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開了公司或在公司任職?為什麼他們的投資成果不如巴菲特之類的非經濟學研究者?

諾貝爾經濟學 巴菲特


其實上面那個答主沒舉對例子,想要黑經濟學獎可以更狠。

羅伯特·C·默頓,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1993年與他人聯合創辦了「長期資產管理公司」,並且把後來與他一同得獎的斯科爾斯(兩人獲獎的原因是發展了資產定價的Black-Scholes模型)也拉了進來。

1996年,公司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1400億美元;次年,兩名坐鎮公司的經濟學家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又過了一年,由於對俄羅斯債務危機對賭失敗,公司一日之內損失5.53億美元,數周后美聯儲介入,公司被收購。

然後並沒有結束…

1999年,默頓在斯坦福的碩士生黃奇輔(長期資管的合伙人之一)與斯科爾斯成立新公司Platinum Grove,默頓不久復出擔任顧問。這次公司的存活時間要長一點,直到金融危機的時候,在美聯儲救了貝爾斯登之後,他們又做了一次對賭,賭美聯儲會救下雷曼兄弟。當然我們知道,他們又賭輸了…

那麼是不是他們理論太多實踐不夠呢?也許是一部分原因,但你如何解釋長期資管在開張的第一年,其他投資機構紛紛大敗的情況下,獲得了28%的年收益率?

我的觀點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是一個帶有概率的世界,但是當我們去看的時候,只能看到一個確定的結果。拋一枚硬幣一千萬次,我們可以認為,由於頻率趨近於概率,所以下一次出現正反面的概率各一半,但是,下一次我們也只可能看到正面或是反面中的一個,而不會「看到」一個50%正面50%反面的硬幣。

投資者在事前賭的永遠是概率,事實發生了,不代表他們事前的選擇是錯的。那些只發生一次的事,發生了,未必代表事實上它發生的概率很大,沒發生,也未必代表事實上它發生的概率很小。我們只能去猜測,主觀地推算這個概率,最後期待不要打臉,畢竟,索羅斯和巴菲特也不是每戰必勝的,只不過他們沒有上述幾位賭的大而已。

又及:

1. 很多諾獎得主不研究金融,也不研究商業

2. 我認為諾獎得主的貢獻應該是開創一個領域,而如何更好的在某個領域賺錢起碼目前來說只是一種技術

3. 你知道商學院和經濟學院在大多數學校都是分開的嗎…

4. 關於black-scholes模型,看到過一個細思恐極的說法:其實這個模型剛提出來的時候預測價格非常不準確,但是資產市場迫切需要一個benchmark,然後大家就都按照這個價格進行投機(低買高賣),結果很快這個模型就准了…

5. 由4看來,行為金融學的水看來很深吶


目的根本就不一樣。

商學院和經濟學院在大多數高校都是分開的。商學院只招研究生,學習和研究的目的在於經營企業開公司賺錢,行為必須符合現實;經濟系學習和研究的目的在於學習理論和探索新的方向、研究方法、從事跨學科研究。脫離實際是家常便飯。就像計量經濟學,掌握了也不代表你會管理企業。

以賺錢為目的,會把精力放在生產、製造、研發、運輸、管理資產、組織員工;以學術為目的,則專心學術研究。例如海薩尼專心於博弈論,弗農·史密斯專心於對經濟學理論做實驗驗證對錯,布坎南研究政府行為,司馬賀專註於公司決策。至於計量經濟學的專家學者,研究內容無法直接轉化成錢,難以變現,甚至完全脫離實際,兩者怎麼能並為一談呢?

打個很簡陋又簡短的比喻,奧運會的選手都有教練,教練能提供專業的指導,但真正能跑,又跑得快的是運動員,而不是教練。經濟學家相當於教練和不上場的相關專業人員,企業家和金融業者相當於上場的運動員。你不能因為教練有能力教運動員,就說教練的實戰水平比運動員高。


瞎逼逼一下,模型總是依賴假設,black-sholes模型依賴的假設是市場會很快回歸理性,然而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雷曼倒掉已經不是單純市場內部波動的問題了……

這裡討論一下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實際操作並不好:

1.模型縱使依賴假設,或者說只能捕捉部分的事實,以上

2.其實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不是模型的錯,長期資本槓桿率如果只是5倍或者再高一點根本不會 blew up,主要還是人禍

3.做金融的都知道,風控一向沒什麼發言權,利潤相關部門才是老大...用模型對衝風險再好也敵不過人的貪婪

照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以上根本不會發生


因為經濟學界充滿著各種假設,如果條件符合的話,他們的投資結果絕對超過投資大師一大截,也就是說他們只管理論,實際操作少之又少或者說經驗不夠


經濟學,首先我們假設人是理性的…其次我們假設模型是忽略細節的!

其實經濟學最大的貢獻是經濟行為的大局,很大很大的趨勢,而且做出的模型還會有波動,它其實是一種研究社會的科學,告訴人們大部分交易的本質。

但是經濟學不是投機學,投機既要關注趨勢,也要關注細節,而且做投資,哪有純粹理性的人。

如果純粹理性,在銀行降低利率以及明年財務報告要加重國債就應該謹慎在謹慎了!


因為複雜系統不可預測,投資成功基本靠運氣。所以金融界里大就是優勢,因為大就輸得起,而總有一定比例的項目賺錢,因此最後的總收益會穩定在合理的比率上。至於巴菲特之類,概率決定,總有少數人的贏錢高於輸錢的程度遠高於一般投資者,沒什麼可奇怪的。至於經濟學家,他們也不可能超越於概率無遠弗屆的統治之外。


妥妥兒的ltcm啊

被我大frm考試鞭屍無數次了??

信用風險 操作風險 市場風險都能扯到他??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後加的,我一直認為這違背了諾貝爾的初衷


推薦閱讀:

你覺得理論聯繫實際方面,你最欣賞的經濟學家有誰?
哪些經濟學家對計量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如何評價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對中國政治與中國經濟的看法?
如何評價 2016 年 9 月 27 日,305 位經濟學者公開支持川普,反對希拉里的經濟政策?

TAG:經濟學常識 | 經濟學家 |