阿拉伯,首先新月沃地自己就要完成整合,這也就要求,新月沃地本身必須要有一個地緣核心。而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雖然質量較高,但分別位於長條狀的新月沃地兩端,不具備充當新月沃地地緣核心的條件。從區位角度而言,只有以位於板塊中央的迦南和敘利亞為核心,才能堪此大任。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就是新月沃地最合適的核心城市。

了解了這種地緣結構,我們就可以理解美國人為什麼要壓制敘利亞了。既然敘利亞與大馬士革,是新月沃地整合的關鍵所在,美國為了阻止阿拉伯統一,進而威脅自身對中東的主導,當然要對敘利亞強力打壓。

不過,美國人雖然壓制敘利亞,但在以前也只是制裁孤立而已,推翻其的願望並不強烈。但近幾年,美國的態度似乎有了變化,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美國加大了對敘利亞的進逼,不僅政治、經濟上對反對派提供直接支持,甚至對本應該是自己死敵IS,由於其能有效威脅巴沙爾政府,所以美國也在一定程度上採取了縱容。今時今日,隨著敘利亞政府軍的節節勝利,美國甚至一改之前的側面打壓態度,親自操刀上陣!

美國為什麼以前不動敘利亞?現在為什麼又改變主意了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下一節《地緣政治84:美國為什麼一定要整垮敘利亞》一文中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83節——敘利亞之第2部分。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TAG:中东 | 伊斯兰教 | 叙利亚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