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燈看劍 ——漫談二戰蘇德將領(8.2~下)
8.2.7全線反擊
早在11月初,蘇軍大本營就有了進行反攻的想法,並一直在周密謀劃、積蓄力量。由於顯而易見的主場優勢,蘇軍比德軍更好地利用了這兩個月時間,在後方腹地建立起了不少於10個集團軍的新戰略預備隊,整個國家更好地實施了戰時體制。前期受到極大損失的各部隊也在後方得到補充休整,逐漸恢復了元氣。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都特別指出,儘管形勢嚴峻甚至極其危急,但是大本營表現出了臨危不懼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保存了戰略預備隊以供大舉反攻時使用。這表明了指揮藝術的提高,對以後的戰爭進程極有教益。到12月初,有5個新銳集團軍或者調歸西方面軍或者向加里寧、布良斯克方向的南北兩側靠攏。此時,德中央集團軍群兵力170.8萬人,蘇軍莫斯科方向加里寧、西方面軍等總兵力110萬人,火炮、坦克、飛機等數量蘇軍也稍有不及。但是蘇軍的優勢在於很多部隊是新銳預備隊,士氣、精神狀態和久戰力竭的德軍不可同日而語,更不用說保家衛國的熱情了。並且蘇軍掌握著強大的戰略預備隊,德軍所有兵力都已經投入用光了。
11月29日,朱可夫打電話給斯大林請求下令反擊。斯大林認真聽取後問:「你確信敵人已接近危機狀態並且沒有可能投入新的重兵集團嗎?」
朱可夫回答說,現在敵軍已極度虛弱,如果現在不動手,德軍再從其他方向調來強大預備隊會導致整個局勢更加複雜化。徵詢總參意見後,30日斯大林在西方面軍報送的反攻計划上簡單地寫了「同意」,並簽了字。
漫長的煎熬之後,激動人心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卻又節外生枝,聲稱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全面的深遠強大突擊,建議實施一次該方面軍地域內的局部戰役。12月1日,最高統帥部委託華西列夫斯基與他進行了細緻而又態度堅決的懇談,從當前形勢、反攻的意義到兵力對比和具體部署,並提到了羅斯托夫成功反擊的榜樣,最終說服了科涅夫。
8.2.7.1提赫文
1941年冬季蘇軍的反攻,其實首先是從南北兩翼—提赫文、羅斯托夫方向開始的。
列寧格勒方向的德軍11月8日攻佔了列寧格勒東部重鎮、鋁都、鐵路樞紐提赫文,原本救援物資都在此卸車,再經穿越拉多加湖的交通線進入城市,此戰切斷了交通線、將原本已經陷入飢餓的列寧格勒推到了死亡邊緣,並威脅到了部署在斯維爾河畔與芬蘭人對峙的第7獨立集團軍的後方。該集團軍司令梅列茨科夫深感不安,遂自請將第7集團軍交副手指揮,收攏起已經潰散的第4集團軍,組織現有力量於11月11日開始發起一連串的反擊。萊布使出了全部本領,芬蘭軍隊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從斯維爾河向前推進。12月8日,筋疲力盡的德軍3個師退出提赫文,大多數人在撤退途中凍死,其中一個師最終僅剩不到1000人。蘇軍畢竟力量有限,沒有取得更大戰果,只是推進到了距列寧格勒外圍陣地10公里處,但為穿越拉多加湖的冰上交通線的開闢提供了條件。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人們得到的食品僅能勉強維持生命。11月18日湖面終於全部封凍,4天之後第一批卡車運輸車隊越過封凍的拉多加湖到達列寧格勒市內。雙方像兩個傷痕纍纍的拳擊手,繼續對峙、堅持著。
提赫文之戰的規模不大,與莫斯科城下雙方百萬之眾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此戰的意義被很多人低估了,如果此地被德軍佔領,歷史就要改寫,最起碼穿越拉多加湖為列寧格勒輸血的生命之路就會改道了。
8.2.7.2羅斯托夫
西南前線,基輔戰役後不屈不撓的蘇軍收攏余部,迅速重建西南方面軍,鐵木辛哥為司令員,突出重圍的科斯堅科為副司令員,幸運的巴格拉米揚繼續擔任作戰部長。未久鐵木辛哥以西南方向總指揮職銜繼續統轄南方面軍。經過慘痛教訓,蘇軍戰術開始變得靈活,當南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再次退守、再次形成危險的突出部時,西南方面軍不再堅持寸土必爭,開始且戰且退,並在撤退戰鬥中消耗德軍的力量,並藉此縮短戰線組建第二梯隊,重整旗鼓的同時還調出了別洛夫騎兵軍等部隊支援莫斯科,這在同樣緊張的局勢下是很艱難的。和所有的蘇軍指揮官一樣,大家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用血的教訓獲取了經驗,明白了怎樣組織縱深防禦,以及機動、火力、通信等等要素的意義,雖然也在退卻,但是「退卻與退卻不同」。
德軍方面,倫德施泰特全線追擊,10月下旬攻佔哈爾科夫,同樣也遇到了兵力不足、天氣轉冷、道路泥濘等問題。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很大程度上要靠馬拉補給品,軍需總監瓦格納說這支裝甲部隊幾乎成了馬車隊。11月,最南端的第1裝甲集團軍孤軍深入衝進頓河流域的羅斯托夫,虛弱的左側翼暴露出來。鐵木辛哥憤憤地一拍桌子:「我們抵擋夠了!要在這裡給法西斯一點教訓!」麾下諸將一時群情激昂。憋屈了很久的蘇軍終於抓住機會,迅速組織起突擊集群,在正面反覆拉鋸形成膠著牽制的同時,一記右勾拳迅猛打出,直指德軍側後腹地,一舒胸中鬱悶。
此時的南方面軍參謀長、戰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合同戰術教研室副主任安東諾夫在制定反攻計劃中起了主要作用,表現出了出眾的學院派功底。當鐵木辛哥走進房間看到他繪製的反攻決心圖時,一言不發盯了一會,馬上全明白了,只問了一句:「你的傑作?……」他從這個崗位被調到總參謀部擔任華西列夫斯基的副手,最終成為戰爭末期的總參謀長。
其實德軍將領中的清醒者早看出了危機。倫德施泰特在10月27日就曾極力主張暫不進攻羅斯托夫,11月3日又建議休整部隊、補充給養,推遲到來年春天實施其他作戰目標,但沒有被採納。29日,眼見第1裝甲集團軍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德軍開始撤出佔領一周的羅斯托夫,倫德施泰特經陸軍總部批准,命令全軍撤到米烏斯河一線。11月30日夜間,希特勒命令禁止一切撤退。倫德施泰特以其老派容克貴族的高逼格認為這個波西米亞下士的命令極其荒謬,拒絕執行,第二天老元帥被解職,由馮?賴歇瑙元帥取代。
賴歇瑙接手後倒是打算不折不扣地執行希特勒的命令,但是部隊已經在撤退途中。於是經過德軍大本營、總參、集團軍群司令部、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部各級統帥機關一系列哼哼哈哈的扯皮,12月1日上午,已經到達米烏斯河陣地的一些部隊又調轉方向朝東運動,以執行希特勒建立中間陣地的命令,米烏斯河以東地區一片混亂。克萊斯特強烈反對,認為堅守所謂的中間陣地根本就是扯淡,卻不得不執行命令。到下午3點半,將軍們還在電話里爭執,賴歇瑙直接打電話給希特勒,俄國人已經突破中間陣地,請求希特勒批准退到米烏斯河。希特勒立即批准。哈爾德深為悔恨地說:「這樣我們就到達了我們昨天晚上就已到達的地方。可是我們損耗了精力和時間,也失去了倫德施泰特。」
倫德施泰特元帥自此離開了東線,雖然後來兩次出任西線總司令職務,但一貫堅持德軍傳統的委託式指揮,更多時候其實是隆美爾、莫德爾元帥在做具體工作。
11月29日,最高統帥向西南方向總司令鐵木辛哥元帥、南方面軍司令員切拉維琴科上將及各有功部隊、部隊長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祝賀羅斯托夫的解放。自此開創了給收復失地的部隊發賀電的傳統。半年時間了,大家一直在都被迫後退、像羅科索夫斯基在維亞茲馬那樣忍受著同樣質疑而又期盼的目光,現在終於可以挺直腰桿了,這一天終於來了。莫斯科的賀電被迅速傳達到各條戰壕,後方各地的賀電也如雪片一樣飛來,部隊官兵士氣大振。這是戰爭開始以來德軍遭受的第一次挫折,是蘇軍進行的第一次考慮周密、執行得很出色的反攻。
(反攻)
受此鼓舞,西南方面軍在12月再接再厲,以科斯堅科為突擊集群司令、巴格拉米揚為參謀長,在方面軍右翼最北端針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最右翼的第2集團軍實施了局部範圍的葉列茨進攻戰役並成功收復失地,有力配合了莫斯科城下的反擊。望著侵略者的遺屍和俘虜隊伍,巴格拉米揚直言「這就是戰士的幸福」,怎一個爽字了得!
8.2.8莫斯科城下的反擊
12月5-6日,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正式熱烈傾情上演。同樣抵擋夠了憋足了氣、盡占天時地利人和的各路蘇軍奮勇爭先,一時間三軍大呼陰山動,曾經縱橫一時的德軍諸將莫不辟易。
此時的德軍布勢過於分散,缺少冬季裝備。而蘇軍與德軍針鋒相對,集重兵於莫斯科南北兩翼的關鍵要點,形成了兵員、火炮優勢。而且德軍情報機構錯誤估計蘇軍也已經筋疲力盡沒有預備隊了,這使得蘇軍的反攻對德軍產生了更大的震撼。沉重的打擊首先落在了裝甲集團軍頭上。
(莫斯科戰役反攻示意圖)
北面,12月5日凌晨,加里寧方面軍科涅夫指揮所部率先開始。到12月7日中午,蘇軍已經打垮德軍56裝甲軍在克林郊外的司令部。接著,朱可夫在此投入了2個集團軍向克林突出部的南邊發動進攻。第5集團軍戈沃羅夫中將集結3個師和幾個坦克旅組成突擊集群於12月14日在一個狹窄的正面上向魯扎發起衝擊並打開了突破口,多瓦托爾少將近衛第2騎兵軍及緊跟其後的坦克集群蜂擁而入。曾經在斯摩棱斯克、維亞茲馬敵後頑強戰鬥過的英勇的多瓦托爾將軍在12月19日陣亡,但是德軍的防線被衝垮。德軍瘋狂地在各個受威脅地段之間前後調動其少數幾個可以機動的部隊對其進行支撐,同時試圖從陷阱中撤出部隊。經過一陣瘋狂的慌亂、退卻,德軍最終穩住陣腳,這也是實力碰撞的合理結果。
(左一穿哥薩克斗篷的是多瓦托爾將軍)
德軍是一隻真正的不死鳥,割韭菜一樣割一茬長一茬人才輩出,在這個嚴冬希特勒撤換了一批功勛將領,又一批傑出將領在危機中野蠻生長脫穎而出。
莫德爾於41年11月14日夜間到達加里寧,由第3裝甲師長升任41裝甲軍長。上任伊始,受到了所有同事、參謀人員的冷遇。除了人事傾軋的派系原因,更主要的是江湖上流傳已久的他尖刻、傲慢和粗魯的名聲。幾位高級參謀軍官甚至一聽說是他就敬而遠之申請調走,但沒能成行。莫德爾對此並不奇怪,他已經習慣了冷若冰霜的歡迎,也用同樣的招牌式的粗暴態度回敬大家,並就此開啟了一種莫德爾模式—像所有傑出將領一樣在戰役進行到一半時、在形勢急轉直下的危急時刻被賦予新任務、解救困境,最終成為了「防禦大師」。
莫德爾指揮該軍經歷了對莫斯科最後一波強弩之末的進攻,和最初的防禦階段。
一位德軍將領用灰暗的筆調描述,「天氣很糟,雪、融化的雪水和雨水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磨損嚴重的公路變成了一道道泥坑。道路全線都要在牽引車輛的幫助下才能通行,炮兵和反坦克部隊的摩托化車輛全都陷在泥潭中無法動彈。」
取得過無數輝煌的老兵們開始苦澀而清晰地意識到他們正在自己脆弱的補給線的盡頭與殊死保衛自己祖國的敵軍作戰。此時的莫德爾被稱為是對勝利最具信心的將領,他固執地相信俄國人已經快撐不住了,勝利將屬於持續向前保持無情壓力的一方,就像基輔之戰,固執地督促著部下拚死向前、再向前……當部下對他指出兩個裝甲師總共只有41輛坦克堪用,莫德爾咆哮著回答這是他在基輔作戰時坦克數量的四倍。
他也用不著參謀們來收集情況,寧願親自到一線掌握第一手信息。今天跟隨一個步兵營連續行軍幾個小時。第二天早上又站在反坦克炮旁抵禦蘇軍坦克的進攻,用最大的嗓門發出開火口令。很快他的幾個師就傳遍了,即使是最底層的連隊也要準備好軍長出現在自己的身邊。他很少理會參謀們對他行蹤的關心,經常連續幾個小時失去聯繫。
俄羅斯的嚴冬來臨了,12月4日氣溫降至攝氏零下30度左右。次日早晨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萊因哈特停止了攻擊,致電中央集團軍群:「不可能繼續向更大目標發動攻擊。必須下決心佔領一道可以進行防禦的戰線。」
當朱可夫的攻勢開始,第3裝甲集團軍在暴風雪中陷入了混亂。局勢正在失去控制:
紀律開始崩潰。越來越多的士兵丟掉武器,用繩子牽著一頭小牛或者拖著一條裝著土豆的雪橇向西逃跑,沒人指揮只是埋頭向西。在空襲中炸死的人沒人埋葬......整個補給車隊,除了那些有堅強領導的之外,都在亂鬨哄地蜂擁後退。後勤部隊精神緊張,幾乎是垂頭喪氣,可能是由於他們過去已經習慣於一路埋頭向前了。沒有食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陷入一片混亂中的人們向西逃去。他們當中的傷兵幾乎沒有希望被及時後送到基地。機動車輛的駕駛員都不想等交通堵塞清理完畢一心只想跑到最近的村子裡去。
一片混亂之中,莫德爾的堅強意志和能力凸顯了出來,使他成為前線部隊的中流砥柱。莫德爾將戰鬥力尚存的部隊編組成戰鬥群,同時牢牢掌控住機動預備隊。用鐵的意志、紀律積極消除混亂。「所有尚存的交通指揮部隊和司令部都必須採取行動恢復秩序並訓導戰士恢復平靜。」莫德爾經常親自指揮交通,冷酷地下令任何在主幹道上熄火或拋錨的車輛都要被推到路旁丟棄。在很多混亂的十字路口,莫德爾不止一次地親自拔出手槍對驚慌失措的隊伍「好言相勸」。就連那些痛恨莫德爾粗暴咒罵的參謀軍官們現在也都承認莫德爾同普通士兵之間的直接接觸以及他那種幾乎讓人難以忍受的粗暴在這次撤退中得到了巨大的回報,雖然這並沒有使他與袍澤的關係變得親密。
(莫德爾與士兵們)第3裝甲集團軍遭受重大損失退至拉馬河堅守了兩個星期後,隨著整體形勢的惡化繼續且戰且退。雖然莫德爾也和其他20餘位軍長一樣聲嘶力竭地叫嚷著要求補充燃料、彈藥和援兵,但他是整個戰線上唯一反對後撤的指揮官,他的第41裝甲軍也是防禦最頑強、被蘇軍突破最少的一支部隊。
南面,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團軍也收到了同樣的禮物。已經越過戰線的別洛夫近衛第1騎兵軍切斷了靠近維涅夫突出部頂端的德軍先頭部隊,博爾金第50集團軍從圖拉發起攻擊。5日,圖拉氣溫降至零下50度,一向敏銳機警的古德里安嗅到了一些徵兆感受到了危機的臨近,斷然命令部隊停止進攻,從蘇軍發動反攻的第一天就下令部隊撤往頓河上游—沙特河一線實施防禦。6日,蘇軍投入一個新銳集團軍,德軍不斷丟棄重武器、汽車、坦克,且戰且退。古德里安哀嘆,我們英勇部隊的全部犧牲和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流了。經10天戰鬥,蘇軍西方面軍左翼向前推進130公里。
8.2.9換將
12月16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請求撤退。當夜晚些時候,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齊元帥和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向希特勒解釋局勢,他們堅持必須進行全面撤退。希特勒禁止任何撤退,命令中央集團軍群死守待援。12月18日馮?博克元帥被解職,指揮權移交給馮?克魯格元帥。次日感到厭煩了的希特勒接受了馮?勃勞希齊的辭呈並由他本人擔任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齊作為陸軍總司令所採取的最後行動之一是在沒有呈請希特勒同意情況下於12月14日將第2集團軍置於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團軍的指揮之下並授權古德里安在守住奧廖爾的前提下撤退,這位總司令在最後的時刻倒是鼓足了一次勇氣。
古德里安認為高層的紛爭在於不了解前線的實際情況,於是利用一切機會多次向總部、希特勒最信任的副官施蒙德等人詳解前線的嚴重態勢。最終於12月20日飛至狼穴親自面見希特勒彙報當前的絕望形勢,登機前袍澤同僚意味深長地引用了描述德國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一句名言為其送行:「小和尚,小和尚,你還有很艱苦的路要走啊!」。果然,這次會見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古德里安覺得希特勒的目光充滿敵意,兩人幾乎對所有問題的看法都截然相反,沒有就任何問題達成一致,最終吵得不歡而散。
回到部隊,古德里安忙著修補防線、堵漏,儘力執行希特勒堅守的命令。但是25日,古德里安與一向不睦的新任集團軍群司令馮?克魯格發生了激烈爭吵,然後……也被撤職了。離任時,古德里安向部隊發表了充滿感情的告別書,回到柏林後,古德里安提交了要求調查的申請以駁斥對其的指責,結果被無視。但在其離職後施蒙德奉命對此事進行了調查,認為「這個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整個集團軍都站在他這一邊,大家都很留戀他」。名將之所以為名將,深得軍心,部下甘效死命是必須的。雖然後來起複擔任了裝甲兵總監、甚至總參謀長,但古德里安自此也離開了戰場。
在這個冬季,許多戰功赫赫的德軍將領被莫名其妙的、或以難以成立的理由罷免。1月初,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赫普納大將,自主決定撤退縮短戰線,在給克魯格元帥的電話中憤怒地說希特勒是「外行指揮」,被克魯格報告。還有一說是,赫普納與克魯格電話中商量,徵得了克魯格同意開始撤退,但是克魯格在給希特勒的電話中只說赫普納撤退的事實,沒說是自己同意的。總之,勃然大怒的希特勒不但撤了他的職,還要求他脫掉軍裝、沒收勳章、取消退休金、搬出住宅。赫普納拒絕接受,並在軍事法學家們的支持下,指出這個命令是違法的,迫使希特勒收回成命。但這對當前的局勢沒有任何作用。赫普納在德軍將領中也是個頗有個性的人,在大多數人將失敗原因歸結為天時地利時,他是極少數坦率承認蘇軍將領才幹的人。赫普納最終於1944年積极參与謀殺希特勒事件而被殺。
(赫普納大將)同樣在1月,列寧格勒城下65歲的老元帥萊布請求辭職,經希特勒照準,再未起用。
至12月底,蘇軍反攻第一階段結束。整個莫斯科戰役,德軍損失50餘萬人,中央集團軍群遭到沉重打擊,蘇軍向前推進了150—300公里,在半年多的失敗與退卻之後,取得了戰爭中第一個關鍵性會戰的完勝。蘇軍第一次獲得了戰線所有地段的戰略主動權。
雖然有爭吵、有分歧,甚至不歡而散,但身處危機之中的蘇軍將領們都表現出了過人的頑強、意志和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在克里姆林宮牆外的無名烈士墓中掩埋著犧牲於此次戰役中的無名烈士,墓前至今燃燒著永不熄滅的火焰,墓石上的刻字震撼著每個路人的心靈:「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垂不朽!」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垂不朽!)40年後,蘇聯人拍攝了電影《莫斯科保衛戰》,在冷戰背景下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片尾經典歌曲《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歡樂》傳唱至今:
「往日閱兵的呼喊,還在耳邊回蕩,最後決戰的槍聲,夢中震響。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歡樂,你在戰士們心中,我親愛的莫斯科。
為神聖的祖國,為親愛的人民,我們浴血奮戰,奪取勝利。每座樓房將牢記,每支歌曲將牢記,保衛莫斯科的勇士,光輝的功績。
祖國優秀兒女,穿上灰色的軍衣,眼中燃燒著怒火,意志堅定不移。多少年輕戰士,倒在冰天雪地,生命一息尚存,戰鬥不息。
生活在這世上,只有一個願望:願心愛的莫斯科,巍然屹立。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歡樂,你在每個人心中,我親愛的莫斯科。
我們經歷的歲月,後輩不會遺忘,我們獻出一切,拯救祖國危亡。願我們的莫斯科,永遠年輕美麗,願我們的莫斯科,永遠放光芒。
每條古老的街上,人們目光閃閃,每支新的歌曲,都在莊嚴宣誓: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歡樂,你在我們心中,我親愛的莫斯科。」
「每當有人問我以往戰爭中記憶最深的是什麼,我總是回答:『莫斯科會戰。』」
——朱可夫
題圖:克里姆林宮牆外的無名烈士墓,燃燒著永不熄滅的火焰,永遠守護的衛兵。
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歡樂:
http://www.iqiyi.com/w_19rrr7kj41.html(列申科原版)
http://baidu.ku6.com/watch/5553988788490061778.html?page=videoMultiNeed(維塔斯版本)
推薦閱讀:
※挑燈看劍 ——漫談二戰蘇德將領(12上)
※日本拿下滿洲後用海軍搶南洋各國,而不侵略中國漢地各省,有了石油橡膠以後有沒有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