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會衰落解體?

二戰結束後,蘇聯強勢崛起,成為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此時的蘇聯,聲勢趨至鼎盛。它不僅打造出了自己的龐大勢力範圍——社會主義陣營。而且依靠紅色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陣國際共運的熱潮。而在國力方面,蘇聯也經歷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過程,二戰結束時,蘇聯尚是滿目瘡痍,除了軍工,其他都受到極大破壞。但到70年代末,根據蘇聯官方統計,其工農業產值已經達到美國的八成——雖然這個統計數據肯定摻雜了水分,但這期間美蘇國力差距縮窄,卻是世所公認的。70年代冷戰第二階段中,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也是二者國力此消彼長變化的最好體現。

但是,也就是從70年代開始,烜赫一時的蘇聯迅速走向了沒落,短短十來年,曾經威震世界的紅色帝國,猶如自由落體般急劇墜落,並最終在1991年轟然倒塌。

蘇聯為什麼會衰落?除了早已被人們嚼爛的那些理由——體制僵化、政治腐敗,經濟結構失衡,以及阿富汗戰爭的消耗、石油財政破產等等,在雲石君看來,最根本的原因,主要還是以下三項:

首先是蘇弱美強的整體格局。

雖然二戰後美蘇並稱超級大國,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二者的實力,從來就不是對等的。前文中雲石君已經說了,即便是蘇聯國力最強盛時候,其工農業總產值也不過達到美國八成——這還是蘇聯官方數據注水的結果。至於傳統工農之外的第三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那美國更是比蘇聯高了n個檔次。而且在勢力範圍方面,西方世界的整體實力也在社會主義陣營之上——如果再考慮到中國、南斯拉夫這兩個社會主義大國與蘇聯先後反目,美蘇陣營的實力對比更是判若雲泥。

擱在冷戰早中期,蘇聯陣營雖然整體實力不如美國,但靠著紅色意識形態在西方世界的強勢滲透,蘇聯還可以挽回一些對美劣勢。但到70年代末時,國際共運也已走向末路(詳見《地緣政治:國際共運為何會陷入低潮》),蘇聯連挖牆腳的工具都已不復存在。

總而言之,終整個冷戰,蘇聯的實力都遠遠弱於美國。如果說一時之強弱,尚不足以決定成敗;但幾十年始終如一的屈居下風,那最後被人壓倒,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

當然,如果僅就於此,那還遠不足以解釋蘇聯衰落的原因。畢竟美蘇差距再大,比起一戰後蘇聯被西方列強全面圍堵時也強的多——畢竟那時候的蘇聯,還沒有工業化轉型,只是一個貧弱大國,而當時的西方,不僅有美國一個對手,就連英法,也可稱之為勁敵,但蘇聯卻能夠逆勢生長,越來越強。

而且,即便是二戰後,蘇聯好歹也經歷過幾十年的發展期,甚至還一度開創出蘇攻美守的戰略格局。這起碼證明,即便面對美國的強力壓制,蘇聯依然是存在翻身可能的。

只不過,蘇聯的這種態勢並沒有持續下去,而是到達一定階段後,就急轉直下,墜入谷底。這種拋物線的變化說明,美蘇的正面冷戰消耗,並不是蘇聯轉衰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蘇聯被美國壓倒,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後勁不足:

二戰後,隨著冷戰大幕拉開,美蘇兩強為了在對抗中獲勝,都必須拚命積蓄國力,推動國家實力增長。而在擴充實力方面,美蘇兩強走出了不同的路子。

蘇聯的路子很簡單,也很適應它的國情——蘇聯有兩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而且其中大部分未經開發——或者開發程度較低。隨著戰爭結束,再靠著科技的加持,蘇聯可以加大對北亞、中亞等「蠻荒之地」的工業化開發力度,通過這種手段,收穫資源和財富增量,用以充實自己的國力。

而美國就不同了。美國的國土只有八百多萬平方公里——大概是蘇聯的四成;而且美國工業化起步早,國土開發的剩餘潛力不如蘇聯,所以如果光埋頭搞國土開發,那至少在增速上,是拼不過蘇聯的。

但美國也有自己的優勢:美國工業化質量和文明程度明顯高過蘇聯,而且美系盟邦的體量和質量也在蘇聯那幫社會主義小兄弟之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美國是一個海洋文明國家,擁有海上霸權,所以能夠將自己的利益觸角,延伸到全球絕大部分精華地區!

這就為美國的國力增長提供了條件——也許美國的國土開發潛力確實不如蘇聯,但是通過文明優勢,美國可以獲得金融霸權和科技主導權——這為美國的經濟擴張提供了絕佳工具;而美國基於海上優勢的軍事霸權,又為美國的利益延伸提供了暴力支撐。這種情況下,美國可以通過推動全球化,將世界上絕大部分具備較高開發潛力的板塊,都整合到自己主導的經濟鏈條中。

這就是全球化!在全球化鏈條下,美國高居金字塔頂端,所有參與全球化鏈條的地區,事實上都成為美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所創造的資源和財富,其中相當部分,都通過各種方式,變相上交到了美國手中。

當然,美國聰明,別人也不是傻子,大家之所以玩這個遊戲,是因為在上繳美國之後,自已依然能留存相當部分——這與蘇聯搞國土開發,所生所得一己通吃,起碼在程度上還是有所不如的。

但換一個角度,蘇聯再大,畢竟只是一國,且其開發的國土,絕大部分環境惡劣,階段性開發潛力有限;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下,參與者遍布全球,其總體量遠在蘇聯之上——而且這些地區,大多是臨海臨江的低地平原,可開發程度高,所以將它們整合為一體後,哪怕本土有所留存,最後美國變相獲取的資源和財富,依然遠在蘇聯之上——如果再考慮到美國還有剪羊毛的能耐,那這種差距就更大

美國的這套玩法,當然蘇聯是很眼紅的。但蘇聯是個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地緣條件的限制,決定了它無法在海上與美國爭鋒,而陸上的影響力拓展,又受到強烈的地緣和政治因素限制,所以蘇聯學不了美國,只能就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刨飯吃——這種經濟觸角的限制,決定了蘇聯在經濟影響力橫向拓展方面的能力天然不如美國。

如果了解了這一層,我們就可以很好理解美蘇之間攻防態勢的轉換。冷戰初期,美國憑著前期積累,尚能保持對蘇聯的絕對壓制;但到六七十年代,蘇聯的國土開發顯出成效,實力有所增長,美蘇間的差距縮窄,再加上石油危機等等因素,蘇聯獲得了一定的主動權,戰略態勢變為蘇攻美守。但到第三階段,也就是七八十年代,隨著國際共運的沒落,美國不僅鞏固了傳統勢力範圍,在第三世界也取得了絕對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在亞非拉的鋪開,美國的國力又獲得了大幅提升,蘇聯則觸及了成長天花板,二者之間的差距又一次顯著拉大!

這是從經濟的橫向延伸來說的,而從經濟的縱向發展角度來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以及成果的普及,也是美蘇差距拉大,美國最後壓倒蘇聯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之後幾十年,隨著這場科技革命的深入以及成果的普及,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

而蘇聯面對這一次的革命,產生了習慣性的不適應。

之所以說「習慣性」,是因為這是俄羅斯文明的痼疾。俄羅斯所在的東歐板塊,自古就是偏遠蠻荒之地,後來拓展的亞洲領土更不用說。由於地緣環境惡劣,俄羅斯在文明發展程度上,長期落後於世界主流文明體系。

文明發展程度的落後,意味著在文明出現跳躍式進步時,由於自身底盤較低,層次不夠,短時期內很難跟上領跑者的步伐,這就會造成俄羅斯文明與先進文明之間的階段性差距拉大——19世紀中期沙俄的由盛轉衰,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在帝國主義列強競爭中的頹勢盡顯,就是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集中爆發期,這種階段性差距拉大的反應。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優勢——畢竟它地盤夠大,且大部分地區開發程度較低。所以,隨著工業(科技)革命的成果普及,俄羅斯又可以通過對技術成果的利用,大範圍的進行國土開發,將這份缺陷補上來——即便最後在文明程度上依然不如西方,憑著自己龐大體量的優勢,俄羅斯依然能夠質量不夠數量湊,憑藉規模抵消西方在文明程度上的優勢,甚至實現對它們的反超。

但是,這種套路放之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卻出現了失靈——蘇聯並沒有因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完成對美國的追趕和反超。

之所以如此,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質上是一次基於後工業時代環境下的知識革命,它創造資源和財富的資本,不再局限於有型的物質資源,而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人的知識創造。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在國家實體層面的體量優勢被削弱,而美系國家在文明程度和知識積累方面的優勢被增強。當西方可以通過知識開發和利用,創造出一系列脫離了傳統工業製造範疇的高新技術和經濟模式,並以此創造財富和資源的時候,蘇聯依然只能依靠自己傳統的工農業產能堆砌,來作為財富和國力象徵。二者之間的實質性差距,可謂高下立判!

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影響是步步推進,不斷深入的,每一個環節和領域的重要革新,都有可能帶來整個文明發展層面的重大變化。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在延續著這種連續性驅動開闢全新經濟模式的這種一環套一環的遞進式跳躍演進。

這種不間斷的遞進式跳躍,使得俄羅斯這個尾隨著長期棋差一招,處於一直在追趕,永遠不超越的尷尬處境。這種局面的長期化,使得俄羅斯文明不僅無法利用技術革命的間歇期填補劣勢,反而由於各個環節的落後,導致整體文明差距越拉越大,最終使自己在與美國的對抗中油盡燈枯,轟然倒塌。

正所謂興亡天註定。蘇聯突破列強圍堵,強勢崛起,是佔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天時;而其在美蘇爭霸中的自由落體般隕落,除了國力的天然不足外,也是因著人類文明進步,文明髮式模式的變更。天之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蘇聯之興衰,也許就是這個中國古語的另一番證明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蘇聯之敗,雖然國家地緣環境這一客觀因素是主要原因,但也與蘇聯經濟結構的落伍大有關係。正是蘇聯的計劃經濟,公有制經濟結構,使得蘇聯在面對第三次科技革命衝擊時,難以經濟轉型,最終只能以轟然倒塌這種最悲壯的方式謝幕 。

那麼,蘇聯為什麼要搞公有制?這套制度曾經對蘇聯有何幫助?為什麼後來又利處漸喪,弊端叢生?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之124節——俄羅斯之第14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一言不合,蔣校長飛到毛國坐坦克壓汽車去了。

TAG:俄罗斯 | 苏联历史 | 世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