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競品分析才有價值(上)
新入職的用研總是安排從競品研究開始,一方面是覺得新人對產品不熟悉,通過研究競品,能夠儘快熟悉業務規範,流程,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新人能夠在沒有先入為主的情況下進行研究,獲得一些新的產品需求。
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卻發現,安排新人一入職就做競品研究其實效果並不好,當研究人員對於產品研究不夠深的時候,競品研究常常變得流於形式。
不說新人,有時候如果你安排一個諮詢公司來做競品研究,最終的產出也常常會讓人無奈——競品都研究了一遍,但是好像對用研沒有什麼幫助。
到底什麼樣的競品分析才有價值呢?
競品分析的坑
1、沒有目的的競品分析都是耍流氓
競品分析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分析,如果沒有遇到問題,純粹以技術或者方法的角度去分析競品,最終的結果就是提供了一個大而全的競品框架,但不知道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大體來說,競品分析的目的無非是三個:
1、學習對方的優點與經驗。
2、尋找對方的缺點與不足。
3、找到市場的空白機會點。
2、基礎假設不一樣,模仿都是瞎扯淡
學習優點、尋找缺點、發現空白點,競品分析的三個目的看上去很簡單,但是細細思考,卻又覺得到處都是陷阱。其中比較關鍵的誒問題就是基本商業邏輯的問題。
所謂基本商業邏輯,指的是每一個產品所針對的目標用戶群,主打的核心需求,以及圍繞需求所建立的商業模式,這三者之間構成了商業的基本假設。有些時候,雖然你的產品和競品的目標客戶群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滿足的需求不同,甚至於由於商業模式不同,盲目地把對方產品優點強加在自己身上,不起作用還是簡單的,有時候反而會造成適得其反的負面影響。
比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商場都模仿淘寶建立了自己的網上商城,希望實現線下商城和線上商城的一體化發展,但是,你看看又哪個商場的網上商城真正的火了呢?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差異。
再比如,如果你準備開發一個針對辦公的IM工具,但是卻盲目地把微信的搶紅包的功能能移植到你的產品上,由於目標客戶群不一樣,搶紅包這種娛樂化的功能可能對你的辦公IM工具反而有負面的影響。
另一種情況是卡位的問題,當一個概念已經被競品佔據後,新產品再怎麼模仿,有時候也很難獲得實質的成功。比如,很多IM工具都在模仿微信,有些產品甚至是像素級抄襲微信,但是又有哪個IM真正如微信一樣成功呢?
3、是空白機會還是無底深淵
有時候,通過競品分析,的確會發現一些市場空白點。但是,蛋疼的問題又來了,誰能夠告訴我這些市場空白點是市場遺漏的明珠,還是已經有很多先驅前仆後繼倒下後遺留下的禁區。所有的產品都繞開這些空白點,是真的沒有注意呢?還是已經嘗試或卻發現沒有路?
未完待續……
微信公眾號:銳合金狗眼,與本專欄同步更新!
推薦閱讀:
※為什麼App設計更需要做競品分析
※淺談移動直播
※如何寫好一份競品運營分析報告?
※付費語音平台APP競品分析
※如何優雅地抄(xue)襲(xi)其它產品而不會被人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