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想】《維特根斯坦傳》——天才的典範
為什麼不自殺?
假想一下,你的爸爸是整個中國的首富,你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且,來你家中的做客的人,往往是整個中國最一流的傑出人物。最一流的作曲家、鋼琴家、政治家、各個領域的學者等等。
你還有些兄弟姐妹,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也小有成就。
這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維特根斯坦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他家哪怕不是歐洲首富,也該是富可敵國了。
他出生於1889年的維也納,從小在最傑出的文化環境中長大。
然而他過得不開心,他多次想要自殺。
一個原因是,他爸的教養方式太多獨裁。維特根斯坦似乎沒有按自己的興趣成長。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對同性戀有很深的歧視,而維特根斯坦則是同性戀,或至少是雙性戀,而且是不敢出櫃的那種。
但是他沒有自殺,為什麼呢?
因為他認為,自己作為天才,需要承擔責任。
什麼責任?
當然是對於整個人類的責任!自己作為天才,怎麼能隨便自殺?自己死了,難道不是整個人類的損失嗎?
每個人類都有責任為整個物種貢獻出自己的智慧,而那些天才人物尤其如此。
早期維特根斯坦
維特根斯坦14歲以前是在家讀書,沒有去學校。由於他的知識結構,他沒考上好的高中,便就只能去普通高中。而且他也沒考上好大學,只能去不知名院校學工程學。
維特根斯坦對工程學還是有興趣的,他對設計那些複雜而又精妙的機器很有天賦。學工程學自然是需要數學基礎的,於是他開始學數學,發現數學還是蠻有趣的。於是他對數學哲學和邏輯學的問題有了興趣。別人推薦他去讀羅素和懷特海寫的《數學原理》,這本書可以說是將數學還原為邏輯的一種偉大嘗試。維特根斯坦很喜歡這本書。
維特根斯坦其實沒讀過什麼哲學書,不過他從此對邏輯學與哲學有了興趣。他去耶拿大學見到弗雷格(現代邏輯學之父),希望弗雷格能指導自己。弗雷格建議他去劍橋大學找羅素,讓羅素指導他。
他去了劍橋,羅素花了幾個月,終於發現了維特根斯坦是個天才,而且不是普通的天才,是天才的典範,所以才需要花幾個月才能確定。於是他們倆從單向師生關係變成了互為師生關係。
大家可能會疑問,維特根斯坦連好的高中都考不上,怎麼能考上劍橋大學?很簡單,他並沒有考,他只是去進修,又不打算要學位。
雖然維特根斯坦是個天才,同時還是富二代,不過他的個性並不張揚。按我們中國當下的語境來舉例的話,相當於你和同學結伴出國旅遊,你的同學打包好行李,準備和你一起去火車站,結果你把他帶到了機場,坐上自己包下的專機。
他是1912年去的劍橋,不過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維特根斯坦是維也納人,他參軍了。大家都知道,奧匈帝國戰敗了,所幸維特根斯坦沒戰死,只是被俘虜了而已。
參加一戰對維特根斯坦的心理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和戰友們(虔誠的宗教徒)的交流,在戰場上的生死體驗,都讓他有所感觸。至少,他的生活開始過得像托爾斯泰一樣簡樸了。他爸死後給他留下的遺產,他全給了其他兄弟姐們。他說,他的兄弟姐妹已經足夠墮落了,把這些錢分給他們不會讓他們更加墮落了。
在戰俘營里,他寫了一本很奇怪的哲學著作。這本書很薄,而且是用序號排列的。一共7個序號,比如序號2.011和序號2.012就是為了說明序號2.01這個命題的。不難理解吧?
不難理解才怪,今天你要是這麼寫論文,早就被趕出哲學系了。
不過沒關係,反正維特根斯坦是天才,天才就是有任性的資本。維特根斯坦1919年從戰俘營里出來,他想要出版自己的書。然而因為世人的不理解,《邏輯哲學論》直到1922年才出版,期間久經波折。什麼需要維特根斯坦自己出印刷費啦,需要羅素寫推薦導言啦,需要維特根斯坦把書改得更像標準論文形式啦。
不管怎麼樣,反正書是出版了。這個世界可以看到維特根斯坦的貢獻了。維特根斯坦自己認為,同時他的許多崇拜者們也認為,這本書解決了所有哲學問題。維特根斯坦覺得,自己作為天才的責任也盡到了。從此就不再有哲學問題了,哲學已經被終結了,全世界的哲學系可以取消了。
然後他想去當小學老師,不過以他的性格,家長們不喜歡他。這很容易理解,維特根斯坦從小到大都在和最優秀的人交往,突然來到鄉下小學,自然不適應。他對學生要求太嚴格了,還會體罰學生。後來他回了家鄉維也納,去當園丁。
後期維特根斯坦
有一個名叫拉姆奇的人,他也算是天才,可惜後來英年早逝。他把《邏輯哲學論》翻譯成了英文。英文還是比德文在學術界更受歡迎的,從此有了更多的人成了維特根斯坦的粉絲,希望維特根斯坦開粉絲見面會。這些粉絲就是傳說中的維也納小組。維特根斯坦在粉絲見面會中和粉絲們有討論,在這期間,他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解決所有的哲學問題,《邏輯哲學論》中還有不完善之處。於是他重新回到劍橋大學做哲學。
他發現,原來《邏輯哲學論》還可以當博士論文提交,讓自己拿到博士學位。有了博士學位就可以申請教職做研究,就有工資收入了,自己就不用做園丁了。他是1929年重新返回劍橋大學的,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去車站接他,凱恩斯說,「上帝到了,我去接他,5點1刻的火車」。
1949年,維特根斯坦被查出有前列腺癌,直到1951年,在他62歲生日後的第四天去世,他大多生活在牛津和劍橋,和朋友們一起做哲學。當然,二戰爆發的時候,他去醫院工作過(主要是看門和修理醫療儀器)。因為維特根斯坦並不認為在劍橋大學教書是什麼高尚的工作,在醫院至少能幫到病人。
維特根斯坦的性格確實不討人喜歡,他是很強勢的那種人,對於大多數愚蠢的人,他是很不耐煩的。他的長相算不得英俊,身高不到1米7。但他的眼神很深邃,學生們對他不是特別崇拜,就是特別厭惡。
維特根斯坦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學術教育,他40歲才因為《邏輯哲學論》這樣一個非典型的博士論文拿到博士學位。而這也是他唯一生前出版的著作,其餘的都是死後他人整理出版。維特根斯坦生來是一個天才,其教育經歷和生活經歷又與常人十分不同,使其時刻散發著與眾不同的魅力。
維特根斯坦之後,應該不太可能再有像他這樣的哲學家了。現在你要是不打算認真考個好大學,認真寫篇博士論文,認真在學術界里好好做研究,你要是一直不務正業地去設計建築、修理機器、學習各種樂器、給別人看門、澆花、當小學老師、當兵,哪怕你真的是首富又如何?學術界現在看的不是錢,而是真才實學。
然而,維特根斯坦是有真才實學的。只是我在這裡無法照顧他的哲學思想,沒有介紹而已。
對於我來說,我大多是不認同維特根斯坦的結論的。其實維特根斯坦自己都沒有說清楚多少結論。不過維特根斯坦做哲學的風格影響了很多人,他認為做哲學就像是治病,治療人們因為概念不清晰而產生的哲學病。
人們習慣於把維特根斯坦看作兩個人,一個叫早期維特根斯坦,一個叫後期維特根斯坦。兩個維特根斯坦都有人認同,也都有人批評。
前期的維特根斯坦,代表作是《邏輯哲學論》。我這裡沒法概述書中的思想,以後若有機會再推薦。只是先說,這是一本體系性的書,是一本從數學結構上看非常優美的書。
後期的維特根斯坦,自己對早期的自己有批評,其代表作是《哲學研究》。這是一本最好和《邏輯哲學論》對照著一起看的書,它是不成體系的,很多地方也不夠清晰的,就像是哲學感悟或哲學評論一樣,一共693小段。
內容上,我更認同後期,形式上,我更喜歡前期。
維特根斯坦可能是讀寫困難症,這是一種神經疾病,患者很難閱讀和書寫文字,但是其他智力能力不受損害。
記得有一次,我曾跟室友提到維特根斯坦和薩特,然而他居然不知道維特根斯坦,連他的名字都念不全。這讓我很驚訝,因為維特根斯坦不像蒯因,後者是一個純粹的邏輯學家和哲學家,而前者則更應該稱之為思想家。維特根斯坦應該是路人皆知才對。當然,路人皆知只是說聽過名字,而不是說理解其思想。
書架上關於維特根斯坦的書有不少,今天給大家推薦他的傳記。瑞·蒙克所寫的《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
瑞·蒙克自己也是哲學家,為了這本傳記也下了許多苦功夫。這本書英文原版出版於1990年,中文翻譯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於2011年。我不再寫對於本書內容的介紹了,這是一本600多頁,60多萬字的厚書。下面附上全書的目錄:
目錄
致謝
序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毀滅的試驗場
第二章 曼徹斯特
第三章 羅素的愛徒
第四章 羅素的導師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線之後
第七章 在前線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個純農村的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來
第十二章 「證實主義階段」
第十三章 迷霧散去
第十四章 一個新的開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語言遊戲:《藍皮書和棕皮書》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懺悔
第十九章 奧地利終結
第二十章 不情願的教授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戰時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這個時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種面相的轉變
第二十五章 愛爾蘭
第二十六章 無所歸屬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終
附錄:巴特利的維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記
引注
書目選
索引
譯者後記
最後,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我們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推薦閱讀:
※有哪些國內出版的人物傳記值得閱讀?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偉人」傳記?
※如何看待"傳記"?
※你讀過的最經典的歷史人物傳記是什麼?
TAG: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 | 哲学 | 人物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