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景德鎮的自古以來(四)

《馬可波羅遊記》里說:」在那個省有一個城市叫景德鎮,那裡生產世界上最美麗的杯子。這些杯子都是陶瓷的,除了那個城市之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生產這種杯子。」雖然馬可波羅是否真到過中國還有爭議,不過這書的作者肯定知道鎮窯瓷器,也印證了景德鎮的瓷器市場是全球化的。

中國瓷器長期壟斷世界瓷器市場,明代時出口大戶龍泉窯開始衰落,景德鎮一枝獨大。到清代時,彭城窯產量很大,還有出口導向廣州窯和德化窯,這些窯口都不能撼動鎮的高端瓷器的壟斷地位。這也是景德鎮在明清發展成為工業化城市的重要因素——有供不應求的市場。

如果你穿越到清代的景德鎮,扮演一位採購瓷器的客商,不論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坯戶窯戶紅店,你都進不去。你只能去瓷行,他們壟斷全部瓷器銷售,你告訴他們要買什麼瓷器,但不能自己挑,瓷行會指派匯色行給你挑瓷器,瓷行再根據成色定價,然後再找來茭草行包裝。整個過程你只能在旁邊看,這時你心中會暗罵:壟斷行業太霸道。

茭草行就是包裝工人,好幾本古書里說他們勢力最大,我猜是能打群架吧。關於瓷器包裝有一個段子,最早出現在明代的《閉帚齋剩語》里,說在每個碗里灑一些豆子,摞起來捆上,然後澆水,豆子發芽後會把瓷器包緊,拎起來往地上摔,摔不壞的裝船運走。

這個說法流傳甚廣,有的歐洲瓷器書里也這麼寫。的確是一個高逼格的故事,也是漲價的理由。細想就不對了,豆芽不澆水會枯,枯了就沒有填充效果,所以運輸路上要不停澆水,不現實。尤其是海運,淡水人喝都不夠,哪來那麼多澆豆芽呢?

瓷器正確的包裝方式是,用稻草捆起來。精細瓷器會先用竹篾紮上,再捆稻草。官窯用先用紙裹瓷器,再扎稻草,然後裝到桶里。東印度公司還有個辦法,把瓷器埋到茶葉里。我剛入行時,還有茭草師傅,稻草包裝便宜安全,就是太臟,現在已經完全被泡沫和硬盒取代了。如果你要郵寄瓷器,包裝的第一要義是瓷之間不能有接觸,比如壺,蓋和身之間一定要用軟紙墊上,然後纏上氣泡膜,放硬盒裡,就基本無虞了。攜帶的話,用衣服包上,放到旅行箱里。

瓷器包好後,把樁負責運到船上,這個把樁可不是燒窯的,是搬運工。瓷器都走水路,國內線是昌江到長江轉大運河,國外線是昌江轉贛江到廣州出海。

中國不但出口瓷器,還外傳技術。唐朝時瓷器技術傳到朝鮮半島,就是高麗青瓷,類似耀州窯的青灰色,這種東西「完爆汝窯,宇宙第一」——韓國人說的,你懂。

宋代時藤四景郎到中國學習建盞技術,首創日本瓷器。明代時伊藤五良大甫到景德鎮學青花瓷,回國後在有田縣燒窯,他中文名是吳祥瑞,所以底款是「五良大甫吳祥瑞造」,被稱為「祥瑞手」。這是一種風格強烈的青花瓷,後來景德鎮又開始仿製祥瑞手,現在已經發展成單獨的品類。

制瓷在古代是高精尖技術,相當於現在做CPU或者航空發動機。中國人當然知道不能外傳,尤其是要防白人。本文開頭講景德鎮嚴防死守法國領事,那是光緒年的事,那時中國人還不知道,已經晚了,瓷器技術在康熙時就泄露了,技術間諜是個法國傳教士,叫殷弘緒。

殷弘緒在景德鎮傳教,收了幾個瓷工信徒,從他們口裡套話,用了十年時間,記錄下整套制瓷流程,郵回歐洲。前文提到用騎兵換花瓶的普魯士國王(所以你看,我寫文章都是前後呼應的),得到殷弘緒的筆記後立刻找一了個化學家主持生產瓷器。這就是麥森瓷(Meissen),成立於1710年,到現在麥森也歐洲的頂級瓷器。

幾十年後,英國的韋奇伍德(Wedgwood)完善了骨瓷工藝,用動物骨粉燒瓷器,這是西方人第一次發明獨立的制瓷技術,現在骨瓷已經佔了瓷器產業的半壁江山。後來英國派公使馬嘎尼給乾隆拜壽,因為拒絕向皇帝磕頭,被趕回去了,這是一個笑話般的典故。馬嘎尼獻的壽禮里就有一對Wedgwood花瓶,估計乾隆都沒正眼看過——送瓷器國瓷器,這不是班門弄斧嗎?其實這恰恰說明,這時歐洲人已經對自己的制瓷工藝信心滿滿。

從道光開始,中國瓷器在歐洲的銷量逐年遞減,不過總出口量沒怎麼變,因為這時國力漸強美國開始大量進口中國瓷器,那時他們還不會做瓷。頹勢是在晚清顯現的,人們突然發現,中國已經從瓷器出口國變為進口國,好比豐田車開進了底特律,洋瓷器價廉物美,鎮窯瓷器根本擋不住。

中國瓷器這時落後了——不扯情懷的話,技術上肯定落後了。我們領先了二千年,咋就落後了呢?怪殷弘緒嗎?非也,即使中國的技術沒泄露,歐洲人照樣能自己做出瓷器,骨瓷就是一個例子。那時西方人有科學,中國人沒有,比如剛才說目測窯溫的把樁師傅,牛逼的不得了,人家拿一支溫度計就滅了你。

普魯士國王建瓷窯,用的是化學家,明代皇帝建官窯,派的是太監,可見中西方看待器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器物在中國是形而下者,所謂「君子不器」,文化人歷來是鄙視手工業的。所以古代研究瓷器的書籍寥寥無幾,而且是從靜態的、風俗的角度記錄瓷器,把制瓷看作經驗和習慣,同市場賣菜沒什麼區別。

《浮梁縣誌》有一句「工匠來八方,成器天下走」,經常被引用,以描述景德鎮的繁華。其實前面還有挺悲觀的一句「景德產佳器,產器不產手」。「不產手」,指沒有名家,清代瓷工多是失地農民,就是「工匠來八方」。清代瓷工每月的工錢大概相當於140斤米,勉強糊口而已。這些人勞力不勞心,分工不合作,指望他們發展瓷器工藝是不現實的。珠山八友是有創新精神的瓷器藝術家,可惜他們出現的太晚,影響太小。

壟斷,首先是行業壟斷,瓷器行業被宗族和地域控制。比如建窯,必須找曹姓人,而且他們還可以轉包工程,圓器業的老闆都是都昌人,外人不許涉足。技術壟斷,景德鎮許多技術是秘不外傳、父子相承的,如果這家斷了香火,這門技術也不存在了。師徒關係的技術傳承,受行會的限制。師父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收徒,這個時間叫「開禁」,由行會決定。比如做坯行是每三年開禁一次,雕刻行五年一次,最長的是燒窯行,二十年一次。這是行業的自我保護,人為製造勞動力稀缺,反過來限制了行業發展。

民國時,官窯荒廢,民窯蕭條,實業家杜重遠想在景德鎮建機器化瓷廠,卻受到各種抵制。比如瓷工有某日吃韭菜的習俗,廠長忘了安排,工人就罷工,因為這壞了祖宗家法。再比如德國造的軌道窯,以煤為燃料,多快好省,當時是最先進的,也只能放在九江,景德鎮窯戶堅決抵制,堅持柴窯直到五十年代公私合營。

無奈之下杜重遠只好把機器化瓷廠建在九江,這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瓷廠。他又不想放棄景德鎮,在景建立了江西瓷業公司,用舊式工藝,新式管理,還建立了江西省窯業專科學校。那一代主張實業救國的有識之士,為中國的陶瓷業復興做了大量努力,可惜抗戰暴發,功敗垂成,這些先驅是:杜重遠、熊稀齡、熊式輝、張謇、瑞徵、張浩。

許多寫瓷器的文章,到民國就結束了,其實宏觀點看,近一百發生的變革,比過去一千年還要多,還要精彩。那麼我繼續寫,您繼續看, To be continued。

——————————————

抄我文章者,雖遠必豬!

有泉堂公眾號 quanceramics


推薦閱讀:

名窯列傳之五大名窯(上)
名窯列傳之建窯為首的諸多黑瓷

TAG: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