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弟哥哥,你是怎麼管理那個900多歲的老徒弟的? | 仕圖西遊

1986年版的電視劇《西遊記》是一部出色作品,它的很多處理和原著不同,但完全可以看做是一本現代版的職場人際練習冊。仕圖西遊是一個系列,持續關注可解鎖更多姿勢。

電視劇的第五集叫《猴王保唐僧》,這集是非常紛亂的一集,線索很多,對原著的改動也很多,又是白龍馬又是緊箍咒。和後面的一集一個故事相比,確實是比較碎的。

碎歸碎,其實主題詞就是馴服

一開頭唐僧就被老虎嚇壞了。這時劉太保從樹上一箭把老虎秒掉了。

劉太保穿著鮮艷的紅色衣服,生怕野獸看不見他。

長老嬌羞地看著這英俊的人兒,劉太保把唐僧撿回了家。

我們如果翻過《西遊記》的原著,就可以發現劉伯欽劉太保和老虎鬥了半個時辰才殺死了它,為的是後面悟空秒老虎做鋪墊。

劉太保是個邊境土豪,有個莊園,有童子伺候,後花園裡養著鹿和獐子,有老母親和媳婦。

劉伯欽家幾乎是全肉食,為此長老說要餓著。後來,老太太不幹,用洗乾淨小鍋燒了飯和野菜,長老也有一份人心,替劉伯欽的爸爸做了超度。(但是之前觀音菩薩也說,小乘佛法不能超度亡魂,也許是招待唐僧,菩薩額外發了綠卡的緣故)

原著里劉伯欽見到長老就自我介紹,說自己不是歹人,也是唐朝的百姓。但是在電視劇里,他們一直回到木屋,他才大喜地說:「你是唐朝來的和尚!我是唐朝的百姓啊!」電視劇里的劉太保也是孤零零的,住在一個小木屋裡。雖然他還在兩界山的唐朝一側,但很少能看見本國人。

吳承恩想說的是,過了兩界山,就都是外國人了。楊潔想說的是,近了兩界山,人都很罕見了。

各有好處,在電視劇里,唐僧又想起了兩位世字輩的高人,一位觀世音,一位李世民,一個說十萬八千里路途遠,另一個說莫戀他鄉萬兩金。

長老對自己說,回不去了,接著走吧。第二天長老對劉伯欽說,壯士請回去吧。

但是原著里,長老苦苦哀求:「壯士再送我一程。」當然劉太保不能送他,他們走到了國境。

電視劇里的唐僧更有擔當,也更客氣,但是在野外,客氣很容易死掉的。

因為早早讓劉太保領盒飯回家,所以在收猴王的時候,師父是自己牽著白馬出現的。

關於孫悟空被押了多久,他經常說:「五百年前」,其實是六百多年,唐僧貞觀十三年出發,但是兩界山附近的住戶老陳說,他祖爺爺告訴他,王莽篡漢的那年,五行山從天而降,壓了一個石猴。

這個被壓了六百多年的猴子需要重新適應這個世界。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一集重新看看,孫悟空的嗓門在這一集是最粗的,之後他又恢復了那種「師父,師父」的小細嗓。

(一個格子襯衫男和一個毛衣男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在電視劇里,唐僧在這段關係當中非常主動。他立刻給毛衣男悟空穿上了一件僧衣,然後是一頂僧帽。之後到了陳家,唐僧又在燈下給孫悟空縫了一個單肩帶的虎皮裙。

而在小說里,孫悟空一直是裸奔的,直到遇見了老虎,才打死老虎剝了皮,把自己圍了起來。到陳家的時候,悟空洗澡(五百年的灰),然後縫了一條虎皮裙(孫悟空自己會做針線活,後來他回五行山屠殺獵人的時候,就曾經把旗幟拆成一面大旗),把唐僧換下來的直裰披著,唐僧才把衣服送給了悟空。

我曾經說過,吳承恩先生固然是大師,但楊潔導演也是了不起的高人,奇怪,刻畫這師徒的關係時,為什麼會這麼不一樣呢?

吳承恩是個讀書人,而且是個不得意的讀書人,歲數很大了才當了一個歲貢生,換句話就是看你老考不上,朝廷可憐你,幫你安排一個照顧性質的學位。寫小說的兩個歲貢生最有名,另一個是蒲松齡。

吳承恩一生當中渴望的是門生座師的關係,讀書人都是這樣,再什麼辛辣諷刺科舉,其實他還是希望能出頭。所以他的筆下,悟空為了一個出身,反覆接受師父和菩薩甚至佛祖的調教。而師父是高冷的,師父只要說餓了,渴了,徒弟就去忙活了。師父馴服的是一個超強的實力。

楊導本人就是一個師父,當年選了一堆青年演員加入劇組,用了幾年的功夫拍電視劇,經費也匱乏,演員也換了好幾撥,第一個唐僧汪老師為了演電影離開了劇組,第二個唐僧徐少華後來要去讀書上學,楊導弄這集《猴王保唐僧》的時候,正是徐少華時期,估計楊導也對這些年的不容易感慨唏噓。所以她的鏡頭之下,師父收買的一條人(猴)心。

一個壓力很大的領導渴望的就是主動性很強、能幫自己分憂的下屬和徒弟。所以她的片子里的悟空就是這樣善解人意,他比師父有的時候顯得更加堅定,更加忠誠。

剛從山下面出來的悟空就像是一個穿越者,無法適應600多年後的生活。你看他說話的時候:陳老頭說自己的歲數,他立刻就說,還是我重重孫兒呢!

注意這個重重孫的判斷,在《三體》里,提到這些公元冬眠來的人引發的輩分和倫理問題,解決方案都是「冬眠期間不算年齡」。

師父跟人叫老丈,你在那裡說他是重重孫,師父什麼表情呢。師父出發時也就是一個三十齣頭的人,取經到女兒國是四十五歲左右,成了一個中年和尚。悟空炫耀自己的年齡,真的就是一種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唐僧也有一種恐慌,如果你是部門主任,部門裡有一個900多歲的老同志,天天唱「你爺爺我小的時候……」也會特別不自然的。

後來悟空打死了六個盜賊,被師父罵走了。

這是悟空第一次離開唐僧出走。在小說里,悟空非常殘暴,先是放任幾個賊人來砍自己,然後把幾個人都打死了。但在電視劇里,賊人闖進了陳家,想要打劫老頭和小孫子(媽呀,搶劫倆沒勞動能力的還是人嘛),在威脅好人性命的情況下,悟空把人都打死了。

可以想見,這種局面留著賊,以後都要來報復爺孫倆。唐僧還要責罵,這就把唐僧刻畫得迂腐多了。

悟空和唐僧還有一個分歧往往會被忽視,那就是六百多年的時代差。我們總覺得古代是一個時代,其實漢朝和唐朝雖然總被相提並論,風俗習慣和語言上已經相差很遠了。

悟空王莽篡漢那年鬧天宮被如來鎮壓,之前老君爐子里呆了49年,齊天大聖做了一百多年,弼馬溫做了十幾年,之前還活了三百多歲,他大概是春秋戰國時出生,學藝的時候大概是秦朝,他學習的社會規則很可能就是秦朝的,一個軍國主義的朝代。

秦軍腰裡別著人頭戰鬥。首級意味著功勞。秦朝有無數種死刑。動不動就砍掉手和腳。秦朝最殘酷的是具五刑,先臉上刺字,然後砍掉鼻子,然後是左右腳,然後閹割,活活打死,砍腦袋,最後剁成肉餡。

這也是為什麼悟空會先讓對方砍自己,因為對方持械搶劫殺人,他就可以打死對方了。後面真假猴王那集,孫悟空曾割下招待他們的老頭的賊兒子的頭顱,也可以看得出,孫悟空是一個秦人,他對暴力的認識和唐朝和尚完全不同。

睡虎地秦竹簡里有這樣一條秦律

五人,臧(贓)一錢以上,斬左止,有(又)黥以為城旦

秦朝說五個人及以上的團伙只要當強盜搶了一錢,就要砍掉左腳。六個賊就是團伙作案,悟空還要對方動手砍他,然後用自衛條款來打死他們。秦朝沒有和尚,也沒有什麼佛法。

唐律要溫和得多,基本上是後世大明大清律法的基礎了,更仔細,而且沒有肉刑。所以唐僧會說,縱然是強盜,也不是死罪。

他們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大家依據的律法不同。所以越說越亂。在他們爭論之前,唐僧的白馬被小白龍吃掉了。

這也是好多人詬病的做法,這一集本來頭緒就已經很多了,還要兩條線交叉進行,在孫悟空出走的同時,還穿插了一條小白龍的線。

我總是說楊導比我們這些人要高明,你看她時時都在植入關於法制的觀念,在小說里,白龍吃了唐僧的馬,揭諦去幫忙請菩薩,菩薩來把小白龍叫出來,變了匹馬,這事就完了,但是在電視劇里,是小白龍他大爺東海龍王說了一段往事,這段往事真的是弄弄的80年代風法制教育戲。

小白龍也是一個莫名其妙犯罪的人,他的新婚妻子出軌(男的是九頭蟲)。因為小白龍身份高,家裡條件好。

九頭蟲長著一張80年代小流氓的臉,衣服也是流里流氣的。

而小白龍則是一副車間倚重力量的面容。

倆人打的也是工廠的架,小白龍拿著刮刀,九頭蟲用倆大扳手。

和今天類似,80年代也有很多不幸的婚姻,不過那個時代的很多婚姻是歷史緣故,所以特別惹人同情。比如下鄉和回城,成份問題。

改革開放之後,有的家庭因為回城而破裂,有的家庭因為出國而破裂。今天的第一公民熊大大也是在那幾年離婚的,因為第一任妻子出國了。

當然小白龍還不是一個能忍的大大,他是個毛頭小子,他憤然亂砍,蠟燭倒了,燒了玉帝賞賜的夜明珠(不知道海里的火怎麼點起來的)。

如果是八十年代的報紙法製版,那就是《家庭瑣事賭氣釀成大禍!青工敖某燒毀國家財產被勞動教養》:

「因為一時的家庭瑣事……敖某在交代完犯罪事實後還天真地問天兵,叔叔,我可以走了么?宗教界委員、青年道德導師關世音同志說,社會應該對這樣的青年多一點愛,以幫教為主……」

老龍王介紹了侄子的事,孫悟空沉思了半晌。他頭一次認識到了一個複雜的中國,孫悟空是無性的,也沒有家人,他不知道眾生的喜怒哀樂,他的快樂很簡單,桃子樹,椰子酒,長生不老解千愁。

人類真複雜。

悟空離開了老龍王的宮殿,他意識到了:

師父是自己的主公。

很多人犯了罪,不是因為他們要當齊天大聖,因為他們的心被嫉妒、憤恨、苦惱所吞噬著。悟空肚子里也有各種各樣的心,嗔恨、嫉妒和殺害也是有的。

被老龍王鼓勵過之後,悟空抱著一顆順從了的心,回到了師父身邊,拿乾糧給師父吃。

當然了,觀音菩薩也沒閑著,她也一樣看見了悟空的各種心思,老龍王的講道理一定是個好手段,但是菩薩一定要給唐僧一個更直接更粗暴的制裁方式。

「緊箍咒,咒緊箍。猴子一聽准認輸,我讓你笑你就笑,讓你哭就哭。我讓你喊爺,你不敢喊叔。」

悟空開始躺在地下打滾,談人情的時代、那個師父親手縫衣服的時代結束了,人情不能管理取經隊伍,師父拿出了制度。

他們的師娘,女兒國國王對他們哥幾個特別好奇,專門給通關文牒上加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的名字,還要三個小朋友自己去取經,只把小鮮肉御弟哥哥留下。

女王大人怎麼跟唐僧談論他們三個呢?

「那三個小和尚倒也懂事。」

「陛下,最年輕那個也都900多歲了。」

「那你怎麼管理這些人呢,不覺得自己too young了嗎?」

「我的二徒弟和三徒弟都聽大徒弟的,打不過他。」

「那大徒弟呢?」

「貧僧給他縫衣服。以德服人。」

「說實話!」

「我能讓他頭疼。」

熊太行,前雜誌主編,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想看更多人際觀茬、經典解讀(金庸、西遊、權力的遊戲),來公眾號仕圖找我。


推薦閱讀:

你越埋頭苦幹,領導越當你是工具。
用甘特圖搞定項目管理
跟著什麼人,你就容易有什麼樣的人生

TAG:职场 | 人际交往 | 西游记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