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樂】不理他小愛與大愛
夕寫過一首我很喜歡的歌,叫《新聞女郎》。這首用歌詞的形式,將2003年發生在香港的件件大事以歌詞的形式記錄下來。就連林夕本人對這首歌也是提及多次,說希望通過這首歌尋求歌詞寫作的新途徑。(大意)
可是我喜歡這首歌的理由卻不僅僅只是形式。這首歌的看上去講述了一對男女的戀愛故事,因為女主角是新聞女郎,因此男主角每天為了關注女主角而看新聞。終於,看到了女主角由記者變成了主播,對女主角的態度也從「明白你強忍的笑容為現場驕傲」(寫七一維園)到「聽見的也都皺眉,大時代找真理」,最後終於為女主成為主播感到高興。同時釋懷自己的感情。
在這首歌里,林夕做的最好的,就是小與大的微妙對比。將影響時代的件件大事與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給小感情以大視野,給大感情以小柔情。而這本來也是林夕一貫的寫作風格。寫小感情的時候穿插入大事件,如《披星戴月》里寫「何以我哭巴以開火很牽強」,《和平飯店》里寫國際關係的隱喻就從鄰里關係入手。
同樣具備「大」與「小」視野的詞人並非只有林夕一人。今天文章的主角小克就是這樣一位將時空概念融入歌詞的怪才。
常聽港樂的人對小克不會陌生。從《張氏情歌》到《星圖》,從《如果我是陳奕迅》到《主旋律》,再到今天要說的《星塵》、《有時》與《重逢》,小克作為漫畫家+詞人,他的詞一直是在港樂中獨樹一幟,從恐怖到情感、從科幻到喜劇,真正實現了歌詞的創新。
今天說的三首歌就是小克典型的科幻大作。
也就是《星塵》、《有時》與《重逢》。
這三部曲的時間是《重逢》最早(2010年),其次是《有時》(2011年),再次是《星塵》(2012年)。
而這三首歌都是由周國賢作曲,小克作詞的作品,因此,風格上比較統一,加上在三首歌曲中的用詞都接近,因此將這三首歌作為一個完整的三部曲是沒有問題的。(我手頭沒有小克直接對這三首歌的點評,如果有的朋友煩請告知。)
在這三首歌當中,我最喜《星塵》。這一點其實從我的簽名就可以看出來。這首歌我之前也在知乎上說過很多次,這次我就不詳細說了。
下面說說《重逢》和《有時》。
《重逢》講述的是一個人類離開地球再次尋找家園的故事,從整體故事的氛圍上看,很像去年很火的電影《星際穿越》。考慮到《重逢》的作詞時間,其時《三體》還未流行,就在流行歌曲中就用上這麼時髦的科幻概念,還是蠻少見的。
這首歌講述的是億萬年之後,人類離開地球再次尋找家園的故事。在歌當中,小克以描述末日的筆調講述了人類離開地球後的場景:「遙見著地殼逐存崩裂,焚盡了花草,全然盡碎版圖」。可是在歌曲的下半段,在找到新家園後,卻讚賞了人類文明的堅韌性。無論經歷毀滅還是遷移,文明的火種依舊生生不息。
《重逢》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很好地將科幻的概念引入歌曲中,但格局始終太小。而到了《有時》,小克終於如魚得水,找到了真正合適的題材,開始大展身手。這次的格局就並不僅僅局限於人類,而是從時間的廣闊開始說起。
《有時》強調了一個道理:無論是多麼宏偉的存在,在漫長時間的歲月中,始終只是一瞬的存在。而人類的戰爭、歷史、愛恨的互相交替,也不過是無限時間畫卷中相互交替的鬧劇而已。
再繁華的盛世也會凋零,再刻骨銘心的仇恨也會平息。在時間的主宰中,沒有永恆存在的勝利者。
而這兩部曲終於在《星塵》中,重新升華到了一個新的意義上。無論空間與時間如何變遷,人類依然在這裡,經歷輪迴與生死,循環地愛出悲與喜。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雲圖》里就講述的是類似的一個故事。透過《雲圖》我們不難發現,或許人類的生命只有短短數十年,可是總有一些東西是值得傳承下來的。為了自由、為了正義、為了愛。這些被人類念叨了上千年的字眼並未因為時間的滾滾流逝而喪失光澤,反而在每一個時代,無論這個時代是光明還是黑暗,是高尚還是殘忍,是繁華還是蕭索,我們都不難發現這些人類一直追求的品質的存在。它們就像光,引領著人們跨過黑暗,跨過戰爭,跨過種族,跨過語言,終究走到一起,為更好的時代所奮鬥。
林若寧的《月球上的人》有這麼一句歌詞來結尾:從未來觀看,潛伏萬年的野史記載,不理他小愛與大愛,人類太過渺小的最愛。這句話聽來是一句自嘲,卻更像是為人類漫長歲月的小感情的一句註解。
本文原發我的公眾號:不會談(buhuitan001)。原文鏈接:不理他小愛與大愛
推薦閱讀:
※萬聖節要聽的粵語歌
※如何評價郭偉亮在香港樂壇做曲水平?
※關淑怡的三千年後具體唱的是什麼故事啊?
※港樂里的香港地名有哪些?
※吳雨霏有哪些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