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世界怎麼過冬?

今天我決定帶大家回到過去,了解一下在那個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時代里,各國人民都是怎麼過冬的,再看一下各國文化里的獨特冬裝。開場白就到這裡,現在開車!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鄰居戰鬥民族,八月降溫九月下雪,冬天長達八個月,對冬裝,戰鬥民族一定特別有心得。

先來看看和現代冬裝接近點的這件高定冬裝,這件冬季出行用儀式外套現存於冬宮,主人是末代沙皇公主安娜斯塔西亞,帽子和長裙不是原配裝束,是公主的另一套儀式裝。這麼豪華的外套到底暖不暖?當然暖,這件衣服雖然敞著懷,不過在純室外場合下穿用的距離也就是從馬車上下來再走到室內那麼遠,在馬車上那麼厚重的下擺放哪?腿上。女性體型本來就小,大領子大袖口,一縮就全進去了。

另外大家可能覺得這帽子挺怪,嗯,確實,和我們所知的傳統俄國人形象不符。其實俄國古代服裝是很民族化的,俄國沙皇們信奉東正教,相信自己是最正統的羅馬文明繼承者,所以俄國的民族服裝實際上相當羅馬化,再加上曾被蒙古長期統治的因素,他們的沙皇禮服大致是這樣。

因為太冷,所以冬季禮服一般要厚很多。帽子是常備品,一般不會摘下來,估計是怕凍壞了腦袋。

這位皇家貴婦的留影攝於1903年,地點也是冬宮。看來室內的溫度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全身長袍,這件長袍上的假袖子是民族服裝中俄國女性最喜歡的設計,冷的時候手臂在裡面,需要展示一下身條的時候可以光手臂或薄衣服穿這種袍子,到時候把手臂伸出來就是。

末代沙皇的皇后亞歷珊德拉,東正大帽子,敞懷長袍,假袖筒。不過畢竟沒公主年輕,身段沒那麼好,長袍穿起來效果要弱多了。

來個有色版的。室內冬常服。

這麼民族的服裝現在沒法穿了。不過戰鬥民族倒是為現代冬裝貢獻了一個好東西。就是帽子。俄式高頂帽直接源自古代俄羅斯貴族的各種頭冠,基本都是用毛皮製作,不僅保暖,還可以平添十五公分身高,冬季不能穿高跟鞋?不要緊,來一頂俄式高頂帽,你的身高又回來了。並且還能加大外觀上的頭部比例,避免因為衣服太厚讓頭部看起來太小。尤其是毛皮長大衣,絕配哦!來,發圖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另外,假袖子有時也會在現代服裝中出現,不過對氣場要求有點高。

比戰鬥民族的地盤更冷的地方住的是什麼人?那就只能去愛斯基摩人那邊看看了。啦啦啦~哎呀!這裝備也不好看嘛。

現在那裡也經常穿民族服裝,長這樣。

好多張獸皮如此實惠的綁在身上,太奢侈了!臉上是什麼?那是防止雪盲症用來減少眼睛入光量用的。不過現代妹子用得上這種服飾嗎?

答案是用得上。愛斯基摩人的衣服只有三件,直到腋下的綁腿高腰褲,上衣,大外套。厚厚的獸皮下面就只有內衣。如果是過去的時代,那就連內衣都沒有。獸皮蓬鬆的毛能儲藏大量被體溫加熱的空氣,不冷的同時又預留了一定的透氣空間,也不會因為過熱而出汗,實在是好設計。另外綁腿也是一個好配角。來看看現代人是怎麼使用這些要素的。用羽絨代替獸皮,在領口處使用毛皮來阻止熱空氣流出,用綁腿和大帽子來分散視線,使人的頭和腳部位成為視線重點,起到在視覺上減少腰圍的作用。另外強制勒一下腰也是必要的。

如果體型一般,那效果大概這樣。

來看個典型的。戰鬥民族這麼穿!

痞一點也沒問題。

總之,如果身高有優勢,戴個大點的帽子,再來一個綁腿或大鞋套,分分鐘讓你變得更高,不過個子矮就算了。

再來看看印第安人,作為野外民族,戰天鬥地是他們的特長,大多數部族還被美國政府趕去過寒冷的加拿大過了好幾年,應該有點自己的絕招吧?先上一張老酋長自信的臉,不過其實他想說的是......我們真是沒啥好辦法啊......

可是你們不該是這種形象嗎?豪快!野蠻!彪悍!冬天算個啥!老子砍了它!

印第安少女說了,我們......其實冬天要靠頭髮......

好吧,不開玩笑了,其實印第安人冬天只有個毯子。大概是這樣。

不信?看這個。左面那位可不就一個毯子嗎。

這位靈熊酋長是個大人物了,冬裝也就能有個皮毯子。

其實毯子在印第安部落里是女性的重要服裝,有時候還可能是唯一的服裝。

最常見的就是襯衣筒褲加毯子,再來個別針。白天穿晚上蓋。

所以印第安毯子都特大,也很厚,老美們常用沙發毯原因也是源於這個。一般來說,這東西秋天沒問題,不過冬天也是這個,只能說他們身體真好......

這個照片能看出毯子的厚度來。

男性旅行時也是一張毯子走天涯。

因為這毯子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現代冬裝里怎麼也得算它一份。這種大披肩就是以這個毯子為原型設計出來的,當然這個披肩當遮蓋用的裝飾品或者在室內穿的可能更大一些,因為它實在沒看起來那麼暖和。

不過,如果在某些浪漫場景下,還是要有一件的。效果很不錯。

比如這樣。這個世界知名的形象,想不想效仿一下?只要一條大毯子就行,不過裡面可不能穿太多衣服。

說完了印第安,看個近的。日本。這是日本的傳統出行冬裝。其實不算厚,不過會標配一把傘用來擋雪。

如果不出遠門時是這樣。好像不太厚,而且居然是穿木屐!

再來看看男的,風格果然很統一。

日本的冬裝中,傘和大罩衣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隔絕了落雪,免得化雪帶走身上的熱量。不過除此之外就都是靠硬挺了。一般百姓到了冬天不過是身上加一件厚和服,還經常不是棉的。和服腰帶除了幫她們挺直腰板和裝飾作用外為啥那麼厚?也許是為了保暖。嗯嗯,凍壞了肚子可不好,再裹一圈!

日本人貌似確實不愛穿厚衣服,那有錢人冬天怎麼辦?貴族們是這麼乾的。

不信?來個正品。其實除了保暖之外,這麼穿還有一個原因。如果這麼穿走路時衣服仍然不亂,那就會被男性認為是優質女性,高貴風雅了。

現在知道為什麼日本妹子有冬天穿裙子的特技了嗎?那是從古到今凍出來的傳統。

對於現代冬裝,日本妹子們的貢獻就是......硬抗!只要大長腿,不要羽絨服!靠的就是根性!

大概唯一能和日本比的就是德國了。先來看看這身裝束,猜,他們模仿的是什麼?

這幫人的身後是這樣。一大堆鈴鐺。

日常也有這麼穿的。莫非這是德國的什麼有名傳說不成?

你們肯定都猜錯了,其實這是德國乞丐過去的冬裝......在嚴寒的冬季,他們只能把乾草纏在身上當衣服,再綁幾個鈴鐺,提醒大家,要飯的來了。也許是那時乞丐太多,居然形成了這種民族特產的服裝,現在還可以在狂歡節中頻頻亮相。

幸好他們的皇帝穿的不是這個。路德維希二世陛下穿的還是滿正常的。

近代的德國冬裝大致這樣。大斗篷加大裙子。大裙子可是非常必要的,移動小帳篷,裡面可以穿好幾層。

到了現代,這個創意變成了這樣。嗯,以體積換溫度,同時又保證了體型,畢竟穿的是裙子,只要三角形輪廓在那裡,就有說瘦的資本!如果不乘車的話,完全可以這麼穿,硬挺一點的外裙可以遮蓋住裡面的任何衣服,這太棒了。不過必須得是高腰大長裙,設計漂亮的不多,得好好挑挑了。

上衣也可以這麼干。

德國之後是英國。說到英國,民族服裝就是這個了。

來個完全版。

這個也是裙子。冬天難道也是這身?

誰說不是呢,就這個。蘇格蘭好漢就是牛!有老油畫作證。名為《戈登.漢蘭達在坎大哈》,年份為1880年。

不穿裙子時他們這麼穿。反正身上那條大圍巾不能沒有。

難怪現代英國的女裝都是這樣。

太對了,只要給我一條圍巾,別的衣服又算什麼呢?另外,沒格子的圍巾可不能算是圍巾!

冬天的女性現在又多了一件上好的裝飾道具,好的圍巾用法在保暖之外可是能掩藏很多東西的。就是這樣。

如果女孩們還是覺得這些要素不夠用,那就再來看看冰雪王國挪威吧。

這裡有一個小妹妹。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這頂小紅帽,你值得擁有!誰說冬裝非得黑乎乎?誰說冬裝非得深顏色?來一些暖色,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當然,我說的不只是紅色,鮮艷的顏色並不是冬裝的禁忌,這可是必勝法寶哦,別忘了。

最後是我們自己的,中國朝代多,只挑選有代表性的冬衣吧。最常見的百姓冬衣是這種,大罩衣和雨傘,唐宋都這樣,和日本差不多。不過大罩衣有的有棉襖屬性,帶夾棉。

明代之後有了這個,雪披。高級品裡面是皮毛的,春秋冬三季都通用。老版紅樓夢裡林黛玉整天披著的就是這種。

清代罩衣就變樣了,和我們電視劇里看到的差不多。

1830年的冬大罩,西域圖案。

甄嬛傳里這件大雪披和裡面的冬衣做的很漂亮了,除了領口有點小毛病,那個帶子應該有綉尾。

這種款有時有女孩子穿。

不過真實的清代冬夾襖就沒這麼漂亮了......來,感受一下。

覺得不信?受了暴擊?再來一個。妥妥的冬衣。當然,格格們的顏值從來就是個問題。

追加個慈大娘好了。中國檔案館出品,1903年。冬常服,不帶外衣。

民國時終於變樣了,變冷時的百姓衣服大概這樣。外邊的罩衣厚度根據時間有變化,裡面衣服春秋冬差不多。

另外,這個時代的有錢男性女性冬天都喜歡大氅,色戒里出現過,又叫「一口鐘」。最愛穿大氅的是這位。

大氅夫妻。

我個人還是挺喜歡大氅的。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下次再見。最後上個近現代交匯時期的冬衣,美國二十年代的影星,路易斯布魯克斯小姐,看大衣就好~

零到兩萬粉,七個月里我都做了些什麼 - 知乎專欄

-------------------------

奢侈品帝國的頂峰什麼樣 - 知乎專欄

切爾諾貝利事件催生的時尚潮流 - 知乎專欄

女權運動的意外:性感皮裝的前世今生 - 知乎專欄

2017時尚預告,解析18場品牌秀的設計密碼 - 知乎專欄

香奈兒2017,到底發生了什麼? - 知乎專欄

大家知道和不知道的愛馬仕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與時俱進的老牌國產零食,是這樣和年輕人消除代溝的
不想當巧克力師的設計師不是好斜杠青年
2018年設計新趨勢,所見動感與美學
手繪教程 ▏史上最詳細的設計手繪教程等你來學 (三十七)

TAG:设计 | 手工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