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古代同人,古人腦洞比你想像的要大!
《西遊記》在國內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可是對於同時代一些《西遊記》的同人作品,讀者往往就知之甚少了。
《西遊記》作為明清時最著名的神魔小說,其同人作品(續書)主要有三,分別是《續西遊記》、《後西遊記》和《西遊補》
簡單介紹一下這三部書。
先來說說《續西遊記》。
《續西遊記》主要講述師徒四人取經歸來的故事:由於取經路上師徒四人殺生太多,如來意欲讓悟空三人勸化妖怪,於是孫悟空、八戒和沙僧的兵器都被如來收繳,只留下三根沒用的禪杖給他們保護經文。
悟空一怒之下生出八十八種機變心,由此生出八十八難,造就了又一段降妖伏怪的故事。
小說的主旨其實頗有可圈可點之處,闡述的是佛禪宗明心見性的思想,在《續西遊記》中,絕大多數的妖魔鬼怪都由心生,而非如《西遊記》一樣是各種生物修鍊而成、或者是神仙寵物下凡什麼的。
值得一提的是,《續西遊記》中的妖怪一般都叫做「XX魔」,而《西遊記》中則更多地被叫做「XX怪」、「XX精」
「妖」的形象更多地出現在道教文化中。而「魔」的形象則在佛教典籍中出現得比較多,比如魔王波旬。
魔王波旬曾妨害佛祖修行、傳法。
而《續西遊記》里著重描寫的六耳妖魔,也是一隻「魔」——悟空的心魔(對應《西遊記》中的六耳獼猴)
話表六耳妖魔,原與行者同枝一脈。只因行者皈依正果,護持真經回國,這妖魔懷那往日之忿,又生出這不了之因。他雖當年神通高出行者一籌,只因如今入了邪妄之門,到底不如行者名正言順。不說他兩個在半空廝打。
但是在藝術表現上,這本《續西遊記》就很一般了,除了笑點有點多以外,劇情的套路化十分嚴重,說教味十足,同時還引入了靈虛子這個無聊角色,削弱了原著中師徒四人的性格魅力。
孫悟空在裡面也是極其窩囊,因為金箍棒被佛祖收走了,實力大降。
一路上遇到的妖魔既沒有什麼強大的後台,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法寶,可猴子還是搞不定。要麼躲、要麼逃、要麼感化,總之很少有爽爽快快好好打一架的。
再來說說《後西遊記》。
唐憲宗年間,玄奘當年所取回的真經為貪僧歪解,用作騙取銀錢所用。如來遂封了經文,令唐玄奘師徒再尋取經人到靈山求取真解,唐玄奘找到正僧大顛,由其集得孫小聖、豬一戒、沙彌。
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又一次取來真解,普渡眾生,終成正果。
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西遊記》同人小說。
為什麼最喜歡呢?
因為這部小說又熱血又痛快,開篇即對政壇和宗教進行了一番辛辣的諷刺。
取經路上妖怪們的能力、性格也是各不相同,每一關的通關過程也都設計得花樣繁多。
沒有各種後台潛規則,師傅大顛(唐半偈)也不再和唐三藏一樣是非不分,西行的降妖之旅終於不再憋屈,凡是妖魔鬼怪,一概亂棍打死。
最令人欣喜的是,已經成佛的唐三藏和孫悟空也都在這部《後西遊記》中出場了。頗有當今漫威電影中各種英雄互相串場的趣味。
還有,這部小說中的惡趣味簡直爆表,論搞笑程度比起《續西遊記》,又強了一個層次。
比如第二十三回:
小行者罵陣道:「你這兩個軟東西,才戰得幾合,已似鼻涕一般。想是哪裡去搓了一陣,卻怎又硬將起來了」
今人以牛奶作喻,古人用鼻涕比擬,還是古人更猥瑣一些啊!
又如第三十回:
老君笑道:「謝倒不消,只是你碰得我那卵包還有些疼,須替我呵兩口才好。」小行者道:「問倒不難,恐怕呵腫了,弄成個大氣包,夾著難走路;莫若回去坐在丹房裡自家揉揉吧。」李老君笑著帶領兩個童兒去了。
「李老君笑著帶領兩個童兒去了。」
明朝男風盛行,這句話不言自明,老君被黑得太慘了。
除了上述兩作以外,還有一部《西遊補》
這部小說簡直堪稱神作。
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穿越小說,第一部意識流小說。
這本書承接《西遊記》主線,從唐僧師徒四眾過火焰山之後開始講起。
悟空化齋,被鯖魚精所迷,撞入了這個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
他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想用來把西天路上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趕走),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台」。
從而他通過這樓台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後來又進入「未來世界」。
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秦檜審判、行刑。並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接著,他從鏡子里跳出來,又在小月王的王宮和「青青世界」有了許多經歷。
最後,孫悟空得到虛空主人的呼喚,才醒悟了;及至他從「青青世界」這個假天地脫身出來,走回到舊時山路上,恰好見到那想吃唐僧的鯖魚精已變作一個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
於是,他一棒對小和尚打了下去,現出鯖魚屍首。
看了這個劇情,是不是想大呼:「WTF?」
想像之詭譎、描寫之迷離,與從前的神魔小說完全不一樣。
魯訊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其作出如下評價:
「造事遣辭,則豐贍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處,時足驚人,間以俳諧,亦常俊絕;殊非同時作手所敢望也。」
以往的神魔小說從評書中脫胎而成,也繼承了評書的程式化特點,前後甚少關聯、劇情缺乏聯動。
初看時每一章都覺得引人入勝,可看多了,難免覺得千篇一律。典型的就是《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和現在的很多網文一樣,故事本身套路化嚴重,只是勝在設定。(十絕陣、誅仙陣等等基本都是一個模板,炮灰送死——救兵出馬——陣破。任誰死了,就是一句「命該如此」搪塞過去)
而這部《西遊補》則完全沒有這種套路化的模板。
層層相套的夢境(《盜夢空間》?),意識流式的寫作手法,都堪稱創舉。
這部《西遊補》因是文人寫作,不面向市場,所以在小說中很大程度上寄託了作者董說的主觀情感。
董說出生於明末,祖上顯貴,但至其父時家道已趨衰落。
董說是典型的明末文人,年輕時受業於復社領袖張溥,明亡後不仕,隱居在豐草庵中,改姓林,名蹇,字遠遊,號南村,又名林鬍子,並自稱槁木林。
董說深受佛教虛無主義思想的影響,晚年曾任主持靈岩寺。
「夢」是他的小說中揮之不去的主題,他曾經成立「夢社」,並作《夢社約》,還有專寫夢的《昭陽夢史》、《夢鄉志》等書,在奇異的夢幻世界中透露出現實的內容,寄寓他對官場醜態、科舉制度、等腐朽現象的不滿。
這一點在《西遊補》中孫悟空對秦檜的審判、太上老覺對讀書人的諷刺等情節中都也可以得見。
不過《西遊補》顯然不是一本單純的諷刺小說,裡面虛無縹緲的故事情節,迷離恍惚的對白,都使人難解其中真意。
-----------------
從這三大續書也可以看出來,惡搞和同人並非是現代人的專利。
要說為什麼當今西遊題材的電影那麼多那麼爛。
絕不是像某些人說的因為歪曲了原著,或許原因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改編得還不夠,想像力還是太欠。
每年一部西遊大戲,腦洞甚至還比不上前人。
這次簡單說了下西遊同人,至於不同作品中的孫悟空形象的演變,就值得大寫特寫了。
其實不僅是這三部續書,在元雜劇《西遊記》及小說《南遊記》、《東遊記》等作品中孫悟空的形象,也是不斷變更的,甚至不乏顛覆之處。
孫悟空為什麼定住七仙女之後什麼都不做?
孫悟空是否真如《大話西遊》中都一樣,和嫂子鐵扇公主有一段不倫之戀?
在今人看來,很多細思恐極的細節,其實古人早就想到了。
這些就留到下一篇文章里再講吧。
--------------------
想知道更多關於中、日、印、歐等地區的神魔傳說或靈異怪談,可以關注這個專欄:尋妖記 - 知乎專欄
專欄內還有我的小說:《尋妖記》:雪山神女(一) - 知乎專欄
關於妖怪文化與道教玄幻的,確定不入個坑嘛?
推薦閱讀:
※上映6天票房13億?《戰狼2》比99%的美國大片都拍得真實!
※如何看待朱茵和劉鎮偉在《魯豫有約-一生所愛 2015.11.6》上有關周星馳的言論?
※《花樣年華》,風起於青萍之末
※如何評價電影《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