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把博通拉下馬,網路交換晶元市場烽煙四起|半導體行業觀察

大數據時代網路交換晶元正當紅。

在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人類社會正式走入了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時代,人類社會上有無數的設備(手機,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在產生數據,這些數據通過網路源源不斷地匯入數據中心,猶如小溪匯入海洋。在數據中心,這些海量數據通過網路交換晶元(network chips)在伺服器之間流動。如果說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中心是社會的大腦,那麼網路交換晶元猶如大腦中的血管,支撐著大腦的運作。

為了支持數據的暢通流動,網路交換晶元的首要指標就是吞吐率。在今天,為了支持高速乙太網(10-40 Gb/s),主流的網路交換晶元的吞吐率已經至少達到了1Tb/s,一些更高端的晶元甚至可以實現3-6 Tb/s。網路交換晶元支持的吞吐率越大,就能支持越多路高速乙太網埠。

目前,中高端網路交換晶元的主宰者毫無疑問是以寬頻晶元起家的博通。根據Linley Group的調查,2015年高速乙太網(10-40 Gb/s)晶元領域市場總量大約有6.9億美元,而博通佔據了令人咋舌的94.5%份額。去年下半年,博通推出了Tomahawk II系列晶元,該網路交換晶元支持64路100 Gb/s超高速乙太網,總吞吐量可達6.4 Tb/s,無疑是佔領了技術的制高點。

博通的Tomahawk II網路交換晶元代表了目前網路交換晶元的技術制高點

然而,隨著數據中心變得越來越普及越來越重要,也有更多的網路交換晶元公司加入戰團。在上周於美國加州舉行的Open Compute Project展會上,一家名叫Nephos的公司展示了與博通Tomahawk II同樣具有6.4 TB/s的網路交換晶元組。Nephos是希臘語「雲」的意思,可見Nephos從創立之初就是朝著雲計算中心的市場去的。

Nephos背後的台灣半導體巨頭

雖然之前行事低調,但Nephos的來頭並不小,它的實際掌控人是聯發科。2012年,聯發科內部成立了數據中心部門,並在2016年獨立出來成為了Nephos。目前Nephos有130名員工,經過A輪融資,估值為3億美元,而聯發科擁有它75%的股份。

Nephos的團隊在發布這款6.4 Tb/s網路交換晶元之前,已經經過了多年積累,去年發布的1 Tb/s帶寬的網路交換晶元已經運行在中國的一個數據中心裡。

除了聯發科之外,Nephos還得到了台積電的技術支持。台積電的InFo封裝技術在Nephos的超高速網路交換晶元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台積電的InFO封裝技術可以把多塊晶元在硅載片上集成在一起,在硅載片上可以實現高密度的互聯線,從而實現晶元間超高帶寬,低延遲且高質量的數據傳輸。

之前,台積電的InFO技術已經應用在蘋果的處理器中,而Nephos則利用InFO把兩塊吞吐量為3.2 Tb/s的晶元集成在一塊硅載片上,從而以較低的成本實現6.4 Tb/s的超高吞吐量網路交換晶元組。除此之外,Nephos利用母公司聯發科的關係,還能夠獲得台積電的先進工藝產能,這在高性能網路交換晶元的競爭中也是一個重要優勢。

市場上的其他競爭者

除了Nephos之外,Marvell,Mellanox,Cavium,Barefoot等廠商也在積極地推出產品以搶佔市場。除了晶元廠商外,數據中心也不願意看到博通在網路交換晶元市場寡頭壟斷。目前,博通網路交換晶元的報價是每100 Gb/s的網路埠60美元,也就是說每塊Tomahawk II晶元(支持64路100 Gb/s埠)要賣4000美元!不過,在數據中心和其他競爭廠商的合力下,到2020年預計每個網路埠的報價會下降到36美元。

在網路交換晶元的競爭廠商中,Barefoot無疑是另一家吸引了許多人目光的初創企業。Barefoot的突破在於使用軟體定義的網路協議。在傳統網路交換晶元(如博通的產品)中,一款晶元只能處理一種網路協議,因此如果在短時間內網路協議更新換代,就必須使用新的對應的網路交換晶元。針對這個問題,Barefoot推出了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因此Barefoot的網路交換晶元可以使用軟體編程的方式修改晶元支持的網路協議,從而一塊晶元就可以支持多種網路協議。而且在網路協議改變時,理論上不需要換新的晶元就可以支持新的網路協議。為了實現軟體編程,Barefoot還專門開發了一種描述網路協議的語言(P4),用來編程自己的晶元去實現各種網路協議。

Barefoot這種軟體定義網路協議的架構得到了互聯網巨頭的肯首。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都在尋找一種可定製化且快速迭代的網路協議。很顯然,這種網路協議如果使用傳統的ASIC無法實現可定製化,因為沒有晶元廠商會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定製一款晶元,就算能錢多到互聯網公司自己設計製造晶元,快速迭代也無從說起,因為一款晶元的設計上市周期可達一年至一年半,跟不上網路協議迭代的進度。但是如今有了Barefoot的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晶元,一切都可以成為現實。

不過,Barefoot的軟體定義網路能否得到大規模應用還需時間考驗。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數據中心實用的網路協議都是標準協議,因此博通的網路交換晶元已經足夠使用。相對於Barefoot激進的軟體定義網路,Nephos使用了一種折衷的辦法,即所有的晶元都可以使用同一套驅動和開發軟體,換句話說在配套軟體和應用開發完成後,即使升級網路使用了更高級的Nephos晶元,之前開發的驅動和軟體應用也無需修改。

除了Barefoot之外,另外一些互聯網巨頭的動作也值得注意,即微軟和亞馬遜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引入FPGA。這些FPGA除了能在深度學習和圖像處理等地方加速外,還能處理網路協議,因此也可以實現類似Barefoot的快速配置兼容新網路協議的功能。然而,FPGA的問題在於SerDes,通常的FPGA晶元上不會大規模集成高速SerDes,然而高速SerDes確是網路交換晶元的關鍵之一。例如,在博通的Tomahawk II晶元上,集成了256個運行在25 Gb/s的高速SerDes,這在FPGA晶元上是不太可能看到的。因此,FPGA想要替代網路交換晶元目前暫時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作為固定功能網路交換晶元的一個補充。

中國公司正在迎頭趕上

可喜的是,中國公司也在網路交換晶元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領投3.1億元戰略投資的盛科網路推出了累積帶寬達1.2 Tb/s的晶元,雖然離博通尚有距離,但是已經能在市場上擁有自己的位置。隨著互聯網和數據中心在中國的發展,相信國產網路交換晶元也會發展越來越快。數據中心裡的晶元除了處理超高交換帶寬的交換晶元外,與纜線介面的前端晶元也非常重要,前端晶元決定了接收信號的質量,同時也部分決定了最高可實現的帶寬。在這方面,位於上海的初創公司PhotonIC的產品處在了全國甚至世界領先的位置,該公司的產品主要針對的是使用光纖通信使用的超高速SerDes。

另一方面,為了實現超高帶寬,網路晶元必須使用最先進的工藝,因此要實現網路交換晶元全國產化,中國的半導體Fab也需要努力。

推薦閱讀(點擊文章標題,直接閱讀)

遍地開花的中國Fab將走向何方?

TSMC真的打敗Intel了?

日本半導體的崛起對中國的啟示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icbank」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徵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包括翻譯、整理),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簽約成為專欄專家更有千元稿費!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 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jyzhang@moore.ren


推薦閱讀:

從高通Centriq晶元看ARM伺服器生態 | 半導體行業觀察
在這項新技術上,中國領先全球
中國的太赫茲技術研究有望領先全球
摩爾定律還能繼續,有技術為證!|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半导体 | 芯片集成电路 | 半导体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