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定律:只有20%的人會一直進步。如何成為這20%?
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一項非常有趣的課題:大多數人的人際社交圈是如何形成的?
不管是在兒童時代、青春期還是成年後,幾乎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人們選擇朋友最基本的標準之一就是心理上和空間上的「親近」。
回想一下你的校園時代,坐在陌生的教室里,你會和誰交朋友呢?
答案往往不是那些性格愛好和你相似的人,而是和你座位最近的人。
這個規律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回想下校園時代的好友,他們是不是你的同桌或室友?
親密好友的平均水平
代表了你的水準
社會經濟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財務自由程度往往是由居住的國家決定的。
在某些國家,想要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有許多的機遇;但在另一些國家,社會階級固化、經濟發展不景氣,從寒門向上攀登簡直難於登天。
之所以提到這個研究,是想告訴大家環境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的確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大多數人都喜歡待在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環境里,所以會努力地去適應周遭的環境。
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為「外控」,這部分人相信外部的因素控制著人生的軌跡,他們被動地接受所有生活帶給他們的一切,不習慣於主動影響自己的人生。
環境中的所有變數,最具有波動性也是最有趣的就是人。
雅虎的創始人TimSanders曾說過:「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凈值。」
美國傑出的商業哲學家,成功學之父Jim Rohn曾經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論:「與你親密交往的5個朋友,你的財富和智慧就是他們的平均值。」
這一理論的背後蘊藏的是最根本、最實用的成功學法則,幫助我們將無形的朋友關係轉化為有形財富的關鍵一環。
初出茅廬的小朋友一開始找工作可能通過社交軟體投簡歷,但漸漸地隨著工作資歷和人脈的積累,無一例外地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找工作跳槽都依賴於親友關係。
圈子也決定了你的機遇。
2你對事物的標準
決定了你的人生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我,獲得成功,你需要多交往那些比你更優秀的人。
美國潛能激勵大師AnthonyRobbins說過: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承受底線或忍耐極限的反映。
許多人願意忍受不和諧的伴侶關係,貧困的經濟條件和他們所厭惡的工作——如果他們不能忍,這些東西也不會出現在他們的人生里。
優秀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持有更高的標準。
他們對你的要求比你對自己的要求更高,給你反饋的建議也會不自覺地迫使你提高對自己和生活的標準,幫助你重新思考,改變也隨之而來。
最近,我在寫一本書,正好得到了來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RyanHoliday的幫助,他曾經出過很多本書。
幾次修改之後,我對自己的手稿還是相當滿意了。
但是,每次我把修改好的發草稿給他,他總是能告訴我為什麼要修改以及怎樣修改,這些建議讓我的手稿變得優秀了10倍,他幫助我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現在回頭來看我曾經自認為那麼滿意的作品,有點羞愧。我對於作品的要求比RyanHoliday低太多了。
這種體會也曾出現在與我讀博士時與導師的交流中。
每次我將自認為滿意的研究論文發給她,她都不太滿意,總能指出其中的很多問題,讓我重新整理思路並且研究得更深入些。
儘管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也正是我不斷進步的原因。
這不僅適用於工作關係,也適用於親密關係。
你的伴侶是否把你引領到了新高度?是否幫助你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你是否也幫助到了對方?
3如何認識優秀的人?
打造並且傳遞價值
前幾年在創投圈賺足了眼球的90後創業者馬佳佳,經常在公開講話中大肆強調社交。
她說在她一個月掙8000的時候就至少拿5000出去social,然後慢慢變得一個月掙八萬。
這些都是為了撬動更大的籌碼。靠social,她實現了財務自由。
馬佳佳強調了社交的重要性,但也偏激化了社交的方式。
認識優秀的人當然不止靠大手筆花錢,那麼到底如何認識優秀的人並和他們成為朋友?
第一先建立自己的價值。如果你自己不能被利用,就沒有結識有價值朋友的機會;
第二是善於傳遞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善於隨時主動向他人提供自己的幫助,樂於助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第三是習慣向別人傳遞別人的價值,樂於做一個關係網的「推薦引擎」,成為一個交際中心,將雙贏的局面轉化為多贏。
當然交際中心和交際花是有區別的,前者常出現在白天,後者一般遊走於深夜。
寫在最後
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從19世紀英國人財富分布的大量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
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這一法則被稱為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適用於人際交往圈子:20%的人會共同前進,60%的人被動地被周圍的人同化,剩下的20%一直在退步。
生活和工作的質量取決於你的標準,以及你周圍人的標準。
如果你真的想變得更好,你必須與對你有更高標準的人待在一起,擁有一個更高的平台和視野,讓你的圈子高端起來。
推薦閱讀:
※我媽教育我朋友後來都會散,沒必要年輕時候花錢交朋友,我該如何在自己腦內反駁這個思想。?
※你是為什麼退出圈子的?
※QQ 默認用戶同意出現在圈子中合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