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這麼喜歡隱士的生活,為什麼不選擇隱居?
儒道價值觀不同的,如果不是非常時期,對於儒者而言,隱居是一種罪過。人來到這個世上,必須要背負一些東西的,這種東西你可以名之為責任、道義、擔當、使命……這是儒者對生命的理解。而道家與之最大的不同則在於,人生在世應該儘可能卸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是謂逍遙、無待、適性……這是道家對自由的理解。在人生觀上,儒家在做加法,道家在做減法。所以不要籠統講儒道合一,儒道合一隻是理想性表達,非事實上的合一,因為儒道價值觀有著根本分歧。
不過孔子格局開闊之人,他能欣賞在另一條道路上境界高遠之人,也會因自己在這條路上追求太累了偶爾發發牢騷,但儒者的本性,註定其不可能歸隱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第十八》~~~~~~~~~~~~~~~~~~~~~~~~~~
可能您會認為安貧樂道講的就是歸隱。安貧樂道與退隱山林差好多。孔子周遊列國時,有人勸孔子歸隱,孔子說自己跟對方不是一類人。安貧樂道還有一層意思——管他賺不賺錢,只要是該做的,合天理的那就要好好做,踏踏實實的做。當然如果有收入就更完美了^ω^所以,孔子怎麼可能歸隱呢?他的心可在天下。以出世之心入世,成與不成盡人事聽天命了。~~~~~~~~~~~~~~~~~~~~~~~~~~孔子跟子路說,道不行我們就乘船出海吧。子路很高興,孔子就說,你比我勇敢,連造船的材料都沒有。有些時候啊~也不知道是留下好,還是離開好。一句話:孔子是為了使天下有道,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為的就是使天下有道,他還是放不下當時衰亂的世界。下面節選自專欄《長夜孤燈話論語》,希望有所幫助。
180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沮,音舉,阻也。溺,沒也,沉也。死於水曰溺,所以淹死就叫作溺水而亡。
津,渡口,過河的地方。有個謎語叫「銀河渡口」,打一地名,謎底就是天津。津就是渡口,銀河在天上,所以銀河的渡口就是在天上的渡口——天津。
耦,古代一種耕地的農具,需二人協力使用。耦者,偶也。所以說是長沮、桀溺兩個人耦而耕,而不是一個人或是三個人。
而,同爾,你也。
耰,撒下種子之後,用耙子一類的農具將土覆於其上,使其平整。
憮,從心從無,失意貌。憮然即是若有所失的樣子。
這一天,奔波之中的孔了師徒被一條河攔住了去路,找不到渡口。孔子見長沮、桀溺二人在河邊耕地,就讓子路去向他們問路。長沮沒有回答,反過來問子路:「夫執輿者為誰?」大概本是子路駕車,子路下車之後,孔子就暫時代他站在車上手持韁繩。
長沮:車上那個手持韁繩的人是誰啊?
子路:是孔丘。
長沮:是魯國的那個孔丘嗎?
子路:是的。
長沮卻不講渡口在哪兒,說「是知津矣」。是,代指桀溺,大概長沮用手指了指一旁的桀溺,告訴子路,他知道渡口在哪兒,所以子路又去問桀溺。
桀溺:你又是誰?
子路:我叫仲由。
桀溺:你就是那個孔丘的徒弟嗎?
子路:是的。
滔滔者,河也。桀溺也不告訴子路怎麼去渡口,而是說了一大堆話。今天你們師徒被眼前這條河攔住去路,可是這樣的河天下到處都是,今天你們渡過了這一條,明天你們還會遇到另外一條,到時候你們怎麼辦呢?過不去的河天下到處皆是,所以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桀溺表面上說的是河,實際上另有所指。你孔丘師徒欲使天下有道,奔走於諸侯之間,漫漫前路充滿艱難險阻,你們怎麼辦?天下遍是河流,誰能改變?誰能讓河流改道?誰能讓河流消失?當然沒人能做到。而天下又充滿了無道之諸侯,無道之卿大夫,不守禮行禮之小人,他們都是天下實現有道的阻礙,誰又能讓他們消失?誰又能改變這一現實?當然也沒人能做到。
避人之士。孔子墮三都失敗,從魯國奔到衛國,又從衛國至陳、蔡、楚、葉……孔子為了躲避無道之小人,為了尋找有道之君能重用自己,從一個國家流落到另一個國家,所以桀溺稱其為「避人之士」。他說,你子路與其追隨孔丘這般的避人之士,還不如跟從我們這樣的避世之士,隱居於此,不聞世事,豈不更好?說罷,仍繼續耙地。
子路回來把這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聽了心中若有所失,說道:飛禽走獸當然不能與之一起生活啊,言下之意,我無法像你們一樣避世隱居。我若不和世人(君子也好,小人也罷)在一起,能和誰在一起生活呢?前面桀溺曾問過「誰以易之」,所以孔子針對其所問說:如果天下有道的話,我還在諸侯間奔走呼號幹什麼呢?我改變它就是為了使天下重歸有道啊。縱然無人能易之,無人能改變這樣的現實,我孔丘也會知難而進,也會知其不可而為之。
180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和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丈人,老年男子。
杖,手持之木棍,即今天所謂的拐杖。
荷,擔也,負也,挑也。
蓧,音掉,古代一種草編的農具。
食:音四,喂也。
子路從而後:子路跟隨孔子在外奔波,這一天落在後面,掉了隊。碰見一位老者,正在用拐杖挑著一個草筐。子路就問他有沒有見到夫子,夫子,就是他老人家。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句話後來用以形容讀書人懶惰,除了死讀書,其他生活常識一無所知,連五穀中何為黍稷都不分(其實兄弟也分不太清)。丈人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前人有兩種解釋:
一, 丈人所謂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指的是子路。他是在責罵子路,好吃懶做,連五穀都分不清,還跑來問我見沒見過夫子。「誰為夫子」就是丈人在沒好氣的反問子路:誰是你家夫子?
二, 丈人所謂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指的是他自己。分,不是分別之分,而是糞的通假字,為莊稼上糞施肥的意思。丈人說自己四肢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勤快,莊稼也不能及時施肥上糞,連謀生的活計我都忙不過來,哪裡會知道誰是你家夫子,哪裡還有工夫去留意夫子什麼時候路過這裡,朝什麼方向去了呢?也就是說他沒看見孔子。
兄弟還是傾向於第二種觀點。以情理推之,子路與丈人只是偶遇,素不相識,人家子路只是問個人而已,丈人何必第一次見面就責罵人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呢?正常人誰會這樣無禮?後面孔子稱其為隱者,隱者,不為世人所知之賢人也。張口便罵人,而且罵的還是一個陌生人,試問,賢者的素質會這麼差嗎?所以,丈人是在說他自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子路拱著手立於一旁。丈人看子路很有禮貌,就把他帶回家,留他過夜。殺雞煮黍,盛情款待,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與子路相見。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孔子認為丈人是個賢者,並讓子路回去再拜見他。沒想到此時丈人不在家,子路就說了一大堆話,大概這些話全是孔子的意思,孔子讓子路把這些話講給丈人聽。有人認為「見其二子焉」這句當在「則行矣」之後,否則,既然丈人不在家,那子路的話是對誰說的呢?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道理。
子路說這些話也很奇怪,單獨來看,沒有毛病。但這些話為什麼想要說給丈人聽呢?「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孔子使子路向丈人表達這個意思,目的是在表明自己的想法,自己為什麼出仕。而這個前提是丈人曾向子路表示過對孔子師徒出仕為政的質疑才對。但從前面丈人與子路之間的對話里,我們並不能看出丈人的質疑,所以子路的話也沒來由,讓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這些個不通之處,兄弟曾說過,《論語》所載的孔子師徒遇丈人、長沮、桀溺、晨門等等,我們不能認為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所以對於這些記述,有漏洞、有不通之處也不奇怪。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是他們之間的對話及其所要表達出來的觀點。
倫,輩也,從人,從侖。侖,繁體為侖,侖,理也,有條理有次序之意。倫即是人群中應有之條理次序,包括夫婦,父子,君臣,兄弟等等基本的劃分。天倫之樂,即是父子、爺孫等天定的人之倫理之樂。亂倫,即是混亂父子長幼夫婦之倫常。
子路說,人與人之間的長幼之序不可廢,那君臣之義就應該廢棄嗎?只是為了潔一己之身而廢了君臣之大倫,這是不對的。君子為官出仕,就是為了維護君臣之大倫,為了盡臣子之義。道不得行於天下,我早就知道了。這同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思。
1438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石門,魯國都城的外門。古時城門按時開關,大概子路天黑之前沒來得及進城,只得在城門外面過夜,宿於石門。
晨門,負責早上開啟城門的人。
奚,疑問代詞,何也。自,由也,從也。奚自,我們今天的語序一般是「自奚」,即是從哪裡來的?
晨門早上一打開城門,就看見子路睡在那裡,很奇怪,就問他從哪兒來?子路說「自孔氏」,孔氏與季氏、孟氏的用法相同,大概孔子當時正為大司寇,主持墮三都,魯人皆知孔子為誰,所以子路說「自孔氏」,晨門就明白了。而晨門不但知道孔子是誰,他還認為,孔子墮三都,欲使魯國重歸邦有道,這是在知其不可而為之,可見這個晨門也是一個隱者。
孔子雖然屢受挫折,被迫離開故國,顛沛流離,受盡世人嘲諷,甚至迭遭兇險,但他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從未放棄過使天下有道的努力。「知其不可而為之」,非深明大義、有大智大勇之人,不能及此,這也是孔子最令人欽佩的地方之一。
孔子本身自己就十分主張入世,希望讀書人可以做官,如果喜歡隱世的話,只是單純羨慕吧,畢竟在當時,孔子的主張並不能被君王所採納,所以他也就一直遊走在各國
贊同混沌天的答案。班門弄斧請指正。
回答之前先提個相似的問題。楚雲飛欣賞李雲龍,那麼楚雲飛為什麼不入我黨呢?
孔子有著很強的個人意志:「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孔子有著對」隱」有著贊成的態度:「賢哉回也!」
孔子可能自己也喜歡「隱」:「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對於出世和隱居的態度:「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孔子應該是彷徨過的,自己該不該去隱居。但是「喜歡」和自己的「理想志向」是兩回事兒。
孔子一直在尋找天下到底哪個國家是「有道」的,他從南走到北,從白走到黑,從壯年走到老年。
他被志向所指引,他相信春秋那麼多國家,一定有一個「有道之國」存在。
(就好像我們告訴自己看完這集電視劇就睡覺,卻不覺間看到了天亮。)
梁簌溟先生在霧中遠遠的望見了孔子,先生扯著嗓子問孔子:「這個世界會好嗎?」
孔子並沒有回答。
他尋找聖光很多年,自己成了聖光。
孔子有什麼資格當隱士,推銷自己學說還來不及
推薦閱讀: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淺析孔子對管仲的評論
※孔子的義與命——從子畏於匡談起
※孔子竟然不姓「孔」,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