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不出好建築?

感謝大家來MornEdu本期的活動捧場! 本周的主題是【行動的有效性】。

(之前上錯圖了,圖3已更正。感謝@王柳愚)

由於原計劃在公開課講述的內容難以在兩小時內清楚的講述,所以我們把一部分內容移到了博文中進行簡要講解,本周公開課的介紹稍後也會進行微調。公開課鏈接 請悉知。

正文:

很多人的設計過程大致是這樣:首先是對場地信息進行推理和判斷,方法一般都是拿些概念出來對比。常見的概念有建築結構、舒適度相關的技術,還有社交啊、私密性啊、環境環保、社會安全之類,有時也有日月相抱之類具有象徵性的文化符號。把這個場地信息和某幾個概念這麼一比,通常都能定位出場地上的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然後再結合構成之類的方法就能形成一個雛形方案。剩下的時間要麼是豐滿這個方案,要麼換成下一個方案。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做的,但我認識甚至知道的大多數人都是這麼做的。今天不是準備談要這樣的過程對不對,對不對的問題太大。今天就聊一聊這種思考或者創作方式具有的一個特性:「一對一」。你看,如果把場地上已有的那些建築和當代的建築結構技術進行比對的話,是可以可以判斷這些建築使用的工藝是不是太麻煩的,也可以知道這些建築存在的局限性或者問題。對吧?如果再把結構問題和構成結合著推敲的話,也是可以推理應該如何改善現有的局限性或者什麼什麼的。也是必然的。基於開篇所給出的設計方法,剛剛舉例的這種行為其實可以有非常的多,而且都是些通過【左右參照著、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對比來探討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般也應該會是一個嚴謹合理的一對一邏輯推導過程。是優秀的設計方法,也是現代主義的那些大師們所使用的設計方法。

也有學者覺得用「設計方法」這個詞來冠名這種行為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本質上這是一種對問題、設計概念或者某種現象之類【通過以一對一的方式對比探討,從而推進實踐的過程。是一種認知過程】。但不管怎麼說,「一對一」都肯定是其重要的特性之一,你看柯布西耶,建築:生活的機器,從古典建築到「多米諾結構」(圖1);再看密斯,少即是多,從古典建築里功能明確的各種房間(圖2) 到 「流動空間」(圖3),對吧,都是這種 A 是 B,或者 A 比 B 更合適這種一對一的觀點。

(圖1)多米諾結構

(圖2)現代主義以前的建築:Germany Detached House

註:石質牆體帶來的弊端:牆體太厚、空間跨度小、空間布局局限性高且功能必須明確,否則難以設計或難以使用、窗戶做不大導致室內暗等

(圖3)德國館的流動空間

特點:不同材質牆體帶來的對比變化、空間尺寸對比帶來的體驗豐富性和趣味性、空間開放性與封閉性之間的穿插、空間功能的模糊性、流線的自由性

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對比著設計,這是現代主義的特點之一。很優秀,但事實上也是現代主義的問題所在。過分的強調一對一的設計方式,就很容易因為追求「更加合適」這種快感而忽略人們的那些固有的情感問題,說白了就是那些極簡的方盒子景觀,雖然夠極簡夠現代,但不夠優雅親和,缺人情味。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你看一會要極簡,一會又人情味。極簡和人情味這是兩個極端,此消彼長的關係,那這些用建築和談論建築的人「他到底想要啥?」 「人到底為什麼需要建築?」 。我覺得不管從哪個角度說,答案最終都會回到滿足生活需求這個點上,工作生活、私人生活、社交生活。滿足那些每天往複、平淡,經常會被忽略卻又始終縈繞在身邊的生活。但人嘛,日復一日的習慣終歸會驅使咱去追求那些日常之外的東西,接近那些能讓我們擺脫日常生活的對象也就非常的必要,不然實在太無聊,太枯燥。所以追求一些非日常,其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這些非日常,說白了就好像電視里那些明星,能帶來樂趣,歡樂,能排憂解悶,也總會受到各種讚譽,但終究沒法像哥們朋友家人那樣讓咱感覺親切,對吧。所以人會追求非日常這很正常,但這種非日常終歸沒法代替那些往複、平淡的東西。

再回來看代主義的興起。你看放回七八十年前,現代主義做的那些事不就是典型的非日常么。相比中世紀那種陰冷小黑屋,現代建築的鋼筋混凝土、大空間那是又名亮、又寬敞,多新鮮多好,被熱捧是必然的。但明星么,總會過氣。你看從20世紀40年代那會開始,現代主義是一點點的在二戰後把住房緊缺的問題幹掉了,同時也把大眾的審美抬高了。之後呢,那些非日常很快就會變成日常。所以到了60年代,對中世紀的優雅和人情味呼喚爆出來也是必然,而且呼聲也和唱現代主義好的那會一樣高。這是人的規律。現代主義是這樣,其他的各種思潮,也是這樣。

換個角度。假設咱作為一個現代的學生,或者建築師,如果咱把那些現代主義的先人們乾的事放今天再練一次的話會怎樣?(這種事,學建築的都沒少干過)。問題是:這樣幹下去咱會怎樣?我的觀點:除了平平淡淡,估計也不會怎樣,不被批判就不錯了。原因有二:

1 你想啊。學校、書本上能教能寫的再怎麼也不會是多複雜多全面的東西吧。不然講的東西沒幾個人聽得懂,那還教個啥。所以教的講的肯定是那些絕大多數人都比較容易理解的東西,也就是在當代社會很常見的東西。那咱通過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做出的建築理論上也就不太可能有多非日常。但現代主義的做法弄出來的偏偏又是一個即理性又缺人情味的空間。即普通又缺人情味,在這麼一個扭曲的狀態下,拿出的方案它再好又能怎樣呢?

2 現代的書里記載的內容和以前的人考慮的事情其實也不完全一樣。我們 MornEdu 是做留學作品集輔導的,所以平日就總會接觸到各種方案,尤其是學生的作品。我們就覺得好像在絕大多數的建築學生眼中,「設計」和「營造一個非日常」好像直接就是劃等號的一對一關係。無論設計的具體是什麼,都會直接進入"創造一個非日常的X"這樣一條線來。衡量和看重的點呢,好看、高大上,這倆佔了絕大多數。翻看歷史可以知道,這種其實即不是設計,也不是創作。現代主義的缺陷是沒人情味,那換句話說,除了缺人情味其他方面都是很不錯的,至少日常的一切基本是得到保證的。這就說明,前人追求的不僅僅是非日常的高大上,更多的是日常與非日常之間在時代背景下的微妙平衡。這是先人們做的事情,「一對一」是為達成這個目的所採用的方法。但「設計」一旦和「創造非日常」成了一對一,勢必就會導致許多最基本的日常被忽視,包括功能合理、比例、尺度、情感、體驗等等,也就是答辯時經常被教授死罵的那些點。其實以前我也很不理解為啥教授們脾氣都那麼燥,好說好商量不行么?現在算是明白了,其實教授是想罵醒我們:一個無法保證日常的非日常,就算它再高大上又有誰會買賬呢?

現代主義的方法雖然不完美,也無疑是優秀的。但結合前面的兩條,就說明咱該學的不是先人的方法,而是現代主義、以及其他各種思潮所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一共有兩個:要麼像現代主義 或者 參數化那樣,在一個非日常的技術或思想下,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儘可能的去保證那些平淡無奇的日常,比如妹島和世、Peter Cook。要麼在保證日常的前提下以一種不太極端的方式製造一些非日常,比如,既追求通透,又讓空間不會太熱,也不會因通透而顯得荒涼。兩個方向,咱不管掛哪邊,總有人懂得欣賞。但要是左右都不掛,光借鑒前人的做法,換做老師的立場,就算他鐵了心真的想誇咱,他也難找話頭不是么?

說白了,其實就是行動無效。僅僅只是按老師/老闆教的走照書里說的做的話,要麼是不夠非日常客戶不買賬,要麼是日常和非常平衡的不夠好,老師、老闆、專家看不上。做不出好的建築,未必是咱能力不夠,是咱行動無效。行為有效,這是前提,有效了才可能有好的結果,同時也只有不斷堆積有效的行動,才能做出好的建築。

那麼這些無效的行為是哪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無效的行為?答案是:【簡單邏輯】。這是認知行為學和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很容易理解,我舉兩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第一個例子:我感冒了。我吃了感冒藥 X,一個星期後,感冒徹底好了。哎,這個葯真靈!下次還吃這個葯好了。

你看這一連串的推理,都合情合理對吧?可我真的看到葯和感冒病毒之間的惡鬥廝殺了嗎?沒有。同時,感冒這東西,不管你怎麼折騰,不管你是打針還是吃藥,都要一周左右才會好。即使你不吃藥硬扛,絕大多數的感冒一周左右也都會好。另外,感冒藥的主要作用其實鎮痛、降溫,還有收縮血管也就是止住你的大鼻涕,說白了,就是讓你覺得沒那麼難受。沒事的時候你翻翻感冒藥的說明,沒哪個是直接幹掉感冒的。回過頭來咱們看感冒藥好使這個因果關係推理,它還站得住腳嗎?那下次我再吃這個感冒藥,真的有效嗎?不一定。

第二個例子:感冒有時候就會發燒,那咱爸媽從小就教我們,多蓋被子多睡覺,捂出汗燒就退了。

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因為我們發燒了,身體為了退燒就需要把多餘的熱量排出去。人體散熱的方式是什麼,就是出汗。我們覺得出汗導致退燒,認為更多的出汗就會更快退燒,所以把自己包成粽子,身體的熱量排不出去最終結果是癒合的反而更慢了。

【簡單邏輯】說的就是這個,就是說看起來可信的邏輯推理或者因果關係其實不一定對,許多人生經驗也都非常可笑。同時即便某條人生經驗或者因果關係它本身是對的,執行之後也未必會有好效果。比如今天文章開頭直接給出的現代主義大師們慣用的設計方法,這是經過前人驗證後確實有效的設計方法,但我照這個方法做就是現代主義設計師嗎?我就能做出好設計嗎?我就能被認可嗎?不一定。

再舉個例子:前幾年我看過一個叫「Eco-Cooler」的用塑料瓶做成的不用電的生態空調(圖4),可以有效局部降溫3-5攝氏度,在孟加拉廣受好評,全世界也是一陣點贊。

(圖4):塑料瓶生態空調,通過改變風壓來降溫

結果在中國學生作品裡也是被廣泛使用。你看回收利用塑料瓶多環保、不用電多節能。但這樣真的就環保節能了嗎?中國夏天高溫那是36℃ +!局部降溫3-5度,這是熱死和快要熱死之間的區別,等於是在說:非節能建築很屎,我的方案一樣屎!以這樣的概念持續努力,最終結果未必比不怎麼努力的人好。

說來也怪。等大家都畢業了走入社會後,那些混的好的反而多是那些平時不怎麼努力但最後分數比較高的開掛學霸。看起來怪,但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這種開掛的學霸一直在做三件事:

一是把自己徹徹底底的融入到真實的社會裡,說白了就是看書,打遊戲,打球,看電影聽歌把妹逛街,然後不斷的在自己看到的事物之間建立一些他覺得說的通的因果關係,形成各種各樣的觀點。

二是驗證,藉助語言、畫圖、做模型等等任何可用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觀點以"因為所以"這種說話方式像講故事一樣展示給別人,讓別人幫著自己驗證一個因果關係的合理性,然後在討論中拉著別人和自己一起提升一個因果關係的合理性。

三是卡著截止時間出圖。而且也不是從頭到尾重新畫,就是從自己驗證過的那些東西里,挑出一小部分,然後仔細用心的組織或者重新再畫的好看一點。

細琢磨一下你就會覺得他們的做法其實很划算。你看啊,他放棄了宅在家裡努力做一個不停畫圖的乖寶寶,獲得的是什麼呢?首先是信息量的優勢。因為他不斷的建立和驗證因果關係,所以他對真實世界的了解其實比我們高的多。所以當面對同樣的一個問題,咱可能要幾天的時間才能搞出個相對完美的方案,而他就有較高的概率張嘴就答。其次,人脈優勢,面對同一個難題,他就有較高的概率可以拉外援和他一起解決問題。而且都是天天一起探討的哥們姐們,所以無論是外援幹活的積極性,還是與外援的協作效率他都比咱們高。咱是自己考慮怎麼畫得更好,可在外援的協助下,無論是出好看的圖還是提前發現自己的錯誤,在概率上他也都比咱們高。找個天平一比量,咱這邊是足不出戶的乖寶寶努力光環,他那邊呢,至少是信息優勢、獲取有效幫助或建議的優勢。你說他分比咱高,這不是必然又是什麼呢?現在請問:乖寶寶光環是必要的嗎?你是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要帶乖寶寶光環的嗎?不一定!

大家都習慣了憑感覺做出判斷,這在生活情境其實無所謂。但用在工作學習上,你早晚會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下稀里糊塗的摔個愣頭青。【行為無效】,在當代中國的建築行業和教育環境下,它早已滿地都是,成了一種現象。所以:

  1. 請事事慢一拍,想清楚了再做。

  2. 抱著懷疑的態度面對和思考任何問題,因為大多數的事情其實你只要想一想你就會發現根本說不通。

  3. 千萬不要相信你憑直覺最先想出來的那個答案!

以今天的環境,要成人生成贏家,「堅持活到別人都死在沙灘上」總比「努力衝鋒陷陣打怪升級」來的快,而且輕鬆多了!「規避無效行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剛才的三條。就這麼說定了哈?咱拉勾,說話算數!

做個測試:我現在出節點大樣圖,第一次的時候你每天能畫10張節點大樣。畫完之後老闆說得重畫,同時豐富了一堆細節問題,導致你每天只能畫5張節點大樣。問,你的平均出圖速度是多少?是每天7.5張嗎?大哥!冷靜、謹慎!別太快!

上次博文介紹過,我們想提供和維護一個研討會性質的環境,做一些社團活動,從而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互相促進著進步。每次活動都是一周,會包含一篇博文(發布在 MornEdu 公眾號,直接搜索字母:MORNEDU 即可)、一個與博文主題一致的公開課,時間是周四晚八點。周六下午之前,由大家自主展開實踐。周六下午至周日我們將以在線活動的方式,對大家實踐的結果展開點評和討論,和大家一起做一些設計的探索和嘗試。

本周公開課(周四晚8:00)的內容有三部分:一是借著建築大師Jorn Utzon的故事, 體會在真實的建築行業里「有效行動」和「無效行為」的區別是什麼。二是講解設計過程中,那些不容易被意識到的【常見無效行為】。三是針對常見的麻煩事或者情境,給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對應策略。所有內容的共同目的:徹底刷新你對建築設計的理解,刷新你對做設計這個行為的認知。

之後進入課後活動環節,主題【透過電影/小說 · 認知 · 世界/空間】。請抱著規避無效行為的態度,結合參考公開課上列出的技巧和策略,通過看一部電影/小說,對我們當代的世界/空間提出你的觀點或認知(下周起我們將基於自己提出的觀點/認知,通過展開最簡單的設計行為,做一些設計上的實踐和探索)。

公開課的鏈接,也可以掃二維碼獲取。二維碼在最下面。

感謝大家的捧場,也期待與你在公開課直接交流。最後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再測試一次:若一個有價值的課程價格是60元/周,參加則一年則總計3,120元,貴嗎?


推薦閱讀:

issue#15 赫魯曉夫樓,意識形態在遠東的另一種「勝利」
現在的景觀公司還做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嗎?
佛教寺廟和道教道觀有哪些別具一格,融合現代化風格的建築?
國外有沒有代徵用地?這是中國特色嗎?
建築專業的學生都是通宵畫圖嗎?

TAG:建筑设计 | 建筑 | 建筑景观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