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AJPS經濟精英與民主化

圖片來源:google.com.hk/

論文鏈接:Unlikely Democrats: Economic Elite Uncertainty under Dictatorship and Support for Democratization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由Michael Albertus和Victor Gay教授合作撰寫的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最新論文」Unlikely Democrats: Economic Elite Uncertainty under Dictatorship and Support for Democratization」 利用信號發送模型探討了在專制政體下經濟精英面臨的不確定性對其轉而支持民主化的影響。近年來關於專制政體的研究將經濟精英(economic elites)與政治精英(political elites)視為利益共同體,尤其突出了經濟精英在維持專制統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將專制統治者視為經濟精英的完美代理人。但該理論排除了經濟精英在某些條件下轉而支持民主化的可能,而這恰恰在現實世界中反覆上演。對此,本文作者探討了經濟精英面臨的兩種不確定性對其轉而支持民主化的影響。

其一是對繼任統治者的不確定性。數據顯示,自1875年來,世界範圍內的專制統治者平均在位時間僅有2.01年。頻繁的統治者更替使得經濟精英格外在意下一任的統治者。若候選的繼任者同質性較強,經濟精英便能對未來的政策產生合理的預期;若候選的繼任者異質性較強,經濟精英會擔心最終的繼任者與其關係較為疏遠,乃至對其精英地位造成威脅。因此,繼任統治者的不確定性增強會提高經濟精英對民主化的支持度。其二是潛在繼任統治者政策承諾的不確定性。繼任統治者會向經濟精英提出符合他們利益的政策承諾以獲得他們的支持,但兩者之間的現實政治環境會帶來不確定性。例如,政治動亂會降低這些政策承諾最終付諸實踐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了政策承諾的吸引力。因此,現實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會提高經濟精英對民主化的支持度。

作者利用帶噪音的信號發送模型(noisy signaling model)來刻畫上述兩種不確定性。模型有兩個參與者:潛在的繼任者是信號發送者,經濟精英是信號接收者。首先,潛在繼任者類型的方差被用來刻畫第一種不確定性。其次,潛在繼任者會發出一個表明自身類型的信號,但該信號需再疊加一個環境的擾動項後才被經濟精英所接收。於是,這個環境擾動項的方差被用以刻畫第二種不確定性。求解出來的均衡顯示這兩個方差的增大均會提高經濟精英選擇民主化的可能。

為了更好地展示模型對現實的解釋力,作者還列舉了許多國家的民主化轉型案例。透過這些針對眾多國家的案例分析,作者展示了本文提出的這兩種不確定性能幫助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理解非民主政體中的民主化動因。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當代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有否能力對社會產生建設性(突破性)的影響?
電影《女朋友 男朋友》中,關於台灣民主化的那段歷史是怎樣的?

TAG:精英 | 民主化 | 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