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斯圖加特大學對於外國學生人數過多以及對中國學生的評價?
http://www.stuttgarter-zeitung.de/inhalt.uni-stuttgart-unirektor-kritisiert-hohen-auslaenderanteil.93de13e9-1e3d-4f90-8aa7-766f5ea0198e.html
Unirektor kritisiert hohen Ausl?nderanteil(希望不要隨意更改題目和內容,大家看完原文自有判斷力,不需要有人翻譯,更何況翻譯的還很有輿論導向)分界線..........................................................最新消息(詳見斯圖加特學者學生聯誼會公眾號):今日上午(2016年6月21日早 11:30),斯圖加特學聯及學生代表應邀於斯圖加特大學校長辦公室與校長及校方新聞發言人就《斯圖加特時報》涉及中國留學生的片面報道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作為校方代表出席此次談話的是斯圖加特大學校長(Prof.Dr.-Ing.Dr.h.c.W..Ressel )以及斯圖加特大學新聞發言人 (Dr.Hans-Herwig Geyer )。作為斯圖加特中國留學生代表出席的是斯圖學聯主席周大雙,本科生代表伍思慧,碩士生代表費旻昊,以及博士生代表王博。
會談伊始,斯圖學聯主席周大雙首先對校方的邀請表示感謝,同時對校方長久以來對斯圖加特中國留學生在學業和生活上的幫助表達了誠摯的謝意。而校長也對此次《斯圖加特時報》涉及中國留學生的片面報道表示歉意。校長嚴肅聲明,此篇報道非他本意,校方並不曾在報道見報之前閱讀過此文。在會談中,校長Wolfram Ressel教授更堅定反駁了那篇給斯圖加特大學與中國學生學者的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的新聞稿。校長Wolfram Ressel教授對中國留學生的代表說:「我非常抱歉,文稿中的附加部分在中國學者學生團體中產生了誤解。我對此道歉並表示遺憾,中國學生、學者們的感情因這個報紙片面性的報道受到了傷害。」為澄清已經造成的誤解,校長已於昨日(2016年6月20日)接受《Südwest Presse》記者的採訪,相關聲明將於近日在《Südwest Presse》上發表。
此後,校長Wolfram Ressel教授詳細地還原了這篇文章對應的真實內容。每年,校長都會參加大學的年度總結大會,並在會上致辭發言。發言的最後一部分通常是介紹本校外國留學生的現狀。在今年的發言中,校長又一次提及在校學生總數以及留學生比例的增長問題,自然也就提及了留學生中佔比最大的中國留學生。校長解釋道:學生總數增長過快,學校有了很大的壓力。此話並非針對外國學生更不是特指某一群體,而只是表達學生總數增加的趨勢,成了大學新的挑戰,校長因此對大學未來的承受能力感到擔憂:主要來自於教學質量的壓力和教育資源的緊張。校長Wolfram Ressel教授列舉了相關例子:英美國家一個教授需要指導的學生是15到20人,而現在斯圖加特大學的教授需要指導的學生達到了100人,實驗室和教室等相關教育資源便更加緊張。從總體的教學質量角度出發,校方著實感受到了壓力。
另外,就外國留學生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的議題,校長指出,校方將在今年八月底至九月初組建 Arbeitsgemeinschaft ,目的在於幫助外國留學生更加順利地融入德國大學的校園生活。屆時,會邀請學聯的代表開會,做詳細的討論。
就斯圖加特中國留學生在宿舍分配時被相對集中在一起的問題,校長表示會儘力和Studentenwerk負責人交流,盡量幫中國留學生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已便使中國留學生有個更好的環境,可以有更好更多的機會和本地學生進行生活和學習上的交流。
斯圖學聯也向校長介紹和展示了,學聯為中國留學生舉辦的服務中國留學生以及促進中國留學生和其他各國學生交流的相關活動。大學校長對斯圖學聯的工作表達高度的讚賞,並表示大學將對學聯給予更多支持,例如:大學會給學聯在學校事務上安排一個聯繫人,日後可以就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交流。校長個人也表示很願意在時間允許的情況能接受我們的邀請,並出席中國留學生的一些活動。
校方發言人也指出,斯圖學聯的很多活動信息和相關的文章也可以通過大學的相關媒體向更多的德國學生進行宣傳和展示,他們對此也表示非常的歡迎。
談話最後,斯圖加特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的主席,代表斯圖加特中國學者學生們對此次開放並深入的探討以及校長的澄清表示感謝。此外,大雙期待大學管理層能夠提供更多機會,加強加深關於中國學生學者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狀況的交流。
談話結束後,校長邀請面談代表們在校長辦公室外合影留念。斯圖學聯主席周大雙也代表斯圖中國留學生贈與校長一份精美的中華禮品——絲綢雲錦和中國茶葉。禮輕情卻重,這份禮物見證了中國與歐洲國家追溯千年的情誼。幾千年前,絲綢和茶葉是絲綢之路上最耀眼的東方瑰寶,它們沿著漫長的絲綢之路去往西方,中國與歐洲的交流從此翻開新的篇章。今日,中國學生不遠萬里求學歐洲,交流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文化;建立的不僅是主賓之情,更是友朋之誼。
斯圖加特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
2016年6月21日
行了吧各位,甭給校長洗地了。雖然這個朋友圈流傳的華人小報翻譯過激,但是校長這種言論也不能說妥當,公開在媒體對一個國籍的學生群表達負面看法,這種行為我個人不覺得合適。但就私下說,他說的沒錯啊——是不合他們習慣,但是我會改嗎?不會,我又沒危害你德社會,舒服就行了。為毛我就非得參加不感興趣的社團活動,為啥我就非得吃Ja的屌絲披薩,為啥有朋友找不到房我就不能接收兩天。當然衛生大家還是要注意的,這個,自己房間亂得了,公共空間注意點。
至於說發文的報紙嘛,我對這家報紙印象不好,一臉偏見相。也沒打算替原文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圖這事兒雙方都洗不了。但誰讓對方是位高權重的校長呢?這種言論出來就是錯的。而我方,法不責眾。那個南斯圖報根本沒有討論價值,見多不怪。回信了
Sehr geehrte Frau Huang,
danke für Ihren Beitrag auf Facebook. Haben Sie sich mit Ihrem Anliegen auch an den Stuttgarter Unirektor Wolfram Ressel gewandt? Denn er ist es ja, der die Aussagen über ausl?ndische Studierende, insbesondere die Chinesen, gemacht hat.
Mich würde interessieren, was er Ihnen geantwortet hat, falls er geantwortet hat.
Vielleicht darf ich Ihnen auch eine Frage stellen: Weshalb haben Sie sich für ein Studium an der Uni Stuttgart entschieden? Und wie kamen Sie überhaupt auf Stuttgart als Studienort?
Gerne k?nnen wir auch miteinander telefonieren.
Mit freundlichen Grü?en
Inge Jacobs
我這個名字果然又被當成女的了。這回信各種推卸責任啊。而且,我來斯圖加特幹嘛和她什麼關係。她這麼反問看來是還覺得自己在理嘍?再更新:Die Autorin des Artikels würde gern pers?nlich mit Ihnen Kontakt aufnehmen. Wenn Sie uns Ihre E-Mail-Adresse senden, dann geben wir diese gern weiter.文章作者想跟我聯繫,要我郵箱地址。
更新報紙的回復:Wir haben Ihre Zuschrift an die Autorin weitergeleitet und warten jetzt auf Feedback.我們已經將您寫的內容轉答給了文章作者,我們在等待答覆。—————————————————————這麼快被頂到第一,看來還是明白人多,sb少,這就好。報紙要是不回復我私信下一步準備發到他們fb主頁牆上。--------------------------------------------------------更新:FB直接私信了Stutgarter Zeitung主頁:Hallo Stuttgarter Zeitung: Die Aussagen im folgenden Artikel ist meiner Meinung nach v?llig respektlos und rassistisch gegenüber chinesischen Studenten. Wenn man ein Artikel schreibt, der über die hohen Ausl?nderquote berichten sollte, aber im echten doch mit fast der H?lfte der L?nge sich über die chinesischen Studenten klagt, und zwar einfach alle chinesischen Studenten, ist leider Rassistisch. Wie man ein Dorn im Auge sein kann, wenn man doch alle regelkonform und legal einreisen und eingeschrieben sind, sehe ich leider auch nicht. über die Probleme der Integration kann man reden, aber 1. sind da nicht ALLE chinesischen Studenten betroffen, wie Sie im Artikel so formuliert und angedeutet haben, und 2. sind die Chinesen sicher nicht die einzigen, die Probleme bei der Integration haben. Da ist nicht nur die eine Partei schuld, sondern beide betroffenen Seiten. Einige Deutschen, auch wenn nicht alle, haben sich wohl auch nicht als freundliche Gastgeber gezeigt, besonders gegenüber Chinesen. Da stellt Ihre Artikel auch ein wundersch?nes Beispiel dar. Daher fordere ich, dass Sie eine schriftliche Entschuldigung für die respektlose und rassistische Aussage gegen die chinesischen Studenten ver?ffentlichen. Ansonsten ist die Stuttgarter Zeitung für mich ab sofort eine unseri?se, rassistische Zeitung, die keinen Respekt verdient. Ich hoffe, Sie k?nnen Verantwortung für die eigenen Fehler tragen und ich bekomme eine schnelle Antwort von Ihnen. 不翻譯了,求不被德國警察叔叔查水表。------------------------------------------------------------------------------------------------------------------------------我強烈反對置頂的答案,那些說翻譯無良的,你們真的覺得原文沒問題?!
卧槽人家都說中國人是Dorn im Auge 眼中釘了你們還糾結翻譯的問題?人家標題說外國人太多,然後內容裡面畫風一變,一半篇幅糾結於中國人怎麼怎麼不好,別的國家的人從來不提,我就XXX了,這tmd不是歧視?!說衛生問題,那一群群印度人都沒看見么?人家都明目張胆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我們自己還說沒問題,還說小題大做,真他媽的是不怨別人欺負你。看這篇新聞就氣得夠嗆,沒想到還有人繼續給德國人洗地,我也是無語了。朋友都說我憤青了,然而我今兒還就是生氣了!,那些說問題確實存在的,沒問題。但是!!!重點不在於我們是不是有問題,而是雖然我們中國人或多或少存在各種融入德國生活的問題,但是這麼一篇標題下的文章,專門挑中國人進行批判,就是種族歧視!赤裸裸的!因為不止中國人有融入問題,抱團傾向,很多國家的人都有!!印度人,土耳其人,各種穆斯林,哪怕是歐洲的義大利人也還見他們多少在一起抱團呢,這個多正常啊,憑什麼就指名道姓地說中國人?最後一段,直接說中國學生不融入德國社會?Wie bitte?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竿子把我們所有中國人打死了?直接指責我們中國學生?我操你大爺的。跟德國兄弟聊這個問題,他們說: alle über einen Kamm scheren ist rassistisch。一切以種族或者來源來把一群人分類然後加以評論的行為,都是種族歧視。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個體。我是中國人,但是我不同意別人說 中國人都怎麼怎麼樣。有這麼多中國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哪國人里都有牛逼的,都有凡人,都有傻逼,還有幾個危害社會安全的變態,幹嘛非說我們中國人?!新年夜的時候fb刪說穆斯林的言論挺勤快的,無比政治正確,看我們中國人好欺負,欺負到我們合法在德國生活上學的人頭上來了?抱歉,這個鍋我們不背。平視歧視中國挺勤快,天天說我們人權,吃狗肉,空氣不好,產品不好,現在tmd種族歧視都赤裸裸歧視到我們頭上來了?!各位有人能聯繫上學聯或者領事館么?我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就這麼過去,Stuttgarter Zeitung要為這篇不負責任的報道官方道歉!
附上我自己Facebook寫的對這篇文章的評論,德語的,底下是自己的翻譯。Solche Aussage finde ich leider ganz und gar nicht in Ordnung. Wenn sie sagen, dass es zu viele Chinesen gibt, die sich nicht einleben. Dann wünsche ich mir doch ein paar sch?ne Daten, die diese Aussage unterstützen. Und wenn Chinesen dabei nicht die gr?sste Ausl?nder-Gruppe darstellt, die ein Integationsproblem hat, dann kann man doch davon ausgehen, dass dieser Artikel doch nur etwas gegen die Gruppe von chinesischen Studierenden hat, auch wenn man nicht unbedingt das Wort "Rassismus" erw?hnen muss. Ein Dorn im Auge, sch?n, dass sowas ja gegen Menschen bestimmter Herkunft gesagt werden darf? Das sind doch bitte alle legal eingereiste und von der Uni aufgenommene Studenten! Nein ma darf nix gegen Flüchtlinge oder sonst was haben, aber Chinesen, die doch nichts illegales gemacht haben, werden zur Dorn im Auge, wie bitte? Wenn Sie doch sagen, dass die Chinesen Probleme bei der Integration haben, liegt das Problem vielleicht nicht nur an der eine Seite? Vielleicht müssen sich auch einige Deutschen (damit meine ich sicher nicht alle, und recht nicht meine deutschen Freunden) ihre farbigen Brille der Vorurteile abziehen, damit man sich besser integriert?
德語翻譯中文能力不好,大家輕拍:
我堅決不同意如此的言論。假如您說太多的中國人不融入德國社會,那您倒是拿出數據來啊。假如沒有支持以上言論的數據,假如在德國的中國人並不是最大的無法融入社會的群體,恕我將此言論理解為針對性的對中國人的歧視,雖然我很不想說種族歧視這個詞。
眼中釘,這種詞可以用在一個來自某個特定國家或者地區的人身上?這些人都是合法入境合法被錄取的學生啊!我們不能說難民什麼壞話,但是對中國人,對沒幹任何違法事兒的中國人,您說我們是眼中釘,我沒聽錯吧?
假如你們非得說,中國人有融入德國社會的問題,那你們是不是也得想想,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只出在一方的身上?是不是有些德國人(不是所有,更不包括我的德國朋友們)可以摘掉他們充滿歧視的有色眼鏡,也讓我們能更好地融入?
最後:我主要針對Stutgarter Zeitung的報道,不完全針對斯圖校長的話,因為校長原話在報道中只出現了兩次(雖然直接說外國人太多了這種話也是很sb)。然而:Besonders chinesische Studierende sind ihm ein Dorn im Auge.這句話意思也是校長眼裡中國學生是眼中釘(是報紙瞎jb演繹還是校長原話,我們無從而知。然而這裡sind而不是seien看起來更像是報紙自己發揮了)
這次Stuttgarter-Zeitung報紙的報道是一個典型的媒體假定立場,然後搜集證據去驗證立場的例子。斯圖加特大學校長針對中國學生看法的措辭確實不妥,但更深層次的,這次是Stuttgarter-Zeitung報紙針對中國學生有偏見的,有引導的報道。
在這次報道中,校長只是四位受採訪者中的一位,四為受訪者分別是:- 斯圖加特校長Wolfram Ressel
- 教務與博士事務處負責人Holger Bauknecht
- 斯圖加特大學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Simone Hübener和
- 學生會主席Felix Wolff。
本打算自己把報道全文翻譯一遍,卻發現@雷侃兄已經翻譯了,謝過。
校長Ressel全文一共只說了四句話,其餘都是媒體自己加的:
- 「我們還在增長,馬上就到28000人,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基礎設施以及照管能力不足。」
- 「(21.2%的學生都是外國人),「太多了,說實在的」,Ressel對此表示。」
- 「(中國學生)他們傾向於圍著自己的窩兒轉,結小圈子,這對語言水平有影響。」
- 「(這是)某種意義上數量的問題。」
一眼讀過去,校長主要在抱怨學生人數太多,學校有些管不過來。
「Ghettobildung」在這裡從校長嘴裡說出來確實不太合適,有爭議。這裡我用了比較口語的翻譯,比如「圍著自己的窩兒轉」。這裡贊同樓上@張永祥的看法:不是為了給校長洗白。他的這種在校內會議中說的帶歧視的,噴人色彩濃厚的話,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被Stuttgarter Zeitung刊登出來。是他的失職。作為在校內有最高行政權力的人,應該去嘗試解決問題,而不是走到聚光燈下去吐槽。德國人當然不能體會中國留學生經歷的艱難,也不能期望他們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雙方能增加溝通,情況也會變好。
第二位受採訪者教務與博士事務處負責人Holger Bauknecht挺友好和中立:
第三位受採訪者是斯圖加特大學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Simone Hübener,她表示中國和其他國籍學生的宿舍狀態基本沒啥區別,就是更愛做飯:
- 「傳統上,較高的外國人比例中中國學生是最大的群體。」
- 「這也是我們需要的。如果外國人足夠優秀,我們正想要他們來到斯圖加特。」
- 「受限專業有對外國學生的限制。這些專業只有8%到10%的名額會分配給外國人。」
- 「我們投入了大量工作,以制定儘可能快捷的錄取流程。」
- 「我們對外國學生申請的答覆可以讓大使館儘快發放簽證。」
- 「(直到幾年前,大學)仍在中國進行招生宣傳,但是現在已經撤回了。
- 「他們必須會像樣的德語。」
第四位受採訪者學生會主席Felix Wolff,他表示中國學生對於參與學校學生管理事務不是很感興趣:
- 「與國籍相同的外國學生一起住學生宿舍,就像同德國學生一起住的體驗一樣。」
- 「即使就宿舍廚房的狀態而言,也沒有什麼區別。」
- 「中國學生最常出現在廚房,因為他們總是自己做飯,不買速食食品。」
- 「由於住房緊張,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個別學生」還會拿自己的房間給同學提供住處,以幫助同學度過難關。」
除開幾位受採訪者,寫這篇文章的記者穿插在報道中的句子很有引導性和種族歧視傾向:
- 「主要我們沒有參與學生自治的中國學生。」
- 「一個中國學生組織雖然有辦公室,然而他們並沒有真正與我們打交道。」
- 「中國學生尤其是他(校長)的眼中釘。」
- 「尤其是作為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1300中國學生他(校長)覺得尤其成問題。」
- 「(作為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的1300中國學生)這不僅僅為書面作業帶來了困難,住宿也是一樣。」
- 「她並未提到這麼做的人是什麼國籍。」
- 「他們的網站是中文的。沒有電話聯繫方式,筆者嘗試通過發送E-mail給留下的電子郵箱,但卻因為無法投遞而退回。」
好像沒看出來裡面提到的哪點是中國學生特有、獨有的問題,也沒有哪條是真正原則上的「問題」。
Infrastruktur資源壓力大和外國學生比例無關啊?就算外國學生少,學生總數不變,壓力就小了嗎?
廚房衛生在 非 中國學生中本來也是問題;所謂抱團,西班牙義大利韓國學生也抱團啊,而且一部分文化背景的學生還愛好深夜Party,還有部分學生聚會吸大麻…
少部分Erasmus歐洲交換生,來的時候德語B1都沒有,甚至幾乎不會德語,也並沒有遭到指責啊?確定這不是雙重標準有色眼鏡?
總體來說中國文化並不是problematisch的文化——不排外、不激進、禮尚往來、照顧他人感受。有交流才有共同發展,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看到中國人好像很多,立刻就覺得眼裡有刺——另外你確定對其他外國學生沒刺不是因為很多都是歐洲面孔,乍看分不出是法國人、西班牙人還是德國人,所以不覺得突兀?種族主義要不得啊校長先生!
看到最後也沒明白眼裡那根刺是哪來的。只能說【德國生活報】帶的一手好節奏
德語原文是6月10號發的,一直沒多大動靜,直到今天,該報編輯操著勉強A2水平的德語將它翻譯成中文之後,我的朋友圈就炸了。當然,該報從中獲利頗豐,中文譯文於6月14日 14:57發出,短短4個多小時,點擊量就達27000次,與之前幾千幾千的點擊量形成鮮明對比。之前的文章也就李洋潔遇害後酒吧一文有13000點擊。首先一個看上去駭人聽聞的標題是必不可少的正值現在德國申請季,這個負面消息的標題簡直就像一隻站在紅色消防栓上下蛋的公雞一樣引人注目。而且打開第一眼就能看到「眼中釘」這種字眼,不得不說小編雖然德語爛的跟Scheisse一樣,心理學倒是學的挺好的。
然而校長真的這麼說了嗎?
說你德語渣你還別不承認,這是原文第一段,真正來自校長口的只有加了引用符號的Zu viel(太多),眼中釘(Dorn im Auge)是斯圖報的記者對校長說話的總結(該記者也帶了一波好節奏23333)
看被括起來的,所有校長的原話都必然是加了引用符號的。
眼中釘這個雖然不是校長親口說的,但原文中確實出現過,以小編A2的水平硬要扯成是校長說的,校長只能表示日了娃娃魚了。但是標題裡面的撤回中國學生的申請是什麼鬼?
原文如下
這一段就算你只有A1水平,翻字典翻譯出來都不可能是撤回中國學生申請啊!!!
譯文:前幾年學校還在中國放了廣告,但是現在撤回了。
真心建議各位,在你丹田的王霸之氣湧上來之前讀讀原文好嗎!
特別是還在準備德福的同學,這篇文章邏輯清晰,用詞也嚴謹,比如:
不要選擇性忽略各種「vereinzelt(個別的)」這樣的限定詞好不好!!!不然你德福閱讀真的很危險啊!!!
如果有不懂德語的同學想知道【德國生活報】這篇文章是怎麼來的,以我20年的臨床經驗可以做個推測:先用谷歌翻譯,然後挑幾個能一下刺痛中國學生民族自尊心的詞,張冠李戴牛頭馬嘴一下,再每句曲解一下意思,再馬上接著寫點諸如中國已勃起,爾等還敢羞辱我等等的言論,然後看客越看越激動,順手就轉了。(廣告部:這篇非常好,去領個雞腿~)
好了,說了這麼多,還是回到「真正」的德語報紙本身
怎麼評價呢?
瞎說什麼大實話23333333.......
校長說的基本都是事實,就說廚房衛生吧,中國人多的宿舍臟不一定,亂是肯定的。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中國學生普遍傾向自己搞飯,所以廚具什麼的傢伙多,而柜子放不下,就只能放外面了。然後炒菜油非常容易濺出來,濺出來都是一圈一圈的油點,不抹的話灶台一下就髒了。
第二:中國人住一起的話,會被所謂「感情」束縛,本來規矩是搞完之後立刻清理所有弄髒的地方,但是對方來一句「吃完飯再搞」,你如何應對?吃完飯搞了還好,吃完之後忘記了呢?說好的值日沒值呢?結果就是大家都憋著氣在肚子里,一起爛下去。
我這一層就我一個中國人,還有巴基斯坦的,保加利亞的,西班牙的等等,廚房非常乾淨。
今晚搞飯隨手一拍
這不是為了迎接檢查,每天不管誰搞了飯肯定在離開的時候恢復了原樣。
然而我是從來沒見過中國學生扎堆的地方廚房有這麼乾淨。
歸根結底還是拉不下面子。有一次我們廚房不知道誰扔垃圾沒進桶,掉在地上沒撿,一妹子直接留了張紙條罵人,現在我還記得用了「filthy」這個詞。講真,只有規則才能限制人的「惡」。
其他的像幾個學生擠一個房間也是真事,我自己就經歷過。雖然Hausordnung上都明確有寫,但是學生都不怎麼把這個當回事,漠視規則也是普遍現象。
也有人說啊,其實德國人/印度人/土耳其人......比我們邋遢多了,衛生更臟,成績還不好,還天天party。確實,很多德國人也臟,但是我們是為了幸福生活奮鬥的,不是來比慘,比爛的。這也犯了「你我皆錯(two wrongs make a right)」的邏輯錯誤,即控方所犯的罪與討論本身無關。
但是,如果你問我就著這件事搞點抗議茲瓷不茲瓷啊,我肯定是雙手茲瓷的。原因無他,屁股決定腦袋。中國人在德國的影響力確實和人數不符,需要來點事情正大光明的秀一秀肌肉,找點存在感,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
為什麼要撕某報?錯誤太低級,朋友圈被刷屏不爽
我想提醒一下種族歧視是當你把某個種族與其他種族割裂開來評價的時候就TMD存!在!了!被人扇了一巴掌還有人說反正不疼急個屁還有人說扇得有理所以寶寶堅強寶寶不哭寶寶站起來告訴大家你扇得對極了........反省自我是件好事但也要有基本法
歧視就是歧視,中國人怎麼老喜歡找自己的問題?就算有問題那別人歧視還有理了啊?估計全世界就中國人可以說被歧視了還在反省自己問題然後說人家歧視的對。什麼亂七八糟的。就是從小教育的太軟弱了!都挑軟柿子捏。另外,反正斯圖加特大學上我的申請黑名單了
明明德國人做的不妥還硬要幫他洗白,明明被區別對待了還要從自身找原因不去爭取平等。胳膊肘拐得太外了吧。
我路過吐槽
1. 公眾號,報紙,校長,有一個算一個,都在帶節奏,誰都別說誰。
2. 當年為了刷國際化程度,發zu這麼爽快,現在發現自己大躍進了,各種都沒跟上,還怪到學生頭上咯?當初求種像條狗,如今擼完嫌人丑,錯的是你,世界,還是蒼老師?
3. Ghettobildung這個詞到底有多少問題,我不好說...等培訓結束回公司了再和同事討論...但就我的感覺來看,中國人和猶太人看到應該都不會太高興。
4. 某位貼自己宿舍廚房照片說自己廚房就自己一個中國人所以多乾淨乾淨的,「然而我是從來沒見過中國學生扎堆的地方廚房有這麼乾淨」,難道你沒發現,你的言論和你所「撕」所「不爽」的人們似乎沒什麼區別?
5. 至於扎堆導致德語差,各方面都有問題的,我不能說沒有,學生來得多了,能力等等參差不齊是在所難免。
我只能說個我經歷的事例。我所在部門因為是研究型的,實習和論文的職位一直有,幾年前開始,中國實習生在各方面表現一直都很好,實習生里中國人比例越來越高。甚至有個同事,原來始終擔心中國人的交流問題,最近也被其他人的中國實習生的表現說服,今年6月開始帶一個中國實習生。
說實話我們部門幾個浪貨招實習生都是投緣就好,根本沒有精挑細選的感覺,就這樣還能留下不錯的印象,中國學生的普遍水平絕對沒有那麼糟糕。6. 校長大人特別指出,我們好好的速成食物不買,要自己做。。。我好像明白食堂為什麼這麼難吃了=_=
7.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生來就高貴,大家都是人,什麼國家出傻缺的概率都是一樣的,但拿文化衝突說事的,不是傻,那就是別有用心Anschrift: Universit?t Stuttgart
Keplerstr. 770174 StuttgartBüro: Zi. 1/14, 1. Stock Tel.: +49 (0) 711/ 685-82201 Fax: +49 (0) 711/ 685-82113rektor@uni-stuttgart.de希望大家把這個問題給他寫郵件,我看過原文,不管如何,種族歧視的少不了的最好的騙子都是說真話,某個匿名答主深諳此道啊。1,「那到德國留學還覺得「每個人只要一點點空間就夠了」,動不動幾人擠一個宿舍住好幾周,組個WG過道都想搭床,那不就是造貧民窟?」
德國各城市每到開學季的房源就極其緊張,剛開始找不到住處的找兩三個月太普遍了,這時候只能選擇住車裡,要麼住青旅或者朋友家沙發。這個時候去朋友家蹭個沙發就被這位答主看做是中國人喜歡擠在一起。您是真的看不見還是選擇性失明?而且這樣的做法不僅僅是中國人,按您的說法我們新來找不到房子的同胞就要睡大街是么?而且長期這樣住在一間房間里的情況至少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http://news.qq.com/a/20150829/029202.htm這是去年的新聞,德文類似的新聞就不貼了。2,「而且中國學生都素媽寶,基本不做家務然後普遍很臟,請你不要跟其他用手擦屁股的第三世界國家學生比,也不要總是拿什麼總有德國人比我還不愛洗碗說事了,咱能跟好的榜樣比么?就說中國學生普遍要多久掃一次地吧,或者洗完澡有幾個妹子能把下水道的頭髮撈一下,做完飯能把鍋台擦一擦的。報道後面那位給咱洗地的Dezernat Leiter也說了,中國人noch sehr viel selbst kochen und keine Fertiggerichte kaufen,不管因為要省錢還是吃不習慣,既然這麼愛做飯,做完把廚房弄乾凈,要求很過分嗎?別說斯圖大學還有人在宿舍裡面開理髮店,一開開十年的了,還有做代購的,宿舍跟倉庫一樣。總之中國人就是在把宿舍往九龍城寨方向發展,人家說一句Ghettobildung不為過嘛。」
中國學生里是有媽寶,德國學生里就沒有媽寶么?我見過太多德國學生搬家都是讓自己的父母來搬,每周都回家見父母,飯從來不會做,衣服都是攢著一周或一個月拿回家讓媽媽洗,至於衛生習慣我也不吐槽很多德國學生邋遢的不行了。發現了嗎?你說那部分是事實,我說的也是事實,但我為什麼不可以給德國人扣著衛生習慣不好的帽子?對於這些個例,如果在朋友間開開玩笑也就罷了,這叫私人偏見。而一個大學的校長竟然以個例上升到整個族群在公共場合講出來,這就叫歧視!!這位答主在後面侃侃而談民主代議制卻混淆這最基本的概念,我只能覺得您不是不懂而是在裝傻。
3,」中國人喜歡湊在一起,這是事實。你們就是不喜歡跟德國人互動嘛,這裡我也能替你想出一堆理由,德國人太悶啊,party沒意思啊,笑點不一樣啊。偶爾有個妹子找德國男朋友還要被噴。就這樣還老有人說咱不抱團,搞笑么,可能也的確是,中國人湊在一起總有人互相算計..."
德國大學的畢業率大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中國在德留學生大約百分之八十。我身邊很多的德國同學輟學就業,或者換專業換學校,或者去旅行玩音樂的大有人在。而作為留學生正常的想法也知道不可能像德國人一樣上大學,更別說嚴格的簽證制度了。你讓我多和德國人互動爬梯又讓我早點學完畢業,何不食肉糜?
最後希望斯圖加特大學的同學可以組織起來發聲,就像這次Yangjie Li的事件一樣,畢竟權利是自己爭取過來的。最新動態.轉自開元網
轉自斯圖學聯官方微信
===============原答案=====================================================
謝 @一隻圓圓的球 邀。斯圖在讀學生前來答一下。關於斯圖校長這個言論個人覺得是有原因的,畢竟德國不像英美交學費,覺得中國學生太多佔了資源。但是招生人數可沒有別人脅迫,是斯圖招生辦和系裡決定。而且既然要限制人數為啥還有發有條件的錄取呢??直接把所有中國人拒之門外不就完了。如果作為私人的看法這個算是個人的見解可以理解。但是校長畢竟是代表學校的一面鏡子,官方發言人代表學校形象的,您覺得這樣說出去人家會怎麼看斯圖加特大學?說你沒有算好人數招生招多了嗎?就好比主人要請自己的朋友吃飯,到吃的時候發現菜不夠,難道要把客人趕走嗎?為啥不之前計劃好呢?(當然也不排除德國這些想搞大新聞評判一番的新聞媒體添油加醋的報道)最近德國默大媽在中國訪問,希望加強中德合作。不知道默大媽聽到此事作何感想。之前有個德國媒體曾經這樣評價中國,我們必須感謝中國人,因為他們在德國公司經濟萎靡之際購買了德國產品幫助德國公司渡過難關,我們必須佩服中國學生因為他們是在外國學生中最勤奮的(德國官方DAAD官方數據 德國學生平均畢業率不到50%,中國學生平均畢業率是所有國家最高的85%) 不知道斯圖校長聽到作何感想關於飲食 斯圖食堂我德國同學都有說難吃的,有的時候真的有點喪心病狂了。我請一個德國同學吃火鍋。同學舀著火鍋湯汁都說lecker(美味的)。中國菜我們感覺就是比德國菜好吃,自己做的紅燒肉水煮魚牛肉麵就是比食堂的嘔吐物強,就是想做飯,難道這個也成槽點了嗎?你不是民主國家么,德鐵還罷工呢,不允許我們自己做飯么? 最後貼2張斯圖群里的截圖吧。希望斯圖學聯能給力一些。這道題的答題板充分證明了:學好外語很重要啊!!還說明了,看完新聞很重要啊!新聞裡面還引用教務處主任(?不知翻譯對不對)的話:
?traditionell hohen Ausl?nderanteil mit den Chinesen als gr??ter Gruppe「. Im Unterschied zu Ressel betont Bauknecht aber: ?Das ist auch gewollt. Wir wollen echte Ausl?nder, wenn sie gut sind, nach Stuttgart bekommen.「 Das geh?re zur internationalen Ausrichtung der Uni. ?Wir wollen generell die besten K?pfe anziehen.「
「一直很高的外國人比例,其中以中國人為最大族群——這一點正是我們所想要的。我們需要真正的外國人——如果他足夠優秀——來到斯圖加特」這是大學國際化方針的一部分「我們普遍地希望吸引最優秀的頭腦」
我認為,至少報紙在報道這一段的時候是比較中立的(雖然那個眼中釘我看得莫名其妙),而且關於做飯的問題,新聞說的也是「中國人普遍喜歡做飯,因為他們沒有買速食的習慣」之類的,關於什麼髒亂蹭住之類,也沒有說到底是哪國人。校長批評的是中國人比較活在自己的圈子裡,學生活動不積極。
綜上所述:
1)由於這文章沒有被完整翻譯和正確理解,所以莫名其妙多了很多自high點也真是夠了。2)我想校長要強調的是中國學生在學生管理和校園活動中的缺位問題和抱團問題。後者其實普遍存在於所有外國人群體中——我覺得韓國人的抱團才是登峰造極——但是因為中國學生群體比較大,所以比較突出。前者我想是因為(這裡有不宜討論的政治內容),所以中國學生普遍對「參與學校決策」這種事情興意闌珊,我想校長應該要了解一點中國國情,提高一下姿勢水平才行;3)關於髒亂,德國人中的人中極品比國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還有什麼阿拉伯小哥啊,非洲摳腳大漢啊……你們中國人啊,還是初心者吶!什麼?你看了這報道感到非常氣憤?德國的報紙讀太少了吧斷章取義的報道不要信.......我申的限制專業斯圖照樣給我發zu了啊 也沒有嫌中國人太多嘛........攤爪
首先斯圖校長提到的關於中國學生問題確實是存在,我們喜歡在學校抱團,一起做Projekt,一起上Vorlesung,幹什麼都是中國學生一起,因為語言的困難嫌難堪嫌麻煩也很少和德國教授和同學交流,以至於我們語言提高慢,導致我們「高冷」和他們不和群。但是校長說出來的話感覺還是個人情緒太過了,我覺著說白了還是不太喜歡歪果仁裡面的中國人。但是說實話大部分的德國同學其實內心當中也是排外的,他們也很少能主動去和班裡的外國同學交流,有時更增加了我們想融入的難度。那些每天能和德國同學混在一起的外國學生,大部分也都是屁後面跟著的。如果在上學的時候能夠遇見一個不嫌你聽不懂,還能和你一起嘮嘮叨叨的德國同學那可真是福分!但是前提是他學習不能太差,偶爾還能幫助咱們就更好了, !大部分德國人會覺著,在德國生活你要會說德語,不和他們交流,不會說就沒有必要在他們國家待著,就是這麼霸道。你如果在他們面前和國人稍微用國語說話,他們會感覺被得罪吧,會瞬間有一種領土侵犯的感覺!會問:「你們說什麼,是在笑話我嗎?請說德語!」這是我德國同事經常會問的。德國人像一顆雞蛋,終於等到有一天你打開了它的殼,覺著它其實也很軟很隨和,但是也要小心它內心帶的刺。所以說,我們來到國外生活不易,我們應該不忘初心,努力學習提高自己,改善外語。耳邊的風聽聽就讓它過去吧!
作為斯圖在讀學生來說說。只能說我們校長很蠢。作為校長發表這樣的言論,無論原話是怎麼樣,但只要用標籤來劃分一群人,並且被媒體報道了,對學校都沒有好處。招生沒有合理規劃,導致學校資源不堪重負,這鍋怎麼樣都不能甩到學生身上,更不能甩到中國學生身上。這兩年斯圖學生多了非常多大家有目共睹,飯堂沒位置,教室沒位置的情況經常發生,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說學生怎麼怎麼樣的,這是不是蠢?還有一些人,各種在朋友圈轉發,然後又把中國學生批判一番,更是蠢。轉到朋友圈讓親朋好友都看到,大家都知道了在德國留學的人是怎麼樣的一個群體,然後再說,其實我比他們好一點,這樣有好處?拜託,大家都坐同一條船的。又或者轉發那個添油加醋的中文版本,同時把校長罵一頓,這樣解氣了?這樣斯圖加特大學出名了,大家都知道有個sb校長,找工作工資能高點?至於那些幫校長辯解的,說什麼校長說的都是實話啊,中國人怎麼怎麼的,我就不罵了。我就問,中國人愛抱團怎麼了?抱團是礙著誰了嗎?借宿給朋友過渡一下又怎麼了?鑰匙沒帶或者沒找到,Hausmeister都強烈建議去找朋友那uebernacht一下。還怪我們不吃pizza愛自己做飯?腦子是不是有毛病?至於有些德國人的陋習我在這就不說了。最後奉勸部分在這裡留學的同胞,腦子清醒一點。別聽到別人隨便說點什麼,馬上就是是是然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時把鍋甩給其他中同胞。這樣並不能從德國人那裡得到一丁點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