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科學類博士生是怎麼上課的?

我是在國內讀了本科和碩士出來讀博士的。來之前,我的碩士導師苦口婆心的扔給我兩本中英對照的公共管理核心理論文集,說你趕緊趁出國之前這幾個月研讀一下,否則怕是你去了跟不上。我打開一看,從FredrickTaylor的科學管理,到Luther Gulick的POSDCORB(管理七職能論), 再到Max Weber的 bureaucracy, 全是大師們的一篇篇經典原文,然而這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文章實在晦澀難懂,於是就被我放到一邊然後愉快地準備出國前的行程去了。我當時的潛意識裡想的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在世界都是頂尖級的,這麼多年培養的刻苦能力總不會比以享樂主義聞名的美國人差吧?博士課程嘛,就算緊張還能緊張到哪裡?

第一節課是Foundations of PublicAdministration, 我愉快地背著小書包就去上課了,心想著去了就乖乖坐在那兒聽老師怎麼說唄。 三個小時下來,不誇張的說,幾乎全程感覺在做凌霄飛車,下了課整個人真想大哭一場。首先語言當然是個障礙,老師和同學們的講話我大概只能聽懂10%;然而更讓人崩潰的是他們這哪是在「上課」啊,我完全就不知道他們這是在干!什!么!這是一種脫離我認知系統的學習方式------五個博士生和一個老師圍坐成一個圓,每個學生都講很多話,老師也沒什麼老師的架子,跟學生一樣說說笑笑的,全程就像是在聊天,又像是開茶話會,然而由於所有人都講很多話,就凸顯的我這個準備乖乖坐在那聽老師講話的人顯得特別突兀,以至於老師中間兩次問我我怎麼看。。。更可恨的是我真的不知道我是怎麼看的。我從最會乖乖聽講的好學生,變成了只會乖乖聽講的後進生。

Foundations的第一節課主要討論了syllabus(課程大綱)和之前教授email給學生留的作業。美國大學中的syllabus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上面列出了這門課這一整個學期的16周,每一周你要完成的閱讀、上交的作業、該參與的討論任務和其他所有的要求,每一周的課程都會按照這個syllabus 進行,老師不再每次布置作業,更不會提醒你交作業,反正你要是到時候沒交的話就沒有分,老師已經在syllabus里全列出來了,你弄不明白就是你的責任。

現在就來感受一下當時我這門課 syllabus的一部分:

後來我逐漸意識到,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syllabus 其實就相當於教授和學生之間簽的一份合同,教授在第一節課把自己對這學期對學生的expectations完完全全寫在裡面,包括課程如何計分,平時作業佔多少分,課堂表現多少分,期末論文多少分,每一部分都是什麼要求等等,而學生拿著這份syllabus可以在學期初就規劃自己這一學期的安排,每一周閱讀量多少,哪一周有哪一份作業要交,甚至如果教授的實際做法和syllabus上有出入,比如grading的方法跟syllabus里說的不符,還可以去找教授理論(美國學生非常喜歡跟教授argue各種事情,完全不同於中國學生對老師的唯命是從全盤接受,這讓在美國當老師的中國人非常頭痛。。。可以講的好故事一堆一堆的。)

以下簡要概括這個課的一學期各項任務 to give you a general sense:

1. Reading: 閱讀在社科類博士的課程中是最重要的任務,這份syllabus上面每一周的閱讀量都列在裡面了,「人名(年份)」 這個格式代表的是一篇學術文章,比如 「Wise (1990)」 是這個last name是Wise的學者在199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 (as you may know, 英語稱比較尊重或者不太熟悉的人的時候一般都用這個人的last name而非first name, 熟悉了才用first name). 你可別小看這一篇學術文章,一般都是20-40頁,而每一周平均七八篇這樣的文章要讀,篇篇晦澀難懂,剛開始讀的時候真是花費 hoursand hours and hours,但還是讀不太明白,時常需要反覆循環地看。 翻看我當年列印出來的論文,上面標滿了各種中文釋義,然而我的美國同學也時常讀的一頭霧水,他們說 「Thisis not English to me"..

2. ClassDiscussion: 課上老師幾乎不講課,老師講課的那種課堂形式叫」lecture」,主要常見於本科或碩士階段,即便是以lecture為主的課堂,老師「一堂言」的情況也非常少,大部分社科類課程有大量課堂討論和學生參與式課程項目。博士課程的形式是與lecture不同的」seminar」形式,中文翻譯成「研討會」,有別於以教授為主的接受式、被動式信息接收,而是所有人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參與式討論。這就牽涉到上面說的reading了---為什麼做閱讀壓力大,不讀行不行?因為不讀的話根本不知道課上大家在說什麼,更別說參加討論了。而課堂上一共就5個學生,總不發言的人顯然是沒法過關的。

3. Discussion leader: 每一節課有一個或兩個討論主持人,任務是帶著大家討論本周閱讀和話題,提前一周把課上準備向大家發問的discussionquestion發給老師審閱,老師通過後在上課當天的3個小時裡帶著同學討論。Discussionleader的任務是effectively achieve learning goals of theweek—其實就是在那一周充當了老師的角色,向大家發問,帶領大家思考最重要的問題。----這個任務需要discussion leader自己對於本周的話題有深刻的認識和深入的準備,即便對於母語是英語的學生而言也很需要花心思準備才能做得好。

4. Reaction paper: 每一周根據該周要求閱讀的所有文獻寫一篇反思類文章(synthesis essay),不僅要總結概括本周所有文獻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提出自己的思考,評論這些文章為什麼重要,讀了之後有什麼收穫,對此話題有什麼新的認識,這些知識可以怎樣應用到將來的學術中去。

5. Book review critique: 每個學生閱讀一本這門課相關主題的學術書籍,在課堂上做20分鐘讀書內容分享,老師列的書單,每個學生自己sign up 想critique那本書,並在分享之後向老師上交一份讀書評論。

6. Journal exercise: 每人分別翻閱兩本學科內核心期刊近兩年的所有文章,總結1)該期刊的impact score (影響因子);2)該期刊發表的常見主題都有哪些;3)該期刊文章主要使用的理論基礎都有哪些;4)文章一般有多長;5)該期刊發表的常見研究方法都有哪些(比如是quantitativeor qualitative); 6)文章的結構有什麼特點;7)Editorial board上面都是哪些學者;8)Intended audience是誰;9)文章從投寄到發表一般周期有多長。

7. Final paper :10-12頁 double space,需要是一篇完整的researchproposal, 也就是要清晰論述 research question, literature review,theoretical framework,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lan.

8. Final paper presentation: 結課論文的課堂展示,每個人要做Powerpoint,12分鐘,present之後會有老師和同學提問,模擬學術會議的情景。--美國的博士課堂上只要有final paper基本上就一定有presentation.

可以想見我第一個學期完全是忙傻了的狀態。而且這只是一門課,每個full time 學生每學期要上三門這樣的課。 除了這三門課的上課時間、下課做閱讀和做作業時間,我們每個人每周都還有固定20小時的助教或者助研任務。而我作為一個歪果仁基本上第一學期每周要比美國同學多花至少一倍的時間在reading和writing上面。(是的,那會還年輕的我熬夜是常態。)

現在想來也會為當時的自己唏噓。學習上的困難只是一部分,還有不知道如何問問題,不好意思麻煩同學,不知道如何融入文化,而幾個美國同學也是各忙各的,雖然也有一起學習的時候,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我一個人在那死磕。我自覺得最大的困難是系裡的外國學生太少,幾乎全是美國老師、美國學生,後來聽說很多比較international的學校或者中國人較多的理工科專業情況會好很多,至少有幾個人可以形成一個support group. 然而,中國人少的好處自然是逼著你融入美國文化,增加講英語的頻率。萬事一利一弊,好壞總相生嘛。

想來美國讀博士的童鞋也不要被嚇到,這種難熬的情況都是暫時的,只要你挺過去,你會發現閱讀學術文章的速度會隨著文章數量的累積而越來越快,第二三年的時候就知道學術文章根本不是用來逐字逐句讀的,而是應該提綱挈領,抓取重要信息(research question, hypothesis,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finding,conclusion). 你的老師們也不是挨字挨句去讀學術文章的,但是他們知道那些信息最重要。閱讀學術文章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裡面涉及到很多技巧,等有空專門聊吧。

當然這裡舉的只是一個教授這一門課的例子,請注意在美國大學裡每個教授教每門課的風格和要求都是不同的,同一個系裡的同一門課可能因為老師不同而授課風格完全不同。但是總體而言,我總結美國社科類博士生的課包括如下突出特點:

  • Participative learning-----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生自己學,互相學,老師是解答學生問題的;課堂充滿大量的學生討論,學生髮問,幾乎全是學生在課堂上折騰--這種教學方法又名Student-center teaching, 現在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到本科生和研究生課堂。Participative learning是針對adult learning的設計,教育學發現成人比孩子需要有更多的參與性活動融入到學習過程中。

  • Oriented towards research capability-----一門心思培養學生做科研的能力,看大量的學術期刊文章,進行大量的學術討論,幾乎所有reading都是非常學術化、理論化的文章,作業的設計都是幫助你構建科研能力,幾乎沒有一個作業是離開這個目的的。
  • Lotsof lots of work: 美國從本科到博士是越來越難讀,課程任務量越來越大,博士是壓力最大任務最重的,每一門課都不好上,天天像高考前衝刺,不,大部分日子強度大大於高於考前衝刺(至少是我的高考前衝刺。。。)
  • Critical Thinking: 非常強調培養你自己的觀點,你的特色,你的研究方法,無論是讀經典文章還是討論同學的research, 都強調讓你給出自己的comments. 這一點對於剛來美國的中國學生來說往往難度非常大:我們長久以來培養和鍛煉的都是給出「標準答案」的能力,而在面對大師們的經典著作時讓你提出它有什麼不足,一開始真的還蠻困難的。

大家想像一下這樣一學期三門課的折騰下來,上兩年半的課之後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發生飛躍是很正常的事情。順便說一句,這點美國跟歐洲不同,歐洲社科類博士幾乎不上課,入學了就開始做實際的research,而美國博士的好處是給你打下非常堅實的理論和方法基礎,像我這種此後以做學術為生的人簡直是受用終身,因為很多文章當時不看的話現在寫論文和發表文章也是要看的,而有這樣一個集中的、高效的時間能和同學反覆討論,有老師的專門關注和指導,真的是很難得的一段修鍊體驗。當然downside就是真的很耗時間很耗精力,真的是很累很拼的兩三年。此外所有課程上完之後博士生還會迎來一個comprehensive exam, 就是把幾門系裡的核心課內容放在一起考兩天試,通過了的話才能博士論文開題。於是在學完這門課兩年之後我又把當時列印的一柜子的文章全都翻出來看了一遍,篇篇複習筆記,重讀當時寫的reaction paper。美國人發明的這種訓練真的是很到位, 非常佩服。


推薦閱讀:

民科想發paper通過什麼途徑比較好?
NVivo免費版的為什麼安裝不了啊?怎麼辦?
看完一篇文獻,對裡面的內容應該掌握到一種什麼樣的效果?
在科研文獻分類和管理方面,有哪些容易掌握而又高效的技巧?

TAG:学术 | 社会科学 | 美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