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可以選擇的人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故事而已:

(一)古時候,一個少年背負著一個沙鍋前行,不小心繩子斷了,沙鍋也掉在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卻頭也不回的繼續前行。有人攔住少年問:「你不知道你的沙鍋碎了嗎?幹嗎不回頭看看?」少年回答:「已經碎了,回頭又有什麼用呢?」說罷繼續趕路。

(二)師父問:「如果你要燒壺開水,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你該怎麼辦?」有的弟子說趕快去找,有的說去借,有的說去買。

  師父說:「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

(三)富翁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若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選哪塊?」

  青年回答:「最大的。」 

富翁把最大的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最小的。富翁很快吃完了,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吃起來。青年明白了:富翁吃的瓜雖都不大,加一起卻比他多。

------------------------------------------------------------------------------------------------------------------------------------

  • 人生必有「捨得」

「捨得」一詞,最早出自於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的《了凡四訓》,後與中國傳統的思想相互融合,隨著時代的更迭,逐步演繹成為一種哲理。「捨得」在哲學範疇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佛家認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道家認為:舍就是無為,得就是有為,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儒家認為: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聖;而在現代人眼裡「舍」就是奉獻,「得」是成果。它是一種哲學思想的體現,也是人生必然面對的一種選擇。無論你是否願意,人的一生都在「選擇」、「捨得」,哪怕你不去選,不去舍也是一種選擇,也會,面臨「捨得」。

「舍」舍與「得」是對立的,但從「有舍有得」角度,它又是統一的,因此「捨得」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的概念。「舍」是放棄,卻成了成因,結出了「得」的成果,不舍者不得,得必因舍而得。佛經有云:「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萬物循環往複,世事滄桑變幻,人生沉浮不定,「捨得」之道貫穿期間,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均在「捨得」之間達到和諧統一。「捨得」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生。

------------------------------------------------------------------------------------------------------------------------------------

  • 面臨「選擇」的艱難

  每個人都不是超人,即使你是超人,也不可能樣樣都通,樣樣都「OK」。在生活從隨時都可能遇到「選擇」進行取捨。你如果想做出一番事業來,你必須捨棄所謂的「樣樣」,必須依據你的意向選定你的生活方向、研究的領域,研究的專業,研究的課題。

  人生的每時每刻,我們都會面臨兩難境地,需要做出抉擇,往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路。每條路上都有無限風光,可能理性和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最不該走的路上「風景這邊獨好」,更加充滿了神秘、新奇、刺激和誘惑。更難的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每條路收穫和風險的比例是多少。選擇其中一條,就必須放棄另外一條,這种放棄往往是令人心痛的。

魚和熊掌似乎比較容易選擇,因為兩者相差甚遠。可事實上人生中大多數抉擇並不簡單,總是勸告別人:權衡利弊,把舍與得寫在一條線的左右兩邊,當得大於舍時就做,當得小於舍時就放棄,最主要是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現實生活遠非如此單純,得與舍是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的,何況萬事萬物都是處於劇烈的變化發展當中,並且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為得到的東西,與將因得到而捨去的東西沒有太大的距離,於是將捨去的一切更令人無法忍受。

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無論是政治領袖、商業精英……..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要面臨自己人生里的抉擇。這一個個的「捨得」經常的讓我們感到糾結、困惑、迷茫、煩惱……….,讓我們猶豫不決或迷茫。如果一個人是一條船,那麼這種狀況就是錨。錨一落水,船向前也難,談何遠航!?面臨選擇的時候,遲遲不作出取捨,那麼在「遲遲」的時間內就是猶豫不決,就是停滯不前。

------------------------------------------------------------------------------------------------------------------------------------

  • 為什麼面臨「選擇」「捨得」顯得那麼困難?

蘇·比弗去一所中學就中學生的自主性進行調查。被調查的有150名學生,心理學家問他們:「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了難題,一時又解決不了,你該怎麼辦?」令心理學家沒有想到的是,這150名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有困難當然是找父母解決了。」沒有一名學生回答有困難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去求助於父母。當心理學家問他們將來有什麼理想或打算從事什麼職業時,有大約70%的學生回答:「要回家問了父母才能知道。」

  做完調查,這位心理學家在總結他的調查結果時,非常憂慮地說,孩子缺乏自主性,對自我意識在選擇中的重要性的麻木和輕視,已經是當代一些青少年綜合素質中不可忽視的弱項。

  我們來看一個事例:

  有客人到家裡來做客,飯桌上,家中3歲的孩子不肯喝牛奶,鬧著非要喝大人喝的碳酸飲料。相信大家都見過類似的場面。這個時候,如果是你,你該如何做呢?

  你可能因為有客人在,怕難堪,圖省事,為了息事寧人,而答應了孩子的要求;也可能哄騙孩子:「把牛奶喝了,明天媽媽帶你去超市,給你買玩具。」你只是隨口說說,並沒有打算兌現;你還可能對客人苦笑一下,把孩子帶走:「這孩子!真不懂事。走,媽媽帶你去玩一會兒。」然後把哭鬧的孩子帶出去;你還可能訓斥孩子:「不許喝小孩子就得喝牛奶,別以為遊客在我就遷就你!住嘴!別哭了!在哭我……」你還可能對孩子講很多道理,告訴孩子牛奶多麼有營養,碳酸飲料會影響孩子長身體,等等。

最後,孩子從我們的反應中學到了什麼?孩子知道:我沒有選擇權,大人才能控制我的一切。下面的事例很好地解答了上面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沒有自主選擇的能力,凡事都依靠父母去解決呢?長大以後面臨選擇呢?

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對於許多事情都希望自己做主,不管多麼小的選擇,都能給我們一種參與感,我們作出了選擇,會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心理就會獲得極大的滿足。可是,家長們很容易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我們給孩子準備好了一切,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包括上哪個幼兒園,包什麼興趣班,上哪個小學,上哪個中學,上哪個大學,甚至還在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我們都要安排好,孩子只能被動地接受。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從小按照我們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長,而不考慮孩子本身的興趣、意願和基本素質,更不懂得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並用自己的決定代替孩子的決定。當孩子有不滿情緒時,家長們要麼用權威,要麼對孩子說: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是過來人,比你懂,聽我們的,沒錯。我們這樣打著「愛的旗號」,無情地把孩子的選擇權利奪了。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選擇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或者變得非常叛逆,長大後可想而知。

家庭、家長對一個人起著很大的作用「三歲看大,七歲指老」。

------------------------------------------------------------------------------------------------------------------------------------

  • 讓孩子受益一生

面對「選擇」、「捨得」往往都不是那麼輕鬆,我們的孩子有一天也要獨立面對「選擇」與「捨得」。當我們面臨「捨得」、「選擇」吃盡苦頭的時候,我們是否在我們的孩還沒有獨立面對「選擇」的年齡段進行引導、訓練,讓孩子能夠從容面對各種選擇,受益一生呢?

一、平等的溝通方式,與孩子做朋友。我們往往與孩子溝通不注意方式方法,要麼遷就縱容孩子,要麼訓斥責罵孩子,要麼哄騙孩子,要麼迴避問題,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孩子「聽話」,「聽話」就是讓孩子聽從我們的安排和意願,這樣就導致孩子一次次失去了選擇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機會。學會與你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二、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做出選擇,懂得捨得。家長可以給孩子建議,引導孩子做出選擇。接著我們前面提到的事例,我們提到的那幾種情況,是我們中國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而這個事例是發生在美國一個家庭,我們來看看美國父親是如何做的呢?

  父親說:「你喝完了牛奶,可以在我杯子里喝一口飲料。」我們可以看到其中隱含的選擇:你可以選擇喝牛奶,然後喝一點飲料;你也可以選擇喝不完牛奶,但沒有飲料喝。孩子很自然地選擇了喝完牛奶,避免了父母在客人面前的尷尬。

  我們還可以在很多方面給孩子提出建議,讓孩子作選擇。比如,孩子不愛吃早飯,我們就在早餐前問他:「今天早餐是牛奶,還是豆漿?」再如,我們要帶孩子出門,他在看書,我們就讓他作選擇:「你是回來再讀,還是把書帶到車上去讀?」又如,孩子去商場買玩具,可以讓他選擇:「給你50塊錢,你可以而選擇你喜歡的玩具。」

三、讓孩子從小積累自己的「選擇」、「捨得」的經驗。無論多小的選擇,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掌控一些事情,而這些會慢慢得以積累。

------------------------------------------------------------------------------------------------------------------------------------

在孩子還是嬰兒時,他們完全依靠大人去滿足自己的需要,當他們慢慢有了自我意識,說出「不」的時候,說明他們已經擁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他們用「不」來脫離和父母的連接,表達自己的喜好。這時候,讓那個孩子學會選擇,可以讓他們感覺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讓他們更快地學會自立,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承擔選擇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從選擇中得到被尊重的心理滿足,並且這種「選擇」經驗會的以積累,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

  特別提醒:

  我們在為孩子提建議的時候,語言要簡單、具體,讓孩子理解我們所提供的選擇條件,要與孩子的愛好和能力相匹配。如果我們想讓孩子的選擇符合我們的意願,就把這個選項放到最後。

「好東西」永遠只有少數人掌握,都能做到也顯示不出「好東西」的可貴。我們大部分人總會有理由,各種的理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需要接受慣著一個「任性」孩子的現實,如同曾經的自己一樣,並得以傳承,「發揚光大」。

還是那句話:懂(知道)了,做不到正常;不懂(知道),絕對做不到。你會是少數家長里的一員嗎?或者你還是個「任性」的孩子?

聽【夜談歸來】有一種愛叫做不再打擾

《獨立思考------關於我們與我們的孩子》《家風對孩子的影響---關於孩子的成長》

《變了味道的「授權」》關於原文

推薦閱讀:

關於童年------童年經歷的會相隨一生嗎?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自由散漫2.0
豫章書院&楊永信 | 可怕的是讓別人替自己管教孩子的家長

TAG: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