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摩爾多瓦
題圖:這張照片一直都很震撼我,是一對摩爾多瓦的姐妹,左邊是姐姐,右邊是妹妹。她們聽說要拍照,找出了自己一直都捨不得穿的新裙子。她們眼中充滿了憧憬,希望能離開摩爾多瓦,最好能去義大利。照片來自Sj?str?m,瑞典紀錄片攝影師。
如果我告訴你,我去過摩爾多瓦(Moldova)。你是否會問:那是在南美洲嗎?如果我告訴你,我去過基希訥烏(Chi?in?u),你是否會問:那是在非洲嗎?
都不是,摩爾多瓦在歐洲,基希訥烏便是摩爾多瓦的首都。摩爾多瓦只是個小國,接壤羅馬尼亞。用一個字形容摩爾多瓦:窮。窮到什麼程度?比越南還窮,這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你會問,為什麼我從來沒從新聞上聽說過這個國家啊?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值得報道的。
摩爾多瓦人的最大願望便是吃飽肚子,再能囤積點糧食夠下星期吃。生活在那裡,有藍天,有白雲,就是沒有希望。
我老婆讀書的時候參加Eramus Mundus的交換項目,在那裡生活過半年,但她並不喜歡,住在那裡的時候總是吵著要回家,抱怨蟑螂太多,抱怨夜晚太危險,抱怨到處都很臟,等等。
摩爾多瓦在哪?
夾在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之間,沒有港口,是個內陸國家。
用一段來描述這個國家?
摩爾多瓦沒有海岸線,貿易夥伴主要就是俄羅斯和羅馬尼亞,出口貿易也就主要是些土裡挖出來的農產品,工業製品非常少。人均收入在2015年只有1247美元(見下圖),按今天的匯率也就是8588人民幣一年,注意是一年的收入!目前摩爾多瓦有300多萬人口,但是在國外有幾十萬打工的摩爾多瓦爾人,每年他們帶回家的錢就能撐起全國GDP的五分之一。
為什麼這窮?
一個國家窮,能數出來的原因很多,摩爾多瓦幾乎都佔全了。然後這些原因相互強化,讓摩爾多瓦在短時間內很難翻身。
摩爾多瓦幾乎沒有能獨當一面工業,要知道一個現代化國家不管怎麼第三產業發達,都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工業來支撐,哪怕我之前所討論的冰島都有能力把漁業做得工業化。而摩爾多瓦,除了種beetroot(見下圖,應該叫做甜菜,反正我覺得難吃)和油菜花之外,還真沒其他特長了(下面會提到紅酒)。
所以基於這兩種農產品,摩爾多瓦最大的兩項工業便是:榨糖和植物油。但由於摩爾多瓦工業標準太低,生產環境惡劣,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大多數都不符合歐盟質檢標準,所以連歐盟都進不去。只有有少部分質量高點的,銷往了羅馬尼亞(屬於歐盟)。
全國最大的榨糖廠,Drochia sugar factory,見下圖。明顯看得出來非常破敗,窗子破了都沒錢修,但這已經是全國最高水平,科技含量最高的工廠了。就是僅僅這一家工廠,還不算它的供應商,銷售商,它就解決了全國2%的勞動就業(其實全國也就只有110萬左右的勞動力)。
但你知道這些工人收入多低么?一個月500-700人民幣,但物價跟我國二線城市比,也沒見的物價都低了80%。下面這張圖,就是部分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左邊一欄是重慶(為什麼老是用重慶?因為哥住這裡),右邊一欄是基希訥烏。所以你們看,其實也低不了多少,但是平均工資就要比重慶低個70%-80%。所以大家可以想像,摩爾多瓦人民貧窮到什麼程度了。
窮國家一般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教育非常落後,我曾聽到過有中國留學生去摩爾多瓦留學,我覺得如果是體驗生活的話,可以,但是要學東西的話,你們可能選錯地方了。從小學到大學,摩爾多瓦的入學率都保持歐洲最低水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為沒錢讀書,學生們只能放棄學業去打工。但是政府花費在教育上面的GDP比率,實際上在全球來看並不低(下圖),都能拍到全球第八,就比丹麥低點。
摩爾多瓦能排這麼高,一方面確實是因為整個GDP就很小(北京光一個朝陽區GDP就是摩爾多瓦全國的十倍),在一方面是政府確實在下決心提高國民教育,也確實見效了,至少目前把文盲控制在了1%以下,我國都至少還有3%的純文盲呢。
還有個很重要的導致摩爾多瓦貧窮的原因便是貪污腐敗,這個和貧窮從來都是形影不離的,只要有職權可以使用,那麼必然要為自己謀利。這個跟義大利,希臘,西班牙都很相似,貧窮必然帶來貪污腐敗。在摩爾多瓦,我見到警察或士兵,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閃,他們可能會找外國人收保護費。
摩爾多瓦的紅酒
提到摩國其實必須要說他們的紅酒。而且他們有個酒窖是世界紀錄,現在幾乎就是旅遊景點了,叫Mile?tii Mici。在基希訥烏南面十公里的地方,這個酒窖的藏酒數量高達200萬瓶,如果你運氣夠好,你能找到特別珍貴的老葡萄酒,二戰前的。
我老婆的一位朋友,在這個酒窖裡面找到了19世紀末期釀造的一瓶紅酒,他用了500多歐元把它買了下來,然後送給自己老闆。從此升值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了。
其實摩爾多瓦的葡萄酒出口全球各地,但是畢竟沒錢打廣告,也沒人知道他們釀酒這麼出名,所以規模一直很小,都是被當做奢侈品來賣,經過中間商一轉手,在國際上經常賣出上千歐元的高價,但是從這裡賣出去,一般就十幾歐元到幾十歐元。但作為旅行者,你買了也帶不出邊境。
德涅斯特河沿岸是什麼?
德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是個很特殊的地區,見下圖。德涅斯特河處在摩爾多瓦與烏克蘭的交接地區,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在這個地區就和摩爾多瓦發生了戰爭衝突,後來有俄羅斯出面,三方調停才把局面穩定下來。但是這個地區就一直聲稱自己是個獨立國家了,但是聯合國並不承認。但實際上這個地區已經是獨立運作的一個國家了,有自己的貨幣,郵政系統,軍事組織,議會等。
我當時去了趟Transnistria,這個地方可以說算是個「特別行政區」,入境的時候也比較麻煩,不但要經過俄羅斯的維和站,還要最終去申辦入境憑證,掏出護照和摩爾多瓦簽證,然後他會拖拖拉拉半天再給你一張白色的入境紙條。
但出來的時候,我把入境白色紙條弄不見了,邊檢商量了半天,最後有一個會英語的出面,直接問我「How much money you have?」 聽了這句話,真的讓我毛骨悚然。但多年來的遊走江湖的經驗,讓我很自覺地掏出一把歐元硬幣,給三個邊境警察一人發了幾個,才揮揮手給我放行的。
Transnistria的「首都」叫Tiraspol,我幾乎沒見到街上有人有任何笑容,感覺比摩爾多瓦更gloomy。連找地方吃飯都招不到,沒有餐館,沒有餐館!而且幾乎沒人會英語,到處都是俄語。姑娘們的穿著看上去有點土,但是也看得出來斯拉夫民族的姑娘底子還是很好。
摩爾多瓦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摩爾多瓦的外交部被叫做: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可以翻譯為「歐洲融入與外事部」,說明他們的目標就是有一天能像羅馬尼亞一樣加入歐盟,得到國際關注,從而可以貸款。但歐盟長期來看自身都難保,摩爾多瓦的假象靠山也不是那麼穩固。我反倒認為摩爾多瓦應該跟俄羅斯搞好關係,跟他們多做貿易,反正摩國也沒有政治影響力,就算經濟上靠攏俄羅斯,也不會被其他歐洲國家排斥。
但最主要的還是,摩國還是得有自己的競爭力才行,我曾經看到一個德國網友評論烏克蘭:烏克蘭生產的東西,歐盟內部都能生產,而且質量比他們的高很多,所以烏克蘭的東西沒人需要,當然他們的女人除外。這個評論雖然說得太過分了,但是摩爾多瓦也確是一樣的處境。
現在摩爾多瓦人口(下圖)越來越少,不是因為生育率在下降,而是因為年輕人都在遷出,在摩國的農村地區,一個村莊連著一個村莊地從版圖上消失,年輕人都出過打工去了,剩下的老年人去世後,這個村莊就不會再有人居住了。
在我看來,摩爾多瓦,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在幾十年後國家解散政府,交出主權,申請加入其它國家。
摩爾多瓦,正在消失。
———————————————————————————————————————
想深入了解歐洲的童鞋們,不管你是想留學,想移民,想海外置業,想海外工作,或者就是喜歡關注歐洲,那麼就請緊緊關注我的知乎專欄:看懂歐洲 - 知乎專欄。在這裡我帶你看懂歐洲,體驗歐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