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花藝美學的二三事
由於最近主編大人@檸檬獺深陷4月新刊《荒野》的內容創作中無法脫身,就由我來繼續為大家耕作新篇啦(??????) ?
文 / 編輯:Little Coco J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起西方的花團錦簇,東方的花藝中,帶著的是我們獨有的對生命的哲思與氣度。我認為正是這種抽象的、形而上的內在狀態,使得東方插花更像是一種修行,而非淺顯的愛好。
我們欣賞這樣的作品,一般能模糊地感覺到意境的共鳴,卻很難把握住這種難以捉摸的狀態,甚至學會表達這樣的意境。今天,我就想嘗試以視覺設計師的角度,聊聊東方插花的美學欣賞。
??/ 1. 氛 圍 /
製造流動的 空氣感.
「你不應為了畫陰影而畫,你首先要去感受,感受到你所畫之物周邊流動的空氣。虛實陰影,都是為了去表達這種空氣的氣氛而自然畫出的,否則,畫便會是死氣沉沉的。」
——我的美學啟蒙老師
一個花藝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大概就是其中創作者的心念與植物自有的氣質之間的那種張力吧。
優秀的作品,是可以透過那種整體所傳達出的氣氛,傳遞出作品背後的創作者的所思所想的。當我們凝視它時,先不要去關注各種細節,這樣容易落入一種空虛的技術分析中,而忽視了整體的重要性。
中國古詩詞中,總喜歡以物寄情,插花也是一樣。那作品中的「情」,成為圍繞在花與枝之間的空氣,流動著,訴說著。
我認為在藝術鑒賞中,懂得去觀看留白,嘗試與創作者經由作品穿越到同一時空中「聊天」,是最有趣也最能讓人感受到生命之廣闊與實在的事情。
東方的藝術,從來是一個人的修行。在自然與「我」的對望與相互滲透中,也許就能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力與感受力。
??
/ 2. 視 覺 /
層次. 質感. 元素.
「 藝術與自然的基本區別在於目的性,或者更確切地說在於實現目的的手段。……藝術和自然的手段儘管殊途同歸,卻各有規律。」
—— 《點線面》,康定斯基
視覺傳達,無非就是元素——色彩、構成(點、線、面)、質感等,的集合。在這裡,需要特彆強調「關係」這個詞。一張視覺作品中永遠都有很多元素充斥其間,而創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創造性地協調好各個元素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本質上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出第一點中的氣氛。
??
/ 3. 創 作 本 真 /
抽象. 與 本質.
「 青山既非有情,亦非無情。自己既非有情,亦非無情。而今凝著青山之運步,則不可得也。」
—— 日本道元禪師
我想東方花藝中,「修心」與「儀式感」所蘊含的「創作本真」,即是不斷地追問生命萬物的本質為何。這是一個明確的追問、理解、轉化、貫徹、反思,再追問、再理解、再轉化……的過程。
東方的花藝,似乎從一開始就包含了這種抽象感。它解構了具象的呆板和瑣碎,獲得了一種純粹的樸實的精神能量。
想來這大概便是東方插花最令人著迷的地方了,我們經由創作者,拓寬了對生命意志的理解,以及對自然萬物本質的認識;)
完。
-本篇選圖參考標準-· 東方式的、禪意的審美情趣 ·
· 不被方法論束縛,隨性而不隨意 ·
· 視覺層次豐富而簡練,值得回味 ·· 感受到生命的不同狀態,創作者內心的思悟 ·· 這些作品從茫茫花海之中跳入眼前,讓別的作品都變得失焦了 ·* 另,本篇文章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權威性~謝謝觀看 o(*≧▽≦)ツ
Imagination is a tree,
which epitomises a universe,which makes a univer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 | 藻 | 堂 | 自 | 然 | 研 | 究 | 所
Ξ Z | A | O N A T U R E L A B Ξ/ 為. 拒 絕 馴 化 的 靈 魂 提 供 精 神 曠 野 /
A W A K E N W I T H T H E W I L D S .Δ
官方訂閱號: greenbathroom
官方郵箱: greenbathroom@qq.com客服微信號: plantlab合作意向:歡迎通過以上方式聯繫我們
拖放至此處上傳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