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和連接一切的未來

我本來以為微信小程序這件事情和我沒有太大關係。這就好像假裝沒有看到房間里的大象一樣:這件事情太大了,以至於在談論它之前就會心生敬畏。但昨天半夜,和一位勤于思考的同事在微信上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幾個回合下來,彼此都覺得對方沒有理解到自己的意思。我背靠在疊起的枕頭上,看著空氣凈化器上隨呼吸起伏的小黃燈,內心感到孤獨。

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很多,但張小龍的闡釋只在一個地方有,那就是他在「微信公開課」上的那次分享。原文很長。文章長了就不容易讀出邏輯。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當你在搭建一個新世界的時候,可能也並不完全清楚未來演進的細節,所以只是列出若干規則和可能性,然後雙手合十,樂觀的等待沙丘變為天堂。

於是,我把那篇文章讀了好幾遍。看來看去,越來越覺得可能同事對小程序理解是更加現實主義的,無需安裝和卸載、用完即走、以及把小程序和 PC 時代網頁相比,這幾個點都讓小程序像是類似 HTML5 輕應用之類的東西,當然要加上微信提供的若干介面帶來的增強。但我總是覺得這是不是一個過於保守的估計,厚積薄發一年的作品,是不是僅僅是在重複的基礎上略有補充?

在整篇文章中,唯一讓我興奮起來的是這樣一段漫無邊際的想像:

在這裡我想展望一下在移動互聯網之後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形態?就是大家再使用網路會使用什麼樣的設備去使用網路,或者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訪問網路的服務?我想這個可能非常難想,我個人會從腦袋裡面浮現一些場景出來,就是智能手機之後,有可能是一種類似於眼鏡這樣的設備,成為主流。當眼鏡變得非常非常的智能化的時候,可能整個 PC 或者電腦的系統會藏在一個眼鏡裡面,它的屏幕可能比我們現在手機的屏幕還要大,甚至比 PC 的屏幕還要大,可能是十年以後了,十年以後的技術可能可以做到把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屏幕投入到視網膜裡面,我們通過眼鏡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大的完整屏幕,日常我們就戴著這樣一個眼鏡到處跑,大家想一下這樣一個眼鏡是什麼樣的系統在運行?當我想到十年以後的場景,我會想那個時候眼鏡背後的系統它的應用程序的使用方式應該跟現在不太一樣了,我對它的期望是什麼呢?我更加希望的是眼鏡裡面不要再給我一些安裝應用程序這樣的過程,因為那個是很不自然、很不方便的,我更加希望我的眼鏡看到哪裡,相關的應用程序就到哪裡。舉個例子,假如我看到房間裡面的一盞燈,我想讓這個燈關掉或者打開,當我透過這樣一個很智能的眼鏡看到這盞燈的時候,我會希望在那個燈的上方會出現一個虛擬的開關,我甚至可以用眼鏡去控制這樣一個開關,那個開關是什麼東西?它其實是出現在真實物體上面的一個應用程序。當我看到這盞燈的時候,它的開關應用程序就自動出現了,同樣的你可以想像非常非常多的場景。當你走到一個公園的門口的時候,可能公園門口會出現公園門票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任何一個眼睛能看到的實物的時候,這個實物背後的信息和應用程序都會自動浮現出現,你通過眼鏡或者別的方法控制這樣一個應用程序,去啟動它,去運行它。

在講完這一大段之後,張小龍很快就回到現實說:這可能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十年之後是不是這個樣子,我也說不好。現在手機能做到的能力,還是主要通過掃二維碼來實現的。

是的,前段時間,很多人從設計角度認為二維碼醜陋而反人性,這可能是對的。從人類審美的角度來說,自然不會欣賞一個自己無法解析的圖像出現在街頭巷尾。但如果機器也有情感和審美,二維碼的普及就好像一個做完近視手術而逐步恢復視力的狀態。如果我說二維碼是已經大規模部署的 AR 應用的話,應該很多人會搖頭,但如果我說二維碼是做得最好的圖像識別,應用會有很多人同意。

上個月 Ben Evans 新版的 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 應該是關於未來最好的讀物。在下面這種「所有東西都有攝像頭,除了相機」的幻燈片中,他告訴我們,機器正在生長出更多的眼睛,人類一方面很友善的把更多的二維碼貼在各種地方,另一方面也用更好的學習演算法提升機器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攝像頭的數量早晚,如果還沒有,會超過人眼的數量,而它們的認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快的提升,先在某些領域,超過人類。

然後,Ben Evans 停頓下來,問:張小龍繼續說:

我剛才說了一個十年以後的場景,這裡其實體現了智能眼鏡時代和手機時代的一個不同,當然未來是不是智能眼鏡時代我也不確定,我只是暫時幻想出來的一個產品,但這種不同會帶來應用程序形式的不同,就像智能手機相對於 PC 時代來說,它其實帶來一個很大的形式的不同,這個形式並不只是體現在手機是一個更加濃縮的、可以移動的電腦。形式上來看是這樣一個區別,但是本質上來看,就像好多年前我寫了一句話,手機是人的肢體的延伸,PC 其實不是,PC 是固定的。就像我只有兩隻手,手機是我的第三隻手,或者說是我手的延伸,因為它可以幫助我觸達一個更大的世界。PC 也可以幫我們進入到一個更大的虛擬世界,但是手機是跟著你的手走的,所以它變成了你的加長的手,它和 PC 的區別是,我們對於手周邊可以觸達的東西能夠感應到,這也是為什麼手機裡面的應用會有很多比 PC 裡面的應用更豐富的形態。

我走在路上,腦補著十年後我帶著智能眼睛走在街上的情景:我的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事物,我的眼鏡也能看到,並且即時做出各種反應。但我很失望,因為我看到的世界,還是主要為肉眼設計的世界,用各種不協調的顏色和字體做出來的招牌和包裝,上面寫著品牌的名稱,無非是希望吸引眼球,調動不安分的慾望、情緒和認知失調。即便今天有這樣一副智能眼鏡,也恐怕難以做出完美的圖像識別從而形成認知和反應。

這不是一個正確的思考未來的方式,因為此刻的現實僅僅是此刻的妥協。就像汽車的影響不僅僅止於更多的公路,而是最終徹底改變了城市規劃、社會文化、零售消費、教育醫療等行業,造成長遠的多階影響。機器的崛起,絕非一副眼鏡這麼簡單。

小程序和二維碼是一次極低成本的嘗試,希望把離線的所有事物都連接到微信上來。張小龍放在桌子上的,是微信的技術介面,是若有若無的流量紅利。而在當下的市場上,僅僅是一個紅利預期就已經足以調動最聰明的頭腦趨之若鶩。一開始的體驗應該不會太好,掃描二維碼仍然不是一個對人類友好的操作,但不妨礙有些人開始先嘗試,獲得一些實在的好處。安利,增長,技術改進,體驗變好;安利,增長,技術改進,體驗變好。

另外一種可能是:二維碼太過於反人類,一開始就被放棄了。那還是得等到這個連接的操作變得足夠簡單,再進行這個嘗試。

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嗑藥了,我說的都是科幻。

推薦閱讀:

初學Python--自動回複信息
為什麼民間自製表情圖都那麼低清?
如何看待賈葭這篇《花20塊進門的大學永遠不配一流》?
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微商?

TAG:微信 | 微信小程序 | 机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