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真的越複習越快樂嗎?
是不是這句話本身出現了釋義的問題?
還是我真的…與聖人無緣。
習是實習,實踐的意思。這句話說,學以致用是很快樂的。
其實吧,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但是呢,所有人都以為,我必須要像孔子那樣做,學習那些枯燥無味的知識才算「學」……
WTF?不要理解的那麼狹義好嗎?如今是現代社會了!可以學的東西遠超以前。
而且,我們要講究個性化教育,根據人的天賦不同因材施教嘛!所以,如果你在遊戲里,學到一個戰術。比如LOL中躲在草叢裡把敵人偷襲殺死。
那你重複練習這個戰術,不斷幹掉敵人的時候,只要有快樂,那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不光限於學習狹義的知識。還可以是學習技能、學習為人、學習處事、學習調整情緒……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東西。哪怕是學習一款遊戲。
只要你學的這個東西令你感興趣、令你喜歡。那你在複習的時候肯定就會開心快樂。
這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本質。(孔子本身就是一個愛知識的人)
這個本質,也是所有人都會有,只是因為人的天賦不同,不限於書本知識這個範圍而已。快樂的原因是——
學到的東西能夠指導實踐
實踐過程中竟然能夠發現知識學過的東西在回頭複習的時候有新的發現這是反省內求的唯心主義思維。
工農兵對學而的批評看似過火,但他們指出的難道不是孔丘的真心嗎?有人說論語並非一無是處。當然啦,沒有人會完全不顧客觀規律,滿嘴只有胡言亂語;但從糟粕里挖精華,豈不是太愚蠢了?那些所謂精華,例如學而的好學和複習的道理,誰沒有說過?論語是前言不搭後語的語錄體,而且本質上講是政治書,是反動派的綱領,有什麼好,又有什麼用?如圖:節選自《長夜孤燈話論語》,孔子的學與今天的定義不太一樣。
51、學而時習之
010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師徒們志同道合,相互切磋,一同學道行道,這樣的場景真心令人嚮往。
習:鳥數飛也,從羽從白。鳥不停地揮動翅膀,練習飛翔。不斷重複某一動作,便是習。經常練習必然會熟練,所以又引申為擅長、精通。如史書上常常說某人「習於吏事」,就是在為官從政這方面很擅長,很精通。
說,通悅;樂,音月。二者均表喜悅高興之意,若非要加以區分,悅是發自內心的、不借外物而產生的喜悅,樂則是與他人一起、因外界影響而產生的喜悅。
小虎隊里的蘇有朋,他的名字可能就出自這句話。
【因何「悅」?】
這裡要重點說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學習會令人高興嗎?《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章,便令人費解。我想,凡是經歷過中考、高考的人,絕不會同意孔子的說法,即使是像兄弟這樣,從小學習成績還算可以的人,也不覺得學習是件輕鬆的讓人高興的事兒。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那書多的都能把人埋起來,學好了,得下多少工夫?即使考個滿分,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樂趣?無論有多少朋友自遠方來和你一起學習,也不會高興。孔子是不是在唱高調?
若能明白孔子所謂的學是學道,學的目的是行道,對他的話就不會感到奇怪,孔子也絕不是在唱高調。孔子的學是學詩書禮樂,它們是道之所載。詩書時時吟誦,禮樂時時演習,便能體會其中的人之道和天下邦國之道,便能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自然會心生喜悅。孔子還說:
0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即學而時習之。
知新:於所學之中有所悟,得出新學問,這樣也可以作別人老師了。
溫故而能知新,自然也能心生喜悅,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個意思。
0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曾晳之子。
師之所傳是否練習,也是曾子每天要反省的三件事之一,這也是「學而時習之」的另一種表述。
【方】
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你一起明道,一起行道,自然便會樂從中來。古人說讀書貴在融會貫通,讀《論語》尤應如此。若不能對孔子的思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理不出一個貫穿始終的脈絡,那《論語》中很多隻言片語我們就無從理解,就會覺得聖人所言不知所謂。如這一章,若不是將《論語》前後融會貫通,我們怎麼能明白「學而時習之」是因何而「悅」,又怎麼能明白「有朋友自遠方來」是為什麼「樂」呢?
方,《說文解字》將其釋為「並船」,今天就有人以此為根據,說這裡的「方」也是並排、一起的意思,認為「方」是副詞,作為「來」的狀語。這樣就是「有朋自遠方來」即從遠處同時來,而不是「自遠方來」,這裡的「遠方」和今天「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是不同的。
兄弟不同意這個說法,朋友就一定是一起同時而來嗎?難道就不會陸續地三三兩兩先後到來嗎?於情理上就說不通。其實,方字的本義是並船,表示並排、一起,但還有方正、方向、方法等諸多含義。一個字的本義與引申義,二者必然相關,而方字由並船引申為方圓之方,不知是什麼道理,這一點兄弟百思不得其解。
但《論語》中出現的「方」有很多含義,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這裡的方均為方向、地方之義。「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裡的方是方法之義。總之,方字有多種解釋,為什麼「自遠方來」中的方就一定用的本義,為一起的意思呢?
《說文解字》成書於東漢,是集大成之作,但並非沒有錯誤。清末以來,隨著甲骨文的發現,近人考證出《說文解字》中亦有不少疏漏。比如對這個「方」字,許慎的解釋就不全面。《說文解字》里所舉乃是方字的本義,未做引申。而有的人便不加深思,以為方只有此義,誤矣。我們讀古書時,萬不可在某處發現一些未曾聽聞的說法就以為發現了新大陸,以此為據,對經典隨意曲解,故作驚人之語。
此外還有一證:
「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孔子世家》
至自遠方,就是自遠方至,這裡的遠方,和「有朋自遠方來」中的「遠方」用法完全相同,均是指遙遠的地方。
方字的本義為並船,引申為放在一起,這個意義今天用的不多,不過也有,如「比方」一詞。我們常說「打個比方」,「比方說」,對一事物不理解,舉出另一個相似的事物,與之放在一起並列比較,就是在打比方,這裡的比和方,都是緊密地挨在一起的意思,用的都是本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比」字為象形字,就是兩個人緊密地挨在一起。而兩個人放在一起,很自然地會看出兩人的不同,所以比又引申為比較、對比。
《論語》中也有一例,方用的就是本義。
14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賜,端木賜,字子貢。
暇,閑也,如閑暇,應接不暇。
對此章中的方字,有兩種解釋:
一,方,並也,比也。
二,方,謗也。方是謗的同音假借字。謗即是今天所說的「誹謗」揭人短處,說人壞話。
雖然兩種解釋,在文義上都沒有問題,但情理上,第二種就講不通。在孔子弟子中,子貢處於第一等之中,稱得上是個君子,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在背後誹謗他人吧?此外,就運算元貢真的是在誹謗他人,孔子也應該直接批評他的不是,對其嚴加斥責,怎麼會說「夫我則不暇」呢?我可沒時間去誹謗他人,那我就要問了,如果孔子有時間,他就會去誹謗他人嗎?
可見這裡的「方」字不應訓作「謗」,而是並排之義,引申為比較。子貢方人,他這裡定是正在將自己和別人相比較,恰巧孔子聽見了,就說道,你端木賜就愛和人比個優劣高低,難道你自己就算得上是一個賢人嗎?換作是我可沒那個閑功夫。言下之意,自己的學問修養尚不能配得上一個「賢」字,哪有時間去「方人」呢?
144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永遠是前提,只有修己,才能去安人、去安百姓,可見修己的重要性。所以,《大學》里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也是排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面。若是自己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卻不時地和人比較,看到自己某一方面強過他人就沾沾自喜,以求得心理上的滿足,此非君子所為也。
我初中學完串並聯電路,自己造了個手電筒,讓班主任沒收給自己小女兒玩兒了。我心疼我的手電筒,但是還是很開心小燈泡能亮起來。
我高中的時候學完化學,從實驗室偷了一小塊鈉,用濾紙包起來拿出來,可是那天下雨。(此處省略一千個字。)最後我慌不擇路跑進廁所扔進馬桶。出來的時候發現跑錯了廁所。但是很開心沒人發現。
大學學了師範類物理,然後走上了教師這條不歸路。很開心啊,我會的東西,他們都不會,我說完之後他們會了,這讓我感到很開心。
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應該是對的。聖人一般都是精神變態,再者,人家嘴上說說你就信啦?孔子自己嘴裡跑出來的火車,自己做不到的一大堆。拿聖人嘴裡的火車要求活人的,那也統統都是精神變態。
我重新讀還能高興的只有那些我喜歡的書,那些被外界強壓給我的垃圾知識,永遠是看一次反胃一次。複習並不能帶來快樂,快樂來源於我真正了解了這個知識點的暢然和喜悅。
枯燥的重複,無意義的記憶,真沒有什麼高興的,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的確是讓人高興,但是沒有重複的記憶,哪來的最後的深刻呢。
共勉吧。
如果是為自己而學,你能找到快樂,如果為了學習而學,或者為了考試而學,你會感到痛苦
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字面上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見解:
⒈朱熹在《四書集注》中的見解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⒉部分小學語文教材的解釋是:學習並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⒊楊伯峻在《論語釋注》中解釋是: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⒋部分學者的解釋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不也是令人愉悅的嗎?我傾向於第三種解釋,不是複習,是實習實踐。學到了知識能夠實踐是很高興的。
在夫子那個時代,首先知識就是非常寶貴的,字都是用筆墨寫到竹簡上,文化傳播要靠記憶和手抄,能讀書都是一種幸福,所以重新溫習本身就很重要,就是一件需要鄭重對待的大事。其次,夫子所講的學而時習之主要還是指道理而不是知識,讀書然後根據自己的閱歷突然領悟了一絲道理,那個瞬間是狂喜啊,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也!所以,讀經典要回到經典的時代來讀,你用今天信息、知識廉價到不屑一顧的情況來解讀夫子在那個敬惜字紙的時代所說的話,還照著字面意思來讀,那肯定讀不通的。今天來讀這句話,就是要保持一個終身學習的嚴肅態度就是了。
謝邀。
我兒子有時候是這樣。
我看聖經有時候這樣。諮詢收費。。。
首先要聲明一個觀點。
中國的封建文化意識並不是孔子一個人的作為。而是後來各個王朝的皇帝為了統治,假借孔子的思想。還有就是後來的人對孔子對《論語》的錯誤的解讀,導致了我們對孔子的誤讀。也就是說,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統治者的儒家的利用加上後人不斷誤讀演變而來的。
其實儒家從來不關乎權力。真正懂儒學的人,恰恰都是那種文死諫的人,恰恰是敢於和權力作鬥爭堅持真理的人。下面我們從《論語》的前三句,開始初窺孔聖人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相信,很多人讀這三句話,會覺得莫名其妙。
今天先解讀第一句,後面兩句會明日繼續解。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的時候就要好好複習,就要感到高興?孔子是個聖人,居然告訴我們這個教條主義的東西,看著就覺得迂腐不堪。可惜,如果只是這麼解讀,就大大的錯怪了孔子了。
首先,儒家的《論語》中的這個學字。先從這個字開始。學什麼?
《論語》並不是教我們如何學文學,學習課本知識。而是教我們,做人,做事的人生智慧。或者說,我們要學的是做人,做事的智慧,而並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已。孔子對一個人是否有學問的評判標準很簡單。
不是你讀了多少書,你多有才華,或者你多麼知識淵博,這都不叫有學問。真正的,有學問是,你是不是懂得如何為人處世,你是不是懂得如何處理好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困難。即使你大字不識幾個,但你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解決好生活中的問題,做好事情。
在孔子看來,你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即使大字不識幾個的杜月笙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因為他懂得為人處世。可能劉邦也算一個有學問的人。(PS:劉邦是遊俠出生,俠文化本身即使儒家的一個分支)這就是學的內容。
然後,就要講,「時」和「習」非常關鍵。時可以有三種解釋。合適的場合,天時,以及時時刻刻。習可以有兩種解釋,實踐,複習。合適的場合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不同的場合注意不同的禮儀,待人接物要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場合去實踐,去練習。另一種解釋,就是天時。
孔子因為學《周易》。並且為《周易》寫了《象傳》。裡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就是為「乾卦」的註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什麼意思呢?就是天道運行最佳健朗,君子懂得順應規律,就可以自強不息。而不是,君子應該像天體那樣自強不息,作為一種雞湯解釋。就是要強調,我們應該要按自然規律辦事情,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才能逐漸變強。所以,學而時習之,而也可以說是,要按規律去做事情,按規律去實踐。自然你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傻乎乎的,埋頭苦幹做笨功夫。如果你按照規律辦事,自然會有很多成就,也會讓自己得到好的效果,難道不應該感到高興么?還有一種就是時時刻刻,隨時隨地的去學,然後去反思,去實踐。
比如,觀過而知仁。觀察一個人犯的錯誤,了解一個人的為人。這也是一種學習。包括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優秀的人要像他學習,見到有犯錯的人要自己反省。這個也是學習。我們一生中,從生下來,隨時隨地都是在學習的一個過程。
或者說,我們人,之所以成為人,就是一個學習的結果。比如,把一個人,放在森林裡教給野獸去撫養,他並不能稱之為人。因為,他並沒有經過人類知識的教化。我們從娘胎里出來,從媽媽和爸爸那裡的言傳身教那裡學習到了很多人類的知識。
包括要早睡早起,一日三餐,飯前洗手,講禮貌,見到長輩要打招呼,要鍛煉身體,要清潔自己。這都是學習的一個過程。看書學習,只是人生中眾多學習項目中的一個。
看書學習有其利弊,但更多的學習,是從生活中,從事情中,從和人的接觸中不斷的學習。這就是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練習,不斷的有自己的體悟,成長,讓自己越來越懂得了知識上的道理,同時讓自己更加在人類社會中,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自己一步一步的,因為自己做人,做事,越來越有智慧,受到別人的愛戴。就像,玩一個RPG遊戲一樣,你的級別越來越高,難道不應該感到開心么?儒家講,修齊治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學習,從來都是從自己開始。就是要為己而學,而不是為人而學。如果你為人而學就是一種不道德的體現。比如父母讓你學習,學校讓你學習,社會讓你學習,逼著你學習,這都是小人之學。
真正的君子之學,是為己而學,就是自己對很多事情感到有興趣,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提高。而不是別人要求你去學習的。只有發自內心的,想要從人類整個社會中學習到東西的人,才能是真正的學習。
否則,都是小人之學。傳統文化的這個「我」,從來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集體的一份子。當你自己能夠學習知識,讓自己提高,讓自己有智慧,處理好為人處世和做事的學問。你慢慢的,你就能夠影響到你的家人,你就能夠幫助他們去進步,或者組織協調好家庭。最後你一步一步學上去,你就能夠治國,甚至平天下和天下達到一種天人合一,和諧的境地。古今孔子之學,從自己開始,從修習自己開始,一直到做聖人,是一個一步一步漸進的過程。
孔子本人也是這麼實踐過來的。他自己做生意,搞教育,從政,從來都是不斷的修正自己,15立志,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耳順,70從心所欲不逾矩。到60什麼話都能聽進去了,人變的中庸,變的明辨是非,變的能夠覺察到事物的真相了。到了70做什麼事情,都是利他利己,都是合乎自然規律的。包括不惑,包括知天命。這都是從15的立志開始。立什麼志。
聖人之道。當然,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內聖外王。就是心裡上要是個聖人, 對外要極有人格魅力,讓眾人都喜歡你,愛戴你,以一個王者的形象。或者叫領袖的形象。孔子自己是一個非常有高標準的人,對自己。當時很多君王請他去治理國家,但他都拒絕。包括他的三千弟子,子路,子貢,隨隨便便一個拉出去都是現在馬雲,盛宣懷,杜月笙這種級別。當時春秋戰國時期,人口不過也就幾百萬一千萬左右,他要是揭竿而起,完全可以憑藉這三千的精英弟子創立個國家。但是他沒有。他有更加偉大的事業。
那就是教育。人的思想不改變,人的德行不改變,人的教養不好,無論誰去執政都是一樣的。不要相信在野黨,誰上台執政都一樣。改朝換代那麼多次,中國百姓何曾才開始幸福?也就是到了民國之後,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人們的思想覺醒了。才慢慢讓普通百姓有了向更加幸福的人生邁進的可能。不然,都依然沉浸在一種糟粕文化之中。孔子做的教育,就是要教大家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做事情,如何走向人類精神的高峰。
這就是所謂的千秋萬業。這是比任何一個君主的功績都要大的。可惜他被後人誤解的多麼厲害。他寧可到處漂泊,流浪,像個喪家犬一樣在各個國家攛掇。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君子之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所為之事,乃中華民族之大事,立國之根本。那就是思想文化教育。所以。通過自己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步一步從自己,到家人,到公司,到社會,最後到全天下。做到這樣的境界,難道不應該感到高興么?因為你精神境界越高,你越是心理健康,越是幸福感越強,因為你懂得處理好你生活的問題,你是一個生活的強者。而且,你離智慧越來越近,自然心胸豁達,承載萬物,任何事情在你面前都是莞爾一笑。但這一切的一切。就從這個簡簡單單的學而時習之開始。梁文道有一期節目專門說這個,答主可以去看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一句:
1、學學,不僅是指學習,還是指學問,什麼學問呢?儒學啊。儒學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平天下,這裡的平不是指蕩平天下的平,而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平,而是指公平正義的意思,儒和俠是相通的,俠出於儒。儒者執筆平天下,俠者執劍平天下。儒學,就是教人從做事開始,從我做起,一步步由小致大,最後匡扶天下,為天下公平正義而奮鬥的一門學問,和追求。2、時
時不是指時常的意思,而是指天時,時代,時機的意思。3、習
習不僅是指溫習,還有實習,實踐,鍛煉的意思。所以第一句話是指:
平生之所學,之抱負,有機會得到施展,實踐,難道不是很開心嗎?第二句:
有朋,不是指蘇有朋。也不是指現代意義上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第二句的意思:這世上有從遠方誌同道合的人而趕來相聚,難道不是很快樂嗎?
第三句:
慍是指:怒,恨,憂,愧第三句意思:人們不知你,而你卻不怨天尤人,不氣餒,不羞愧,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所為)嗎?那這三句廢話連起來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面要插一句題外話,孔子曾說過: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是說:君子窮困潦倒,也會堅守原則,而小人窮困潦倒,就什麼事都乾的出來。所以你會明白,儒學裡的君子之道是有原則的,並非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
然後我們把這三句話連起來,就通順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平生之所學,之抱負,有機會得到施展,實踐,難道不是很開心嗎?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你平生之所,沒有機會得到施展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果沒有施展理想的機會,但有同志,有同學,有從遠方趕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進步,不也是很快樂嗎?是呀,那也很快樂。可是,如果你連朋友都沒有呢?
別人根本不鳥你,你孤家寡人,惶惶如喪家之犬。你四處碰壁,你的學問、你的抱負、你的儒學、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不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近期看一本書叫什麼是數學,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