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周冬雨拿了金馬影后,這波不虧
上周末,周冬雨和馬思純擊敗剛在國際上拿了影后的范冰冰,雙雙封后金馬獎。
頒獎台上,兩個年輕女孩的臉上抑制不住的喜悅,像極了成就她們的那對姐妹花,
也讓叔想起,原來今年9月還有這樣一部遺珠。
《七月與安生》曾讓李銀河發出了「中國的電影真的能看了」的感慨,原作者安妮寶貝也誇讚「製作誠懇、演得認真」。
豆瓣13萬人評出的7.6,在國產片里算得上佼佼者。
不過,錯過了也沒關係,WX搜索UncleFilm,關注並回復「七月與安生」,叔已經為你準備好了汁源。
前方劇透預警,建議觀影后再食用!
《七月與安生》講述的是兩個女孩之間的故事,理所當然的有兩個女主角:
一個是馬思純扮演的七月,
一個是周冬雨扮演的安生,
很好認吧?
可叔在看電影之前,怎麼也想不到看著看著,兩個女孩就傻傻分不清了……
七月與安生第一次相遇時,一個是人美心善學習好的乖乖女,一個是缺爹少娘愛搗亂的叛逆妞,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兩人將會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從十三歲到十五歲,兩個女孩幾乎形影不離,甚至連洗澡也要泡在一起。
父親去世,母親冷漠,缺愛的安生總是更會照顧周圍人的感受,也更會來事兒。
到七月家吃飯,七月只吃包子餡被說自私,安生就吃包子皮替她圓場。
把偷來的耳環送給七月的媽媽,很得七月媽媽歡心,感嘆這孩子「天分高,就是運氣不好」。
果然,七月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而安生上了職業學校,但兩人之間的情感卻與日俱增。
安生依戀七月的陪伴,羨慕七月擁有家的溫暖;而七月也同情孤苦的安生,想把自己的一切都同好友分享,除了——
蘇家明。
那個英俊溫和卻又搖擺不定的男人。
故事直到這裡,聽起來都像是要發展成男友和閨蜜出軌的濫俗撕逼戲碼,然而事態卻急轉直下。
蘇家明顯而易見的動搖,讓安生心神蕩漾。
但為了保護七月,她跟著追求自己的歌手離開了家鄉,開始了流浪。
在路上,她換了一個又一個男人,一個又一個工作,去她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得出的結論是:大部分男人都是難以忍受的。
她總是給七月寄明信片,每次都會在末尾寫上「問候家明」。
而七月則中規中矩,按部就班,上了大學,找了工作,安安穩穩,準備和家明結婚。
安生在信里說累了,想回家,狼狽地再次出現在七月門前。
七月帶著安生吃好喝好,卻看不慣安生混吃混喝的謀生手段,刻薄地指出這樣很賤。
而安生也不甘當初把家明拱手相讓,尖銳回擊,將自己的出走歸咎於七月的自私。兩人積攢的情緒終於爆發,一拍兩散。
這對姐妹花似乎已經緣盡,但命運卻鬼使神差地讓安生和家明再次相遇。
此時的安生已經準備同男友前往加拿大,突如其來的車禍卻讓她徹底斷了念想。
也許家明依然對安生有情,收留了她,卻撞見了前來「抓姦」的七月。
七月給家明下了最後通牒,要麼一個月之後結婚,要麼分手。
安生和家明道別,又一次拱手相讓,就像當初離開一樣。
家明拿著存摺找到七月,許下終身的諾言。
可婚禮當天,家明卻沒有出現。
帶著新郎逃婚的傷痛,七月離開了穩定的軌道,開始體驗安生曾經的生活。
而安生終於找到了可依靠的臂膀,歇息的港灣,過起平淡安穩的太平日子。
一直互相羨慕的兩人,終於在二十七歲時,交換了生活。
這似乎就已經是屬於兩人的完美結局,但故事又再次出現了轉折。
懷孕的七月找到安生,生下了家明的孩子,大出血死去;安生收養了七月的孩子,延續七月的生命。
情節隨著七月的小說推進,觀眾後來卻發現,「七月」是安生的筆名。兩個女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再難分清。
有人因此形容《七月與安生》的立意有點像《搏擊俱樂部》,而叔在觀影過程中,想起的卻是《猜火車》。
前者是關於可能,其實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七月,一個安生,一個平和淡定但想要掙脫,一個狂放不羈卻只想停泊,我們所羨慕的他人的生活,也許也並沒有想像中的完美;
後者是關於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七月,也可以選擇成為安生,外放或是內斂,平靜或是洒脫,都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也許我們都沒能活成當初想像的那個自己,可這就是人生。
當然,劇本的疑點實在有點多,比如七月難道就不能換一個男友嗎?比如打炮難道就不能戴套嗎?等等。
劇作者想要表現安生為了閨蜜主動退出爭奪心上人之戰的隱忍,卻並沒有著力體現安生是如何對家明動情,彷彿一條項鏈就讓安生神魂顛倒心心念念,大大削弱了「讓步」的煽情。
蘇家明之於安生,也許一度只是她所嚮往卻因自卑而不可得的生活的象徵,因此一直耿耿於懷,在她找到了自己渴望的安全感之後,才煙消雲散。
從任何角度上來說,《七月與安生》都達不到《搏擊俱樂讀》《猜火車》的高度,卻不得不承認,相比一眾專註於少年情愛虐心拉扯的國產青春片,《七月與安生》確實稱得上「驚艷」,幾乎是在套路中「反套路」。
講青春,卻沒有刻意堆砌青春元素,幾乎完全沒有年代感的設定、背景、配樂,故事本身流露的青春氣息就已經足夠動人;
講三角戀,漩渦中央的男主卻面目模糊,主線不再是一個男人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而是兩個女人在與同一個男人的關係中了解彼此,了解自己,作出選擇;
講閨蜜情,卻並沒有強行撕逼,強行和好,有隱忍克制,有強顏歡笑,決裂不過是一人背過身裝睡,另一人摔門而去。情緒有了累積的過程,爆發時的撕心裂肺才更令人共情。
《七月與安生》的另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兩個女主沒有淪為臉譜化的流水線產物:
馬思純扮演的七月雖然設定是循規蹈矩的「好女孩」,卻並不是所謂的「傻白甜」,反而具有相當的厚度。
從小,她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會通過操控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並躲避內心的不安。
十三歲時兩人偷偷按警報,是七月抓著安生的手按下去的;當蘇家明拉住安生時,七月就知道,安生會把家明讓給自己;明明已經不愛家明,卻讓他偽造逃婚,好讓大家同情自己,心安理得地出走。
就像她在劇中對安生所說的那樣「咱們倆都愛裝,可是你裝得不像。真正聰明的人,根本不會讓別人覺得自己聰明的」。
這樣看來,還好她追求的無非是現實安穩和靈魂自由,不然肯定會是個犯罪大師。
在安妮寶貝的原著小說中,安生更像是一個徹頭徹尾可憐可恨的碧池,背信棄義勾引閨蜜男友的妖艷賤貨,陰鬱頹廢的誘惑之花。
因為成長經歷導致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面對自己喜歡的男人,不敢明目張胆與七月競爭,卻又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小說里是安生生下家明的孩子之後死去,雖然也合情合理,卻總顯得有些過於陰暗。
而周冬雨扮演的安生就討人喜歡得多了,外表洒脫不羈,卻更像是缺愛兒童「求關注」的刻意出格,她對七月的依戀,更多的是對母愛渴望的移情,她只不過想要有人愛自己而已。
租了房子,她給了七月一把鑰匙,「以後我家就是你家」,要給七月買她最喜歡的立式大衣櫃,在聽說七月有了心上人時,臉上寫滿了悵然若失。
雖然也對家明有意,卻多次主動退讓,從不儘力爭取,可以斬釘截鐵地說「如果家明和你之間要選一個,我肯定選你啊」。
這些當然都要歸功於在監製陳可辛的幫助下,編劇團隊跳出了劇本改編的條條框框,對安妮寶貝(現改筆名慶山)小說文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在許多細節上作了加法,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導演曾國祥在處理女性情感時的細膩,也為影片加分不少,許多伏筆都埋得高明,反覆出現的元素既為劇情的發展、情緒的渲染鋪了路,也點了題。
「27歲」和「踩影子」是電影中兩個重要的意象:
兩個女孩小時候在書上讀到,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那個人就一輩子不會離開。可是安生說一輩子太長了,她只想活到二十七歲。
之後安生遇到的樂隊主唱也聲稱自己要在二十七歲死去,因為他的偶像就是二十七歲死的,可是後來安生髮現,「他根本不敢二十七歲去死」。
七月和家明在一起之後,原本生活里安生的位置變成了家明,七月也踩住家明的影子,試圖留住他一輩子。
而安生沒有想到的是,她和七月最後交換了生活,七月也在二十七歲時替她死去,完成了她對自己的預言。
「給我看看你的胸」這句台詞反覆出現,是安生對七月一種親密的索求,表達了她對七月的依賴;
「內衣」既是極具象徵意義的女性私密物,在片中也多次了暗示人物的心理:
小時候一同洗澡,兩個女孩都發育了,安生嫌棄七月的內衣丑,但那是七月媽媽買的,無形中也刺痛了沒有人為她買內衣的安生; 長大後的安生不愛穿內衣,似乎是一種抗議,成熟一些之後,又順應社會穿上了內衣,生活開始向穩定過渡,卻被七月視為威脅。
直男導演能做到這份上,也真是令人難以想像。而兩位主演的表演也都恰到好處,將女孩之間微妙曖昧的情愫拉扯詮釋得如泣如訴。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馬思純就是《左耳》里那個綠色眼影的「壞女孩」黎吧啦,
而周冬雨還是《山楂樹之戀》里那個純凈如水的「國民初戀」靜秋,
在《七月與安生》里,兩人的角色似乎掉了個個兒,馬思純成了乖乖女七月,周冬雨則是古靈精怪的叛逆少女安生。
在熟悉他們的觀眾看來,這樣的角色安排近乎「反串」,然而這才是更接近於兩人真實性格的角色:
看金馬獎頒獎禮上兩人的表現就知道了:馬思純從頭到尾都是模範生的標準微笑;周冬雨則時不時擠眉弄眼,做鬼臉博關注(無貶義)。
刻畫腹黑「乖乖女」七月時,馬思純的表演冷靜而剋制,前期的溫和與後期的「黑化」過渡自然,紋理分明; 演繹樸實叛逆少女安生時,周冬雨幾乎是本色出演(不信去看某相親真人秀呀),是一個笑起來有點傻的鬼機靈。
相比金馬獎史上的其他影后,兩人的表演也許還稍欠火候,但在今年的提名者中,無疑是難以忽略的。
至於最終打敗了呼聲甚高的范冰冰奪得榮譽,評委會是這麼解釋的:
評委對冬雨思純的評價是「缺一不可,珠聯璧合」,認為這兩位是年輕演員的典範,在當下年輕演員大量接戲以及「…」的時候,這兩位的表現應該被鼓勵。
范冰冰的演出並非不好,但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並不是為了突出她的演技,這個「女主角」最重要的意義是串聯起那28個男人,片中范冰冰的戲份中遠景居多,特寫少,演技發揮空間小。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評委的意思大概是周冬雨馬思純加起來才是一個影后,也是對在「快錢」大潮之下,仍然能勻出檔期兼顧大銀幕的小花的鼓勵。
幾場哭戲,兩位「小花」的演技也都全程在線,演出了兩個角色心路歷程的變化:
安生跟主唱私奔,七月與安生在火車站分手,前半段是對好友離去的不舍,後半段是發現男友偷偷把玉佩送給閨蜜的憤怒與失望;
家明遠上北京,七月在火車站為男友送行,這時她已經學會克制,避免離別的傷感,直到轉身時才流淚;
安生回到鎮江,渾身濕透站在七月門前,長時間的漂泊已經讓她身心俱疲,憔悴的樣子也讓七月心疼不已,兩人相擁而泣;
安生正滿懷希望憧憬著未來,男友卻遭遇飛來橫禍,安生失控地沖向封鎖線,她也許沒多愛這個男人,但無法眼看著就要到手的幸福生活,又灰飛煙滅;
七月「抓姦」成功,在浴室淋了安生一身,安生卸下了弔兒郎當的假面,委屈地說「我們怎麼會變成這樣」,七月也摘下了溫和善良的面具,說「這是你逼我的」;
家明拿著存摺來到銀行櫃檯「表忠心」,七月感動流淚,但也許就在那時,她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這又是安生促成的選擇;
懷孕的七月找到安生,兩人盡棄前嫌,重歸於好,「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
七月生產後在產房大出血死去,剛剛重拾的友誼再次隕滅,安生崩潰大哭,神經質地一邊笑一邊流淚。
總之,《七月與安生》並不完美,卻值得一看,看完之後,也許或多或少都會被打動,和其他粉絲向國產青春片放在一起,簡直是一股清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