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了私慾,殺死你喜歡的產品嗎?

我微信里有個做APP的設計師,在朋友圈po了兩張圖,是他公司的APP在安卓市場的評價,好幾個用戶給了一星,美其名曰「一星保護」,讓他很無奈。

什麼是「一星保護」?

是喜歡這款產品的用戶,故意給低分,拉低產品的總體得分,讓它上不了市場推薦,也讓潛在用戶放棄下載。

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合邏輯的行為,得從用戶的心理說起。

一般來說「一星保護」有三類。

一是帶有社交性質的軟體,因為沒有設立門檻,所以用戶質量參差不齊,一個社區的用戶越多,會越接近社會本來的樣子。

早期用戶為了避免用戶群體過多導致用戶整體素質下降,故意打差評,限制用戶增長,其實整體素質跟先來後到關係不大,只是低素質用戶的基數變大了。

最常見的是網易雲音樂跟bilibili,部分有優越感的早期用戶認為後來的用戶都是「跟風」,因為不滿評論區和彈幕素質,不希望產品變成熱門軟體,出於維護用戶整體素質的目的,於是故意給產品打差評。

實際上這兩個產品已經熱門到不需要APP STORE做推薦了,對於龐大的用戶群體來說,這樣的一星保護除了能讓打差評的人自己高潮一下,並不能起到任何改善整體用戶素質的作用。

何況為了維護用戶素質,而故意給產品差評,這樣的人,素質又能高到哪去?

二是小眾逼格類軟體,從最早的豆瓣到後來的lofter,甚至是歌手界的陳綺貞跟徐佳瑩,都面臨過用戶意淫出來的「你還沒出名之前我就喜歡你了,現在你火了,我不高興了,像是寶貝被人搶走了。」的感慨。

既不肯出錢支持作者的作品,又不肯讓作者出名去掙錢,靠愛發電嗎?

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創作者是以「小眾」為目標的,只能說「小眾」的定位可以滿足一些用戶的優越心理,但任何一個作品,都是希望可以擁有更多受眾的。

所以別再說希望你喜歡的歌手永遠小眾了好嗎?除非你養得起他。

為了避免自己喜歡的東西變得爛大街,為了維護自身審美眼光的高級,這群用戶也會給產品一星保護,限制產品的傳播。把產品的逼格,當成自己的一種身份標識,身份標識一旦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東西,就不再高貴了。

所以為了沉浸在自己幻想出來的高貴身份里,這類用戶會為了自己的私心,給喜歡的軟體低分。

三是新生優質類軟體,我朋友的app就屬於這類。

這類軟體被打低分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產品在創業階段,用戶增長基本靠口碑,用戶群體小,使得用戶跟設計者之間的交流更有效率,一個提議,可能就決定了app的下一次更新。

用戶會誤把參與感當成決斷權,以為自己可以掌握軟體的命脈,以為這個牛逼的好東西,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所以不希望有更多用戶來分享這份權利,淹沒自己的聲音。

二是不希望這款產品能做大,擔心用戶群體增長之後,軟體會開始接廣告(就像現在的知乎)。

產品做大了可能會有廣告,但也意味著有更多的資金去開發更好的功能,而且並不是所有產品都是奔著廣告而做的。

用戶覺得一旦跟錢扯上關係,產品就不純了。但有沒有想過,一家創業公司,大到租金人工費,小到盒飯,都是要燒錢的,不是靠一句情懷就能撐下去的。

用戶群體增長帶來的收益不一定要通過廣告獲得,對於那些一開始就想呈現一個無廣告的軟體的創作者們來說,讓他們的產品擁有更多的用戶,能夠更好地保護他們創作的初衷,也是用戶對他們的誠意理應的回饋。

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微信表情包,我的微信頭像,聊天背景,手機背景,手機殼統統都是它,背景和手機殼還是我拿它的素材自製的。

它是我唯一打賞過的表情包,因為我希望它能做第二彈,第三彈,能有資金找廠商做周邊,不希望這隻小鴨子死掉。

底下第一隻小鴨子就是我。ios把讚賞關閉了,她的路可能會更艱難。

有才華的人理應得到回報,畫師的作品如果不能給她帶來收益,夢想會被現實擊垮。作為粉絲能做的,就是盡一點微薄之力,不管是安利給別人也好還是打賞也好,因為我想看到她的夢想能實現。

對喜歡的作品的參與感,應該是成為對方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而不是殺死對方的一把刀。

我特別希望那些在奮鬥著的、那些有誠意的、有才華的人,都能得到回報,而不是因為別人的一己私慾,就堵死了他們的路。

所以我碰到好的東西都會忍不住當自來水,給別人安利。

我希望我喜歡的作者、創業者,能夠因為我的一份支持,不用跟世俗妥協。

——

公眾號:電波發射基站

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


推薦閱讀:

TAG:职业发展 | 情感 |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