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課:功能性動作篩查(FMS)

目 錄

一、FMS簡介

二、FMS測試

三、FMS評分

四、解決方案

五、參考資料

一、FMS簡介

1、背景

背景1

不管是在大眾健身領域、競技運動訓練領域,還是其他對體能有著較高要求的行業,如消防員、軍人等,人們通常會經歷三種測試:健康測試→身體素質測試→專項技能測試。

但是,這種測試方式有個問題:關注測試結果,而忽略了測試動作本身。比如,有些人雖然在測試中出現了代償或者動作錯誤,依然可以取得好成績,但是如果不進行評估和糾正,會提高運動損傷的風險。

所以,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應加人「動作篩查」的測試環節,而FMS是實現「動作篩查」的理想工具。

所以,對於任何一個進行體育鍛煉的人來講,正確的測試流程應該是:健康測試→動作篩查→身體素質測試→專項技能測試。

背景2:

(以動作訓練為基礎的最佳競技能力金字塔)

第一層:動作(靈活性、穩定性以及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第一層是基礎部分,它代表身體完成動作的能力,即人體運動功能。這些功能包括關節運動的靈活性、穩定性以及神經-肌肉控制能力。當人體關節具備正常的靈活性、穩定性,肌肉具備運動控制能力時,才能完成合理的動作。反之當以上任何一個因素出現異常時,人體運動功能就會出現代償、關節過度使用等情況,因此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中,動作練習是整個訓練結構的基礎,還是預防運動損傷的前提條件。

第二層:身體素質

第二層代表人體的各項身體素質,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但這並不意味在這一層級就拋棄了動作練習:一方面,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通過完成各種動作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動作是所有身體運動能力的載體。傳統的體能訓練追求通過發展力量和速度以獲得更大的肌肉輸出功率,但如果運動員不具備良好的身體運動功能和動作模式,而盲目進行力量和速度訓練,其結果就像一部發動機非常好的跑車卻沒有很好的操控性能一樣,結果是十分危險的,這也是沒有良好身體運動功能基礎的運動員出現急性或慢性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第三層:專項能力

第三層代表運動員具備的專項技術水平。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測試來描述和評價運動員完成特定專項動作的速度、力量,並最終以運動成績表現出來。

2、FMS的定義

FMS是Gray Cook等人設計的一個基於基本動作模式預測運動風險的篩查系統。通過7個功能動作和3個排除性測試,對人體基本動作模式的完成情況進行確認、分級和排序,進而對人們的運動風險進行評估。FMS中使用的7個測試動作和3個排除性動作可以稱之為人的基本動作模式。

7個測試動作

深蹲(DeepSquat)

跨欄架步(HurdleStep)

直線弓箭步(In-LineLunge)

肩部靈活性(ShoulderMobility)

主動直膝抬腿(Active Straight Leg Raise

軀幹穩定俯卧撐(TrunkStability-Push Up

軀幹旋轉穩定性(RotaryStability-Quadruped)

3個排除性動作

肩部碰撞測試(ImpingementTest)

伏地起身測試(PronePress Up Test)

跪姿下腰測試 (KneelingLumbar Test)

3、FMS的原理和使用範圍

FMS由7個測試動作和3個排除性動作組成,要求受試者達到靈活性和穩定性的平衡狀態。通過讓受試者完成這些動作,體能訓練師或物理治療師可以發現受試者的弱點、不平衡性、不對稱性和動作局限。

雖然許多人可以完成各種不同的動作,體現出較強的運動能力,但卻存在不能有效完成本篩查中動作的情況。這些人在FMS中評分較低,因為他們通過代償性方式完成動作。如果代償性動作長期持續,那麼他們的非標準的運動模式就會被強化,身體不能均衡發展,並可能因此造成傷害。

通過FMS,我們可以篩查、鑒別出需要警示的動作模式,因為這些模式讓運動員或健身人群處於高風險中;可以快速對基礎動作模式的質量進行分級,區分並著重處理那些薄弱環節,更加有效率地糾正代償性動作;通過有針對性地解決篩查中出現的問題,再次進行篩查,根據篩查的結果再次優化和調整方案,最終達到消除運動員或健身人群因動作模式的原因而導致受傷的風險。

FMS篩查可以廣泛用於各種人群的基礎運動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評價。

二、FMS測試

1、基礎知識簡介

正確執行功能性運動篩查必須熟知以下骨骼結構或體表標誌。

l 脛骨粗隆:在膝關節前面下方皮下隆起處,可觸及,屈膝時更明顯。

l 髂前上棘(ASIS):指髂嵴的前端。

l 外踝和內踝:外踝指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內踝指脛骨下端向內的骨突。

l 遠側腕褶痕:自手指向身體方向最遠的腕部褶痕。

l 膝關節中線:髕骨上緣和髕尖的中線。

2、所需器材

可以購買FMS測試套裝,或自製測試工具,但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l 一支四英尺長桿(約1.2米)

l 兩支短桿

l 一塊2英尺寬x 6英尺長測試板(約0.6米x 1.8米)

l 一條彈力繩

3、篩查人員位置

篩查期間觀察受試者動作時應當注意:距離和位置。做好這兩點有助於觀察到篩查過程中的所有細節。

l 距離

需距離受試者足夠遠才能看清整體。大多數情況下,測試人員對站位無所適從的原因是離受試者太近或太注意測試的某個區域。站得離受試者足夠遠才能看清整個動作過程,準確地判斷動作是否符合測試標準。

l 位置

受試者有三次機會完成每項測試,測試人員可以在測試中四處移動,無需顧慮。根據測試內容,最適合的觀察角度可能是在受試者的側面,也可能是在受試者的正面。如果從一個視角無法清楚地評分,應當充分利用三次機會,適當地轉換視角,變換位置。

4、功能性運動篩查的執行順序

l 深蹲Deep Squat

l 跨欄架步Hurdle Step

l 直線弓箭步In-Line Lunge

l 肩部靈活性Shoulder Mobility

(肩部碰撞測試Impingement Test)

l 主動直膝抬腿 Active Straight Leg Raise

l 軀幹穩定俯卧撐Trunk Stability-Push Up

(伏地起身測試Prone Press Up Test)

l 軀幹旋轉穩定性Rotary Stability-Quadruped

(跪姿下腰測試 Kneeling Lumbar Test)

5、FMS測試(10個動作)

測試1:深蹲 Deep Squat

測試目的:

深蹲模式是許多運動動作的組成部分,它充分體現了上下肢靈活性、軀幹穩定性的運動功能,以及在對稱姿勢下髖和肩關節的功能。雖然在現代生活和日常鍛煉中並不需要人們完成全蹲,但並不意味著這個動作在社會的進化中已經不再重要了。

把深蹲作為運動篩查中的基本動作,是因為深蹲動作模式可以非常全面地展示受試者的上下肢靈活性、姿勢控制能力、骨盆和核心穩定性。正確完成深蹲動作要求受試者發揮良好的神經肌肉控制。深蹲可用於測試髖、膝、踝兩側對稱的功能靈活性和穩定性。橫杆舉過頭頂的動作可以測試肩關節、肩胛區、胸椎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測試說明:

首先讓受試者保持雙腳間距離與肩膀同寬站立。雙腳保持平行對稱,腳尖不得朝外。受試者將橫杆置於頭頂上,調整雙手位置,使肘與桿成90度角。

接著,讓受試者雙臂伸直。指示受試者慢慢下蹲至儘可能低的姿勢,保持雙側腳後跟著地,身體面向前方抬頭挺胸,橫杆儘可能高的舉過頭頂。雙膝與雙腳在同一垂直面內,雙膝不得外翻。

可重複做三次該動作,但如果第一次完成動作即達到3分標準,則無需重複。在使用測試板的情況下,未能達到2分標準,則評分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挺胸站立。

l 雙手握住橫杆,將橫杆平舉過頭頂,使肩肘成90度角。

l 將橫杆舉至頭頂正上方。

l 上身挺直,雙膝姿勢和舉橫杆的姿勢保持不變,盡量往下蹲。

l 蹲到最低點保持一秒,然後回到原來的姿勢站立。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如有需要,受試者每一分都有三次機會完成動作。

l 如受試者未能達到3分,則將測試板墊在受試者腳跟下,讓受試者再重複上述指令。

l 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受試者。

l 用FMS測試板或大小相同的板墊高腳跟進行測試時,包括雙腳姿勢在內的所有姿勢必須保持與測試內容一致。

深蹲評分標準:

3

l 軀幹與脛骨平行或趨於與地面垂直

l 股骨位於水平面以下

l 雙膝與雙腳成一直線

l 橫杆在雙腳正上方保持水平

2

l 腳跟下墊上測試板後按照3分標準要求完成動作

1

l 腳跟下墊上測試板後無法按照3分標準要求完成動作。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測試2:跨欄架步Hurdle Step

測試目的:

跨欄架步動作是位移動作和加速動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構成元素。雖然在大多數運動中人們不需要如此跨步,但這個動作可以暴露人體單腿站立跨步過程中運動功能是否存在代償或不對稱情況。這項測試可以對受試者的穩定性和控制力進行評價。

這一動作要求雙側髖部具有良好的協調性和穩定性來完成不對稱運動:運動中,一側身體承受體重,另一側身體可以自由移動。完成動作時必須保持骨盆和核心穩定,橫杆水平放於肩後,雙手握住橫杆保持不動,這樣更便於測試人員觀察到上肢及軀幹是否在運動中保持不動。

靈活性、穩定性、平衡性、姿勢良好且運動功能良好時,不會出現上身過度移動,如果運動中出現上身過度移動可視為代償性運動。跨欄架步可以測試髖部兩側、雙膝、雙踝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這一測試還便於測試人員觀察人體運動功能的對稱性,因此也可以測試骨盆和核心的穩定性和控制力。

測試說明:

首先測量受試者脛骨長度。由於很難確定脛骨與股骨的確切節點,因此將脛骨粗隆中點作為測量標誌點。

讓受試者右腳外側靠在欄架底部,右腿與欄架的一條豎桿平齊,以此調節欄架高度。將欄架的彈力繩滑至脛骨粗隆中點所在高度,然後調節欄架另一短桿的彈力繩至相同刻度,使兩支豎桿的彈力繩位於相同的刻度上。另一種度量方法是用橫杆測量地面至脛骨結節骨的高度,再將彈力繩移至相同高度。

讓受試者站在欄架中心的正後方,雙腳併攏站立,腳尖平齊並輕觸欄架底部。將橫杆水平置於肩後,頸部下方。要求受試者腰背挺直跨過欄架,腳跟著地,再回到起始姿勢。要求受試者在完成跨欄步動作時應該緩慢、受控。

若受試者的動作有任何一方面未達3分標準,則評分為2分。若受試者的動作有任何一方面未達2分標準,則評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雙腳併攏站直,雙腳腳尖輕觸測試工具。

l 雙手握住橫杆,把橫杆水平放在後頸,貼在肩上。

l 保持上身挺直,抬起右腿,跨過欄架,右腳向上抬起,保持右腳與右腳、右膝、右髖成一條直線。

l 右腳腳跟著地,然後保持右腳與右踝、右膝、右髖呈一條直線,再將右腳移回原位。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確保彈力繩平齊。

l 開始測試時要求受試者儘可能挺直站立。

l 為執行動作的腿評分。

l 左右兩側的動作均測試。

l 如有必要,受試者左右兩側的測試最多各有三次機會。

l 觀察軀幹是否穩定。

l 從正面和側面觀察。

l 確保站立腿的腳尖在動作過程中和完成後始終與欄架接觸。

跨欄架步評分標準:

3

l 髖、膝、踝在矢狀面上保持平齊

l 腰部幾乎沒有明顯移動

l 雙手握測試桿與地面保持平行

2

l 髖、膝、踝在矢狀面上不能保持平齊

l 腰部有較大的晃動

l 雙手握測試桿與地面無法保持平行

1

l 腳碰到彈力繩

l 身體失去平衡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測試3:直線弓箭步 In—Line Lunge

測試目的:

直線弓箭步動作是日常活動、體育運動和運動訓練中常見的減速、轉向的一個動作構成。然而直線弓箭步所要求靈活性、穩定性和控制力比許多日常活動要高。通過模擬旋轉、減速和側向運動時由於身體姿勢變化產生的壓力和扭轉力矩,直線弓箭步動作可以對左右軀幹及下肢運動功能進行快速評估。

測試過程中,雙腳距離狹窄,要求受測者從一開始就有足夠的穩定性,並能在髖部不對稱的姿勢下使髖部兩側平均受力,持續有力的控制骨盆和核心。

直線弓箭步動作下肢處於分腿站立姿勢,同時保持上肢呈相反姿勢。這種動作模式既符合脊柱的運動力學特點,還與運動過程中上下肢擺動力矩的自然平衡關係一致。此外,該測試還考驗髖、膝和踝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同時考驗背闊肌和股直肌等多關節肌的靈活性。

真正的弓步動作是由一個向前跨步動作和一個身體重心下降動作組成。直線弓箭步測試僅觀察下壓動作和回復動作;對於一個簡單的動作篩查來說,跨步動作會帶來太多的變數和不確定因素,而兩腳窄距離弓步和上肢相反的姿勢足以發現弓步動作模式中存在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問題。

測試說明:

用測量地面至脛骨粗隆頂端中點的高度以確定受試者的脛骨長度,或通過跨欄步測試時欄架豎桿的刻度獲取脛骨長度。告知受試者將後腳腳尖放在測試板刻度線的起始線上。根據脛骨長度,將受試者的前腳腳跟放在測試板刻度線相應刻度上。多數情況下,讓受試者擺好腳部姿勢再讓受試者握橫杆會比較容易一些。

將橫杆豎置於後背部,輕觸頭、胸背脊椎和骶骨。受試者與前腳不同側的手應在頸椎後處握住橫杆。另一隻手則在腰椎後處握住橫杆。橫杆在測試的整個下壓和恢復過程中必須保持與地面垂直。

受試者須降低後膝觸碰前腳腳跟後方的板,然後恢復到起始姿勢,才算完成直線弓箭步動作。

若受試者的動作未達3分標準,則評為2分。未達2分標準, 則評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右腳平踩在測試板上,腳尖與零刻度對齊。

l 左腳腳跟根據脛骨長度踩在相應刻度上。

l 雙腳平放,腳尖朝前。

l 沿脊柱放置橫杆,使橫杆輕觸腦後、背部、臀部中央。

l 握住橫杆時,右手貼在後頸上,左手貼在腰後。

l 保持身體挺直,讓橫杆始終觸碰頭、上背、臀部,然後重心下沉呈弓步姿勢,右膝擺在左腳腳跟後方並接觸測試板。

l 恢復到起始姿勢。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評分中的左、右側依前腿左、右而定。

l 動作過程中橫杆始終保持垂直,並與頭、胸背、骶骨接觸。

l 前腳腳跟保持平放在板上,恢復到起始姿勢時,後腳腳跟與板接觸。觀察是否失去平衡。

l 與受試者保持較近的距離,以防受試者完全失去平衡。

l 左右兩側的動作均須測試。

l 如有必要,受試者左右兩側的測試最多各有三次機會。

直線弓箭步評分標準

3

l 橫杆始終與身體接觸

l 橫杆保持與地面垂直

l 軀幹保持穩定

l 橫杆與雙腳保持在同一矢狀面

l 後膝觸碰到測試桿

2

l 橫杆未能始終與身體接觸

l 橫杆未能保持垂直

l 軀幹出現明顯擺動

l 橫杆與雙腳未能保持在同一矢狀面

l 後膝無法觸碰到測試桿

1

l 身體失去平衡

l 無法完成該動作模式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測試4:肩部靈活性Shoulder Mobility

測試目的:

肩部靈活性動作可以檢測肩關節區域、胸椎、胸廓在上肢相對的肩部運動中是否保持自然對稱的運動功能。儘管生活中很難見到與測試動作完全一致的動作,但通過該動作測試可以觀察到頸椎及胸椎的代償動作,排查肩關節存在的疼痛症。

測試說明:

首先,測量受試者腕褶痕遠端與最長手指尖端的長度,即受試者的手長。受試者雙腳併攏站立,雙手握拳,拇指在四指內。然後讓受試者一拳伸到後頸處,同時另一拳伸到後背處,一邊肩膀儘可能的向外張、收攏,另一邊肩膀儘可能地向內扭轉、收攏。測試期間,手必須保持握拳,動作連貫。測量受試者兩手相距最近兩點之間距離,此距離即反映受試者肩關節靈活度的大小。受試者左右手互換姿勢各有最多三次機會完成肩部靈活性測試。受試者的動作有任何一方面未達3分標準,則評為2分,受試者的動作有任何一方面未達2分標準,則評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雙腳併攏站直,兩臂自然下垂。

l 雙手握拳,四指包住大拇指。

l 將右拳舉過頭頂,然後沿著背部儘可能地向下降,同時將左拳 沿著背後部儘可能地往上提:動作要連貫,一氣呵成。

l 雙芋一次到位後不得再「移動」以靠得更近。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評分中的左、右側依據舉在肩上的左臂或右臂而定。

l 確保受試者雙拳一次到位後沒有再儘力讓雙手靠近。

l 重複測試並對兩側均進行掃郎余性測試。

l 如有必要,受試者左右兩側的測試最多各有三次機會。

肩部靈活性評分標準

3

l 雙拳距離小於一個手長

2

l 雙拳距離小於一個半手長

1

l 雙拳距離超過一個半手長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排除性測試1:肩部碰撞測試Impingement Test

測試說明:

肩部靈活性測試中含有一個排除性測試。該測試不計入評分,用於觀察肩部疼痛癥狀。如果受試者感覺到疼痛,則在評分單上記錄為陽性(+ ),評分計為0分。受試者兩側均要進行肩部碰撞測試。

測試要點:

l 雙腳併攏站直,雙臂自然下垂。

l 右手握住左肩,手掌放在左肩前方。

l 保持手掌位置不動,將右肘儘可能向上抬起,詢問受試者是否存在疼痛。

l 然後換至對側進行測試。

測試5:主動直膝抬腿 Active Straight Leg Raise

測試目的:

主動直膝抬腿看上去最不像功能性篩查,但不要因為它太簡單而被誤導。這個動作不僅可以識別髖關節屈曲的主動靈活性,還可以判斷動運動中核心的初始穩定性和持續穩定性,以及另一側髖關節的靈活性。與其說是測試髖關節屈曲,不如說是評估平躺時下肢分別運動的功能。必須充分發揮多關節肌群良好的運動功能才能完成這個動作。

臀大肌、髂脛束複合體和腘繩肌腱是最容易限制髖關節屈伸的人體結構。完成該動作時一方面考察腿繩肌肌腱和小腿二頭肌的柔韌度,另一方面考驗保持骨盆的穩定性以及核心穩定時下肢分離的能力。

測試說明:

受試者仰卧,兩臂側放,手掌朝上,頭部平放於地面。雙膝下放置測試板。雙腳呈中立位,腳掌與地面垂直。

將橫杆放置在髂前上棘(ASIS)和膝關節中線中間,與地面垂直。接著,讓受試者抬起測試一側腿,同時保持該側下肢的踝、膝初始姿勢不變。

活動腿上抬到最高位時,非活動腿保持中立位不移動。若活動腿踝骨垂直線超過橫杆,則記錄為3分;若活動腿踝骨垂直線未超過橫杆,則像移動鉛錘線一樣移動橫杆觀察活動腿踝關節垂直線是否超過非活動腿膝關節中線,超過則記錄為2分;若活動腿踝骨垂直線未超過非活動腿膝關節中線,則記為1分。

兩側均須完成主動直膝抬腿測試,每側最多三次機會。若受試者的動作未達3分標準,則評為2分。若受試者未達2分標準,則評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平躺,雙膝後部壓在測試板上,腳趾朝上。

l 雙臂放在身體兩邊,手掌朝上。

l 雙腳呈中立位併攏姿勢。

l 受試腿保持平直,另一側的膝蓋保持與測試板接觸,然後儘可能高地抬起受試腿。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評分中的左、右側依抬起腿而定。

l 如果膝關節中線難以辨認,則通過屈曲、伸直膝關節加以確定。

l 確保非活動的下肢保持中立位。

l 左右兩側的動作均須測試。

l 如有必要,受試者左右兩側的測試最多各有三次機會。

主動直膝抬腿評分標準

3

l 踝骨垂線落在大腿中部和髂前上棘(ASIS )之間

l 非活動下肢保持中立位

2

l 踝骨垂線落在大腿中部和膝關節線之間

l 非活動下肢保持中立位

1

l 踝骨垂線落在膝關節線以外

l 非活動下肢保持中立位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測試6:軀幹穩定俯卧撐Trunk Stability-Push Up

測試目的:

軀幹穩定俯卧撐是一種特殊的單次俯卧撐練習,主要反映核心穩定性。其目的並非用來評價受試者上肢力量的大小。良好的軀幹穩定俯卧撐動作要求受試者不藉助脊柱和髖部運動來獨立完成該動作。

在該項測試中,常出現伸展和旋轉等代償動作。這些代償動作會揭示受試者在完成俯卧撐時上肢及軀幹的發力順序。軀幹穩定俯卧撐動作測試受試者在上身閉合運動鏈中,脊柱是否穩定在同一矢狀面的能力。

測試說明:

受試者俯卧,兩臂伸展過頭頂。男性受試者和女性受試者的初始姿勢不同。男性受試者雙手拇指放在前額頂端,而女性受試者雙手拇指放在下頜位置。然後根據評分標準,將拇指下移到下頜或肩膀位置。雙膝完全伸展,雙腳併攏呈中立位,腳掌與地面垂直。

要求受試者以此姿勢完成一次俯卧撐。身體應當整體被推起,測試過程中脊柱不得左右擺動。若受試者不能以此姿勢完成一個俯卧撐,則讓受試者將雙手下移,換至更輕鬆的姿勢。

軀幹穩定俯卧撐最多有三次測試機會。若受試者的動作有任何一方面未達3分標準,則讓受試者將雙手移至更輕鬆姿勢,測試受試者能否達到2分標準。若受試者未達2分標準,則評為1分。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面朝下俯卧,雙臂伸過頭頂,雙手與肩同寬(虎口與肩關節平

齊)。

l 雙手下移,使拇指與額頭(男性)或下頜(女性)平齊。

l 雙腿併攏,勾腳尖,雙膝和肘抬離地面。

l 保持軀幹穩固,將身體整體推起作俯卧撐動作。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受試者須將身體整體撐起。

l 確保受試者每次完成動作時手部姿勢不變,準備撐起時雙手沒有向下移動

l 確保胸部和腹部同時離地。

l 如有需要,受試者有三次機會完成動作。

l 如有需要,讓受試者雙手擺放在怡當位置,然後重複上述指令。

軀幹穩定俯卧撐評分標準

3

l 男性受試者完成拇指與前額頂端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l 女性受試者完成拇指與下頜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l 受試者將身體整體撐起,脊柱未彎曲

2

l 男性受試者完成拇指與下頜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l 女性受試者完成拇指與鎖骨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l 受試者將身體整體撐起,脊柱未彎曲

1

l 男性受試者無法完成拇指與下頜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l 女性受試者無法完成拇指與鎖骨平齊姿勢的一次動作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排除性測試2:伏地起身測試Prone Press Up Test

測試說明:

觀察受試者疼痛反應,如受試者感到疼痛則記錄為陽性(+ ),同時將整個軀幹穩定俯卧撐測試評分記為0分,並執行更為全面的評估或推薦受試者前往醫療機構。

測試要點:

l 腹部貼地俯卧,雙手置於肩膀下,手掌朝下。

l 身體下部不動,雙肘慢慢挺直,儘力使胸部遠離地面。

l 詢問受試者是否有疼痛。

測試7:軀幹旋轉穩定性Rotary Stability-Quadruped

測試目的:

軀幹旋轉穩定性動作要求受試者通過上下肢協同運動檢查骨盆、身體核心及肩帶穩定性。這是一個綜合的動作,需要保持良好的軀幹能量傳遞能力以及神經控制肌肉的能力,該動作源於我們從嬰兒期開始學習運動時的匍匐動作。

該測試有兩個意義。它能展示冠狀面和失狀面上的軀幹穩定性能力,並反映基本攀爬動作中軀幹靈活性和穩定性的協調作用。

測試說明:

受試者四肢著地,在受試者的雙膝與雙手之間放置測試板。脊柱與板平行,雙側肩、髖關節與軀幹成90°角,雙腳勾腳尖,腳掌與地面垂直。

在開始運動前,雙手張開,雙手拇指、雙膝、雙腳均與板接觸。受試者收肩,同時伸展同側肘和膝關節,然後將肘關節與膝關節相互觸碰,並保持身體與板對齊。允許受試者將肘關節和膝關節靠攏時脊柱彎曲。

兩側肢體均須測試,如有需要,兩側最多有三次機會。成功完成一次動作後無須再重複。

若受試者未能達到3分標準,則要求受試者完成一次對側模式測試,即使用對側的肩和膝觸碰完成上述動作。在對側模式中,肘關節與膝關節伸直時與地面平行,觸碰時應在測試板上方。

測試口令:

完成以下動作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請告訴我。

l 雙手雙腳橫跨測試板,雙手置於雙肩正下方,雙膝置於髖正下方。

l 雙手拇指、雙膝、雙腳腳趾必須與測試板側面接觸,勾腳尖。

l 同時將右手向前伸展,將右腿向後伸展,感覺自己正在飛行。

l 右側肢體不要著地,將右手肘與右膝直接放在測試板上。

l 恢復至伸展姿勢。

l 恢復到初始姿勢。

l 您是否聽明白這些指令了?

測試要點:

l 若受試者無法完成同側肢體動作,則指示受試者完成一個對側模式,以便觀察是否達到2分標準。

l 測試評分中的左、右依活動上肢左、右側而定。

l 確保同側肢體保持在板上方則評分為3分。

l 對側膝關節和肘關節必須在板上方觸碰才可評分為2分。

l 確保動作開始時脊柱平坦,髖、肩與軀幹呈90。

l 左右兩側的動作均須測試。

軀幹旋轉穩定性評分標準

3

l 正確完成一次同側動作

l 同側肢體保持在板上方

2

l 正確完成一次對側運動

l 異側膝蓋和肘關節於板上方接觸

1

l 無法完成對側動作

※測試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受試者該項測試評分為0分。疼痛區域應當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全面評估。

排除性測試3:跪姿下腰測試 Kneeling Lumbar Test

測試說明:

跪姿下腰伸展測試用來檢查脊柱的彎曲程度。觀察受試者疼痛反應,如受試者感到疼痛則記錄為陽性(+ ),同時將整個旋轉穩定性測試評分記為0分,並執行更為全面的評估或推薦受試者前往醫療機構。

測試要點:

l 四肢著地,將髖部向腳跟移動。

l 胸部緩慢下沉盡量貼近大腿,雙手儘可能向身體前方伸展。

l 問詢受試者是否感覺到疼痛。

三、FMS評分

1、 測試結果評分標準

l 測試前只需簡單介紹測試動作,不必將評分細節告知受試者;

l 如進行左、右分開測試,則該項測試最終評分計左、右側得分最低一項分數;

l 對於4、6和7測試動作,該動作測試完畢後須進行排除性測試,如有疼痛,則該測試記為0分;

l 當最終得分小於或等於13時,應建議受試者進行物理治療或醫學檢查;

l 對結果進行評價給出得分,再設計解決方案。

2、 優先等級問題排序

評分優先等級排序

根據下面列出的得分等級對FMS所測動作進行由低分到高分的排序。0分是最先考慮解決的問題,獨立動作或雙側動作3分是最後要考慮解決的問題。優先解決問題得分排序按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至最不重要的順序自上而下排序:

l 0分(疼痛)

l 得分不對稱,得1分(如左1右3或右1左3)

l 得分不對稱,得1分(如左1右2或右1左2)

l 獨立動作,得1分

l 得分對稱,得1分

l 得分不對稱,得2分(左2右3或右2左3)

l 獨立動作,得2分

l 得分對稱,得2分

l 得分3分(獨立動作及雙側動作)

動作優先等級排序

在得分等級的基礎上運用動作等級對測試結果進行二次排序。在已有的優先等級排序基礎上,按照動作難易度進行二次排序。由最先關注的動作功能障礙至最不重要的動作功能障礙排序如下:

l 主動直膝抬腿

l 肩部靈活性

l 軀幹旋轉穩定性

l 軀幹穩定俯卧撐

l 跨欄架步

l 直線弓箭步

l 深蹲

通過得分等級排序以及動作等級排序,可以得到個人FMS測試動作模式問題最終的等級清單。然後根據優先等級選出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並設計相應得解決方案修正錯誤動作模式。

評分及評價分析原則

l 得0分的項應當首先評估並處理

l 靈活性居首——直膝主動抬腿和肩部靈活性

l 基本動作其次——軀幹旋轉穩定性和軀幹穩定俯卧撐

l 不對稱性必須優先

l 最後是功能重新塑造

功能動作篩查測試記錄表

(見附表1)

四、解決方案

FMS解決方案建議表(FMS-Solution)

(見附表2)

五、參考資料

《身體運動功能診斷與訓練》——尹軍

《身體功能訓練動作手冊》——體育總局


推薦閱讀:

做了這麼多年的「俯卧撐」,竟然沒做對?
Get 跑步正確姿勢,你得繞過這 4 個坑
保護肩頸,人人有責!
愛運動的女生股四頭肌異常發達已經影響到日常穿著下裝,該怎麼辦?

TAG:健身 | 健身技术 | 健身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