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天的高科技農業 = 美國的明天 = 中國的未來 ?

次元君的老家在南方農村,上次回家時,親戚說村裡的人大部分都進城了,只有少數老人還留村裡。

2016年,中國的城鎮戶籍已經達到41.2%,意味著農業人口已經越來越少。

在我們觀望美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時候,美國專家卻驚呼:「日本的今天就是美國的明天」。

那麼,日本的農業究竟發展到哪一步,值得讓美國專家都感到驚訝?

日本發展高科技農業的動力遠勝其他國家

一個同樣的原因是農業人口的減少。2004年,日本一共有220萬全職農民,2014年則減少至170萬。

年輕一代被城市的繁榮吸引,年老的農民無可奈何,只能看著土地望而興嘆。

農業人口的減少導致至少超過42萬公頃的農耕土地荒廢,而進口糧食卻佔了日本糧食總量的60%

另一個原因的衝擊力要來的更猛烈,那就是福島核電站事故

由於事故造成的污染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加上日本歷來就是多災難的國家,日本人對食品安全的關注要比其他國家更加註意。

這兩個主要因素,讓許多剛出實驗室的科技產品,在日本很快的規模利用起來。

這些高科技包括:

  • 用於移植幼苗等的機器人和機械技術

  • 可遠程控制、智能調節溫度、可隔絕外部污染的無塵溫室工廠

  • 用於噴洒農藥以及具備高清監控的無人機技術

  • 土壤的改進技術、以及幾乎不需要陽光、水或土壤的「氣霧栽培」技術

  • 同步衛星記錄歷史天氣數據、與放置在田間的感測器相結合,生成實時警報

  • 通過移動設備提醒農民

這些技術都不是剛發明出來,業界也都有耳聞,但是在美國,它們多數還在小範圍試驗中,例如在新澤西州的一個航空基地周圍的農業實驗室,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報道。

而在日本,這些技術已經在全國範圍推廣。隨著城市人口的繁榮,日本政府大規模地推動大都市相鄰的室內農業,和能夠支持高密度社區的農業高科技。

日本農業科技的倡導者們認為,當栽培作物的產地更靠近消費者時,食品也就能更新鮮和更健康地送達。

日本農業技術的推動者們和技術的應用

在日本的農業技術的創新應用,已經遠遠超出了用LED燈培育萵苣這種水平。

例如無人機技術,日本從業者非常關心這項技術在有機作物的栽培上,能否起到更穩定的培育作用。其中,恆定監測的水平和鷹眼視圖,似乎是兩項關鍵指標。

日本傳統科技企業和農業的合作最顯著的標誌是日本巨頭NTT的進入,在日本,NTT是一家年收入達到6000億人民幣的通信公司。

在2016年日本舉辦的農業博覽會上,NTT展出了一個機器人,用來替代傳統農田裡常見的稻草人

很萌吧…但機器稻草人可不是擺設的:這個機器人會具備遠程控制整個農場的能力。

當農民輸入指令後,機器人可以通過與衛星通信,來連接控制用於植物受精的無人機。或通過一些單一的指令,操作智能化的農業機械

由於機器人會不斷獲取專業機構的反饋和更新,這項技術有希望大大簡化農場運營,同時它還將作為數據收集中心,將一年四季的獨特數據保存並上傳。

還有一家創業公司開發了溫度感測控制器,在過去,農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來判斷他們的溫室里的溫度或濕度是否合適,而他們沒法一天24小時都呆在溫室里。有了感測器,溫室系統就可以自動處理了。

另外一家大家熟悉的企業是富士通。富士通在中國目前以機電和家電聞名,但是這個電子科技企業從2014年開始就轉向蔬菜種植研究。

富士通專門設計了一套系統來解決溫度和濕度的控制,2016年,他們率先在靜岡縣推出了「B-Food牌」甘藍,陸續上架的品種還有辣椒西紅柿

從2016年底開始,富士通預計僅從甘藍就可獲得每年400多萬人民幣的收入。

還有從以「三菱電工」聞名中國的三菱,旗下的三菱樹脂,以農業為切入點,生產溫室專用的塑料薄膜,據說採用這一薄膜種植的蔬菜品質優秀,可以賣到傳統蔬菜市價的3到5倍

而「三菱化學」則側重於研究土壤酸性的問題,希望能夠給農業帶來基礎性的改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從2012年開始,松下開始研發人造光型植物工廠系統和對應的栽培技術。

這其中包括利用節能、分析及光學技術的植物培育控制技術,照明、空調等環境控制技術,實現上中下棚的溫度差在1.5攝氏度以內,在省電的同時實現均質的栽培環境。打破傳統技術,利用LED燈光實現從甜到苦的五個等級栽培技術等等。

從2014年開始,松下正式向市場推出這一系統。2016年1月,日本西部燃氣公司旗下企業開始利用這一系統,從5月20日開始銷售將鉀含量降至原來20%以下(98mg/100g以下)的「低鉀生菜」。

(有些病例如尿毒症患者,不能使用含鉀量高的食物)

更大規模的應用發生在新加坡,松下給這個進口食品達到90%的國家,製造了一個巨大的蔬菜工廠,裡面最終會種植多達40多種作物,最終的目標是讓新加坡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也不是所有公司都順利,東芝就在這場蔬菜大戰中敗下陣來,關閉了旗下的蔬菜工廠

2015年日本經歷過一次「蔬菜工廠泡沫」,其中最典型的是當時日本國內最大的植物工廠運營公司「未來」(MIRAI),因銷售渠道問題堆積大量新鮮蔬菜,導致最終負債11億日元,提出破產申請。

作為高科技產物,無論是無人機還是「蔬菜工廠」,最終都需要經歷市場考驗,以合適的成本運營存活下去。

最後,日本政府是高科技農業高度發展的「始作俑者」,為達成世界領先的水平,日本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資金補貼,這為許多初創企業提供了發展資金,這也是造成「蔬菜工廠泡沫」的原因之一。

所謂「民以食為天」,在天朝,高科技農業也在迅速發展之中。次元君衷心希望,我們的華為、小米、聯想們也能夠採用高科技顛覆產業,給大家提供真正無公害且物美價廉的農業產品。

~~~~~~~~~~~~~~~~~~~

關注微信公眾號:次元新科技(Up2333up)

看吃瓜群眾最關心的未來科技


推薦閱讀:

中國怎樣才算趕上了美國?GDP總量、人均GDP、前沿高科技、人文氣息?
如何才能讓自己沒有影子?
科比和奧沙利文經常用的科握是什麼高科技?
程序猿工作休息時是怎樣的?

TAG:农业 | 日本 | 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