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藥,愛恨交加,讓我歡喜讓我憂……給寶寶吃、泡水喝?我看還是免了!

中藥(一)

中藥,愛恨交加,讓我歡喜讓我憂……給寶寶吃、泡水喝?我看還是免了!

1

寶寶出生了,一家人很高興,也摩拳擦掌,很想為寶寶做點什麼。老人家迅速地掏出一塊老家人特地帶來的甘草,丟進奶瓶里,拿開水泡好。漸漸地,黃色的汁水浸潤開來,筆者心裡很是猶疑,卻也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寶寶哭起來,老人家迅速地把泡著甘草水的奶瓶塞進寶寶嘴裡,一邊說,「小孩出來有胎毒的,那個大便最毒了,存在裡面肚子痛,長濕疹,影響智力!老家人都是這樣弄的,越早喝甘草水越好,可以去胎毒,早點把那有胎毒的大便搞出來。」老人家神秘地說。(這時,剖宮產後的我還躺在床上,不能動彈。)

小小的人兒出生不久,竟然如饑似渴地喝下去20~30ml。隨後老人家抱一抱,安安穩穩地又睡著了。到了夜間,寶寶不再睡得安穩,一陣陣地啼哭和蠕動身體,將腿蜷曲起來,往肚子上抬。過一陣,困乎乎地寶寶貌似又睡著了,不久後又醒來,啼哭,蜷腿,循環往複。這一夜可折騰壞了老公和老人家。天空露出魚肚白,寶寶終於解出了一大灘黑黑綠綠、粘稠的像瀝青一樣的大便,總算睡上了一段時間。這第二日又解上幾次黑黑綠綠的大便,寶寶終於消停了許多,睡眠情況明顯好了不少。

老人家聽說寶寶解了胎便,心裡挺高興,覺得是甘草的功勞。「這大便解得越早越好,將來腦袋聰明。

不久後,親戚朋友帶上大紅包和禮物紛紛來訪,連連賀喜。老人家大姐帶著特地從香港帶回的中成藥,希望給寶寶喝。「這是『七星茶』,這是『開奶茶』,這是『猴棗散』……都是香港老字號,搶手得很,費好大勁才買到的。絕對放心,香港藥店才有賣,查得要多嚴有多嚴。」我望著那些古樸的紙盒子上,超大號的繁體字出神,心裡升起的疑惑,又被「香港」這個名詞壓了些許下來。

與此同時,我也接到親戚的跨洋電話。「胎便解了嗎?」其實早在孕期,親戚就向我認真介紹了神秘的中藥湯劑。「我姐姐是中醫,我問問他,給你開點兒葯來,好像叫『四磨湯』?我記不清了。我二寶寶一出生就喝這個,一兩個小時胎便就解了。她一點兒黃疸都沒有,現在特別聰明,彈鋼琴還在我們那兒獲獎了呢。」親戚自豪地說。當然,這回他又提起這茬,他的姐姐,提著中藥湯,正著趕來的路上。親戚在國外,應該在生產時受了不少醫護人員的指點,這又將我心裡的疑惑壓了些下來。

這些「過來人」親戚如此鼎力相助,送錢送葯,介紹經驗,一家人自是前恩萬謝。這些來之不易的、有著悠久歷史的、經過家人親身檢驗的藥材,自然少不了弄給寶寶吃。不過寶寶這回不太配合了。黑黑的藥水帶著奇怪的氣味,寶寶扭來扭去,也不怎麼吞,希望以此表示抗議,老人家自是好言規勸。寶寶仍然大哭起來,哭到把奶吐出來,一家人心頭一驚,喂中藥的事情,才擱下來。

2出院回到家,寶寶的嘴也一直沒停歇地喝各種藥材煮或泡的水,主要是為了給寶寶祛除黃疸,另外大家都一致認為我奶水不足。家中幾位老人家,都是中醫藥的鐵杆擁躉者。在他們眼裡,中藥包治百病,從宏觀上調理身心,像食物一樣沒有副作用。他們還研究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雜誌,筆記作了幾大本。最愛看的節目——央視《養生堂》,也經常請老中醫來講講課,他們每日準時守在電視機前,像小學生一樣認真地做筆記。平常有沒有頭疼腦熱,都喜歡整點什麼中醫養生食物或中藥材吃或泡水喝,要麼加進飯菜中。不得不說老人家保養得真的很不錯。

這不,多年的經驗知識剛好派上用場,老人家準備大展身手。食補,葯補,統統一起上。老人家頂著炎炎烈日買回許多麥芽,這些麥芽還分生麥芽,熟麥芽,認為熟的退奶,生的通乳,還能去除寶寶黃疸,於是熟麥芽給寶寶喝,生麥芽給我喝。為了給寶寶補血,給他喝紅棗水,給寶寶促消化,補充維生素,喝蘋果水。給我吃米酒煮紅糖雞蛋。至於甘草之類,也再次提上議事日程。這些難聞又難喝的氣味,迄今心有戚戚。而傻乎乎的寶寶,這會兒來者不拒,什麼水都能喝下去,每次還能喝上大幾十毫升。老人家頗為滿意。

可是在我心頭的疑團,遲遲不能消散。這些東西,成分複雜,給剛出生沒幾天的、肝腎功能都沒發育完全的小寶寶吃,真的安全嗎?再怎麼說這些也是葯,需要在肝腎等重要臟器代謝的!那些七七八八的茶,據說排胎毒、促消化和增加排便,難不成是刺激腸胃造成的?那看上去灰灰土土的甘草,沒法消毒,直接泡水喝,乾淨嗎?寶寶解了胎便,是自己解的還是藥物幫忙?那時寶寶肚子疼,到底是甘草弄的?還是胎便弄的?小寶寶添加輔食都得一萬二千個小心,還得六個月以上添加,這會兒給沒幾天的孩子喂葯,還是這麼複雜,完全不了解成分的中藥?靠譜嗎?

但作為學醫的媽媽的我有個直覺,寶寶喝太多水了。除了這些藥材和食物弄的水,還喝糖水、鹽水……這些水,無疑是橫亘在我和寶寶通過乳房聯繫的障礙。這些東西,也極可能損傷幼嫩的胃腸和肝膽臟器。想到這些,過了一兩日,我變得像剛生產的母狗,警惕地圍繞在寶寶周圍,白天黑夜不撒手,鐵面無情地捍衛著他的嘴巴。老人家們起初也規勸,後來也試過偷偷喂,遭到我強烈的反抗,只得作罷。

寶寶黃疸很厲害,一直沒有消退的跡象,這都快一個月了,我心裡也按捺不住焦急,體檢時醫生給開了「茵梔黃膠囊」。我再次猶疑起來——因為這是當地最好的婦兒醫院開的葯。不僅專科醫院開,最好的綜合醫院也這麼開。可以說,全市的醫生都這麼開。這部分內容,還被記入當時的課本里。心想那麼多寶寶都吃了,就試一顆看看吧。剪開膠囊外皮,一股奇怪的氣味翻騰起來,將內容物擠入寶寶口中。寶寶很疑惑,用舌頭將葯往外頂,遲遲不肯下咽。這會兒才發現內容物並不是液體,而是一些藥材渣,黃黃的特別難看,挺像大便(不雅……)。寶寶嘴裡蠕動了一番,把葯突然都頂了出來,嚎啕大哭不止。嘗了嘗膠囊裡面殘餘的液體,辛辣的怪味非常噁心,瞬間很心疼寶寶,再也不想給他用了。

這些葯,為什麼全市最好的醫生都這麼開?學醫的我深知中藥副作用不明確,並不代表沒副作用。這些「苦寒瀉下」的葯,會不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3待我產假結束上班去,看到冰箱里又放著一小瓶泡好的紅棗水,怒從心起。不知道寶寶嘴裡還塞過些什麼水。家人始終認為我奶水少,缺乏營養,就該給孩子補這補那,為此我一個人像一頭孤立又無助的野獸,與一眾至親的、關懷自己和孩子的親人爭吵。每每家裡來了客人,老人們會挨個討經驗,顯然,他們的經驗、方法一致,親友還時常對我進行規勸。那時我找不到什麼理由說服他人,而作為寶寶親身母親的我,在家庭中竟然感到越來越孤立無援。

寶寶一歲前後生病發燒,醫生經常開「牛黃」、「蒲地蘭口服液」、「魚腥草口服液」,說這些中成藥可以抗病毒;寶寶咳嗽,醫生開了止咳藥物,有西藥有中成藥,最常見的是「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還有一種銀色的小顆粒,名字忘記了,味道挺不錯,勾起兒時的回憶,沒想到這類藥用了幾十年,並建議回家試試看「川貝燉雪梨」;寶寶鼻塞,建議用「魚腥草滴鼻劑」滴鼻;寶寶貧血,一種沖服的鐵劑,裡面加了十幾種中藥材和大量的糖……這些都是最好的醫院的醫生開的,以前在武漢醫生們這麼開,現在在上海,醫生們還這麼開。不僅給大一點兒的孩子吃,更給幾個月的孩子吃。要知道西藥說明書往往寫著嬰幼兒慎用、禁用,羅列出長長的副反應名單,細數下來沒幾個葯孩子能吃,年齡越小風險越大。現在抗生素普遍濫用,國家管的嚴,除非必要,醫生也不再輕易給孩子用抗生素。於是,這些說明書上寫著「副作用尚不明確」的中藥,讓醫護人員、家長都「放心」許多。

幾乎全中國的兒科醫生,尤其是老一輩的醫生還保留著挺古老的治療習慣,還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這種治療習慣傳下去。他們中很多人是醫術相當精湛、經常妙手回春的名醫;千千萬萬的孩子吃了這些葯,不知道有沒有作用,有沒有害處也不知道。這些事實,深深地困擾著我,名家大師們也動搖著我堅持自己見地的信心。

4我自己呢?對中醫的感情是很複雜的。我想跟你聊聊我跟中醫產生交集的經歷,再來談談我了解到的一點淺薄的中醫藥發展知識以及個人看法。

我自己的媽媽是醫生,自幼頭疼腦熱,咳嗽流涕,大小事情都是媽媽給我在家中治療的,幾乎沒去過醫院。我比較容易肚子疼(原因沒深究過,可能是輕微的腸易激綜合征,或者對食物中某種物質比較敏感,比如果糖或防腐劑),媽媽常給我吃「藿香正氣丸」。好東西,每每真的感覺舒服,也讓我對中醫藥頗有好感。後來得知,這玩意被用得比較泛濫,不僅肚子不舒服可以吃,發燒可以吃,中暑也可以吃。雖然很疑惑為什麼它會有作用,但用自己個人化的身體和心理感覺,對它是篤信的。

那時家住一樓,陰雨天潮氣很重,也經常有小動物、小昆蟲造訪家中。有天感覺有點冷,穿上襯衣後手臂一陣劇痛,把襯衣甩掉,發現胳膊上多出兩個小紅點,瞬間起了兩個很硬的大包。估計是被蜈蚣咬了。這個包一兩個月都沒消掉,我把家中所有的外用藥都試過了。這時,媽媽的同事幫我開了個牛黃解毒膏藥,非常便宜,幾天就好轉了。後來因為這個葯過於便宜,很多年都沒有賣了(不掙錢的葯不賣……我國特色)。我不知道是不是它起的作用,還是到了時候我自己好了,不過最後幾天用藥後好轉的速度過於神奇,我仍然對其效果非常篤信。

我小時候,很喜歡看電視。中醫的形象非常好,百姓也對他們非常尊敬。古代的醫生頗有風骨氣質,內心仁愛悲憫,碰到窮人,免費救治、送葯也是常有的事。「懸壺濟世」、「杏林」的故事也是這麼來的。《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夫婦,費勁心力搶救任何一個病患,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街頭乞丐,還是集體中毒的平民百姓,不思回報,這近神的形象讓我對醫生的職業無限嚮往。迄今為止,我國偏遠地區的鄉村醫生,仍然保留著這種高道德標杆的風骨。所有關於醫生的電視和書我都愛看。「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一個鶴髮須髯,衣袂翩翩的老者,踟躕於雲蒸霞騰、鬱鬱蔥蔥的山間,回到家跟童子熬製藥材,葯香四溢,隨後師徒倆在昏黃的油燈下誦讀中醫典籍。每治好一個病人,就讓他們在後花園裡種幾棵杏樹。這場景,這情懷,想想真是讓人心醉!當時覺得,學識淵博、風度翩翩的中醫才能代表醫生的總體形象。武俠片中,提到「經絡」、「點穴」、「以毒攻毒」等就更多了,覺得中醫理論非常神奇,跟夥伴一直互相點穴,但從未有人成功過,想想是自己沒有練功的緣故。

那時有沒有醫療事故、治療失誤或者效果不理想?估計也有。不過那時的診療行為,某種程度是道德行為而不是科學。因此醫生有很好的形象,患者也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樸素道理,除了曹操這樣的王公貴族,普通百姓較少責難醫生。另外,以前的鄉醫類似國外的家庭醫生,口碑口口相傳,如果醫術讓人詬病,自然上門的患者少了。

上大學後,中醫課自然很感興趣,可是,受過正統的西醫教育,前因後果都十分明了,中醫的理念真的頗難理解!而且感到,這是一門徹頭徹尾的經驗醫學,套用樸素的五行哲學思路反向驗證,也便於記憶。不過,「天人合一」、「三分治七分養」、「養身先養心」,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辨證施治」等等理念,覺得很有道理!其實西醫容易犯下看問題過於糾結於一點的錯誤,不過最好的西醫,仍然會有類似這種宏觀理念,不要著眼於某個器官展現出來的癥狀,而是看到整個身體的癥狀、可能的病因和可能出現的別的併發症!比如一個人關節發炎,他可能不是局部的關節磨損,而是類似自身免疫病、腫瘤、慢性感染等系統性疾病引起,這些疾病不光會引起關節痛,還可能引起很多其他表現,如果一個醫生只開這個關節的止疼葯、理療等,顯然他不是一個思維很全面、知識很豐富的醫生。另外,「上醫治未病」,「小兒三分飢與寒」,這些內容重視預防,並不僅限於治療,很多營養學和免疫學知識,西醫會驚訝的發現,中醫早就說過了。在許多問題上,中西醫其實並不存在矛盾。

5跟著中醫老師實習,感受迥然不同。中醫重視「養生」,「養性」。中醫老師總在微笑,非常和藹,慢條斯理,邏輯清晰。對每個人都非常友好尊重(當然大部分西醫老師也一樣,不過講話的節奏和風度氣質是不同的)。桌上和窗檯擺滿綠植,陽光透過枝蔓斜斜地照進來,診療室小房間格外清新動人。很多中醫老師都顯得很年輕,一些年老的老師真是長得有特點,跟古畫中仙風道骨的人一樣,眉毛很長,像「老子」一樣垂下來,皮膚很光潔,真所謂「鶴髮童顏」。他們在閑暇時也喜歡向我們介紹一些養生常識,受益匪淺。時隔多年,雖然對中醫藥仍然所知寥寥,中醫老師的氣質仍深深印刻在腦海里。

其實,國外的人一度對針灸非常好奇和著迷,也做了不少研究。不過多數無疾而終,沒有發現治療和鎮痛方面的差異,穴位低下也沒找到什麼東西,經絡也沒看見什麼電流之類。中日韓對穴位位置也爭執不休,非說自己國家的最為正確,要奉為經典。研究又證實扎那兒都一樣。後來,國內大力發展中醫藥時期,我國一些麻醉科研究針灸鎮痛,希望藉此做一些甲狀腺等小手術,也沒作出成果來。網上反中醫的潮流,也經常拿這個說事。

不過,很小的時候看中央台外國紀錄片,發現中國某個村莊用針灸鎮痛,效果非常好。拍攝到一個老大爺,並不知道自己腿上的皮掀起來,露出底下直徑約7~8cm的一個大洞,但竟然一點兒也沒有疼痛的表情。當時那個年代,非常崇尚一些超能力,比如氣功等,因此這些視頻也經常在主流媒體上見到,不知真假,只是這些畫面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中。中醫課上膽大的同學好奇地讓老師扎一紮,真的不疼,卻有些脹,隨後鼓起一個小包,針拔了很快又下去了,不像血腫。中醫老師告訴我們,這叫「得氣」。這個膽大的同學又讓一個「現學現賣」的同學扎,另一隻手差不多的部位,卻疼得嗷嗷叫起來。當時全班竟然沒有同情,異口同聲哄堂大笑。看看被扎的地方,果真沒有「得氣」的「小氣包」。真是神奇。這件事也讓我印象很深刻,感覺穴位這件事,好像真的存在。

後來,上大學壓力太大,經常大量喝咖啡,晝夜顛倒,獲了胃十二指腸潰瘍,癥狀非常典型還挺重,經常在上課時疼得咬牙切齒。容易餓,很愛吃東西,但消化不良,吃米拉米,吃豆拉豆,發展到後來每次吃完東西都疼得死去活來,幾個小時才好,簡直患了進食恐懼症。按照西醫的治療,三聯殺幽門螺桿菌治療吃了,抑酸劑、黏膜保護劑等也吃了,當時好點,反反覆複復發,心情很受挫。吃不好,睡不香,每日委頓睏倦,還經常發燒、拉肚子。這時剛好上了中醫課,課本上寫道脾虛的癥狀:「舌苔薄白,舌體胖大,邊緣齒痕,胃脘脹滿,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長,面色萎黃,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脈細弱。」當時驚到了,這說的不就是我嗎?這些癥狀如此精準詳細,西醫如何解釋「舌體胖大有齒痕」等等癥狀,還把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癥狀歸納到一塊呢?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找中醫老師開藥,診斷那一欄寫上「脾虛」,請假在宿舍吃了一星期中藥,每天放學回來自己用電飯煲蒸點少油少鹽的飯菜吃(宿舍偷用電飯煲……被你知道了……),一個月以後,竟然神奇地痊癒了,再也沒有複發過。

當時,對中醫真是相當膜拜,但已經被西醫理論灌輸過的頭腦,怎麼也理解不了那些像迷信一樣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陰陽虛實」,「經絡」,「穴位」。理解不了也就難以記住,中醫課上,我仍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學渣。

至於推拿,如果碰到手藝好的醫生,的確效果挺不錯。我外婆椎間盤突出差點癱瘓,治療後康復訓練,每日按摩推拿,一個月後竟然神奇地好了,從差不多癱在床上到基本生活全自理,我親眼見證了這事實。對於常見的骨關節慢性疾病,比如頸椎病、腰椎疾病等,或者軟組織異常比如骨筋膜炎、肌肉拉傷等,如果不做手術,保守治療條目,國外基本上只有熱敷、紅外照射理療,國內五花八門,基本都是中醫發明的,按摩、針灸、辣椒貼、風濕貼、刮痧、艾灸、拔火罐等等,基本上都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配合一定程度的活動或健身操,效果不錯。有些洗頭店的小哥,掌握了按摩方法,都非常舒服。前提是一定要找靠譜的人按摩,否則有可能對已經受損的骨關節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還有許多長壽的老人,都是中醫理論的篤信者,我常好奇地向他們取取經。他們保持笑口常開,也以素食為主,「管住嘴,邁開腿」。每天來來回回梳頭,起床後不著急坐或站起來,對頭部和身體其他部位敲敲打打,然後慢慢站起來做操,再在院子里養些花花草草、菜或者雞鴨,弄完家中事務,出門活動一番。養生理念居然驚人相似。雖然不知道是長壽基因使然,還是真的中醫理念起了作用,這些事實,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因此,以前我算是一個「中醫粉」吧。不過,在工作中,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例後,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中醫門派複雜,難於理解,尤其經歷文革等文化斷層,能夠傳得精髓的人很少,知識很全面的人更少。這種前提下,導致市面上出現大量的騙子和庸醫。也因為老百姓篤信中醫,聽上去頭頭是道又難理解,也非常容易被騙子和庸醫牽著鼻子走。很多患者,都是在某個中醫那兒治了很久,病情耽誤得不行了,才來正規三甲醫院治療。

中藥成分複雜,很難一個個進行毒理測試,如果存在慢性毒性,非常隱匿,很難被發現。「馬兜鈴酸腎病」就是個極好的例子,以下會提到。我經過7年全科臨床培訓,在腎內科實習,發現腎臟病患者存在地域性,兩廣地區特別的多!文獻也介紹,兩廣、台灣、香港都是腎病重災區。很可能就跟這些地方的人篤信中醫,生病吃中藥的幾率明顯增加,甚至平素飲食,酷愛泡茶煲湯,啥都要放幾根藥材才罷休。這些藥材是否存在慢性毒性,我們大部分是不知曉的。很多腎結石的病人吃中藥打結石,用的就是含馬兜鈴酸的藥物,破壞了腎小管,尿就多了!多麼可怕的治療!

很多騙子中醫喜歡在中藥裡面添加西藥,效果奇佳,副作用也很大,不過患者非常篤信。我曾看到一個患狼瘡的老奶奶,吃當地中醫給的「秘方」藥丸,效果非常好,每每吃了就不發燒了,血色素能從2g/L升到正常!我們推測,這藥丸中可能含有非常大劑量的激素!添加了激素的量並不知曉,給我們治療干擾很大。老奶奶命大,吃了挺多次,很可能一個小小的感冒人就沒了。

不僅如此,很多中成藥,堂而皇之地在裡面添加非常便宜的西藥,還將這些成分大搖大擺地寫在盒子和說明書上,順利地通過國家的各種質檢,做足廣告宣傳,冠以高昂的價格進入醫院、藥店售賣。最著名的就是消渴丸,裡面有效成分是不能更便宜的格列苯脲(優降糖)。它屬於一代降糖藥物,副作用非常大,西醫基本都摒棄它了。另外,很多降壓中成藥中含利血平,也非常便宜、古老,副作用很大,其他愛加的就是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利尿劑之類非常便宜的葯。一些治感冒的中成藥中都喜歡帶點兒抗病毒藥,比如利巴韋林(病毒唑)、金剛烷胺之類。很多中藥滴鼻劑中都含有麻黃素,剛用幾次特別舒服,一兩日後就反跳性地堵得相當厲害,甚至易於發展成鼻竇炎!

喪心病狂的是,很多中藥製成針劑,給病人打到血管里,有些還給小孩子打!這麼複雜的成分,沒有經過胃腸道篩選,於是過敏性休克的事情,到處發生,可這麼典型的醫療事故,卻極少見諸報端,非常奇怪。有些還變成診療常規,比如柴胡降溫,還有一些癌症的輔助治療藥物,比如刺五加註射液,直接打到腹水中。結果沒幾天,這些藥物爆出生產過程不合規範,摻入了病菌,多位患者罹患球菌腹膜炎或敗血症,死亡率非常高。

6正當我對中醫「粉轉黑」的時候,幾件事情又讓我的看法有所轉變,特別糾結。

一些中藥當免疫調整藥物以及化療葯在用,效果不錯,副作用也相對較小,比如以前在腎內科、風濕免疫科以及腫瘤科,雷公藤用得比較頻繁。還有些文獻發現對於免疫異常性疾病的患者,吃一些太「補」的中藥材,比如人蔘等,可能增強免疫,讓癥狀加重(很多發物都會這樣,不知道有沒有過敏等因素作祟?成分複雜,難於研究)我們臨床觀察,一些患者覺得自己生病了經常進補,結果病情惡化,這讓我有個感覺,很多中藥真的可能對免疫存在影響。

另一個比較熟識的親戚,在一個大醫院中醫課就職。她擅長不孕不育的診治。一天另一個親戚反覆流產,懷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媽媽推薦她找這位中醫看病,結果真的懷孕了!純中藥治療,沒用西藥!後來好奇地打聽這位親戚,江湖人稱「送子鳥」醫生,很多人都吃她開的方子懷了孕。

最讓我大為驚訝的是,一日有個小姑娘嚴重腹水、全身淋巴結腫大住院,但她明顯向我隱瞞了病情。好奇的我仔細研究了她既往所有的病歷材料,還去病理科借來數年前還未電子化的舊病歷,竟然發現淋巴瘤的診斷報告,而且曾經全身大面積轉移,胸腹腔都有積水!我覺得非常蹊蹺,於是支開所有人,試圖跟她交朋友,向她追問這些問題。她終見隱瞞不住,而我問的誠懇,於是她神秘地告訴我,幾年前也是嚴重腹水,呼吸衰竭,耳朵的淋巴結都垂到肩膀上了,病危通知書都下來了。全市最好的醫院已經對她一家人說了「回家養養,沒有太大治療必要,最多只能活幾個月」這種話。試著化療了一次,她身體瘦弱,無法忍受,哭喊著「我不治了!我死也要死家裡!」一家人悲痛欲絕,簽字出院。但他們仍沒有放棄希望,到處尋找願意診治的醫生,也打聽偏方,四處碰壁。差點絕望的時候,無意中聽人介紹,有個中醫自己在家中偷偷開診所,挺靈驗。這家人想到,反正是一死,就死馬當活馬醫,抬著去找這位中醫了。不管他是不是騙子,療效說話——這個姑娘滿身的淋巴結都消了,腹水也沒了,看上去挺精神,不時去找這個中醫抓點葯吃,一年前也沒吃藥了。好好的活了四年,正常工作,還結了婚,一年前生了小孩!惡性淋巴瘤治好了,活了四年!當時已經逆天了!這回出去旅行,覺得自己身體好了,不聽這位醫生告誡,貪嘴吃了牛蛙(中醫說的「發物」的一種),瞬間複發了!小姑娘不肯告訴我實情,是怕又被取活檢,送入腫瘤科化療,這個中醫說到大醫院把腹水抽了再去找他,這回腹水太多,他那兒用藥不容易好,於是姑娘就來了我們這抽腹水,一家人十分頑固,什麼檢查治療都不肯做,不久後真的簽字出院了。好奇的我還向她要了老中醫地址,攻克晚期癌症,可不是小事!結果姑娘給我的地址不對,我沒找到老中醫的診所。可能出於對這位老中醫的保護,據當時那姑娘說,老中醫甚至考不過醫師資格考試,沒有行醫資格!都是患者口口相傳找他看病,他的技術都是文革期間,找當地有名的鄉醫學的!如果被發現後舉報,他就不能在那兒看病了。他收費也低,純粹是想看病。姑娘看好淋巴瘤,幾年來前前後後只花了幾千元,每副葯幾十元到百餘元。

也許我容易輕信別人,這個故事太過逼真,難以找出破綻,反正我是信了。雖然一些腫瘤有自愈率,可是晚期腫瘤的自愈率實在是低到髮指。我實在難於置信,一個被全國頂級醫院放棄的姑娘,能被一個醫師資格證都拿不到手的江湖游醫治得活蹦亂跳,正常生活了這麼些年,還結婚、生孩子、時不時旅遊去。

一兩年前,在哺乳期患了嚴重的痒疹(孕期哺乳期激素波動,會對面議有影響,一些過敏性疾病可能增加),吃了很多葯都不見好轉。很想外用一些葯,爐甘石、激素等等都用上了,只能得到片刻休整,皮疹總是如期而至。突然腦洞開了開,想試試中藥泡澡,於是去了當地最好的中醫院,吃煮的草藥,也外用藥物,3~5天後,真的好了!我不知道是哪個葯起的作用,還是我自己脫離過敏原後自愈的,中藥是最後的環節,反正我終究是好了,特別高興。迄今為止未在複發,之前到夏秋交際偶爾會癢,只是沒起那麼多的疹子(不過我也沒再吃垃圾食品,也搬了家,不知道哪個環節起的作用)。

因此,我對中醫的感覺非常非常複雜。

這是一個古老的,經過許多許多實踐檢驗的經驗醫學。可能有精華,但我們難以理解;但確信的是,糟粕很多很多。我們無從檢驗療效,僅憑個人感受,是自己好的、治好的、以為自己好了的都不知道;也無從知曉副作用。而且由於其過於「玄乎」,醫生水平參差不齊,造就了大量「誤人」的庸醫和騙子。找中醫看好病,某種程度看,真得憑運氣。很多中醫理念也挺有道理,但也有些屬於文化糟粕。中醫讓我們飲食考究,心思豁達;也讓我們過於追求保暖,求靜不喜動。雖然也有「小兒三分飢與寒」的理論,但很多家庭會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讓初產婦躺床上不敢動彈,像木偶一樣全身裹滿棉被「坐月子」。

看到近年來,轟轟烈烈地反中醫熱潮,我內心也非常複雜。這些文章把中醫批得一無是處,全然等同於安慰劑,很多都是慢性毒藥。可是,我們摒棄了中醫,或者「廢醫驗葯」,馬兜鈴酸、重金屬等毒藥沒了,又上哪兒找人按摩去,買點兒狗皮膏藥貼在疼痛的關節上,或抹點兒紅花油呢?死馬當活馬醫的中醫癌症治療,值不值得一試?這真是一個悖論。

不過有一點還是比較明確的——最好不要給孩子吃中藥!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吃,更別提剛出生的小寶寶了!什麼亂七八糟的葯泡的水別喝,涼茶、開奶茶什麼的也別喝。他們胃腸沒發育好,肝腎等重要臟器也沒發育好。我們不知道中藥有沒有毒副作用,這基本上是不可能檢測的,更因為倫理學原因不可能在小孩身上做大規模臨床實驗。對於未知事物,還是抱存一些芥蒂之心為好。另外,兒童常見病,多數都不需要額外處理,可吃可不吃的東西,可能有害處,為什麼要吃它呢?更別提啥病都沒有的新生兒,為了那些莫須有的「胎毒」和可治可不治的黃疸,吃那些複雜的、嚴重刺激腸胃的瀉藥!要知道,孩子添輔食都得額外慎重,動不動就過敏,何況是給孩子吃這些複雜又難吃的中藥?別說直接給孩子吃了,哺乳媽媽吃些古怪的催奶中藥,都可能孩子有影響!另外,小孩只會哭鬧,很難確診,中醫對於兒童的診治非常有限,有經驗的兒科醫生更是極少,就別指望著碰這個運氣了。

在此,梧桐媽媽把了解到的中醫藥知識及發展史,以及為什麼中藥不適合給孩子吃的理由(此處暫不考慮醫生水平差異和存在大量騙子及造假等因素,僅討論中醫藥本身),仔細梳理一下,以饗讀者。明兒且聽梧桐媽媽細細道來。

推薦閱讀:

哺乳期感冒真糾結,不能吃藥還怕傳染?媽媽醒醒吧!
[妞妞成長記(二)]如何選擇興趣班:興趣班培養什麼?
有了這兩樣東西,媽媽一個人開車帶寶寶出行毫不費力
50首繞口令,激發大腦、成就孩子的語言力的好方法!
中國寶寶最缺的早教不是智力開發和藝術培養,而是身體發育

TAG:育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