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森女郎——豐滿的沙漏(1900——1914)

20世紀初,一項運動悄然促成了美國女性服飾和生活狀態的改變——這就是騎自行車。

其實早在19世紀中期,自行車在美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物,到1895年已經有至少50萬名自行車騎行者。不過其中鮮有女性,一是因為傳統的維多利亞式長裙冗長笨重,無法騎行,二是社會上流傳著騎車會對女性生理造成嚴重損害的說法。

美國女權運動領袖弗朗西絲·威拉德(FrancesElizabeth Caroline Willard)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一新現象,她決定利用推廣女性自行車運動,來推動女權運動的發展,因為「間接的改變往往是改革最迅速的方式」。當她在無數次跌倒終於駕馭了這匹「鐵馬」之後,興奮地寫了一本小書:《我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的》(A Wheel Within a Wheel),她把學習自行車的體驗上升到婦女自我意識覺醒高度:

「那些在我學騎自行車過程中導致很多次失敗的原因也製造了我生活中的很多失敗——這就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然後,一個潛在的疑慮最終拯救了我,我決心不向此屈服。」

在她的鼓舞下,許多一直都穿著沉重的拖地長裙的婦女們開始蹬著兩個輪子在大街上飛奔,這從未有過的飛一般的感覺令她們歡呼雀躍!放飛心靈的女人們為了騎車方便,不願再穿著笨重的維多利亞長裙。著名演員莉莉安·羅素(Lillian-Russell)就曾聲稱:「(我的)騎車服裝包括標準的裙子和帶長羊毛衫的中國絲綢燈籠褲。我鍛煉時不穿長裙」。

(騎車的女演員們)

整個國家為騎自行車而發狂。到1900年為止已經有一千多萬輛自行車上路,每個製造商都推出了「女式車型」。

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蘇珊·安東尼(Susan.B.Anthony)熱情地說自行車「對解放婦女比世界上任何東西貢獻都大。」這種解放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那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的女性能像美國女性這樣自由與獨立。

艾琳·朗霍恩(Irene Langhorne)是這千萬個美國女性中普通又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她是一位活躍的政治家和有影響力的演說家,她主管紐約州慈善協會兒童規劃和收養委員會二十五年、成立了南部婦女教育聯盟紐約分會、是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成員,並協助成立了基督教新教大姐姐組織(Protestant Big Sisters),擔任總監多年。

(艾琳·朗霍恩)

艾琳的丈夫查理·吉布森(Charlie Dana Gibson)是一位著名的漫畫家,他以艾琳以及與她同樣美麗聰慧的姐妹們為原型,塑造了「進步時代」的新女性楷模——「吉布森女郎」。

畫家筆下的吉布森女郎們美麗、聰慧、熱衷政治、富於商業頭腦和魄力、充滿活力:

她們熱愛運動,騎車、游泳、爬山、觀海、打網球、高爾夫。

她們醉心藝術,唱歌、拉小提琴、畫畫。

她們熱衷政治,有社會責任感,參加陪審團出庭(美國當時只有少數涉及女性的案件才會有女性陪審員)。

她們是男人面前呼風喚雨的女王,可以用放大鏡像檢視螞蟻一樣觀察卑微的男人,也可以把他們輕易踩碎在腳下。漫畫中的男人在她們面前顯得柔弱而愚蠢,即使有著帥氣的面龐或巨大的財富也不能贏得女王的芳心。

這樣的女性形象無疑成了現實世界中女性羨慕和仿效的對象,從精神內核的模仿到外貌的模仿都不遺餘力。

從外形上看,吉布森女郎有著豐滿的胸部、臀部和纖細的蜂腰。《紐約先驅論壇報》稱讚她「生氣勃勃的運動神韻卻不過分散發出競技體育的味道」。梅熱(Mazur)和艾倫(Allan)在《性學研究雜誌》上發表的《美國女性的美容及過度整形趨勢》一文認為,這種身材融入了舊時代的審美,比如「脆弱的女人」和「妖艷的女人」。

她們纖細的腰枝和細長的脖頸顯得柔弱可人,豐滿的胸臀又散發著性感的魅力,這無疑是男性審美的誇張表現。然而,為了能獲得吉布森女孩那樣的「權利」,女人們不惜撿起了歷史上曾數度被拋棄的緊身褡,把自己禁錮在極限空間。美國的Kabo胸衣商大發橫財,在下面這幅1903年的廣告畫上可以看到,他們每年可以賣出360萬套緊身褡。

吉布森女郎的風潮從美國刮到了大洋彼岸的歐洲,同樣引起了廣泛地追捧和模仿。雖然漫畫形象中誇張的S形身材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但還是有不少愛美之士真的咬牙做到了!

(卡米勒·克里福德)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比利時女孩卡米耶·克里福德(Camille Clifford)。她在一家雜誌舉辦的「為畫家吉布森尋找現實版吉布森女郎」的大賽中勝出,成為一名在舞台上扮演吉布森女郎的演員。雖然她的角色只需要走台,不需要說話,可她仍憑藉18寸(45cm)的蜂腰獲得了巨大成功。

4年後,她從舞台上退下,結婚生子,可是孩子出生五天即死亡。有人認為嬰兒的死亡和她束縛過度的蜂腰或有關係。在那個時期,有許多女性因為過度束腰導致盆骨變形而在難產中死亡。

(卡米勒·克里福德背影)

豐滿的胸和臀部需要大量的脂肪,而纖細的腰則要求瘦到極致。這樣的體態是不可能在自然狀態下達成的。因此,能做到卡米耶·克里福德這樣程度的女性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女性僅是在豐滿的基礎上盡量把腰束緊,起到增大腰臀比的視覺效果。

同時代還有一位比卡米耶·克里福德更受矚目的明星——她就是上文提到過的莉莉安·羅素。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最著名的演員和歌手。她的歌聲、舞台表演和美貌是小報上最受關注的話題。女演員瑪麗·德萊勒(Marie Dressler)曾描述羅素演出出場時的盛況:「我仍然記得在舞台的入口處那種洪水襲來一般的致敬:雷動的掌聲掃過樂隊,卷過二樓看台,直衝高高的屋頂」。

她的食量驚人,在她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胖女人。

(莉莉安·羅素)

英國上流社會時尚雜誌《閑談者》評論她:「她充滿了性感,美不勝收。我們就是喜歡這樣的,我們的品味不是纖瘦,更不是弱不禁風。」

(1908年10月號《劇院》雜誌的封面女郎莉莉安.羅素)

可是,1906年,胖胖的她在倫敦沃德維爾劇院演唱了《為什麼他們叫我吉布森女郎》(《Why dothey call me a Gibson girl》),歌詞唱到:

但是,他們為什麼叫我吉布森女郎?……

表情冷艷茫然,

身材曲線耀眼,

走路步步生蓮,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叫我吉布森女郎

……

從歌詞來看,被稱為「吉布森女郎」不僅要求身材曲線動人,對傲視一切的女王氣質和優雅的姿態更為重視,而後者是內心強大的外在反映。

退休後的莉莉安成為社會活動家、政治家,為報紙寫專欄,倡導婦女應獲得選舉權,對1924年限制移民法案的通過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感情生活上,她也如吉布森女郎一樣,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她有過四段婚姻,每此都轟轟烈烈,歷任丈夫非富即貴,又對她飽含深情。如果說卡米爾在外形上更接近漫畫中吉布森女郎的話,莉莉安·羅素則在內在與之更為契合。

頗為嘲諷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場由女權領袖推動的婦女解放運動,在取得了豐碩成果的同時,竟然在男性參與下,不知不覺又塑造了與女性解放放背道而馳的審美。

——————————————————

因為專欄里有文章曾被別的平台盜用,所以不得已給圖片打了水印,我也覺得它很醜,下次會做一個不影響視覺效果的水印的,謝謝理解(づ ̄3 ̄)づ╭?~

原創不易,點贊是種美德,么么噠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古代很少出現宗教勢力大於王權的現象?
外國有「國學」這回事嗎?
豁不出去的妙玉
現在還有真正的武術嗎?
有哪些電影和英劇的片段能展示英式幽默?

TAG:历史 | 文化 | 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