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公布:宜居帶恆星系統真面目
美國東部時間3月11日,也就是北京時間3月12日,NASA最新公布Trappist-1系統的第一份真實影像。這也是2月22日重磅發布「人類首次發現7顆類地行星、3顆處於宜居帶的恆星系統」以來,全世界第一次親眼目睹40光年之外的這個神秘系統的真面目。
還是先來一睹它的真相吧。
這就是Trappist-1圖像。你沒看錯,NASA公布的真實圖像就是這樣。圖像製作時間,正是NASA重磅公布這個恆星系統的當天:2017.2.22。
這可不是NASA故意打的馬賽克,更沒有故意掩蓋什麼驚世駭俗的大秘密,而是動用開普勒望遠鏡,觀察到的第一份原始影像資料。很可能讓你大失所望了,不過這就是科學研究,真實與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科學家與藝術家共同合作,渲染出來的Trappist-1系統效果圖。
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點,都是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捕捉的、來自40光年之外Trappist-1系統發出的光。也就是說,這些光其實是這個恆星系統40年前發出來的,人類無法實時接收。所以說,再先進的太空望遠鏡不過都是宇宙舊時光的老相冊或者老電影。
不過,仔細觀察這個動態圖像,還是能發現一些驚喜的。中間最亮的像素點,就是Trappist-1,一顆超冷矮恆星ultra-cool dwarf,就是這個星系的太陽,一個又小又冷又年輕的太陽。溫度只有太陽的一半,亮度只是太陽的1/2000,質量只是太陽的8%,半徑也只有太陽的11%。
圖像中忽明忽暗的像素點,又是什麼呢?
這正是7顆類地行星搞的鬼。每當行星出現凌日現象時,就會遮擋一部分太陽光,據測算,會讓這顆太陽亮度降低11%,當然這是肉眼無法看得見的,但開普勒望遠鏡卻能如實捕捉到這個變化。捕捉時間2016年12月15日~2017年3月4日,歷時74天。
人類對待剛剛發現的三顆宜居帶類地行星,當然不會僅僅滿足於看看這些馬賽克了,更多更詳盡的數據會在今年5月公布,到時候會有哪些意外驚喜呢?
其實,我本人更期待明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更多更強大的地外環境探索能力,對Trappist-1系統進行各種研究,比如大氣成分、甲烷比重、地質概貌……綜合數據處理分析後,估計很快就能做出判斷:Trappist-1三顆宜居帶行星是否存在外星生命?是否值得人類殖民?
最後,為了補償一看到馬賽克就大呼上當的看客(本來是想看大尺度的,結果卻看了一團打碼的),我特意找到國外一份對Trappist-1外星生命的科學幻想圖,由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天體生物學博士布萊恩Brian Choo和數碼圖像藝術家史蒂夫·格賴斯Steve Grice,聯手繪製的外星生命形象。當然也是根據已知條件推測的動物演化形態,比如適應兩棲生活,長著厚厚的皮膚,貼附地表生活,長著特殊形狀的嘴巴,強有力的前肢等等。
而有的植物就像直升機的螺旋漿,憑藉風力把種子傳播到其他地帶。有的跟仙人掌一樣,長著肥厚多汁的芽或根,確保獲得足夠的水分。想進一步了解可點擊These Bizarre Images Show What Aliens Might REALLY Look Like To Survive In Harsh Environments
最後說一下,對天文大發現Trappist-1系統詳細了解的朋友,可以翻閱我之前的文章《NASA+Nature聯手公布大發現:找到7個新「地球」》點擊NASA+Nature聯手公布大發現:找到7個新「地球」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不生產雪糕的核燃料廠不是好軍工
※天宮一號現已進入墜毀模式了嗎?
※拖延症不是你懶,而是因為你「慫」 | 《拖延心理學》4分鐘速讀
※時間的盡頭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