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下一個宮崎駿,他是獨一無二的新海誠

《言葉之庭》里有這樣一句台詞:「我喜歡雨,因為它帶來天空的味道。」

我想說的是,我喜歡新海誠,因為他帶來夢境的滋味。

那是2006年,距離《你的名字》刷爆朋友圈已有10年之久,還在讀書的我偶然看到了一部叫做《星之聲》的動畫電影,說是電影有點牽強,因為它只有24分鐘。但短短的24分鐘,就讓我記住了導演新海誠的名字。

那時我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印象還只局限於宮崎駿,根本不知道押井守和大友克洋的名字,更沒看過今敏的作品。但直覺告訴我,這個創作出《星之聲》的新海誠在未來會成為日本動畫領域的又一個旗幟。

一年之後的2007年,我又看到了他的《秒速五厘米》,再一次被新海誠折服。

車站、鐵軌、藍天、浮雲、櫻花、落雪、風聲,這些元素構成了《秒速五厘米》這個純真到近乎透明的愛情故事,那些每個人心底都曾有過的,已被封存的思緒,就那樣被新海誠輕輕地找了出來,一時間觀眾竟情難自禁。

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敘事,乾淨到不能再乾淨的畫面,真摯到不能再真摯的感情。

從《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到《秒速五厘米》,再到《言葉之庭》,新海誠一直被稱為「壁紙狂魔」,是對他畫作能力的誇讚,卻也不乏諷刺意味。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新海誠在對劇情的設計上存在著巨大的短板。

但小說是文學,散文詩又何嘗不是文學?

很長一段時間裡,新海誠作品的側重點都不是故事,而是情緒。不論是唯美清新的背景,還是人物大段的詩性獨白,都是為了整部電影的情感基調,都是為了編織出一種夢境,讓觀眾沉浸在新海誠想要傳遞的情緒里。

夢裡不知身是客,誰會在意夢裡的劇情?

更何況,新海誠文學性極強的對白有效地填補了劇情的空缺。《秒速五厘米》中的「我清楚地知道,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亘在我們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和漫長的時間,讓人望而卻步。」《言葉之庭》里的「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這些台詞都深深地留在了影迷的記憶里,不易忘卻。

但也並不是說新海誠就沒有缺點,雖然畫功強到讓人難辨真假,但他的人設水平確實讓人很難恭維。人物和背景間的違和感一直都是廣大強迫症患者對新海誠的最大怨念所在。

但在新片《你的名字》里,他請來了田中將賀為他做人設,又精心雕琢了劇情,當新海誠不再寫散文詩,而是寫起了散文詩般的小說,一切都完美的是如此可怕。

關於《你的名字》,我在這裡不做贅述,不劇透,不評價,資源在網上已經出了很久,院線也已經上映,有興趣的朋友去看就好了,這應該是新海誠最易被所有觀眾群體接受的一部作品。

日本國內票房195.3億,IMDB8.7分,豆瓣8.9分,已經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在影片之外,新海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因為《秒速五厘米》等電影憂傷基調的影響,我一直以為新海誠是個有些頹廢有些憂鬱的文藝中年,然而事實證明,我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父親是建築公司社長的他從小衣食無憂,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一路走來,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喜歡描繪愛情的無奈與錯過的他,卻自稱自己「從來沒被甩過」,與妻子更是感情甚篤。

也許正是這樣一個未經磨難的人,才擁有一顆晶瑩剔透的心,正是這顆晶瑩剔透的心,才能創作出那樣純美的作品吧。

新海誠相信美好,所以他把美好傳遞給了我們。

在宮崎駿不斷隱退和今敏早逝給動漫迷帶來的恐慌中,新海誠的湧現給了大家很多慰藉。很多人說新海誠會是下一個宮崎駿,但兩人看似有共通之處,但無論是在思想內核還是技術手段上,都存在著千差萬別。

新海誠不會是下一個宮崎駿,他只會是第一個新海誠。

能否比肩甚至超越傳奇,新海誠還需要時間。

所幸,他還年輕。

在一次對新海誠的採訪中,他說「動漫作品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我的夢想就是圍繞著這些可能性,製造出一些可以讓大家產生共鳴的作品。」

唯願他夢想成真。

本文首發於 微信公眾號:暴走看啥片兒 微博:暴走看啥片兒

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新海誠在遊戲公司的那些年
別人看了言葉之庭會說它太純情,說情感交代太突兀,太不現實,像秒5那樣才符合現實時,我該怎麼和他講。?
大學想去走動畫動漫路,不知道怎麼規劃?
新海誠有哪些作品?

TAG:你的名字。动画电影 | 新海诚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