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要不要「忌口」?

生病,誰都不願意。

生了大病,更是糟心。

除了必須的內外科治療,也要在飲食上下功夫。

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屬,都非常困惑

究竟該不該忌口,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我們先從發物開始講~

發物是什麼?

癌症講的「忌口」很多都是指忌「發物」。

但是,從現代營養學角度,很多癌症患者無需「忌口」。

但是很多人,甚至很多醫生,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還是一一「忌口」或者指導患者「忌口」了。

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常見的發物很多…

牛奶、雞蛋、羊肉、狗肉、魚、蝦、蟹、蛤、蚌、烏賊、魷魚;蔥、蒜、 韭菜、芥菜、香菜(胡荽)、芹菜、辣椒、胡椒、芥末、姜、酒、豆類、生花生、栗子、李子、番茄、黃瓜等等等等都是發物。

它們是一些富含蛋白質或有腥氣的食物,例如動物性水產品,尤其是海產品;或者是有特殊氣味,辛辣、刺激的調味性食物;還有一些大豆等種子類食物和某些水果、生吃的蔬菜。

但是,「發物」常誘發的是過敏性疾病。這,和腫瘤,八竿子打不著。

還有一種說法,中醫認為,食物能防治疾病,是由其本身特有的性味所決定的,這就是食物的「食性」。如果不懂食性,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舊病,或加重已發疾病,或削弱藥力,這是食物的「發性」,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發物」。這,也和腫瘤,沒什麼關係

所以,如果為了「忌口」,不吃上述食物,又沒有合理補充的話,很可能造成膳食不均衡,不利於疾病轉歸。

因病(人)制宜,「忌口」各有講究

不同疾病,病程不同,治療方案不同,病人自身條件不同,飲食注意點也不同,要根據情況來處理,就是要因病(人)制宜。

營養不良的癌症患者

如果一個患者原本體重偏輕。在一系列的外科手術、內科放化療治療後,還予以忌口,容易造成更嚴重的營養不良。不僅影響疾病癒合,也無法承受更多的治療。得不償失。

其實,很多癌症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餓死的」!

調查發現,63%的腫瘤患者易發生營養不良,2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營養狀況良好的患者能夠克服治療的副作用,甚至可以耐受更多的治療。因此,消瘦的腫瘤患者及時補充營養非常重要。

營養不良患者增加營養的建議

  1. 排除禁忌症後,三餐儘可能完成,除此以外,適量加餐,不要等餓了再吃。

  2. 不光要多吃,還要吃好。在就餐時可適量吃一些高熱能、高蛋白的食物,例如雞蛋、牛奶、瘦肉、堅果類等。

  3. 在身體可承受的情況下可以適度活動,可以促進消化功能,改善食慾。
  4. 用正餐時不要大量喝水(喝湯),避免影響進食量。

體型偏胖的癌症患者

如果一個患者體型偏胖,治療後恢復良好,那麼適量的「忌口」,減少肥膩飲食,維持健康的體態和生活方式是更有好處的。

例如直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疾病本身的發生與飲食與肥胖有一定關係,那麼改變不良飲食結構,不吃精加工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攝入,減少紅肉攝入是有一定好處的。

以往,營養界認為高脂飲食更貼近腫瘤患者的營養需求,還有一些酮症飲食治療法應運而生。近期Nature新發表的一項發現又更新了我們的知識,認為「高脂肪飲食可能增加癌細胞轉移風險。」

超重/肥胖患者的建議

  1. 排除禁忌症後,三餐按時完成,可不加餐,避免增長過多體重。

  2. 就餐時減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例如肥肉、肉湯、精製糕點等。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3. 在身體可承受的情況下可以適度活動,可以改善體質。

  4. 避免大量進補。

情緒焦慮的患者可適當忌口

對於特別焦慮的患者,覺得不能接受不忌口的話,此時,考慮到患者的心理需求,適量忌口還是有好處的。

疾病與情緒有關,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一個患者對自己的疾病產生特別焦慮的情緒,強行要求不忌口也是沒有必要的。

可以在攝入均衡的情況下適量忌口,但是需要在一大類食物中進行替換,儘可能減少「忌口」造成的營養攝入不均衡。

例如,不願吃雞蛋可以吃鴨蛋,不願吃肉類的可以補充些魚類等等。

如果患者出現了一些特殊的情況,無法自己作出判斷,可以去往大型綜合性醫院營養科諮詢。

推薦閱讀:

上班族如何吃一頓簡單又營養豐富的早餐?
吃天然食物可以導致維生素過量嗎 感覺維生素過量都是因為保健品?

TAG:癌症 | 营养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