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故事|中世紀古書中的魔性插畫

名畫故事|06

公元8世紀,法蘭克帝國的圖爾修道院中,幾位年邁的繕寫員坐在誦經台前的交叉椅上。他們手拿蘸滿墨水的鵝毛筆,在牛皮紙上用工整的拉丁文書寫著一位救世主的生平事迹。這些手工抄寫的書籍,是那個蠻荒時代里最寶貴的文化知識與精神修養。

西羅馬帝國覆滅之後,歐洲進入了一個聽上去很浪漫的時代——中世紀,因為它常使人聯想到騎士、少女和他們的愛情詩歌。但其實中世紀這個稱呼一點兒也不浪漫,他的意思很粗暴,就是「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中間的世紀」。說難聽點,就是這一千年歐洲人都白活了。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一群住在萊茵河邊小樹林里的日耳曼大老粗餓急了眼,舉起板斧衝進羅馬城搶糧食,結果一不小心把羅馬帝國滅了。大家發現這下尷尬了,因為歐洲沒有文化人了。放眼望去,就連一個識字的都不好找。雖然拜占庭人是有文化的,但他們正在小亞細亞那邊忙著挨揍呢,沒工夫給西歐這些大老粗辦班講課。

眼下當務之急,就是從聽說讀寫開始普及歐洲人民群眾的文化知識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指望歐洲的藝術能沿著古典主義的成就繼續向前發展,日耳曼大老粗們只能表示,臣妾真的做不到。

那中世紀的歐洲,還有能看的繪畫嗎?別說還真有。

在古希臘時期,自由貿易和小商品經濟比較發達,所以繪畫主要在瓶子上;在古羅馬帝國時期,財大氣粗的土豪和富二代比較多,所以繪畫主要在別墅的牆上;在拜占庭帝國時期,國家比較富裕能砸錢建設宗教活動場所,所以繪畫主要在教堂的半圓壁上;到了西歐中世紀,大老粗們除了幹活睡覺就是拜拜上帝,所以繪畫主要在經書上。這樣一來,實在不識字的人還可以看看圖。

因此古希臘全是瓶畫大師,古羅馬全是壁畫大師,拜占庭全是鑲嵌畫大師,到了西歐中世紀全是配圖君。

我們先來看看公元1000年以前的幾個配圖君的作品。前兩位生活在查理曼帝國時期,那是中世紀為數不多的統一時期。查理大帝本人文化課補得比較快,除了母語法蘭克語外,還會拉丁語和希臘語兩門外語。由於他對古典藝術十分推崇,所以這個時期的繪畫,還有點古羅馬寫實主義的影子。

聖馬太(牛皮紙上蛋彩)約800年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珍寶館

這是一幅《加冕福音書》的書頁插圖,「福音書」是聖經《新約》的重要部分,主要是記載耶穌的生平與言行。這幅畫中出現的,就是福音書的主要作者聖約翰,他身穿白色托加袍坐在誦經台前奮筆疾書。他身上豐富的衣褶、自然彎曲的身體線條,台階和支柱上的細節,以及檯面和書籍帶有透視感的角度,都是古典主義的寶貴遺產。

而在《埃博福音書》的插頁上,同樣也有一個聖約翰的肖像。可見聖約翰這個筆杆子,在中世紀配圖君中人氣很高。

聖馬太(牛皮紙上蛋彩)約816年

埃佩爾內市立圖書館

但這幅畫中的聖約翰和之前那位相比,明顯暴躁了很多。他身上的衣褶劇烈地翻騰著,眼睛瞪成一種誇張的形狀,有幾簇頭髮也豎了起來。顯然,這個瞬間的聖馬太正處在靈感爆發的狀態,而作者通過線條的戲劇性走向將這種創作激情表現在了畫面中。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直接在畫面中描繪情感的表現手法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查理大帝去世後,歐洲經歷了短暫的分裂,又迎來了相對穩定的時期。日耳曼人的另一個領導者,撒克遜人奧托在羅馬接受加冕,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史稱奧托一世。由於文化水平實在有限,他沒給子孫想出什麼好名字,只好叫奧托二世,和奧托三世。造成了一種電子產品升級換代的既視感。

這三款奧托和查理大帝一樣,都還嚮往著能在西歐恢復羅馬帝國的榮耀。不過奧托們在查理曼帝國的基礎上建立起的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也只是名字比較唬人而已,實際上對地方完全沒有掌控力。幾十個王國、大公國、公國和封建領主各自為政,對奧托家的產品能出到幾代絲毫不感興趣。

但是奧托三世覺得夢想總是要有的,先定個小目標,找人給自己畫一幅畫再說。

登上王位的奧托三世(牛皮紙上蛋彩)997年

慕尼黑拜恩國立圖書館

這就是《奧托三世福音書》上皇帝本人的肖像。由於他的母親是一位拜占庭公主,我們能明顯感覺到繪畫手法中的拜占庭風格。坐在王位上的奧托三世穿著達爾馬提卡袍,和日耳曼人標誌性的綠色薩古姆斗篷。他像聖維塔爾壁畫中的查士丁尼一樣,眼神直視著畫面外的觀眾。他一手握著權杖,一手拿著刻有十字形圖案的權球。身邊的教士和貴族目光獃滯地盯著他,好像在盼著早點下班。

可以看出,中世紀西歐的繪畫在僵硬和刻板上和拜占庭繪畫有相似之處,但人物的表現更加簡略,幾乎抽象成裝飾性圖標,莊嚴肅穆感有所減退。

10世紀之後,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疆域的縮小和影響力的削弱,復興羅馬的夢想漸漸從人們心中淡去了。由於中世紀的封建製取代了古羅馬的奴隸制,土地被封建主們不斷地分割縮小。在權力的角逐和戰爭的拉鋸中,英格蘭、法蘭西、義大利、西班牙等現代歐洲國家的雛形開始浮現出來。

一種理想破滅,總會有另一種理想來接管人類的精神世界。下一個時代的主題,不再是帝國的制霸,而是信仰的角逐。

西歐的天主教與拜占庭的東正教不同,教會的權力和皇帝的權力是不統一的,很多時候他們還會互噴。更有意思的是,他們之間的互噴往往是教會取勝,因此天主教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就比他們的國王更高。換句換說,我是哪國人不重要,反正都是上帝說了算。

下面這幅表現上帝主宰世界的插圖,就是這個時期最受歡迎的繪畫題材。

斯特凡努斯·加西亞,王座上的基督(牛皮紙上墨水與蛋彩)

約1050年,巴黎國立圖書館

這是《聖塞弗啟示錄》中一個跨頁插圖,採用了「基督復臨」這一主題。說的是耶穌升天之後覺得無聊,又重新回到人間甩偶像包袱的事件。而且耶穌這次是要秋後算賬的,所有關注他微信公號的粉絲都可以升天,不關注甚至點舉報的一律下地獄。這就是神之任性。

所以畫面中耶穌正襟危坐在寶石藍的聖光中,四大福音書作者、二十四長老和天使們圍成一個圈兒,畢恭畢敬地給領導敬酒,以表現自己誓與領導共榮辱的鐵粉立場。畫面採用了一種罕見的俯視角度,敬酒的長老們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呈現,有些人還彼此遮擋。顏色強烈而鮮艷,人物看起來輕盈而飄逸。雖然僵硬感有所緩解,但是人物的圖示化更加明顯,簡單地像是用來裝飾畫面的一種花紋而已。

11到12世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歐洲人的平均文化達到了初中二年級水平。也就是說,一個「中二病」大爆發的時代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中二」是這樣一種病,患者都覺得自己有拯救世界的使命,就等著被時代召喚。如果沒有人召喚,就只能通過用力做廣播體操來發泄。不幸的是,這次召喚者還真的出現了,他就是教皇烏爾班二世。

烏爾班二世是一個極具煽動性的演說家,可能是兼職賣過安利。他在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互噴中感覺壓力很大,於是想方設法把矛盾轉移到外部。他發現歐洲有力氣沒處使的中二患者很多,於是把手向東一揮,指向了耶路撒冷,號召大家從穆斯林手中奪回聖地,榮耀基督。

1095年9月27日,成千上萬沒有封地的騎士和農民背著帳篷和乾糧,來到了法國南部的克萊蒙。那天烏爾班二世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說——「以父之名」,說到激動的地方可能還吐字不清地唱了兩句。

說了什麼已經沒有準確記載,只知道下面的中二患者們聽完之後群情激昂,也不導航一下耶路撒冷在哪扭頭就往東走,攔都攔不住。

於是波瀾壯闊的十字軍東征開始了,一個新的繪畫題材又火了起來。

有騎士戰龍的首字母R(牛皮紙上墨水與蛋彩)1125年

第戎市立圖書館

廣大少女們最迷的騎士終於登場了。畫面中這位英武的騎士被認為是聖喬治,他站在僕從的肩膀上揮舞著寶劍,兩條咆哮的龍正在與他們進行搏鬥。騎士身穿著中世紀的布里奧長袍,一側開叉的裙擺下露出了緊身的褲襪,腰帶將上下兩部分隔開。袖子在肘部以下呈現出喇叭狀,露出了裡面的鮮茲內衣。由於日耳曼人生活的地方比較寒冷,因此他們的服裝體現出收身剪裁和突顯體型的效果。這樣一來,男士的挺拔瀟洒和女士的性感優雅漸漸可以顯露出來。這一點對服裝的演變和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騎士與龍的搏鬥姿態組成了一個字母R,是「最尊敬的」(Reverentissimo)一詞的首字母。這樣的畫面更像一幅宣傳海報,人物作為裝飾性圖案的功能進一步得到強化。

騎士屠龍往往是為了拯救少女,他們的愛情故事漸漸成為游吟詩人的題材,這也標誌著歐洲人的文化素養終於進入了悶騷的大學生階段。此時,歐洲的城市再度興起,農業和商業有了發展,人們建起了直衝雲霄的恢弘教堂。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哥特時期。

在哥特風格的起源地法國,有一個城市被稱作歐洲的智力之都,那就是巴黎。

巴黎的締造者,是法國國王腓力二世。他為這座城市鋪設了寬闊的道路和堅固的城牆,他興建的大學吸引了歐洲所有的求學之士,我們熟知的盧浮宮也是在他的倡導下落成的。

雖然巴黎大學裡傳授的還不是科學知識,而是經院哲學那些吹捧上帝的內容,但巴黎人的優雅氣質已經開始形成,並在繪畫當中有所體現。

奧諾雷師傅,撒母耳為大衛塗聖油及大衛與歌利亞之戰

(牛皮紙上墨水與蛋彩)1296年

巴黎國立圖書館

這幅畫來自一位署了名的畫家——奧諾雷師傅,證明藝術家的身份感開始漸漸地復甦。這幅「日課經」上的繪畫選擇了《舊約》中以色列國王大衛的生平事迹。上半部分是先知撒母耳在給大衛塗聖油,在這個傳統儀式中宣告他是上帝選中的君王。下半部分是大衛用彈弓擊倒巨人歌利亞,並割下其首級的知名橋段。

這裡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畫中的人物又有了一絲體積感。奧諾雷很注重對人物的姿態進行表現,連頭髮的細節也努力展示。人物低著頭、挺著胯、扶著額的姿態,使他們再次擁有了靈氣,成為了畫面的主人公而不是裝飾品。幾個人物把腳伸到畫面外的安排,也表現出畫家在試圖尋找古典錯覺主義的魅力。

就在巴黎人彆扭地展現著他們的優雅姿態時,漫長的中世紀進入了最後的倒數。不斷從耶路撒冷歸來的十字軍和商人,為歐洲人生動地描繪著外面的世界。他們不僅帶來了拜占庭帝國所保存的古典美學著作,也帶來了這樣一個傳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富饒的帝國,那裡遍地都是黃金。

從此,越過大海,到達東方,成為了困厄的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神往的一個夢。在這個夢照進他們的現實之前,我們先去夢的彼岸,看一眼那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故鄉的畫卷。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美的曲線是什麼曲線?
動物有無審美判斷?
你的生活中碰到過哪些平時注意不到的絕美事物?
如何理解「侘寂」(wabi sabi)?

TAG:艺术欣赏 | 名画 | 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