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需要的茶是什麼?

【這是一篇硬廣,就是這樣】

最近一段時間,茶行業內都在討論關於年輕人和茶,我並沒有參與討論,因為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參與大家的討論。

我是年輕人,我也賣茶。但我在剛剛入行的時候,身邊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我瘋了。放棄已經成了氣候的銷售和策劃,去做一家茶企的總經理,而且還是一家初創企業,前途未卜、生死不定。

有位很關心我的老領導,還語重心長得跟我說,要是生活上有什麼難處,儘管開口,不要這樣早早得就去過什麼退休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茶是和退休生活聯繫在一起的。

我總跟大家說,我的人生在30歲的時候是一個極大的分水嶺。

脫掉了西裝,穿起了中式的衣褲。

放下了爭鬥,拾起了平淡的生活。

丟掉了酒杯,端起了清淡的茶水。

這時候心境的變化還真是和以前遠遠不同。

茶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尤其是普洱(特指生普)。

大家總問什麼樣的普洱才是好普洱,我也一次次的給大家解釋:

採摘原料、製作工藝、儲存條件和時間以及沖泡技巧,這五者和諧統一,才是一杯好的普洱茶。

可是這是茶的問題,並不是年輕人的問題。

年輕人對於茶,有著全新、但又幾乎每一條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一、泡茶麻煩,喝茶麻煩,都麻煩

泡茶麻煩,要精挑茶葉,要選擇器皿,要合適水溫,要靜心安神。

喝茶麻煩,要焚香聽曲,要小口慢品,要五官六識,要端坐正心。

這就是大家說的麻煩。

這就是很多人逼著年輕人喝茶的方法。

我想,喝茶,首先要解決的是口渴問題,然後才是味道,接著是身體,最後才是心靈。

可是,我連第一口都喝不到嘴裡,怎麼知道味道,怎麼感受心靈?

我也常沖咖啡,速溶的。燒水、洗杯、拆包裝、倒速溶粉、加水、攪拌,算上燒水,五分鐘搞定。

在家我也喝茶,普洱茶。燒水、洗杯、丟茶、加水、出湯。算上燒水,也是五分鐘搞定。

那我還覺得麻煩么?

我會一邊打遊戲一邊喝,一邊看書一邊喝,一邊看電視一邊喝,甚至是一邊拉屎抽煙一邊喝。這又有何妨,喝了就行。

有人會說我俗,一個做茶的都這麼俗,這對茶不尊重!

我俗,因為我是一個俗人,我喝茶,茶的作用才體現出來,我這不是不尊重,恰恰是最尊重。把好茶給大家分享,讓大家享受,這就是對茶最大的尊重。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做擇茶記這個品牌,因為我想要給茶最大的尊重——讓大家端起杯,喝好茶。

二、禪意縹緲、茶道虛幻,太捆綁

說實話,我也討厭。我滿心焦急,你非讓我慢著喝茶,非要我端坐在那裡,我整個人都是方的。看著我滿臉汗水,風塵僕僕,你就不能先給我一大杯茶,讓我舒服一下么?

本來上課已經很煩、上班已經很累,你還要給我上課,還要給我講什麼茶經,你說我煩不煩。

酒文化、茶文化、川菜文化,是不是還有肉包子文化、香煙文化。處處都是文化,結果看起來你們恰恰沒有文化。

這就是我們所討厭的茶道。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討論茶與茶文化之間的關係。

我們喝茶,有的時候真的不想聽什麼文化。

而有的時候,我們喝茶,還就想聽聽文化。

心情好、時間足的時候,我也會想要一邊喝茶一邊聊聊文化,聊聊諸子百家,聊聊奇聞異事。

甚至我們還討論過第一個發現茶並且泡水喝的那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內心過程。

這也是文化。

可是,這是基於我們喝的開心,喝的舒服的前提下,我們才願意聊的話題。否則我們只想安安靜靜喝口茶,你別說話,我也不說話。

茶好喝,我就想聽聽故事。這就好像去餐館吃飯,吃了好吃的菜,我就想問問大廚這菜怎麼做,誰發明的有什麼故事。可是如果吃了不好吃的,我除了想趕緊走人,就是想趕緊走人。

所以我們不想講太多文化和故事,除非你們問,否則我們不會主動講。

三、故事太多、知識太多,太累人

單單一個「八八青」我就能講一個小時,可是就算是我講兩個小時,又能怎麼樣?

宋代的點茶法,我能寫個小小說,也能分成七章十八段給你們慢慢分解。

可是,這些故事,又能俘獲幾個年輕人的心?就跟我的知乎一樣,乾貨沒人贊,段子大幾千。

普洱茶的知識多到爆炸,我為了能粗略了解,看了不下二十本書,加起來都快趕上我肚子的重量了。

可是,我只是一個喝茶的,我有必要了解那麼多麼?

這個問題很少有人去考慮,大家需要什麼知識,需要什麼故事,沒有人去問,問了也不願意提供。所以,年輕人很累,我們也很累。

但是想要能提供大家需要的故事和知識的時候,能夠講得清楚、說的明白。那就只能讓茶藝師們多學多練,讓人人都變成段子手和故事王。

四、茶類太多、品類太多,選哪樣?

中國茶按製作工藝分六大茶類,而每一類都有幾十,幾百甚至幾千種茶品,別說別人了,就是我們,都沒有喝全的可能。

選擇綜合症在這一刻瘋狂爆發。哪個好喝,哪個不好喝,哪個適合我,我怎麼知道?

在星巴克,我從來不點除了拿鐵之外的任何單品。因為我第一不認識,第二沒喝過。萬一喝到不好喝的,我也只剩下悲劇了。

但是我有一個朋友開專業咖啡廳,他第一次請我喝咖啡的時候並沒有問我想喝什麼。而是直接問我,平時喝什麼。在知道我喝拿鐵之後,他就推薦了兩三款近似口感的給我,既讓我喝的舒服,又拓展了我在星巴克的點單範圍。

在擇茶記,我們講究的是「望聞問切」。茶無好壞,適口為珍。可是這個適口,如果不靠有經驗的茶師「望聞問切」,是很難了解大家的口味,選出最適合大家的茶品。

五、賣茶的不管喝茶的,賣文化的也不管喝茶的,都不管

現在大家都在重視【用戶感受】,互聯網企業為了讓用戶少操作一步,需要付出上百小時的努力。

可是,我們現在的茶老闆們,對年輕人卻沒有那麼認真。

年輕人覺得喝茶麻煩,他們讓年輕人靜下心好好品。

年輕人覺得茶文化太累,他們又來說年輕人不懂欣賞,不尊重文化。

拜託,你都不知道我喜歡什麼,不去想,不去問,然後就強加給我一堆你覺得對的東西,我怎麼接受?

很多倚老賣老的茶老闆們,覺得年輕人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化。

可是,我們也聽古風的歌,我們還會穿漢服,我們總有幾件中式的小配飾,甚至是手機殼我們都喜歡弄些傳統花紋。

只是,你們硬加給我們的我們不喜歡,不管是不是茶,是不是傳統文化,都是不喜歡。

我們不喜歡的是強加,而不是文化。

六、年輕人一直都在喝茶,只是沒有喝你的茶,太悲劇

去年2016年的電商平台數據很值得玩味。

從品牌上來看,藝福堂、三隻松鼠成最大贏家,這兩個品牌從外觀設計到產品設計,都是從【用戶感受】出發。其中三隻松鼠幾乎是電商堅果類的代名詞,從製作LOGO,宣傳動畫等方面,可以清晰感受到他們對於年輕人的重視,而這種重視,最終轉化成為有力的銷售數據。

而在這裡面,我們傳統的茶葉品牌聲音漸小。

年輕人一直在喝茶,只是沒有喝你的茶。這就是最大的悲劇。

我身邊很多沒有在茶行業的年輕人,也喝茶。

他們喝立頓、喝川寧、喝花草茶,他們也喝鐵觀音,喝普洱,喝正山小種。

但是他們就是不喝你們的茶。

我們多應該想想為什麼他們不喝我們的茶,而不是去找年輕人的問題。

時代總要進步,那種充滿壓迫感、充滿暮氣的品牌,拿什麼去讓年輕人欣賞呢?

這是我們每天都在想的事情,也是我們擇茶記要做的事情。

哦,被提醒了。忘了說地址了。

湖北·武漢·武昌·民主路·巴山夜雨總督府一層門面。那個看起來最屌的門面就是了。

推薦閱讀:

日本茶產業機械化到什麼程度?
尋茶親歷:頂級岩茶竟是這樣做出來的!
兩款假茶,用常識就能揭穿它們!
紫娟茶、紫芽茶還傻傻分不清?此文讓你秒懂

TAG: | 茶行业 |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