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夢幻花》:沒有才能和使命的人,會不會覺得很空虛?

每個時代真正稱得上「有才能」的人寥寥可數,大多數人都可歸為「優秀」和「平庸」這兩大類。

有些人自認為有潛質,只是因為現實原因,沒能走上一條可以一展拳腳的道路;有些人幸運地從事了自己熱愛的工作,並成為了該領域的專家,卻發現驚世之作離自己仍然很遠;有些人得到了天賦,卻不堪重負;有些人毫不在乎,也過著自己的生活。

尚人、雅哉、梨乃和蒼太這四個年輕人,對待才能有各自的看法。

尚人在學校里成績優秀,體育又全能,畫畫又好,音樂也達到了專業水平,按說在同齡人中已經算得上出類拔萃了,但他明白這些都是在有限的範圍內。人們面對他的作品,只會欽佩,不會感動,尤其是在游泳天才梨乃面前,他覺得自己沒有那種光芒萬丈的才能。

這種心情,他的音樂搭檔雅哉很能體會。他也認為,自己只是有點普普通通的能力,說到底和常人沒有兩樣,雖然」半吊子的模仿「搞得不錯,但他渴望成為真正的音樂天才。

在這種「不甘優秀」的苦悶中,兩人被教唆服用了本應絕跡於江戶時代的夢幻花種(一種黃色牽牛花,花籽有致幻作用。而致幻劑能夠改變使用者的意識狀態,可引起思維奔逸,情緒改變,感知覺紊亂,人格解體與現實解體等,詳見百科),在幻覺中意外領悟了音樂的真諦,從未聽過的樂曲就像中了魔法一般從指尖傾斜而出,成全了他們的天才夢。

但等藥效過去,他們又變回了普通人,這讓他們難以接受。他們對花籽產生了很強的心理依賴,屢次犯險尋找靈感,甚至不惜變成殺人犯:一個墜樓自盡(致幻劑影響對現實的判斷力,覺得自己能從樓上飄下去也是有的,或者無法忍受致幻劑帶來的惡性經歷,覺得自己要瘋了,還不如自我了斷…總之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一個殺了要舉報他的老人(冒充天才的羞恥感,甚至超越了服用毒品的羞恥感)。

真正讓他們成癮的,不是花籽(停用致幻劑一般不會出現戒斷癥狀),而是擁有才能的假象。若將」有無才能「這樣一個後天努力有限的要素,作為判斷一個人存在價值的唯一標準,自我否定便很容易發生。

而且,在渴望才能的背後,他們究竟渴望著什麼?

梨乃很幸運,她擁有實實在在的才能,周圍人對她抱以極大的期望。但這種期待的目光和言語,卻常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開始害怕失敗,害怕這些期待最終會變成失望,但她又不能直言退縮。於是,時機似乎很微妙,她突然出現了在水中暈眩的毛病(可能是心因性的),給了她一個暫時逃避的正當借口。

離開游泳隊後,她與」游泳「二字徹底斷絕了關係,對過去游泳隊的老師和朋友避而不見,不願提起游泳的話題,甚至有人讚歎她是游泳健將也會惹得她生一場氣。因為誰提起」游泳「二字,誰就揭了她因逃跑而羞恥的傷疤,她自己並沒有意識到。

也許她內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讚美,都是因為自己是有望進軍奧運會的游泳天才,若失去了這一光環,她就什麼也不是了。但身在賽場,失敗總會到來,與其失敗後讓人失望,不如在光環下全身而退。大家都會為她感到惋惜,相信若不是不得已的原因,以她的天賦一定能拿到奧運冠軍。

至於蒼太,是否從事喜歡的職業,是否有才能,他並不很在意。核泄漏事件後,原子能備受非議,他之所以決定留下來繼續從事原子能研究,並不是出於深沉的愛,也不是自以為會成為原子能的大神,他只是選擇遵從一種使命感:原子能的存在對日本已是一種現實,無論將來決定繼續發展還是撤銷它,都需要比現在更高的技術,花費數十年才能完成。既然這件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為什麼這個人不能是我?

繼承「負遺產」,完成更崇高的使命,同樣讓他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就像他的家族以消滅夢幻花為使命一樣,無所謂喜不喜歡,他們只是選擇承擔。

那麼,如果一個人,既沒有才能眷顧他,又沒有使命交付他,人生當真會過得無比空虛嗎?

梨乃的爺爺就屬於這樣的情況。一個曾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植物專家,卻最終與重大科研成果失之交臂,似乎辛勞一場,毫無所得。退休之後,他仍然喜歡侍弄花草,樂此不疲,用相機記錄下它們的成長過程,開花便是對他最好的慰勞。

不是植物界的天才,也沒有一定要完成的使命,他對人生的態度依然樂觀平和,以自己的正直、善良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一封寫給自己幫助過的年輕人的信中,他說道:

「覺得很痛苦的時候,你就想著,因為這痛苦而成長了一步。這樣的話,就又能迎來美好的一年了吧。」

以上。

月遙。

點擊【目錄】,查看往期讀書筆記。


推薦閱讀:

明星大偵探第九個案子《都是美麗惹得禍》關於被燒的人?
如何評價網路劇《靈魂擺渡3》?
電影《夜宴》最後女主是被誰殺死?

TAG:东野圭吾 | 悬疑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