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真的越複習越快樂嗎?
謝邀。
當一個人失去了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時候,他就已經死了。能活著,你快樂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篇第一段,第一段講了什麼,呢?
子曰
孔子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不光是學習,工農學商,學指的是以研究學問知識的人生道路。
時習之:不時的學習它,它指什麼呢,這裡指的是儒家的學問。
不亦說乎:不也很愉快嗎?就是愉快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說,在做學問的人生中,經常的學習儒家學問,就是一種快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同門,同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
有同門從遠方來與你交流,就是一種快樂。
在儒家你會結交認識一群在各地與同一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你們會成為朋友,會有朋友從遠方來與你交流。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
不知什麼?不知道你是個儒門子弟,不知道你身為儒門子弟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責任和擔當),只看到是默默無聞,看到你是個普通人。儒家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窮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時人不知、窮是常態。
而不慍
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心平氣和的接受,獨善其身,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做好當前的事情。
不亦君子乎?
就是一個君子。君子是儒家裡用於描述優秀的儒家子弟的名詞。
論於開篇第一章即回答了所有想加入儒家的人一個問題
「加入儒家能獲得什麼?」
能升官發財嗎?不能
你能通過經常的學習研究儒家學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你會很高興歡迎遠道而來的同門朋友。
你默默無聞獨善其身,你就是儒家眼中優秀的人。
道德經和論語註解
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用了2集分析論語開篇三句話的邏輯,大意是:學問有恰當的時機去實踐,不是很快樂嗎?就算你沒有這樣的時機,但有志同道合的人,不也是很快樂嗎?但假如連志同道合的人都沒有,沒人懂你,但你不生氣,不憂慮,不也是個君子嗎?你準備好當這樣的儒家的君子了嗎?
「今之學者,劈頭一個『學』字便不識」。
來源忘了= =大概是張伯行先生?晚安。個人理解,這句話其實非常貼近生活平易近人,只是被後世誤讀誤注了太多次。以下是我的個人研究。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1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2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習並經常實踐所學到的知識(這件事)難道不是快樂(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這件事)難道不是快樂(的事)嗎?別人不擁有知識而不去生氣(這個行為),不是君子(的行為)嗎?」
注釋
1.說,同「悅」,快樂;2.知,擁有知識。
講解
場景推演
這裡可以推斷當時發生的事情是別的學者來拜訪孔子,兩人爭辯起來,爭辯結束後孔子不但沒有生氣還流露出喜悅之情。孔子的學生問他為什麼爭辯以及爭辯完為什麼不生氣反而開心。
和別的版本註解產生的分歧及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這裡的「習」解釋為實踐?
一是根據環境猜想得出的一個較合理的解釋,這一點已經體現在「場景推演」里。
第二點,根據腦科學人類獲得快樂感的途徑是下丘腦分泌多巴胺,而「獲得認同」即通過實踐的成功使得下丘腦分泌多巴胺的量增加是有科學實驗作為依據的。
漢朝以後的封建社會中,尤其是宋朝「程朱理學」發展以後為什麼總把「習」解釋為溫習呢?
這主要是社會環境因素。孔子生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而孔子所學的歷史是夏商周的發展史,他看到的是社會制度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進步,而他的哲學思想也往往來自日常生活的感悟。孔子的儒學其實是鼓勵大家去真正地思考的。漢朝及以後的儒學則是完全服務於君權的變態儒學,這個時候的儒學思想都是服務封建制度的。每個封建王朝的崛起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叛亂」。宋朝管理者的想法就是通過「重文」(當然不是真正的文化知識而是變態的封建儒學),來抑制叛亂。之後的封建王朝大致都是這種思路,這也就是為什麼朱熹把「習」解釋為「溫習」會受到皇帝的青睞。封建帝制里的皇帝並不是希望你真正去思考,而是僅僅去思考他們所希望你去思考的東西。「只要你複習他們所講的理學就是好的」,這是封建社會變態儒學建立的基礎價值觀之一。
為什麼我會把「知」解釋為擁有知識?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文沒有標點,故行文結構是決定句子意思的關鍵。現代漢語已很少通過行為結構區別句子意思,但日本語中卻較好地保留了演化的痕迹。日本古時崇尚中國文化,加之其地形較為封閉對外交流較少,可能是他們很好地保留這類行文結構關鍵原因。比如日語「~は ~ます」就是「~者 ~也」的意思。注重行文結構的語言,往往每個詞都有非常嚴格的詞性區分,可以相互印證。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語言中詞性演化的問題。漢字是象形文字,說白了都是從圖畫演變而來。所以,一開始一般都是描述事物或動作形態的名詞,名詞引申出了帶有行為動態的動詞,接著又從動詞的描繪的行為動態通過對自然的感悟引申出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和副詞引申出邏輯連接詞,最後通過加上體現感情和協調語音節奏的助詞構成完美的表達。
後世註解「知」時稱其本義為知道,這就與語言發展的規律不通了。我個人認為「知」字本義應試知道的東西,即知識,而知道這個動作是從知識這個詞的動態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意思。類比上下文的行文結構可以分析出「人不知」的「知」字是動詞,而這個動詞又是從「知識」引申出的不及物動詞。別人不「知識」,這句話讀完以後是不是就聯想到了別人不擁有知識了?
一說:這裡「知」表示「知道」,省略了賓語「我」。任何語言的省略都是要理由的,比如在回答問題闡述個人觀點時,問句里已經出現過「你」,答句里「我」往往可以省略,大家都知道是說話者在表達觀點。這裡如果省略了賓語會引起多種歧義,根本分不清省略的是你、我還是他、她、它。
這幾句話的理解,難在前後關聯。前人有解釋說,學而時習之,指的是君子有學,並且常常能夠運用(習作操練解),是非常開心的事情;有遠方的朋友聞我有學而至,來作學的討論,也是很開心的事;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因此也不會給我特殊的對待),也不憤恨惱怒,正應該是君子的態度。從這個角度理解,就是三層遞進關係,既有學(此是前提),以學問來施展抱負是最為理想的;其次,雖不能直接參与事務,但能傳播學說也是非常開心的;第三,如果前兩者都沒有條件(君不用而民亦不知),也保持平和淡然的態度。前兩句表達是欣喜,遞進說重點是最後表達君子應該的行為。從語義上看似學的作用在遞減,實則闡述君子對待學的態度。
個人理解,這似乎代表儒家的基本態度,學是主要為了追求自身的完善,如果有了所成能夠作用於實際或者能夠傳道於四方,都是會令人欣喜,但只是開心而已,有無皆可,不是必要條件,更不是學的目的。
所以這句話的命題是,人為什麼要學?孔子回答說,學只是為了努力完善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沒有低級趣味的人。來自:論語 學而1 時習之
先列出結論:習:講習(討論)。證如下:
1.《論語·學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易·兌》
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我們不難發現兩段文字存在極高度對應吻合:
君子、有朋、時習、說,
君子、朋友、講習、兌,
科學始於懷疑精神。我們對極高度吻合的現象不僅不能視而不見,而因加以探索,並試圖找出原因。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大膽假設,然後加以求證。
考慮所有文字通假關係後,我們可以先構建如下讀法:
麗(邐)澤(繹/ 驛)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釋義:
迤邐綿延、絡繹相連、交換兌換(的特性象徵),君子以朋友講習討論。
學而時(侍)習之,不亦說(兌)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爍/ 鑠)乎?
人不知而不慍(蘊),不亦君子乎?
釋義:
學到知識,侍奉出來以資講習,不也是交換交兌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交匯融鑠嗎?
他人有所不知,而我不蘊不藏,不也是君子之行嗎?
顯然這是一個與傳統讀法極其不同的一種讀法,我們不妨做一個對比
1. 溫習知識是一種喜悅(學習的智慧)
2. 朋友相聚是一種快樂(交友的智慧)
3. 寬容大度是一種君子之行(為人的智慧)
1. 講習討論是一種兌換(交兌)
2. 朋友相聚是一種融爍(交匯)
3. 分享是一種君子之行(分享)
內部和諧性
按照常識,無論古今中外,一個人連續說三句話,是講述一個整體的三個方面更合理,還是互不統屬的三件事更合理呢?
所以,首先從內部和諧性來講,形成一個整體的三句話比互不統屬的三句話是否更為合理?這是內證。
外部參照性
對比《學而》《兌》的兩段文字,文字上的高度對應,是否應當源自兩段話本身的同一性呢?換而言之,《學而》首章是孔子對《兌》系辭的解讀。
我們把這個結論做為初步研究成果。
下部分我們將以詞源分析的方法上窮舉所有關鍵詞的通假可能,從而復原一些湮沒的詞義。
在此提出兩個詞源研究的新概念
同源詞族最大公約語義(共有內涵)
樂-藥-礫-鑠-爍
最大公約語義概念源自最大公約數。一個同源詞族必然從一個核心具象詞發源而來,進而派生出抽象詞以及擴展具象詞。最大公約語義是所有詞的共有內涵。
樂族最大公約語義是「melt」「金屬、草藥等融爍」
又如,筆者他文:新-薪-親,共有內涵是「薪火,更新,圍繞火塘薪火彼此相見」
諧義閉環最小公倍語義(共有外延)
一個語義簇如果能形成閉環,必然能從閉環整體找出所有詞的共有外延。
兌-澤-解-開:解說-解脫-解釋-解放-釋放-開釋-開脫-解開
歡-快-樂-暢-聯:歡樂-歡快-快樂-歡暢-暢快-聯歡-聯袂
習-講-誦:講習-誦習-講誦-溝通(其中,講誦—溝通,同源諧偶)
16年3月25日初稿
學習(學)並時不時加以實踐(習)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為什麼把這三句作為學而的開篇,我們不妨它很有深意,那麼我們不妨解釋得好像很有道理,所以我們用現在的眼光,去貌似科學的思考。
這是講學習的,人到老,學到老,那學什麼呢?學知識、學做人、學技能、學從政、學經商;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無論是什麼,落在主體上是人,或者讀者,或者你們,客體上就是學的內容,玄之又玄,我們不妨稱之為「道」。道是什麼?玄學,用現在的話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規則」而或「規律」,再高大上稱之為大數據,特定環境下的法則,比如牛頓定律、經濟定律、心理定律等等。那麼什麼才能稱之為學啊,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以致用,學的東西經過大腦轉換,掌握了,不單純的僅僅是信息、知識、公式、圖像了,而是在恰當的時機,解決現實問題了,當然挺開心的事了。不得不批評現在所謂的學習了,都是迫害大腦,學了不會用,現在的信息如此多,大家如此貪婪的想碎片化向腦袋塞東西,塞的越多,受損越大。這裡可以展開舉例子,比如一個簡單的坐井觀天、掩耳盜鈴、小馬過河例子。。。。。如何能在恰當的時機實踐呢,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自然生髮的,本該那樣做,就那樣做了,為學的高標準。
學了,用了,還不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要分享、討論、深化,來幾個好友, 「千秋大業三杯酒,萬丈紅塵一壺茶」,哥幾個弄個交流、研討,碰撞學的快感由此產生。
怎麼樣才能學好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道生萬物,大家都知道是學不完的,搞不懂的,那學習還得有個好心態。何況知識信息爆炸,人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人生苦短,貪心想洞悉世間奧秘,只能讓你徒增煩惱,所以孔子老人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無條件接納人的無知,無條件接納自己的無奈,君子坦蕩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努力學唄,學了關鍵會用。
孔子肯定不是這樣想的,孔子你老人家受累了,孔先生若在,曰,以上很善哉!
複習是很快樂的事啊,輕輕鬆鬆像會見老朋友無壓力而且還會發現新的開始。一W一!
時 在適當的時候 習在論語中的意思是 實踐(如 傳而不習乎?傳授的道理自己有沒有實踐過)所以 這句的的意思是 學到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能用於實踐 就會感到很快樂 大家感受下 孔子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習慣的意思,學習並且成為一種習慣,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
論語開篇幾句話,不是那麼簡單的,後人的解釋也太多按照現在的意思曲解。
這裡先明確,孔子有教無類,學什麼,目的是啥?聖人之道目的是為了弘揚聖人之道,開萬世之太平按照這個思路來理解我們這些有志青年,學習實踐聖人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不是件讓人興奮,愉悅的事情么?朋,同類為朋。我們不是一個人,不孤獨。自,不斷的。我們這樣的人,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的來,大家懷著共同的理想去拼搏,奮鬥,這樣的盛況,不值得敲鑼打鼓,鼓瑟吹笙慶賀一番么?我們把那些沒有智慧,不知道,行道的人教育成沒有鬱結的人,造就一個河蟹社會,我們才能算真正的君子啊~三句話,為總綱,也是目的和理想。
後面的才是方法論~以上參考纏中說禪解論語~相聲《朱夫子》裡面有這個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與「十年寒窗苦」是矛盾的,所以應該解釋為「隨時隨地的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有目的的去複習反而會很枯燥
習,字形:習:白色的羽毛,本義:小鳥飛飛。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意思是:學習,時間白色的翅膀飛去了,這不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據說外國人讀的十四行體論語就是這麼翻譯的。
在古代,習沒有複習的意思,學到的東西時時能用到,我也覺得比較開心
習是練習、實踐,目的是做到知行合一。
用屠夫學到了shift加推推棒勾人,還一直命中。題主你感受下!
首先,如果是為了考試複習,不會有快樂,反正我是這樣。
另外這個問題楊伯俊在他的寫的書里回答過了,這個習包括了很多意思,
孔子教學生不僅僅是知識,還會有駕車啊,射箭啊,禮儀啊一類的東西。多說一句那個時候的人是不會騎馬的,因為衣服太大。
所以這個習是實踐的意思。不能用今天的字意去理解之前的文獻。看古文,把單字看懂,按一個字一個字去理解,別自己腦補出詞語來。否則不如不看。
你下午刷了會知乎,晚飯時就有機會吹逼了,不是很快樂嘛?你下午跟騙錢大V學了泡學,晚上就睡到妹子了,不是很快樂嘛?聖人是熱愛自己所學知識才會覺得溫習是快樂的。我們現在學習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得已而學,比如考證比如考數學考英語考研或者博士論文。但是雖然過程是痛苦的,達到目標以後就不只是快樂而是有成就感。你的感覺是對的,做聖人很累,做努力的普通人就不錯了。
完整的話應當是:「學,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不是「越複習越快樂」,而是「把複習與第一次學同等對待」,時不時溫習舊知識不也同樣快樂嗎?我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好像是生物課,老師講新課的過程中會穿插著一些複習課。當講新課的時候,我就很高興,學得也比較用功,講複習課的時候,我就覺得比較枯燥,不太願意學。好像其他很多同學也有這種情緒,我記得老師還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開導過我們,讓我們上複習課也要打起精神,但不管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